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政策正文

陕西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2018-05-15 13:21来源:生态环境部关键词:环保督查生态环境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十一、2015年以来,渭河干流部分断面水质下降,渭河西安段天江人渡、耿镇桥两个断面水质仍为劣Ⅴ类,咸阳段咸阳铁桥断面和宝鸡段虢镇桥断面水质由2013年Ⅳ类恶化为2015年Ⅴ类,上述断面水质均未达到功能区划要求。

整改进展情况:已基本完成整改,长期坚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和中省“水十条”,建立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联合调度会议机制,统筹推动和督促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省级有关部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督促企业落实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一)全面落实河长制,8名省级领导担任河长,多次实地督导检查水环境治理和河长制落实情况,根据《陕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要求,开展了汉江、丹江、渭河、延河、无定河、北洛河、泾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调研,形成《陕西省河长制相关河流调研报告汇编》。根据北洛河省级河长制第一次专题会议精神,启动《北洛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根据《陕西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开展了关中地区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执法检查。积极推进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工作。

(二)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实施方案》《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考核办法》《陕西省渭河、汉丹江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组织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

(三)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及环境保护部关于水质严重恶化且降类断面通报,重点对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延安、榆林等7市(区)政府下发水质变差预警函和水质情况通报,要求认真分析主要河流部分断面污染反弹原因,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坚决扭转水质恶化趋势。

1.西安市积极推进区域污水治理。一是编制完成《城市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改造框架方案》《2017年西安市六河渠截污工程方案》;二是加快开展第五污水处理厂二期、鱼化污水处理厂、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周至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西安市常宁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三是积极落实排污许可制。已在西安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发布了开展制药、氮肥、农药、印染、制革、制糖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的公告,目前各单位正在按要求进行申报;四是开展了涉水企业专项检查执法月活动。对沿河涉水企业、国控废水重点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工业企业、医院、制药行业、洗涤行业、化工行业、涉重金属企业和“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2.宝鸡市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6万立方米。分别对千河、金陵河、清姜河、石坝河、清水河、东沙河、西沙河等主要支流实施截污管网改造、生态湿地建设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水污染补偿制度,实现水污染考核补偿全覆盖,增加了总磷监测指标,强化了考核导向作用。

3.咸阳市不断强化水污染管理体系建设。对行政区内8条主要河流的水质现状实行月通报,完成全市38家国省控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一是印发《咸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市、县、镇三级河长制体系,向社会公开8名市级河长,在河道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86个,标明了市县镇河长的姓名、职务、职责、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开展包括水功能区纳污红线考核在内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政府主要负责人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完成全市水功能区断面水质监测网络建设,并定期通报;三是继续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建设。按照“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原则,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惩罚,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

(四)根据2017年水质监测结果,渭河干流与上年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5.8个百分点,Ⅳ—Ⅴ类下降10.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5.3个百分点。渭河宝鸡虢镇桥断面水质已达到Ⅳ类,咸阳铁桥断面水质达到Ⅲ类,西安耿镇桥断面水质达到Ⅴ类。西安天江人渡断面水质虽仍为劣Ⅴ类,但氨氮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7.9%。

三十二、西安市因部分区域污水管网建设不到位,第四、第九、第十污水处理厂,以及临潼区污水处理厂、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采取“河道纳污、抽取河水”方式收集处理污水,污水处理效果大打折扣。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持续推进。

(一)西安市制定《2017年西安市六河渠截污工程方案》,全面整治河道纳污问题。

(二)已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三期进厂管道二期工程项目、幸福河截污工程,第四污水处理厂、第十污水处理厂河道纳污问题已解决。

(三)启动长安区管网工程项目,解决第九污水处理厂问题。长安区皂河截污工程涉及改造项目7项,目前已完成第九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皂河上游城市段污水截污管道工程、广场南路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其余项目将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目前已完成“两评一案”的编制工作,编制了分年度建设计划,正在进行工程招标,计划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皂河截污工程建设。

(四)加快临潼区临河截污工程建设,临河截污工程1.73公里的临时排水管网已完工,与污水处理厂进水管道对接,初步解决了污水直排问题。

(五)鄠邑区(原户县,下同)南北七号路主管网建设、东新路雨污分流工程、兆丰路污水改造工程、渼陂路污水改造项目、许家河截污改造工程均已完工,鄠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问题已解决。

三十三、咸阳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15年和2016年应建成35个治理项目,但截至2016年底仅建成18个。

整改进展情况:该任务整改时限为2017年5月-2018年3月,现已基本完成。

(一)未按《咸阳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建成的17个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其中武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武功镇污水处理厂、泾阳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永寿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建成投运。

(二)长武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旬邑县太村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三原县西阳镇污水处理厂、三原县大程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成,已经进入试运行。

(三)泔河人工湿地公园、东方纸业入渭口湿地、兴包纸业入渭口湿地、兴平污水处理厂湿地、咸阳湖二期、渭城区渭河北岸治理工程均已建成。

(四)三原清浴河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中的任务已完成,已由国家林业局验收。

(五)兴平市十里荷香主体工程已完成,将于2018年春季完成苗木栽植等绿化工程。

(六)咸阳汽车商贸物流园污水接入西咸新区污水管网。

三十四、咸阳市永寿县、旬邑县、乾县、三原县污水处理厂,以及纺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2016年长期超标排放;长武县、泾阳县、彬县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或管网覆盖率低,每天约4000吨生活污水直排。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提升污水处理能力,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永寿县、旬邑县、乾县、三原县、咸阳市纺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实现达标排放;乾县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已完成投运,污水收集管网已建成;彬县污水收集管网已竣工;长武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建成;泾阳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建成投运。

(二)咸阳市纺织工业园管委会、泾阳县监察局对相关人员予以追责。乾县对污水处理厂法人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11.552万元。

三十五、咸阳市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长期闲置。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一)委托第三方加强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新建日处理200吨的渗滤液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二)编制了《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渗滤液处理设备托管运行企业的监管,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渗滤液处理设备稳定正常运行,杜绝不达标排放。

(三)举一反三,对行政区内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规范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行,加快对现有工艺的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已在兴平、武功、乾县、礼泉、三原、永寿、长武、淳化等8县(市)建成渗滤液处理设施,泾阳、彬县、旬邑等3个县渗滤液处理设施正在抓紧建设。

三十六、宝鸡市金信安水务有限公司2015年6月提标改造时将大量污泥直排渭河,陈仓区阳平镇部分生猪养殖场不但位于禁养区,每天还有约上千吨废水超标排入渭河。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

原标题:陕西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督查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