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雄安的生态雄心 你get到了吗?

2018-04-23 15:16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徐天关键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格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雄安,身处华北平原腹地,区域内有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这也是雄安选址时的一个重要生态考量。

在公布的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雄安新区的新城选址位于北部,南部是白洋淀,他们中间相隔着即将恢复的大溵古淀。北城、中苑、南淀,这是雄安新区的格局。

放在更大的格局来看,雄安背靠太行山区的生态屏障带,面向渤海,形成了连山通海的山水林田湖大格局,这构成了雄安新区建设的生态基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新区“建设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到2035年,雄安新区将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新区的生态格局

在雄安新区的生态格局构建中,最先确定的是蓝绿空间的比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领衔制定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个区域在开发时,要界定生态、农业、城镇三个空间的比例范围。过去,通常是其他空间划定了,剩下的一点残山剩水划为生态空间,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常常十分被动。

而在雄安新区各规划制定过程中,为了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争取生态空间,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划定提前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曲久辉领衔制定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初,大家提出生态空间应占70%,后来经过反复商榷,最终保留了这一比例。

“确定了这个数字,新区也就明确了建设开发的边界,也为总规其他一些指标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新区约1770平方公里范围内,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建设用地总规模约530平方公里,耕地占新区总面积18%左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占10%。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主任万军参与制定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未来,雄安新区将实现分区分类管控生态空间、高效集约建设城镇空间、高标示范建设农业空间。

特别是对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环新区、环新城、环白洋淀林带和沿河生态廊道区,将进行分区分类保护。

万军所说的林带和生态廊道,是雄安新区生态格局的组成部分,即“一淀、三带、九片、多廊”。

一淀,即白洋淀湿地保护区;三带,为环新区、环新城、环白洋淀生态林带;九片,为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建设的9处大型近自然森林斑块;多廊,即依托白沟引河、萍河、瀑河、漕河、府河、唐河、孝义河、潴龙河、赵王新河、大清河等出入淀河流,建设生态廊道区域,另外,在交通干线旁,也要建设绿色廊道。

未来,在新区绿化带及生态廊道内,将建设防护生态林和景观生态林,形成平原林网体系。突出乡土树种和地方特色,多种混交方式相结合,建设大型近自然森林斑块。新区还将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将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1%提高到40%。

而通过恢复城市南面、白洋淀北面的大溵古淀湿地,在起步区内建设大型郊野生态公园、大型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生活在这里的人可以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街道实现100%林荫化,绿化覆盖率达到50%。

另一个规划组商讨的焦点问题,是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根据要求,雄安新区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禁止城镇化和工业化活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保庆参与制定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雄安新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以河北省为主,但是白洋淀规划编制组也优先提出生态红线划定原则。划定工作由白洋淀规划编制组、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河北省环保厅联合制定。

白洋淀是自然保护区,在历史上分圈层进行保护。生态质量比较好的、种质资源库价值高的地方划为核心区,其他如实验区、缓冲区,则允许发展一些生态服务方面的功能。

最终,各方达成共识,首先将白洋淀的核心区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

白洋淀的核心区部分区域存在生态退化,一部分达不到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标准,需要先修复再划入红线。

而目前全国的普遍状况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红线约21%到25%左右,京津冀普遍也有23%到27%。

核心区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不到这个规模。这个差距要靠之后的生态修复来补充。单保庆说,确实有人提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太少,似乎体现不出生态对新区的重要性,河北省本身也很重视此事。

大家经过讨论,认为未来的白洋淀通过治理将逐步修复,森林斑块和生态廊道建设逐步扩大,这些区域都可以纳入生态红线范围之内。

生态格局构建的第三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是通风廊道的设计。

通风廊道,即通过城市道路、建筑走向,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这个词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城市的城市规划之中。

就雄安新区而言,需要构造局地气流微循环系统,打破城市热岛环流,形成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空间布局,将白洋淀凉爽的空气送到城市中心。万军介绍,他们在规划中提出,建议对白洋淀沿岸建筑高度进行控制,白洋淀与新城之间的区域,避免建造密集综合式发展的平台式建筑。

另外,城市主风向是南北向,因此通风廊道也设计为南北向的道路轴。通常来说,通风廊道也是生态通道,廊道两侧要建设林带,道路宽度也做了一些要求。

这些具体措施,最终构建成为雄安新区的生态格局——连山通海的区域大“十”字生态安全格局。东西向沿着主要河流构建衔接“太行山脉——渤海湾”的生态廊道,形成上下游生态资源自然流畅的生态通道;南北向建设“京南生态绿楔——拒马河——白洋淀”的生态廊道,形成鸟类迁徙通道以及城淀交融的清风廊道。


延伸阅读:

新华社:《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若不治水、何以雄安:雄安建设带动黑臭水体市场加速释放

环保视角解析《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终定 生态环保千亿市场可期

原标题:七成蓝绿空间辟有通风廊道 雄安构建全新生态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雄安新区查看更多>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生态格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