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国际正文

国际土壤质量研究热点与趋势

2018-04-04 09:30来源:《自然资源学报》作者:李彬彬等关键词:土壤质量土壤修复土壤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土壤质量与粮食安全、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一直受到环境问题和粮食问题的困扰,进入21  世纪,粮食问题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各国对土壤质量的关注,致力于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土壤质量评价也被视为衡量环境质量、粮食安全与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

3 国际土壤质量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一个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往往意味着该领域在理论上或概念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反映了该文献发表时期的焦点主题,而研究热点是在一定时期被较多关注的研究主题。本文以关键文献的聚类分析进行研究阶段的划分,以文献和关键词的突现展现研究热点的变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关键文献

以1 a 为时间切片,节点类型为参考文献,选取Top 50 (被引量前50 篇文章)  绘制文献共被引图谱。引文年轮代表着某篇文章的引文历史,年轮颜色代表相应的引文时间,年轮厚度与相应时间分区内的引文数量成正比。中心度较高的文献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间段向另一个时间段过渡的关键点,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突现性较高的文献是指在某一阶段被引次数迅速上升的文献,这类文献可能会成为后来的中心文献和研究热点。本研究共探测出中心性在0.01  以上的文献共204 篇,为突出关键文献,截取中心性在0.03 以上的关键文献共44 篇。所选取的这44  篇高中心性文献的被引频次和突现性均较大,它们是土壤质量研究文献群中起到关键作用或具有转折意义的文献,是不同时期的基础性、奠基性经典文献,对该领域学术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图3  中,共被引频次较高、中心度较大的节点年轮较大,是引发大量学者关注或发生研究转向的文献(为避免文献较多而造成的文字叠加,本图仅列出共被引量大于17  的文献)。图中红色年轮代表突现性较大的关键文献,由蓝色区域到红色区域分别代表了1992—2016 年的研究时段。


首先从中心性上来看(表 1、表 2),最大的5 篇文章作者(中心性大于0.1) 分别是J. J. Brejda、E. G. Gregorich、D.  L. Karlen、T. O. West、M. A. Arshad,中心性分别为0.24、0.21、0.11、0.11、0.10。Brejda  等应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在区域尺度上对土壤质量指标进行了筛选,这对后来土壤质量指标的选取、土壤质量的大尺度监测提供了新的客观科学的思路。Gregorich  等认为土壤有机质是由多种属性构成的而非一个简单的整体,这些属性包括全量有机碳氮、轻组和颗粒有机碳、矿化碳和氮、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碳水化合物、酶,这些敏感指标的提出为后期广泛研究农业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Karlen  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土壤质量的概念,将生物生产、环境质量、人类和动物健康纳入了土壤质量体系,这也扩展了土壤质量的内涵性、包容性和科学性,与人文社会联系更紧密。West  等则引发了人们对农业固碳的关注。Arshad  呼吁建立一套土壤质量评价标准,并强调不同农业系统及其交互作用、土壤质量监测及其方法、建立长期试验的重要性。以上文献发表较早,处于全球土壤退化意识觉醒时期,完善了土壤质量概念、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的科学选取及农业管理措施的可持续性评价,所以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


原标题:国际土壤质量研究热点与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质量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