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关于《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8-04-11 09:25来源:湖北人大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依法履职尽责,加强土壤污染修复治理

一是指导黄石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黄石市被列为6个全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编制单位,以地市为单元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围绕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完善、农用地分级管理、建设用地分类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任务全面进行示范。通过示范区建设,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解决突出的土壤环境问题。先行区实施方案已于2016年12月26日经黄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由我厅联合省财政厅报请省政府同意后,上报环保部、财政部备案。我厅大力支持推进黄石先行区建设,连续两年投入中央资金3.5亿元,支持黄石实施一批土壤污染治理项目。

二是积极推进市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指导推动蕲春、竹溪等2个国家土壤污染治理试点项目,目前两个项目正在实施之中。2016—2017年,共获批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79515万元,用于支持23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对项目落实了季度报送制度,督促项目加快实施。同时,研究编制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规划,向国家报送了23个较为成熟的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并积极储备省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库。结合国家《关于开展“十三五”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规财〔2016〕26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保护项目储备库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规财〔2017〕19号)的相关要求,根据环保部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全省环保系统申报土壤污染防治项目。项目经市、县两级遴选、省级专家审查、国家技术指导审核,已最终形成入库意见。项目库计划连同省级污染修复治理规划于2017年底一并出台。

三是夯实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布设了省控土壤监测网络。在国控1926个点位的基础上,新增布设监测点位4080个。省控土壤网络为全省首次,全国领先。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和五个说得清,即“五个全覆盖”指省控土壤监测网络达到全省8km×8km网格全覆盖、土壤类型全覆盖、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全覆盖、主要污染行业重点企业全覆盖和各市县行政区域全覆盖;“五个说得清”指省控土壤监测网络能够满足说清我省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动态趋势及污染地块分布和污染程度;说清土壤污染状况及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情况的要求;说清污染面积。构建我省土壤环境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土壤样品库管理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及信息发布系统、土壤环境质量信息化基础硬件,开发了土壤监测采样软件,促进我省土壤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全方位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壤环境监管体制尚不健全

土壤污染防治地方“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起步较晚,省以下尚未设立土壤环境管理单位。

(二)土壤环境标准规范欠缺

土壤污染的评估、修复规范与标准依据不足,全省土壤污染预防和修复工作推进困难。资金执行率比较低。土壤项目库建设尚不成熟。

(三)土壤环境监管基础能力不足

土壤环境监管风险性、专业性很强,对野外工作经验、应变能力和体力耐力有较高要求。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土壤环境环境监测、监察专业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常环境监管的需要。

(四)土壤环境法制普及不够

土壤污染较为隐蔽呈现缓慢,个别企业、单位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到位,违法排污等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部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三、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省环保厅将继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扣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战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依法依规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普法教育

以“七五”普法规划实施、“6˙5”世界环境日、环保世纪行、“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等为契机,大力开展法规宣传,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不断引导全社会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全民知法守法,共同维护土壤环境安全。真正使地方性环保法规各项制度规定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人尽皆知并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并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二)全力完成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环保牵头作用,将目标责任细化分解到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家既定工作进度,确保于2018年底前查明本行政区域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本行政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重金属总量控制目标。落实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结构调整、还林还草等工作目标任务,确保达到国家要求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三)进一步加强土壤治理修复

指导黄石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推动黄石重点在土壤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源头预防、风险管控、项目库建设、资金项目管理、项目工程实施、技术路线方法、修复治理成效、监督管理能力、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为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可复制推广、实在管用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项目。重点在高标准项目库建设、日常监管、发挥资金项目效益方面抓出成效。

(四)健全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

以全省环保系统“双垂”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环保执法工作机制。对基层环保部门的用人制度加以规范,吸引专业从业人员到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特别是基层一线工作,加强市、县级监管执法队伍。进一步夯实土壤环境监管能力,继续优化完善土壤环境监管信息化平台。

四、有关建议

一是建议支持强化环境管理体制建设。在环保系统设立土壤环境监管机构,汇聚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建议支持加快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制定支持土壤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支持相关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我省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