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河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2018-05-07 15:2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河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实现全省所有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业务全覆盖。建成投用铜精矿等国检试验区,积极申建药品口岸。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申建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和监管仓,设立海关、检验检疫办事机构。

加强开放招商。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利用国家放宽部分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争取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飞机维修、呼叫中心、金融保险等方面引进一批外资企业,力争在服务业、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上实现突破。深化与央企合作。推行股权招商、并购招商等“资本+招商”新模式。高水平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豫港澳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配合外交部办好河南全球推介活动。

(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良性互动。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统计监测体系,完善绿色发展价格政策。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力争全年煤炭消费总量下降3%左右。实施余热暖民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启动实施静脉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在重点行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围绕构建“三屏四廊”(“三屏”指依托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建设三大山地生态屏障,“四廊”指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明清黄河故道、淮河、黄河四条河流水系生态廊道)生态网络,推进沿黄生态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带、沿淮生态带、明清黄河故道生态带建设。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防护林等国家和省级林业生态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600万亩、退耕还林5万亩。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制定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实施方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启动省辖市、县(市、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两项基础评价,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指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推动10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建立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体系,启动用能权市场交易试点。推动省、市两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常态化。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

(九)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再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力争年底前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20条底线”要求。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0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00所。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加强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以学科交叉融合和集群发展为导向,加强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引进,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骨干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继续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内涵式发展。

推进健康中原建设。以优势专科、科研平台、人才队伍和机制改革为重点,推进6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新实施一批县级医院、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扩建改造。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推进城市“两场三馆”(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和体育馆、游泳馆〔池〕、全民健身综合馆)和省体育综合体建设,筹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二里头夏都博物馆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筹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建立省级运河文化研究平台,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究推进洛郑汴大运河河道疏浚工程。

提高就业质量。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去产能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完成培训300万人次。大力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力争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万人,带动就业200万人。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继续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策和规范运行。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启动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继续实行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防止房价出现大的波动。按照国家部署,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等方面积极探索,支持郑州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建设。开工建设青年人才公寓5万套,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开展青年人才住房保障试点。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力争全年新开工50万套;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4万套。

附件:河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河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注:加*为新增指标,加☆为“十三五”确定的约束性指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防治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河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