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北京碳市场年度报告2017

2018-02-23 14:59来源:北京环境交易所关键词: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市场建设

2.1碳市场体系建设

2.1.1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体系:1+1+N。北京碳交易试点已形成“1+1+N”的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具体包括北京市人大立法(1)、地方政府规章(1)和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的配额核定方法、核查机构管理办法、交易规则及配套细则、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以及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及细则等20余项配套政策文件与技术支撑文件(N),为试点建设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和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跨区交易。除做好北京市区域内碳交易工作外,北京市还积极与周边区域开展跨区碳交易工作。2014年12月,北京市发改委与河北省发改委、承德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启动京冀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5年6月,北京市发改委联合承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京承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2016年3月,北京市发改委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呼和浩特市政府和鄂尔多斯市政府共同发布《关于合作开展京蒙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联合开展京蒙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

2.1.2控排范围

初期控排范围。2013和2014年度,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主要为热力生产和供应、火力发电、水泥制造、石化生产、其他工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固定设施年直接与间接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含)以上的单位。2013年度纳入重点排放单位415家,2014年度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至543家。

控排范围调整。2016年起,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覆盖范围调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年二氧化碳直接与间接排放总量5000吨(含)以上,且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其他单位。2016年3月15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北京碳市场扩容后新增的430家2015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2018年1月24日,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北京市943家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和621家报告单位。

2.1.3配额分配

配额分配原则。北京市发改委核定履约机构的碳排放权配额,并进行逐年免费分配,坚持“适度从紧”的原则,同时预留不超过年度配额总量的5%用于定期拍卖和临时拍卖,有效保证了北京碳市场的总体稳定。履约机构配额总量包括既有设施配额、新增设施配额、配额调整量三部分,其中既有设施配额核定采用历史总量和历史强度法,新增设施配额核定依据所属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测算,提出配额变更申请的单位经市发改委认定后可对排放配额进行相应调整。

配额分配方法。2016年起,北京市对于原有重点排放单位和新增固定设施重点排放单位,依据重点排放单位205年新增设施实际活动水平及该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核发配额;对于新增移动源重点排放单位,其移动设施部分不区分既有设施和新增设施,依照历史强度法进行配额分配。

2.1.4MRV制度

双备案与交叉抽查制度。在MRV制度建设方面,北京市走在了相关试点省市的前列:率先对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碳评价,从源头降低排放;率先实行核查机构和核查员的双备案制,对碳排放报告实行第三方核查、专家评审、核查机构第四方交叉抽查,切实保障碳排放数据质量;率先探索开展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支持重点排放单位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控制碳排放,逐步从政府采购历史碳排放数据过渡到企业采购第三方核查服务市场。2017年9月至12月,根据《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专项监察的通知》(京发改[2017]1528号),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对全市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开展了专项监察。

MRV体系。目前,北京市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监测报告核证(MRV)体系,已建立碳排放数据电子报送系统,发布了6个行业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监测指南、核查程序指南、核查报告编写指南以及核查机构管理办法。2017年3月,北京市发布2017年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核查员名单,共有第三方核查机构35家,核查员467名。

2.1.5抵消制度

北京市允许重点排放单位使用以下经审定的碳减排量来抵消一定比例的碳排放: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节能项目碳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2017年6月“我自愿每周再少开一天车”活动启动后,其产生的减排量也可以用于北京碳交易试点履约。碳抵消使用比例不得高于当年排放配额数量的5%,其中来自京外项目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超过2.5%。项目类型上,北京市限制HFCs、PFCs、N2O、SF6等工业气体项目及水电项目,并对节能项目和林业碳汇项目的产生时间进行了要求。对于与北京市开展区域合作的省市,在抵消制度上视同本地化处理。

2.1.6公开市场操作

为维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秩序,避免市场过度波动,激励企业的减碳行动,规范公开市场操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制定了《碳排放权交易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包括碳价调控区间、配额拍卖和配额回购等要素。北京碳市场的碳价调控区间为20-150元/吨,配额拍卖指市发改委在配额市场价格过高时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出售碳排放配额,配额回购指市发改委在配额市场价格过低时利用财政专项资金进场购买配额。配额拍卖的标的物为各年度的配额现货,当配额的日加权平均价格连续10个交易日高于150元/吨时,市发改委会组织临时拍卖以稳定市场秩序,当配额日加权平均价格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20元/吨时,市发改委可组织配额回购以降低市场风险。

2.2碳市场能力建设

2.2.1低碳培训

作为北京碳交易试点指定交易平台,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指示精神,充分分享北京试点经验,2017年北京环境交易所继续推进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全年累计举办能力建设培训30期,培训1500余人次。

社会化招生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碳资产管理”与“温室气体核算与核查”职业培训项目共举办15期,以全面的课程设计、权威的培训师资、可靠的授课质量,吸引了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近500位学员,有力推动了碳交易、碳市场相关概念及专业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

地区、企业能力建设培训。作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北京)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继续设立专项资金帮助非试点地区提升碳管理意识和碳市场参与能力,全年为焦作、长治等7个地市组织能力建设培训7场,培训近400人次;聚焦重点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为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华润电力等大型企业集团及相关行业协会以“私人订制”方式组织能力建设培训8场,全面提升了这些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核查应对以及碳资产管理能力。

2.2.2研究开发

政策分析。一、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研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委托,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兴业银行、中伦律师事务所、君合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以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为核心的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研究,对环境权益及其担保物权的法律性质、环境权益抵质押实践案例、环境权益抵押融资市场要素、环境权益抵押管理立法条件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为落实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任务提供研究支撑。二、中英碳金融合作建议。在中英财经对话框架下,北京环境交易所参与中国农业银行牵头的中英金融服务峰会中方绿色金融专项小组,与上海清算所围绕中英开展碳交易市场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同完成并提交了碳金融部分的相关政策建议。三、碳价稳定机制研究。北京环境交易所与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碳价稳定机制研究,重点围绕欧盟碳市场曾经遭遇的两次“明斯基时刻”进行分析,为未来全国碳市场避免“明斯基时刻”的冲击提供政策建议,提出了分别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层面建立两道碳价调控闸门的构想。

基础研究。一、碳减排风险分析与碳价压力测试。北京环境交易所参加中国工商银行牵头的绿金委环境风险分析小组,与多家金融机构共同编制《金融机构环境风险案例研究》,负责气候变化/碳减排部分的风险分析研究;同时针对碳减排背景下带来的碳价压力因素,与中国工商银行共同面向火电行业开展发电企业的碳减排压力测试研究。二、环境成本分析。北京环境交易所参加绿金委绿色评级研究小组,与中诚信共同完成“环境成本与效益评估”部分的研究工作,重点针对企业主体及项目层面的环境成本建立评估框架及标准。三、绿色银行评价。北京环境交易所与环保部政策研究中心合作开展银行绿色评价机制环境政策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绿色银行评价机制提出相关分析及建议。

2.2.3低碳活动

地坛论坛。主题聚焦于中国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创新的第八届地坛论坛2017年6月16日在京成功举行。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巡视员谢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洪继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助理康蒸蒸等近200位国内外嘉宾出席会议。论坛期间滴滴出行、壳牌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和北京环境交易所共同签署了备忘录,旨在开辟一个滴滴及其乘客可以轻松参与为中国减排事业做贡献的渠道。

会员大会。2017年4月2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第三届会员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上对为北京碳市场做出卓越贡献的北京碳市场参与主体进行了表彰,揭晓了2016年度“十佳会员”评选结果,并颁发了“优秀服务奖”、“市场贡献奖”、“创新实践奖”和“业务开拓奖”等四个单项奖。与此同时,颁发了2016年度“优秀碳资产管理奖”和“最佳战略合作伙伴”。颁奖仪式后,获奖会员代表分享了服务和参与北京碳市场的经验以及对全国碳市场的期待和展望。

议碳堂。北京环境交易所把为会员和学员提供增值服务作为一项重要服务内容,议碳堂在2017年共举办2期低碳主题沙龙活动,主题分别为“绿证、电力交易与碳交易实践”和“碳市场年终畅想”。活动吸引了来自碳管理公司、排放企业、碳市场顾问公司、核查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国际机构等单位参与,为会员和学员搭建了碳市场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的平台。通过轻松的氛围、前沿话题和热点主题,为会员和学员搭建了专题研讨和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

微课堂。2017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举办了重点行业碳核查、绿证交易与碳交易、碳普惠系列主题的多期微课堂,吸引了来自碳交易试点省市的控排企业以及四川、福建、甘肃、贵州、安徽、河北、河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江西、山西、陕西、云南、宁夏、新疆、湖南、浙江、海南、广州、杭州、香港、新加坡、日本、荷兰等地的企业、咨询机构、金融机构、科研院校、政府机构在内近千位代表报名参与,为碳市场各类利益相关方搭建了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的在线平台。

2.2.4国际合作

欧洲能源交易所战略合作。2017年10月20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与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EnergyExchange,EEX)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以推动中欧碳市场发展,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为目标,在产品研发、会员发展、能力建设、市场宣传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该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从市场层面推动国际碳市场交流的有益探索,标志着中欧交易机构在携手建设碳市场问题上迈出了更加务实的一步,对于进一步加深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具有积极意义。波

恩“中国角”碳市场边会。2017年11月13日至14日,2017年波恩气候变化大会碳市场边会成功召开。本次边会包括“中国碳市场企业最佳实践分享”、“碳市场建设运营国际经验分享”、“建立可持续的碳市场”以及“如何发挥碳市场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积极作用”共四个主题活动。边会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欧盟气候变化行动总司、世界银行、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等机构联合主办,国际排放贸易协会、欧洲能源交易所等协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欧盟气候行动与能源委员MiguelAriasCanete、美国加州州长JerryBrown、魁北克省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部长IsabelleMelancon,以及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交易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代表等近100人与会。

气候变化国际交流。2017年,北京环境交易所先后接待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南南合作培训班”、“发展中国家绿色经济与环境保护官员研修班”,商务部援外项目培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代表团访问交流,分享北京碳交易试点进展、中国碳市场前景展望以及北京环境交易所在环境权益市场的探索。

2.3北京市碳金融政策

首都金融市场发展规划。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首都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金融街调研时强调,北京市将努力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发展与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他说,金融业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做好“四个服务”的重要支撑,还要立足大局,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以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做强做优首都现代金融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要求,要切实发挥金融业对北京建设“四个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支撑引领作用,助力推动北京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9月14日,北京市委深改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金融局等八部门推出的《关于构建首都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办法》(京金融[2017]152号)(下称《实施办法》),就落实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建设首都绿色金融体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整体部署,碳金融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碳定价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参照本市支持新设立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推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定价中心及其他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等绿色机构落户北京”,“积极争取在京开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试点”,最终“逐步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在“建设绿色金融功能区”的整体安排下,要求“积极发挥首都绿色金融引领作用,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碳金融创新。《实施办法》明确要求支持碳金融发展,“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基金等碳金融交易工具”。支持开展环境权益融资创新,明确要求发展基于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完善市场化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建立高效的抵质押登记及公示系统,降低环境权益抵质押物业务合规风险;发展环境权益信托、回购、保理、托管等金融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绿色建筑保险、绿色农业保险、天气类保险、碳资产类保险等绿色保险品种。上述规定,分别从碳交易工具(碳期货、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基金)、碳融资工具(环境权益信托、回购、保理、托管)和碳支持工具(碳保险)等角度,对首都开展碳金融创新作出了全方位的安排。

2.4交易系统建设

北交云。2017年,北京市碳排放权电子交易平台继续为履约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同时率先实现了云平台升级,成为国内首个实现交易系统云平台化的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北京碳交易云平台基于中国产权行业领军机构北京产权交易所搭建的云计算技术IT服务系统“北交云”开发而成,其成功上线运行标志着北京环境交易所在碳交易的互联网应用上已经全面与大型金融企业接轨,为未来全国碳市场的业务发展准备了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

技术优势。北京碳交易云平台通过对数据中心内部的基础设施硬件和常用软件/应用软件进行统一智能化调度和管理,提供包括弹性计算、负载均衡、云监控、应用自动部署、大数据处理等多种符合行业特点的IT服务和功能。与传统IT支撑环境相比,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北京碳交易云平台充分提高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运行效率,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存储效率和极强的弹性扩展能力,大幅提高交易处理速度和网络带宽,全面改善交易参与方的交易体验,更好地为各交易参与方服务。

原标题:北京碳市场年度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权交易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