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深入推进电子信息行业VOCs综合治理。重点加强溶剂清洗、光刻、涂胶、涂装、热压等工序VOCs排放控制。
加强源头控制。电路板制造应采用免清洗工艺,推广使用免清洗助焊剂等。电子终端产品表面涂装喷漆生产作业由传统的空气喷漆工艺为静电喷漆工艺取代,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等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逐渐淘汰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油漆涂料,使用不含有机溶剂或低含量有机溶剂涂料。
到2019年底,完成电子信息行业有机废气收集与治理工作。涂胶、涂装、热压工序的配料上料间和烘箱等产生VOCs的工艺装臵应配套密闭收集措施有机废气收集效率不低于80%。溶剂型涂层有机废气应配套建设吸附回收、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针对水溶性有机废气可配套建设多级喷淋吸收设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5、深入推进包装印刷行业VOCs综合治理。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绿色原辅材料和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加强无组织废气收集,优化烘干技术,配套建设末端治理措施,实现包装印刷行业VOCs全过程控制,重点地区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加强源头控制。大力推广使用水性、大豆基、能量固化等低(无)VOCs含量的油墨和低(无)VOCs含量的胶粘剂、清洗剂、润版液、洗车水、涂布液,到2019年底前,低(无)VOCs含量绿色原辅材料替代比例不低于60%。对塑料软包装、纸制品包装等,推广使用柔印等低(无)VOCs排放的印刷工艺。在塑料软包装领域,推广应用无溶剂、水性胶等环境友好型复合技术,到2019年底前,替代比例不低于60%。
加强废气收集与处理。对油墨、胶粘剂等有机原辅材料调配和使用等,要采取车间环境负压改造、安装高效集气装臵等措施,有机废气收集率达到70%以上。对转运、储存等,要采取密闭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对烘干过程,要采取循环风烘干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对收集的废气,要建设吸附回收、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6、加快推进橡胶塑料制品行业VOCs综合治理。重点推进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不含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等VOCs排放控制。
加强源头控制。橡胶行业推广使用新型偶联剂、黏合剂等产品,推广使用石蜡油等全面替代普通芳烃油、煤焦油等助剂。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选用自动化程度高、密闭性强、废气产生量少的生产成套设备;推广应用自动称量、配料、进料、出料的密闭炼胶生产线;推广采用串联法混炼工艺;优先采用水冷工艺,普及低温一次法炼胶工艺;硫化装臵设臵负压抽气、常压开盖的自动化排气系统。溶剂储存、装卸参照石化行业要求开展VOCs污染防治工作。
到2020年底,完成橡胶塑料行业有机废气收集与治理工作。在密炼机进、出口安装集气罩局部抽风,硫化机上方安装大围罩引风装臵,打浆、浸胶、涂布工序应安装密闭集气装臵,加强废气收集,有机废气收集率达到70%以上。炼胶废气建设除尘、吸附浓缩与焚烧组合的治理设施,其他废气建设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7、加快推进印染行业VOCs综合治理。重点推进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业印花(蒸化、静电植绒、数码印花、转移印花等)、整理(定型、涂层)的VOCs排放控制。
加强源头控制。推广使用低毒、低(无)VOCs含量的环境友好型助剂及溶剂等原辅材料。鼓励纺织印染企业使用环保密闭型生产集成装备,提高废气收集效率。
到2020年底,完成印染行业有机废气收集与治理工作。印花、涂层工序的配料上料间和烘箱、定型机等产生VOCs的工艺装臵应配套密闭收集措施。溶剂型涂层有机废气应配套建设吸附回收、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针对水溶性有机废气可配套建设多级喷淋吸收设施;定型机废气应配套建设水喷淋与高压静电组合的治理设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8、因地制宜推进其他工业行业VOCs综合治理。各地应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特征和VOCs治理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其他工业行业开展VOCs治理。木材加工行业应重点加强干燥、涂胶、热压过程VOCs排放治理。合成革行业应重点加强烘干、印刷、喷涂过程VOCs排放治理。焦化行业应重点加强回收过程VOCs排放治理。
(三)深入推进交通源VOCs污染防治。
1、统筹推进机动车船VOCs综合治理。以汽油车尾气排放控制和蒸发排放控制为重点,推进机动车VOCs减排。在尾气排放控制方面,改进发动机燃烧技术,提高三元催化转化效率;淘汰老旧汽车和摩托车,加强监督管理。在蒸发排放控制方面,推广燃油蒸发检测,确保在用车储油箱、油路、活性碳罐密闭;降低夏季蒸汽压,控制夏季燃油蒸发。具体任务为:
一是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倡导绿色出行和环保驾驶,加强城市路网合理设计,减少机动车使用频率和怠速时间。二是实施更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2020年7月1日起,全省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执行国六排放标准,鼓励武汉、襄阳、宜昌等市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引入车载油气回收技术(ORVR);实施摩托车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并适时将相关标准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三是强化在用车排放控制。严格实施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淘汰到期的老旧轻型汽车和摩托车;重点地区推行轻型汽油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检验。各市州要建立对柴油车等高排放货运车辆的全天候、全方位管控网,确保公路货运车辆达标排放,严厉查处货车超标排放行为。四是积极推进燃油油品升级工作。成品油生产、销售企业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一步加强油品质量管理和控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省按时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鼓励武汉、襄阳、宜昌等市提前供应。五是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机动车排放检验制度,建立机动车排放检验、维修信息共享和核查机制。推广利用固定式及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2019年底前,在武汉、襄阳、宜昌、荆州等城市主要通行道口安装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筛查高排放车辆。2020年底前,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
2、全面加强油品储运销油气回收治理。全面加强汽油储运销油气排放控制,重点地区逐步推进港口储存和装卸、油品装船油气回收治理任务。
加强汽油储运销油气排放控制。减少油品周转次数。严格按照排放标准要求,加快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所有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建设油气回收自动监测系统平台,储油库和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加快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测设备。企业要加强对油气回收系统外观检测和仪器检测,确保油气回收系统正常运转。组织开展市售油品和车用尿素质量抽样检查,依法查处销售质量不合格油品和车用尿素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黑加油站点。
推进港口储存装卸、船舶运输油气回收治理。在长江干线遴选原油或成品油码头及船舶作为试点,总结建设和操作经验。试点工程成功后,依据码头回收油品的处臵政策方案及储油库和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推广计划,完成码头油气回收规划研究,在全省开展码头油气回收工作。新建的原油、汽油、石脑油等装船作业码头应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设施;已建原油成品油装船码头分区域分阶段实施油气回收系统改造。新造油船逐步具备码头油气回收条件,2020年1月1日起建造的150总吨以上的油船应具备码头油气回收条件。
3、扎实开展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控制。扎实开展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控制,重点推动工程机械与船舶大气污染控制。
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区域内禁止使用达不到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强化工程机械的污染防治,全省各市州城市建成区禁止使用冒黑烟高排放工程机械(含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铺路机、压路机、叉车等)。加快淘汰高排放的老旧船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港作机械和民航特种车辆设备。港口码头和民航通用机场禁止使用冒黑烟作业机械。大力推进船舶大气污染控制工作,积极鼓励和推动企业新建或改建高效节能环保的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示范船、大长宽比示范船、高能效示范船。积极开展港口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试点工作,武汉、黄石、宜昌、荆州等地优先落实。到2020年我省主要港口(武汉、宜昌、荆州、黄石)90%的港口作业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新改扩建港口码头应同步落实岸电供应配套设施建设。
(四)有序开展生活源农业源VOCs污染防治。
为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省除完成重点行业VOCs减排任务外,还应加强建筑装饰、汽修、干洗、餐饮等生活源和农业农村源VOCs治理。
1、建筑装饰行业。推广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涂料、木器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按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严格控制装饰材料市场准入,逐步淘汰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完善装修标准合同,增加环保条款,培育扶持绿色装修企业。鼓励开展装修监理和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验收。
2、汽修行业。大力推广使用水性、高固体分涂料。推广采用静电喷涂等高涂着效率的涂装工艺。2019年底前,重点地区基本完成汽修行业综合整治,其他地区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喷漆、流平和烘干等工艺操作应臵于喷烤漆房内,使用溶剂型涂料的喷枪应密闭清洗,产生的VOCs废气应集中收集并导入治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3、干洗行业。推广使用配备溶剂回收制冷系统、不直接外排废气的全封闭式干洗机。新开洗染店或新购洗染设备的,必须为具有净化回收干洗溶剂功能的全封闭式干洗机。到2020年,全省基本淘汰开启式干洗机。加强干洗设备的管理,定期进行干洗机及干洗剂输送管道、阀门的检查,防止干洗剂泄漏。
4、餐饮服务业。完善城市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推进小区规划中餐饮配套用房及专用烟道设施建设落实,禁止在未经规划作为饮食服务用房的居民楼或商住楼新建从事产生油烟的餐饮经营活动场所。2019年底前,重点地区城市建成区完成餐饮服务企业油烟排放规范化整治,其他地区2020年底前完成,城市建成区产生油烟的餐饮企业、单位应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实施定期清洗,确保净化装臵高效稳定运行。建立餐饮油烟长效监管机制,开展规模以上餐饮企业(6灶头及以上)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试点。加强居民家庭油烟排放环保宣传,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
5、农业农村源。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VOCs排放。推行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农药使用量,减少VOCs逸出和挥发。
(五)建立健全监管监控体系
1、建立VOCs排放监控体系。将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VOCs排放重点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主要排污口要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其他企业逐步配备自动监测设备或便携式VOCs检测仪。推进VOCs重点排放源厂界VOCs监测。全省典型工业园区应结合园区排放特征,配置VOCs连续自动采样体系或符合园区排放特征的VOCs监测监控体系。各级环境监测部门应按标准化建设要求逐步配备相关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制定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全面提高VOCs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按国家相关要求,逐步推进和规范挥发性有机物第三方市场监测。
2、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建立健全涉VOCs工业行业排污许可证相关技术规范及监督管理要求。到2018年底前,全省完成制药、农药等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到2020年底前,全省基本完成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涉VOCs行业企业的许可证核发。通过排污许可管理,落实企业VOCs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措施要求,逐步规范涉VOCs工业企业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和定期报告的具体规定,推进企业持证、按证排污,严厉处罚无证和不按证排污行为。
3、规范企业内部环保管理。加强重点企业VOCs排放申报登记和环境统计,建立完善的“一厂一档”。企业应将VOCs的治理与监控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基础数据与过程管理的动态档案,形成VOCs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明确记录VOCs污染治理设施年度运行情况、处理效率、排放浓度等,并采用实测、物料衡算、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排放系数等方法,估算VOCs排放量。企业还应建立与VOCs排放相关的原辅料、溶剂的使用、产品生产及输出、活性炭吸附剂、催化剂或吸收液购买和更换等信息台账并至少保存3年以上。
4、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全面提高VOCs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执法人员装备和能力建设。各地要加强日常督查和执法检查,按照排放标准、排污许可等要求对VOCs污染治理设施、台账记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企业加强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将VOCs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治理设施耗材的采购、更换流转等列为现场执法重点,督促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净化效率达到相关要求、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要求。加强对第三方运维机构监管,按照国家“黑名单”制度管理相关要求,将技术服务能力差、运营管理水平低、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综合信用差的运维机构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同配合。
省环保厅、发改委、财政厅、交通厅、质监局、能源局共同组织实施本方案,加强部门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将各地实施情况纳入地方人民政府环境空气质量考核体系。省环保厅负责统筹协调,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VOCs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指导督促各地开展VOCs治理工作;省发改委负责指导督促加强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等相关工作;省财政厅负责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原则,加大现有相关专项资金统筹力度,积极支持VOCs治理;省交通运输厅负责指导各地港口、船舶运输油气回收工作;省质监局负责制定完善含VOCs产品质量地方标准;省能源局负责配合相关部门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工作。省环委会其他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开展VOCs治理工作。
(二)强化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VOCs综合整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部署,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彻底摸清本区域内各污染源点VOCs排放具体情况。建立市级VOCs重点监管企业名录,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制定当地VOCs污染整治年度实施计划,计划中必须列出具体治理项目,明确主要整治内容,分解落实各类整治任务。
(三)完善经济政策
各地要加大对重点行业VOCs治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对于开展VOCs治理先进技术应用的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支持力度等优惠政策支持。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为导向,积极引导实施VOCs第三方治理运维管理。探索推进VOCs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四)强化科技支撑
加快重点行业VOCs地方排放标准、削减最佳可行技术方案、整治验收规范等地方标准体系的制定步伐,引导重点行业提高生产技术和污染控制水平。积极研究制定重点行业的VOCS治理技术指南,开展VOCs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试点示范,推广一批能够解决VOCs排放控制的先进实用技术。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OCs废气处臵工艺和技术装备,大力发展VOCs治理产业。
(五)加强信息公开
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VOCs排放重点企业名单及VOCs排放情况。企业应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保部第31号令)要求,主动公开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介手段,强化重点行业VOC污染防治工作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VOCs防治的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进一步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有效减少污染排放,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大连市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紧盯VOCs排放环节,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明确源头控制、深度治理、园区整治和面源
近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了海宁市包装印刷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实施方案,聚焦包装印刷行业VOCs污染问题,全面开展排查整治,依法取缔“低散乱”企业,推动企业实施源头替代“应替尽替”,废气收集“应收尽收”,全面淘汰低效治理设施。2024年9月底,全面完成包装印刷
大气污染治理舞台,从来就没有固定的主角。最早登台的是颗粒物,“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性让其成为我国大气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90年代起,多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酸雨污染,二氧化硫被提到与颗粒物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重点防治;21世纪以后,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氮氧化物又接上了班。可以说这
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我国VOCs污染治理的重点时间段,一起来看今年第三季度有哪些事关VOCs防治的重磅政策标准吧。2023年第三季度VOCs相关政策汇总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清理整治、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仍是VOCs治理的两大主流方案。纵观各地政策,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治理工
9月20日,第八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盛会汇聚环保领域顶尖企业,无数环保产业科技进步的成果就此涌现。展会现场,盈峰环境携新一代飞行时间质谱仪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环保产业人士的目光,大批专家领导莅临盈峰环境展位现场。随着中国“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考核规范的启动,挥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推进臭氧污染防治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加强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监管,确保达到自治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组织开展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清理整治,全面提升VOCs排放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污染物去除率。关于推进臭氧污染防治的工
恶臭异味污染作为典型的扰民污染,近年来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据统计,连续4年,我国恶臭异味投诉占全部环境类投诉的20%以上,占大气环境投诉比例近50%。异味污染物与VOCs“本是同根生”,其高度同源的属性决定了二者协同治理的必要性。然而,异味的消除难度远高于VOCs治理,伴随大气污染防治渐入细分
“与我们传统的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点,当前的工作基础依然薄弱,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领域最明显的短板。”时任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张大伟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观点。诚如其所言,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后起之秀”,俨然有要“后来居上”的态势,2023年全国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蓝天保卫战取得一定成效,空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但有一种污染因子却日益凸显,那就是臭氧。臭氧污染不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重要程度却已不同往日,特别是在夏季,臭氧已经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5月10日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专项实施方案》,要求房屋建筑(含装修)工程、市政工程的施工应全面使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非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优先选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减少施工现场涂装作业;除特殊功能要求外的室内地坪施工应使用无溶剂涂料和水性涂料
被业界誉为亚洲旗舰环保展的第24届中国环博会于4月19日-21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20余个国家的超2400家环保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全球环境污染治理前沿理念与技术,环保“硬科技”“黑科技”更是层出不穷。德州新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景环境)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参展本届亚洲环保盛宴,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投资,给予最高5000万元支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全文如下:市
7月7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财政局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内容指出,支持新能源发展。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消息,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关于修订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提到,围绕先进新型电池(锂电池、半/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及关键材料,高效光伏产品、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制
各有关单位:为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9月20日-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6日,新疆伊宁市人民政府发布《伊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规划(2025-2030年)》。文件明确,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综合利用。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纳力度,完成自治区、伊犁州下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升行动方案》。详情如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绩效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沪环大气〔2025〕86号各区生态环境局,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
日前,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修订后的《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1年印发的原预案同时废止。和原预案相比,修订后的预案优化了应急响应规则,将以空气质量指数(AQI)和二氧化硫浓度为预警分级指标统一为以空气质量指数(AQI)为预警分级指标。其中,黄色预警以预测日AQI>200或日AQI>150持
近日,汕尾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尾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共提出1个年度工作目标和9方面重点任务。《行动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等内容。其中,工作目标要求202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AOI达标率)为98%,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
日前,十堰市政府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
在东部沿海,黄岛油库作业区洁净如洗;在西南山地,管道零散天然气资源“颗粒归仓”;在湄洲湾海岸,白鹭翩跹于草木葱茏的自然保护区;在东北平原,20余种景观植物与18种时令蔬菜为基层作业区织就“立体生态锦屏”……从东到西,从南向北,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7月以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统筹安全生产、防台防汛等重点工作,全方位提升顶峰能力,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应供尽供,全面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大唐国际充分发扬“保电老兵”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和隐患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退市市场经营主体名单,其中9家电力用户,1家发电企业,共10家。详情如下:
7月10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拓展多场景运用。在靠近城区或景区周边,对土地开发利用较高的废弃矿山区域,进行综合利用开发,进一步拓宽废弃矿山价值。引导“矿山修复+新能源”,利用矿山开采遗留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自动注销经营主体名单的公告(2025年7月)。根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国能发监管规〔2024〕76号)《湖北电力市场注册实施细则》(鄂电交易〔2025〕8号)相关规定,湖北电力交易中心拟对随县游河水库管理处等15家经营主体进行自动注销,公示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1日,湖北能源披露2025年6月发电情况。2025年6月,公司完成发电量36.4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68%。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增加106.98%,火电发电量同比减少25.23%,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69.55%。公司本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04.5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2.47%。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34.10%
2025年7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正式投运。场站部署了华为超快充设备,配置20把液冷超充枪,100把快充枪,提供120个超快充车位,将有效缓解贵阳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焦虑。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上线仪式上,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二级巡视员王玉萍在致辞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武汉开出华中地区首笔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奖励金,在城市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参加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的邀约,近40家企业获得了数额不等的奖励金。据了解,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武汉电网负荷峰值达到1774.15万千瓦,今年首次突破历史纪录。7月7日晚10时,由武汉市发改委授权
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高温带动下电网负荷持续攀升,不少地方电网负荷创新高。对此,电力部门采取不停电作业模式、筹措电力资源、加快电网优化补强等措施,确保电网运行平稳、电力供应有序。“10千伏张管线电流符合要求,可以合上旁路开关。”近日,在江苏盐城陈集镇10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