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国际正文

【国际经验】新加坡垃圾处置经验

2018-08-14 17:36来源:智慧环卫联盟关键词:垃圾处理垃圾填埋场新加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卡车把垃圾运到堤坝上后,会用翻斗进行倾倒,由于堤坝仅由沙石建筑而成,倾倒时会出现沙石松动的情况,发生过整个卡车连同工作人员一起滑入垃圾填埋区域的危险事件。

2015 年北部的二期工程开工,由于沙石价格不断上涨,常年给新加坡提供沙石的国家也开始禁止沙石贸易,所以在二期工程中,新环境部长为省去沙石成本,没有对区域进行划分。这一期的建造成本仅为 3700 万新元。

在二期工程中,新加坡政府也借鉴了日本填海时用的辅助装备,在堤坝上修建了可以帮助翻斗车倾倒垃圾时的长臂辅助浮动台,长约 200 米。之后这里也再没有因倾倒垃圾而发生危险性事故。

实马高岛和锡京岛之间的围堤间也有一个用来放置通水管的口子,与周围的海域相通,让海水进行循环流动。

经过焚烧处理后的垃圾,重量会减少 80%,体积也会缩减 90%。新加坡现在每年有 60% 的垃圾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其余 38% 的垃圾会被燃烧处理用来发电,另有 2 % 的垃圾会被直接送去垃圾填埋场。四个垃圾焚烧场所产生的电力占全国使用量的 2%-3%。

实马高岛还建有一个浮动废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厂会把垃圾填埋区中因降雨堆积的多余的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另一侧的海域。

实马高岛上填满垃圾的区域,会铺上新土,种树种草或种植一些可以存活的蔬果。政府的设想是,实马高岛可用区域全部被填满后,这里会变成一个山丘起伏的自然小岛,而不是被弃置的垃圾场。

经过新加坡政府10年的努力,岛上的生态系统一片欣欣向荣。如今,葱郁的椰子树和菩提树分布在柏油马路两侧。矮小的大叶草像是在地上铺了一层绿色地毯。

在实马高岛,有700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在这里和谐共处,其中还包括许多珍稀物种。一些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比如大嘴鹭、马来西亚环颈鸻都在岛上筑巢,濒临灭绝的中国白海豚也出现经常在小岛附近的海域里。为了护实马高岛上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新加坡政府在这个小岛的周边种植了两片红树林,红树林是很好的自然生态标志。

有史料称,Semakau 的名字可能来自马来语 “bakau”,是“红树林”的意思,红树林是这里生命力最顽强的植被。

实马高岛在一期开发期间,有 13 万平方米的红树林被摧毁。后来政府又补种了这些红树,现在已经重新长成了小树林。同时,红树林也被当作是垃圾填埋场的生物存活指标,它的生长状况被用来判断垃圾填埋区域的毒素是否有出现泄漏。如果有红树落叶或变黄,就说明附近的水质在改变,这时候当局就必须留意,因为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

在垃圾填埋区的沿线每隔一二百米,也会有一个水质观测井,深达 30 多米,每半月会有工作人员对已经填埋垃圾区域的水质进行一次检测。

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岛内的海洋生物,新加坡政府将围建区域内和附近的珊瑚群移植至别处。在 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1 月期间,共有超过 700 个珊瑚群被移植到姐妹群岛。

此外,实马高岛的东南部还留出了一小块海洋公园,供游览或观察,从堤坝的小路步行就可到达。这里有各种可以在其它小岛上能看到的海洋生物,如螃蟹、海星、水蜘蛛、珊瑚等。

实马高岛还是唯一一个鼓励公众参访的垃圾填埋场,游客可以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期间登岛游览。该岛的东部主要是预留的填埋场,西部已经于2005年起对游客开放。在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后,这座小岛的东部也已经纳入发展规划。风光秀丽的实马高岛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的热门景点。白天,一些垂钓爱好者前来钓鱼,到了晚上,那些为了躲避城市灯光的天文爱好者们也来到岛上仰望星空,甚至有很多学校将课外活动场所搬到这里来,组织学生在退潮后留下的水坑里寻找海葵和海星。

在实马高岛码头不远处,有一个专供游客参观和休息的餐馆访问中心。堤坝沿线还会设置凉亭,除了海鸟飞过,在北边的堤坝上,还能看到蜥蜴在堤坝上慵懒的晒太阳。

这里不像新加坡的圣淘沙或姐妹岛有沙滩游泳区和、餐馆和酒店等娱乐设施,但以上生态保护措施,至少让实马高岛不像其它垃圾填埋场那么令人讨厌。

据 NEA 统计,2005 年 7 月实马高岛开始向普通游客开放后,至 2010 年 5 年的时间里,普通游客数量增加了两倍多,从 4000 人增加至 1.3 万人。

近几年,实马高岛又被规划为新能源示范区。新加坡首个大型海上电网系统在这里试运行,通过整合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天然气等能源,为实马高岛的日常经营提供零碳供电。研发成熟后,会把这套系统用在岛屿或偏远村庄。

生态保护虽然让一个垃圾岛的现在和未来看起来没那么糟糕,但由于垃圾填埋空间有限,实马高岛也存在着未知的隐患。这个岛预计 2045 年会达到饱和。

据悉,像新加坡所配备的这种大规模垃圾焚化炉使用期限很短,有时候甚至只能使用10年。绿色和平组织的环境专家亦称,垃圾焚烧只是简单地把垃圾问题转化成污染问题。绿色和平组织东南亚地区负责人塔拉˙布阿卡木里在接受采访时说:“绿色和平组织反对垃圾焚烧,因为焚烧垃圾将产生二恶英等致癌物质,同时还产生水银和易挥发的有机混合体等污染气体。垃圾填埋和焚烧是东南亚国家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已经制造了太多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公众抗议政府计划兴建新的垃圾焚烧炉。在菲律宾,政府在1999年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已经禁止焚烧炉的使用。但是也正是在同年,新加坡政府开始依靠垃圾焚烧炉来建造实马高岛。

实马高岛也存在有害废物向海水泄漏的问题。英国碳信托公司美国区高级经理、哥伦比亚兼职教授斯科特˙考夫曼表示,“虽然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防止泄漏的问题发生,这些措施在未来数十年里可能起到作用,但是终究会有失效的一天。这也给后代留下了安全隐患。

填埋的垃圾泄漏到周围的海域并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却也是一种切实存在的风险。

不过,新加坡环保局对此并不认同。新加坡环保局已经与南德意志集团进行了合作,后者是一家国际性检验和认证公司,该公司会每个月对实马高岛附近海域的海水进行重金属方面的检测。此外,实马高岛上的红树林也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起到监测作用。因此,新加坡环保局对实马高岛未来数十年的安全非常有信心。

他们的应对方法总结为 3 个 R 原则,尽可能的延长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的寿命。3 个 R 分别是,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例如,超市会要求购物者自带环保购物袋,也会有专门的食物垃圾回收厂把各个美食广场的残羹剩饭转为沼气或有机肥料。

问起如果现在的填埋区域填满后,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这里的工作人员只表示,这要看政府会的下一个五年或十年的城市规划是什么。

可以预见的是,新加坡每年需要处理的废弃物都在上涨。截至 2017 年,新加坡每年需要处理的垃圾已经增加至 7500 万吨,是实马高岛开始运营时的近 4 倍。

另据 NEA 预测,每隔 5 - 7 年,新加坡就需要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新焚烧炉,每隔 25 - 30 年就需要一个像实马高岛这样的一个新垃圾填埋场。

而在新加坡,大多数小岛都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岛,很难再找到一个像实马高岛一样居民少、较孤立又未经开发的离岸小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填埋场查看更多>新加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