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全国地表水总磷浓度同比下降11.5%重点湖库总氮同比上升4%
南方都市报:我们注意到,部分地区氮磷污染已经上升为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在今年的环境状况公报中有没有总磷、总氮的指标?下一步如何解决氮磷污染问题?还有一个关于水质监测的,我们关注到在公报当中,地下水评价结果水质的较差级和极差级超过6成,比2016年数字有所增长,想请问一下原因是什么?能否就这个指标做一些分析?
刘志全:谢谢你的提问,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部每月组织对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开展监测工作。监测数据表明,2017年全国1940个评价、考核、排名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67.9%,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8.3%,同比降低了0.3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总磷的浓度同比下降11.5%,超标断面比例为19.1%,超过化学需氧量、氨氮,成为影响全国地表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全国重点湖库总氮平均浓度是1.31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了4%。
为解决氮磷污染突出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全国地表水氮磷监测。为深化环境监测机制体制改革,确保地表水监测数据真实、客观、准确,2017年以来,我部积极推进国家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工作,2017年10月起全面推行考核断面采测分离模式,2018年7月底前将基本完成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水质自动站基本指标为五参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根据不同流域污染特点,适当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总磷、总氮将作为基本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价,全面反映全国地表水总磷、总氮污染状况及变化情况,为地表水总磷、总氮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推动解决日益突出的氮磷污染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包括:一是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完成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他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清理整治工作。
二是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歼灭战。以36个重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开展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查,推进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建立水环境管理档案,实现“一园一档”。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明确实施氮磷总量控制的行业及重点流域控制单元,严格控制氮磷新增排放。
四是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治理。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督促相关地方依法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加大对太湖等重点湖泊和重点河口海湾的综合治理。对劣V类水体较多地区开展专项督导。落实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奖励政策,协调推动跨行政辖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五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督导2.5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倒逼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这是第一个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请王业耀副站长做一个说明。
王业耀:我简单的把地下水监测情况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按照本次机构改革前的职责分工,原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饮用水源地中的地下水水质监测,原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方式污染。下一步,环境部将按照机构改革的最新要求,统一规划监测网络,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评价方法,构建一套业务化运行体系,对我国地下水环境开展系统全面的监测并统一发布结果。
2017年已对13611个历史基础监测点位开展土壤环境例行监测
刘友宾:下一个问题。
光明网:北京市最近公布的环境状况公报首次加入土壤监测内容,为什么在《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里没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关内容,下一步有何计划?
刘志全:谢谢你的提问,我也是近两天注意到了北京市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里面有土壤环境监测的数据。这是我们国控土壤监测点位里面的一部分,北京的工作是做在前面的,所以他们先行把大概37个点位的数据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和发布,我也注意到这个情况了。
按照土十条的有关要求,我部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布设完成了38880点位,每五年监测一次。“十三五”全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将在2020年完成,届时将收集、汇总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结果和信息,按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后,适时向社会公开。在土壤环境监测方面,做了这么几项工作,我想向各位通报一下。
一是我们制定并印发了全国正在实施的《“十三五”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这个方案明确了我们土壤环境监测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包括我们的一些目标,比如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理顺生态环境系统内纵向联动和部门间横向协同的机制,完善了土壤环境监测管理方法体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的能力,这是我们全国现在正在实施的《“十三五”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
二是初步建成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全面开展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北京市的工作属于这里面一部分,做得比较快,量也小。国家网基本实现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2017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已完成了13611个历史基础监测点位的采样工作和部分样品的测试工作,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数据的整理,下一步我们适时向社会发布。
第三大家都知道,经国务院批准,我们部里面正在牵头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这也是我们土壤司在牵头开展的一项工作,目前正在按照总体方案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全面开展详查。目前已完成农用地详查布点55万多个,采样54万多份,计划2018年底完成农用地详查的样品采集分析工作,并且开展数据整理。整个详查工作计划在2020年底前完成,届时会按照程序向社会公开。
第四,加快完善土壤环境监测标准方法、规范体系。生态环境部即将发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同时加快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到2020年底之前,我们要完成45项土壤方法标准制修订任务和20多项新型特异性污染物分析方法,开发土壤基体标准样品和分析校准标准样品,谢谢。
“回头看”将重点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刘友宾:下一个问题。
新华社:昨天,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黑龙江省开展“回头看”,意味着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正式启动。请问此次“回头看”与之前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刘友宾: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已全面启动,6个督察组将陆续进驻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10省(自治区)开展督察“回头看”工作。昨天,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已进驻黑龙江省开展工作。
这次“回头看”跟中央环保督察一脉相承,既延续了原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积累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在组织形式上,这6个督察组要完成对10个省区市的督察,采取了“一托一”或者“一托二”的方式开展督察,有的督察组要到两个省开展督察工作。除了全面督察工作之外,专门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个标志性战役和有关的重点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步统筹安排一个专项督察,这个专项督察和整个督察统一实施、统一报告反馈,但是对相关的问题线索进行分开移交移送。
第二,在督察的内容上,重点督察主要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重点检查列入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改情况,重点督察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的情况,以及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的有关情况。
第三,时间安排上,这次“回头看”进驻期间,省级层面督察只安排5天时间,其他的时间都要进一步下沉督察,现场核实问题是否得到整改。
有关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展情况,我们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谢谢。
我国臭氧污染总体情况可控超标程度相对较轻
人民日报:关于空气质量,最近环境部发布前四个月空气质量,部分地区有所恶化,我想问一下相对于去年秋冬季不少地区公众空气质量感官改变了很多,是不是强化力度有所减弱呢?另外关于臭氧污染,公报里面2017年74城市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天数占到了43.1%,我想问一下针对臭氧污染,生态环境部会有一些措施吗?
刘志全:谢谢,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今年1-4月份空气质量,近期环境部向社会发布了1-4月份空气质量情况:全国338城市1-4月,总体上看全国空气质量同比仍呈改善趋势,但从单月情况看,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同比确实有所下降。2018年1-4月,338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6.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2μg/m3,同比下降7.1%。PM10平均浓度为89μg/m3,同比下降2.2%。京津冀是PM2.5是69μg/m3,同比下降18.8%,北京是59μg/m3,同比下降22.4%。长三角PM2.5是55μg/m3,同比上升1.9%,珠三角是PM2.5是41μg/m3,同比持平,所以全国338城市总体来看1-4月份和2017年比是呈改善的态势,这是总体情况。但是3月份、4月份我们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是在下降的,刚才你也提到了我们也是用数据来说话。
但从单月情况看,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同比确实有所下降。如3月份,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50.5%,同比下降15.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80μg/m3,同比上升27.0%;其中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46.7%,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88μg/m3,同比上升39.7%。4月份,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58.0%,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PM10平均浓度为122μg/m3,同比上升1.7%;其中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56.7%,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PM10平均浓度为116μg/m3,同比上升11.5%。
环境部组织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的有关对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是污染排放量大是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决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强度依然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4%。工业活动增强使得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同时各类建筑施工活动普遍增多,扬尘排放明显增多,进一步提高了PM10的浓度。
二是不利气象条件是直接原因。气象研究表明,4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南北温差小,静稳天气显著增加,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部分区域和城市PM2.5和PM10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升高。
三是沙尘天气频发导致大气粗颗粒物超标天数增加。受我国西部、西北部及蒙古国部分地区近年来降水减少、草地超载过牧等影响,4月沙尘天气频发,浮尘和扬沙使部分区域和城市PM10浓度同比明显上升,导致优良天数减少、污染天数增加。以京津冀地区为例,4月份共发生4次沙尘天气,影响天数近10天,分别是4月2号-3号,4月9号-10号,4月16-19号,4月28号-29号,由于有近三分之一时间受到沙尘的影响,所以浮尘和扬尘使部分地区和城市PM10浓度同比明显上升,导致我们优良天数减少,污染的天数在增加,和大家的感受也是一样的。
应该说,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距离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另外,关于臭氧的问题,臭氧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环境空气O3平均浓度为149μg/m3,同比上升8.0%,较2015年上升11.2%。2015~2017年,338城市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比分别为16.9%、22.5%、33.4%,呈逐年上升状态。2018年1~4月,338城市O3平均浓度分别为86、104、134、157μg/m3,呈逐月升高趋势。74城市2013~2017年O3平均浓度分别为139、145、150、154、167μg/m3,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比分别为10.5%、16.6%、24.9%、30.8%、43.1%,呈逐年上升状态。我国O3污染呈现连片式、区域性污染特征,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武汉城市群、陕西关中地区,以及成渝、珠三角区域。
我们对当前O3污染形势和对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标准上,与WHO的第一到第三阶段过渡值衔接;在污染程度上,我国O3污染以轻度为主,未发生严重污染,更没有出现“爆表”。
当前O3污染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一是前体物NOx和VOCs排放量大,尤其是VOCs排放来源多、分散,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高温、强光照天气;三是O3性质活跃、生成机理复杂,NOx和VOCs减排过程中也可能因比例问题导致O3浓度上升;四是长期以来全球和区域O3浓度背景值持续上升。
O3污染控制措施:从发达国家O3污染治理经验看,只要持续推进NOx和VOCs减排,长期看O3浓度将逐渐下降,短期看O3浓度可能受天气、前体物浓度比例等因素影响出现较大波动。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强对O3污染的治理和管控。
一是加快推进光化学监测网建设,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开展VOCs例行监测,加强工业园区和重点污染源的VOCs排放的监督性监测,摸清O3的来源和主要影响因素,为O3污染治理提供决策支撑。
二是扎实推进O3污染和PM2.5污染的协同治理。
三是着力强化NOx和VOCs排放重点行业、领域的治理,尤其是加强VOCs治理短板。现在正在加快步伐,加大治理的力度,特别VOC治理量大面广,不仅仅是工业,还有生活的,包括装修涂料、餐饮,都是VOC排放,所以它是量大面广,治理起来是有一个过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加强臭氧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非常重要,总体上看,臭氧总体情况是可控的,臭氧污染的特点是局地的、短时的,我们初步分析2017年主要超标地方臭氧浓度160-180μg/m3,即超标程度相对较轻,另外,臭氧污染时间相对集中,也为公众避免污染危害提供了条件。希望媒体在这方面多给我们做一些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谢谢大家。
监测表明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总体处于中低水平
刘友宾:下一个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电台:近日有研究认为,北冰洋冰块内含过量微塑料,可能破坏海洋生态。请问生态环境部如何看待海洋微塑料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
刘友宾:谢谢,海洋微塑料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新环境问题,对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评价试点。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组织开展了海洋微塑料的试点监测,初步掌握了我国重点海洋海域和海洋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污染情况,监测表明,与全球其他海域已开展的微塑料的调查情况相比,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与地中海中西部和日本濑户内海等海域处于同一数量级。
二是我们开展了海洋微塑料的专项研究,2016年“海洋微塑料监测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研究”纳入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2017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着力开展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污染防治相关技术、方法和管理对策研究。
三是积极参与了海洋微塑料防治的国际合作交流,在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框架下,双方成立了海洋垃圾合作专家对话平台,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及环境影响等领域的合作研究,参与了联合国环境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专题研讨和合作机制。
再过几天,就要到六五环境日了,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号召全社会共同行动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海洋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海蓝蓝”。谢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强调生态环境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2025年重点
近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41项,生态环境保护实用装备16项,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59项。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名录》的公告中环协〔2025〕14号为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实用、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明确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指导各地加大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力度,下达2025年全省城市老旧排水管网改造计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严格排水许可管理,加强对管网的专业化运行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共304家。详情如下: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标准规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依据,建设实施方案编制、
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消息: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2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于3月10日至4月3日分别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开展第三轮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公告根据工作安排,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
泰安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序号五十三)已完成整改,根据《山东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验收销号工作规定》(鲁环督改办〔2022〕8号)要求,现将任务整改情况进行公示。一、整改任务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山东省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填埋倾倒案件仍呈高发态势。潍坊昌邑市2011年
2025年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参加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黄部长您好,这些年来,大家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想请问黄部长,去年的环保
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荒漠化、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2月27日上午,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会议大厦开幕。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毅峰接受记者采访表示,2025年是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涉及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生态环境状况,图解如下: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5月2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用数据“说话”,全面展示北京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变化趋势。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主要包括了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措施与行动等内容。详情如下:
5月2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数”说了2022年及新时代十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展示了十年来北京生态“颜值”变化。2022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继续降低、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连续五年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从严从实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力推进湘江流域涉铊专项整治、排查全省“一废一库一品”企业、全面完成全省关闭矿山矿涌水污染调查……6月28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发布《2021湖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亮出湖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1年度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一、综述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谋划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荣获美丽浙江考核
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2021年贵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21年,贵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为《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公报》称,2021年,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77,生态质量为二类,与2020年相比基本稳定。生态质量为一类
5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1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其中透露,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4.3%,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七年全面达标。广东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1.997亿吨和46.1亿元,居全国首位。碳市场
2021年6月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发布《2020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处长丁绍敏主持。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到,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
3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强调生态环境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2025年重点
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正式公布首批石化、电力、钢铁、建材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及第五批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名单。其中,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共304家单位纳入首批开放名单。环保设施的持续开放将强化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知情权、监督权,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形成全
3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纺织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标准规定了纺织工业的水污染物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和监督管理要求。规定了纺织工业企业、纺织生产设施以及纺织工业污水集中处理产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标准适用于现有纺织工业企业和纺织生产设施的水污
2025年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参加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黄部长您好,这些年来,大家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想请问黄部长,去年的环保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4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意见。其中提出,符合要求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环办气候〔2025〕7号,详情如下: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高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任命江文胜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任命鄢东为商务部副部长;任命李镇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免去赵英民的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吴宏耀的农业农村部副部长职务。
3月3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李高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任命江文胜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任命鄢东为商务部副部长;任命李镇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免去赵英民的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吴宏耀的农业农村部副部长职务。公开资料显示,李高,男,壮族,1969年9月生,博士研究
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本标准规定了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具体要求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