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四、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
(十)建立湿地用途管控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确定各类湿地功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在科学论证和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一般湿地,禁止擅自征收、占用国家和上海市重要湿地,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已侵占的要限期予以恢复;禁止开(围)垦、填埋、排干湿地或者其他擅自改变湿地用途的行为;禁止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禁止向湿地超标排放污染物;禁止对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鱼类洄游通道造成破坏;禁止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其他活动(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规范湿地用途管理。建立和完善涉及湿地相关资源的用途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明确征收、占用湿地的审批要求。经批准征收、占用湿地并转为其他用途的,由用地单位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负责恢复或重建与所占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合理设立湿地相关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时限,避免湿地利用行为对湿地生态要素、生态过程、生态服务功能造成的破坏。在湿地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对取水、污染物排放、挖砂、取土、开矿、捕捞、引进外来物种和涉外科学考察等活动的管理(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市绿化市容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探索湿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逐步开展湿地产权登记试点工作,明确湿地资源产权和管理权,并落实到具体地块。规划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林业、环保、农业、水务(海洋)等部门制定工作方案,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参考湿地调查监测成果,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自然资源登记确权试点工作(市规划国土资源局牵头,市绿化市容局、市环保局、市农委、市水务局(市海洋局)等配合)。
(十三)严肃惩处破坏湿地行为。湿地保护管理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对湿地利用进行监督。在市级层面探索建立湿地利用预警机制,通过对发生湿地预警情况的地区或有关部门进行约谈并发出预警警告,遏制各种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根据市、区两级政府及各部门的湿地保护权责以及分工,严厉查处破坏湿地资源行为。对造成湿地破坏的行为,根据情节依法给予责令限期恢复原状、行政处罚等。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等范围内,积极探索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执法机制(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市政府法制办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
(十四)明确湿地修复责任主体。对未经批准将湿地转为其他用途的,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实施恢复和重建。能够确认责任主体的,由其自行开展湿地修复或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责任主体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结合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开展替代修复,修复资金由责任主体支付。对因历史原因或公共利益造成生态破坏的、因重大自然灾害而生态受损的湿地,经科学论证确需恢复的,按照事权划分,由各级政府负责修复,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林业部门会同相关湿地管理部门提出从事湿地生态修复实施单位的相关要求,规范市场从业行为(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市财政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多措并举增加湿地面积。各区政府应通过生物促淤、退渔还湿、退养还滩、增加河湖水面率等措施,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在用地、管护、就业安置等方面,为增加湿地面积提供政策和条件(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优先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市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上海市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修复工程实施规划,并在市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支持下,积极制定湿地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等专项湿地保护修复政策。其他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开展受损湿地修复工作。对滨海湿地的土地整治项目,已整治区域保留不少于20%的面积用于以湿地生态功能恢复为导向的生态修复。崇明、浦东和青浦等湿地分布面积较多的区根据市级相关规划编制区级湿地保护规划和工程实施规划,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市绿化市容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配合)。
(十七)完善生态用水机制。将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紧密结合,统筹协调区域内的水资源平衡,维护湿地的生态用水需求。从生态安全、水文联系的角度,利用流域综合治理方法,建立上海市湿地生态补水保障机制,明确技术路线、资金投入以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相关水源地建设和管理,要充分考虑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需求,在项目规划、工程建设阶段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市水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绿化市容局、市环保局、市农委等配合)。
(十八)强化湿地修复成效监督。参照国家层面制定湿地修复绩效评价标准,建立上海市湿地修复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组织开展湿地修复工程的绩效评价。由第三方机构开展湿地修复工程竣工评估和后评估。建立湿地修复公示制度,依法公开湿地修复方案、修复成效,接受公众监督(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
(十九)明确湿地监测评价主体。市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本市湿地资源的监测评价工作,制定上海市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湿地保护成效指标监测、重要湿地评价、退化湿地评估等规程,并开展监测和统计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组织实施上海市湿地资源调查,调查周期为10年。加强部门间湿地监测评价协调工作,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区、镇政府湿地保护相关部门根据市级部门指导,做好本辖区的湿地监测评价工作(市绿化市容局牵头,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配合)。
(二十)完善湿地监测网络。在国家级湿地监测点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上海市重要湿地监测站点设置。在现有湿地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重要湿地监测评价和湿地生态定位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健全湿地监测数据共享制度,湿地管理相关部门获取的湿地资源相关数据要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加强生态风险预警,防止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发生不良变化。区级及以下湿地监测网络参照市级监测网络建设标准规范实施。(市绿化市容局牵头,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市统计局等配合)。
(二十一)监测信息发布和应用。根据国家有关制度,建立上海市的湿地监测评价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明确本市湿地信息的发布内容、流程、权限和渠道等。市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上海市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市级重要湿地监测评价信息。运用监测和评价结果,开展监测数据关联分析,为考核市级各湿地保护相关部门和各区、镇人民政府落实湿地保护责任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建立监测评价与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市绿化市容局牵头,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配合)。
七、完善湿地保护修复保障机制
(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本市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市级湿地保护修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全市湿地保护和修复的指导、组织、协调、监督和日常工作。区、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把湿地保护纳入议事日程,建立与市级相应的工作机制和综合协调机构,确保实现湿地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政府监察职能,加强责任追究。2020年前,将湿地总面积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建立终生追责机制。强化军地协调配合,共同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市绿化市容局牵头,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市交通委、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审计局、市监察局等配合)。
(二十三)加快法制建设。加快本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地方立法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切实保护好水、土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督促指导崇明、浦东和青浦等湿地资源丰富区域结合实际,先行制定区级湿地保护相关管理制度(市绿化市容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整合林业、水务(海洋)、环保、国土、农业、科技等部门与湿地保护相关的资金,重点加强对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政府投资、社会融资、个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市对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办法,进一步完善本市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牵头,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市金融办等配合)。
(二十五)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重点开展湿地生态效益研究以及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示范,加快成果推广应用。建立市级湿地科学专家咨询机制,对湿地保护名录制定、分级管理、调查监测、生态修复、科学规划、项目实施以及其他涉及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活动等提供决策咨询意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市科委、市绿化市容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加强宣传教育。面向公众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水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宣传时间节点,利用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手段,普及湿地科学知识。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形式,建立湿地自然学校、湿地宣教中心、环境教育基地等宣教场所,做好湿地科普宣教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加强广大中小学生湿地保护知识教育,通过环境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湿地保护意识。研究建立湿地保护志愿者制度,动员非政府组织、企业及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和相关知识传播(市绿化市容局、市教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市农委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龙源电力江苏海上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射阳南区H7、大丰H20、如东H16三个海上风电项目前期专题编制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本次采购范围为龙源江苏(射阳南区H7#、大丰H20#、如东H16#)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及开工所需专题。根据《公告》,射阳南H7#海上风电项目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资料显示,盐城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力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部署太阳能光伏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充分利用园区、工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机构、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场地,实施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7月24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引领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电溯源认证、绿电交易、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异构算力资源融合与协同、算力互联网、高速并行存储、算力能源保障等绿色算力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1亿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此次下达资金主要支持的方向是石漠化治理及滨海实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支持石漠化治理,包括建设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赣环气候字〔2024〕266号),提出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建设经验。资料显示,盐城抢先布局新能源融合示范。在大丰东沙岛海域率先规划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大丰200兆瓦风光同场、近海亚湿热气候光伏户外实证试点等项目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全力
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部署太阳能光伏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充分利用园区、工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公共机构、公共建筑、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场地,实施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上海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印发《杨浦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鼓励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7月24日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引领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电溯源认证、绿电交易、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异构算力资源融合与协同、算力互联网、高速并行存储、算力能源保障等绿色算力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关于加强甘肃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4年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中央基建投资预算2.61亿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此次下达资金主要支持的方向是石漠化治理及滨海实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是支持石漠化治理,包括建设九万大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生态修复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赣环气候字〔2024〕266号),提出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
发改委印发《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其中提出,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实施差别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政策。“双重”“三北”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含参照相关政策执行的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比例
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施行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行动、城镇污水系统治理行动等十大行动,持续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绿色能源消费促进行动,鼓励绿色电力消费。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加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建设。加大绿色低碳产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据江苏发改官微最新消息,为做好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推荐工作,扎实推进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近日,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及推进全省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申报主体:应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原则上应列入最新版《中国开
7月21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收到公司股东陶建伟、苏州青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启烁睿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来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获悉陶建伟先生、苏州青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向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立包括清洁能源链在内的六大产业链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都由中国生
近日,由电气风电作为牵头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基于人工智能的风电装备故障诊断技术合作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评审会正式召开。该项目旨在加速专业领域大模型在风电产业的深度应用,突破人工智能在风电设备智能设计、制造环节优化、智慧运维等领域的瓶颈,构
有一项技术可以让电动汽车从代步工具变为“移动充电宝”甚至还能赚钱它就是V2G(车网互动)今天咱们来唠唠它!啥是V2G?V2G,英文全称“VehicletoGrid”,翻译成中文就是“车网互动”,是一种把电动汽车车载电池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以实现车辆和电网之间能量与信息双向传递的技术。简单说,就是让电动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经营业绩稳中有进,连续21年和7个任期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投运陇东—山东特高压等一批重点工程,充分释放电网在保供电、扩投资、促转型等方面的价值;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特高压直流、省间清洁能源、省
当前,东北电网电源结构正由以火电为主体的常规电源结构向以风电为主体的新型电源结构转变。近日获悉,截至6月底,东北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2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7.46%,新能源发电量达1100.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3.16%。面对新能源电源高比例接入的形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多措
7月20日下午3时58分,华电望亭发电厂二期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宣告实现商运。试运行期间,主辅设备运行稳定,各项经济指标、技术性能指标优良。电站集团为该项目提供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以及凝汽器设备。相较于传统火力发电设备,重型燃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启动
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项目烟气脱硫系统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招标编号:T251100110594)项目所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项目烟气脱硫系统EPC总承包已获批准,项目资金为自有或自筹资金,招标人为内蒙古三峡蒙能能
金友创新铠装多功能防护层、沙戈荒/海上电站直埋架空方案、多层铠装复合结构延伸率突破,助力中国光伏降本。探索全场景解决方案如何填补国际空白!一片安装在新疆戈壁的光伏电站,一根铺设山东招远海面的光伏电缆,他们经受着恶劣环境的考验。不仅要对抗盐雾腐蚀与洋流冲击,更要抵50°度昼夜温差与鼠
7月21日,杭州市域供水联通保障工程(九溪水厂过江通道)勘察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中标候选人: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招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