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太湖平原河网密布,湖漾众多,汛期水患严重。为排除水患、振兴农业,太湖流域先民开挖土方、竹木围篱,创造了位位相接、棋盘化农田水利系统——塘浦圩田。它将浚河、筑堤、建闸等水利工程措施统一于农业耕作中,自然河道与人工河道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水利体系不仅展现了太湖流域传统治水技术,催生了“鱼米之乡”“吴越文化”,甚至被我国已故水利届泰斗郑肇经评价为“可与‘都江堰’‘郑国渠’媲美的独特创造”。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除了推广现代城市治水技术和方法外,还应借鉴和学习古代水利工程体系中蕴含的朴素生态理念和治水工程哲学,以期引导海绵城市更好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水利工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及雨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塘浦圩田体系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1塘浦圩田水利体系雨洪管理的智慧
1.1层级分明的圩田格局
古代先民依托太湖周边湖漾滩涂众多的地理条件,在太湖沿岸开挖塘浦,用挖出的土构筑堤岸,兼有防御外水和农田灌溉的作用。堤内的滩涂淤地自然发展成农田,圩内通过坑塘湖漾层层调蓄防洪防涝,横塘纵浦和各斗门控制引水灌溉,除此之外,沿湖还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河道可以用于宣泄主流洪峰,各溇港渎浦之间由规模不一的横塘相连,便于水量调度、水系互通,这些纵横交错的灌排渠系和堤岸有利于圩内分级控制。太湖沿岸溇渎港分布见图1。
层级分明的圩田格局,是太湖流域水乡城市极具特色的身份标识。太湖沿岸河湖滩地的水流被整理成层级分明、相互联通的二级水网和三级水网,即圩田之间的人工河道和圩田内部的灌溉河渠。每一个单位圩田作为水文流域单元,其内部的水位由斗门控制,形成一个排水单元,控制太湖流域来水和去水的平衡。圩田格局正是以流域中的运河和自然河道为基础,以圩田单元内外的河道、沟渠为骨干,充分利用太湖流域中间高四周低的地貌特征,因势利导地创造出科学治水和治田的思想
1.2功能显著的蓄排系统
“塘”和“浦”是圩内横贯东西和纵穿南北的排灌沟渠。每当雨季来临,由纵浦担负起宣泄雨水的功能,遇到天旱,便可引水灌溉。而横塘的作用则是储蓄积水,通过斗门涵闸控制灌溉,调节水量,发挥河网水系的调蓄、行洪功能。
太湖地区沼泽满布,且中部低洼四周高起,形成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拥有水高田低的独特地势。该片区地势低洼,集水量大,且地下水位高,雨季极易内涝,因此迫切需要相应的水利排灌设施,于是塘浦圩田体系应运而生。综合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根据水网及滩涂洼地情况进行相应的规划布局,针对太湖周边高地和腹内洼地不同,按照不同的工程措施,实现高田和低田分治。治低田主要通过拓宽塘浦,筑高堤岸来达到防洪防涝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排除积水,另一方面取土筑堤,依靠堤岸抵御急湍之流。治高田则通过深浚塘浦,储蓄雨水,这样做是为了引水灌溉圩田。在高田区与低田区交界处设置闸口控制地面径流,雨季控制高地的径流,防止高田雨水漫流至低田,以缓解低田区的洪涝压力。旱季高田则依赖存储的雨水进行灌溉。
1.3行之有效的治水思想
由于西北季风的影响,太湖周边苏州、湖州等地极易出现泥沙淤积现象。为应对这一现象,古代先民提出一系列治水策略,智慧也在“水”上展露得淋漓尽致、曲韵天成。
(1)闸口控制水位平衡。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水利设施,入湖口的闸口,用于调节河道横塘与太湖间的水位(见图2)。汛期,关上闸门,太湖高水就无法侵入圩田;旱时,引太湖水浇灌良田,闸口起着防、引、蓄、排、挡、运等综合功能。
(2)入湖口朝向设计。每条溇港入湖口的水闸都整齐地朝向东北,因太湖南岸主要承受的是来自西北方向的季风,如果溇港的入湖口朝向西北,西北风带来的泥沙会直接堵塞溇港,入湖口转向东北,西北风带来的泥沙,只能沉积在溇港口岸的边上(见图3),不会对溇港造成正面的堵塞,水流可以轻易把泥沙冲走。
(3)“束水攻沙”的治水巧思。大钱村溇港上的古桥跨度不大,连续的4座拱桥,南宽北窄的桥洞,把临近入湖口的河道突然变小,汛期涝水经过4座拱桥的时候,桥墩把由南往北的水流逼向了河道中央,入湖口淤积的泥沙被蓄势加速的水流冲向了太湖(见图4);到了旱期,由北往南的水流回到河道,滋养圩田。这一藏在溇港桥下的玄机,让世界级的河工专家潘季驯加以完善形成了“束水攻沙”的治水理论,并应用于黄河的治理上。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水经常泛滥,通常人们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多采取开挖支流,把河水疏通到周边的河道,但潘季驯的做法截然相反,要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不仅不能开挖新的河道,而且要把现有的支河堵住,逼水归槽,束水攻沙。
2塘浦圩田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海绵城市建设以遵循自然、生态优先为原则,转变了传统雨水快排的理念和模式,将雨水的排放和渗透相结合,致力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而塘浦圩田体系在雨水管理方面所展现的智慧与经验,无一不表现出对雨水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敬重,同时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策略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尤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重要的借鉴价值。
2.1充分尊重自然,科学规划,构建城市水生态格局
太湖南岸星罗棋布的塘浦圩田体系具有蓄滞雨洪和农业灌溉两大功能,圩田系统顺应水的自然特性,蕴含的“蓄滞、调控以及科学用水”指导思想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且能够充分利用山水格局与河道弯道旋流的水流规律,顺应水的自然特性,既从生态角度保留河流湖漾自身特色,也对太湖整个流域的原始生态没造成任何破坏,这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水生态格局的保护与修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太湖南岸现今仍保留“五里七里一纵溇,七里十里一横塘”的水网格局,以溇为代表的圩田体系串联贯通重要横塘,一方面在梅雨季节进行调蓄疏泄,一方面在农业灌溉时进行调配补给,对优化水资源的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将合理规划水生态格局作为关键环节。其次,应当以保障水域、林地等生态空间为核心,依托城市山水资源,构建“流域-城市-汇水片区”等多重尺度的生态结构,优化生态用地布局。此外,还应借鉴塘浦圩田生态格局的建设理念,组织网络状的生态廊道,一方面加强保护城市水系脉络,从流域和城市尺度对雨水径流进行管控,减缓城市管网的压力,增大城市区域范围内对超过管渠排放能力的径流雨水的蓄滞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对建设用地形成隔离,防止不透水面成片发展,缓解热岛和雨岛效应,并提高削减城区雨水径流的能力。
2.2挖掘城市内涵,延续文脉,构建城市水文化体系
延续千年的塘浦圩田体系见证了太湖两岸自然变迁和人文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水文化内涵及水、田、人和谐相处的聚落模式,是江南城镇地域识别和象征的典型代表。其水管理制度、法规制度及古桥、碑刻、灌溉节日、民风民俗等,都反映出塘浦圩田千余年的发展脉络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其作为载体凝聚积淀的水文化及蕴含的朴素生态设计,对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分注重功能性,忽略文化内涵有着重要启示,能给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者进行绿色基础设施设计融合水文化保护与传承予以借鉴。
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总体策略并层层落实,既能实现水文化传承目标,提升城市内涵,又能够唤起人们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人们享受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果实。
宏观层面,在顶层设计阶段,明确城市水文化建设目标和指标,结合城市紫线划定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区,针对重点文保区、城市风貌协调区、新建区,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设计方法和控制指标;中观层面,按照城市水文化地域分布特性,考虑按不同主题将建设目标划分到建设分区的具体地块中去,并结合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廊道等建设项目落实水文化目标,传承水文化本体;微观层面,针对分散的源头减排控制项目,应当将地域水文化元素融入到技术措施设计中去,做到文化延续,如水体景观、各类标识等。
2.3注重竖向设计,层级控制,构建水安全保障体系
塘浦圩田区别于一般圩田的地方在于,针对太湖周边高地和洼地不同,因地制宜地采取低田和高田分治策略。此外,利用“横塘纵浦”的独特的格局,急流缓受、级级调蓄,有利于扩散山洪激流、增加排洪能力,较好地解决汛期太湖区域河流急湍奔突和滨湖平原地势低洼、洪涝不易外排和旱季引水的难点。
塘浦圩田水利体系依据地块高程不同对雨水径流进行层级控制,见效显著。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在排水系统方面要注意竖向规划,可通过多层级的地表排水通道和内涝调蓄空间,来提高城市水安全系统能力。另外,在城市湿地设计时,也可借鉴这一思想,可充分利用自然的低洼、水渠、坑塘,如将低洼、坑塘改造成浅滩草地,串联人工湿地,并联系场地内外水系,形成内外互通的多级水循环系统,等到雨季来临,雨水集中于各级湿地中,蓄水防洪、净化雨水的同时,有效控制径流污染。
2.4建立管理机制,长效维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塘浦圩田体系的可持续运行不仅依靠科学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技术,更离不开其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后期维护。唐朝以来,官府组织人员形成治水治田的队伍,负责河道清淤、开阔塘浦、闸口管理以及其他水利基础设施的养护。私圩则由各圩田的百姓自发在雨季来临前做好修筑堤岸和圩田防护工作。塘浦圩田具有政府督导、民间自治结合的管理机制,并通过溇港疏浚、防汛报汛等管理制度将治水治田、防洪排涝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塘浦为核心的区域水利社会管理体系。这对于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与研究重视规划、设计与技术,轻视维护管理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近几年各地海绵城市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雨洪管理的最终成效很大程度上与雨水设施长期有效的管理维护有关。当前海绵城市涵盖了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基础设施、市政管网排水系统、超标雨水控制系统等多个子系统,且雨水管理机制涉及面较广,包括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等多个阶段。因此,我国在进行雨水设施维护管理时,应当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除了项目方案设计外,对需要管理维护的内容、范围、费用作出合理的安排和估算。在维护运营阶段,应当建立适用的维护运营承包制度,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监督管理雨水设施,协调政府与企业的职能。
3结语
塘浦圩田水利工程,将治理太湖、防涝、灌溉等多种功能整合在一起,综合解决了防洪防灾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千百年来滋养世代太湖人民,直至现在仍具有生命力,其中蕴含的生态治水经验值得借鉴。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以雨水综合控制利用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我们应借鉴塘浦圩田体系规划与建设的优秀经验。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当遵循自然的生态建设理念,规划注重因地制宜,时刻保持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巧借自然之力解决雨水滞留、管控和科学用水问题。在工程建设层面,尤其要注重对城市水系统的统筹考虑和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制定,重视城市水系蓄排功能、雨水的源头控制、水循环系统及雨水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不能只追求单个项目工程建设成效,以防海绵城市建设碎片化推进。在管理维护层面,应当采用政府履责、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赋予公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监督的权利,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雨水设施维护管理中来,并自觉承担起社会监督的责任,以提升海绵城市决策的科学性。
微信对原文有删减。原文标题“太湖流域塘浦圩田水利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作者:李俊奇、吴婷;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国家级水环境实验室。刊登于《给水排水》2018年第8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提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水管网、泵站建设改造和排涝通道系统整治。促进城市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
日前,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0%以上。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城市河湖系统韧性、完善城市排水防涝
近日,四川《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公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设六章三十三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和社会参与制度等内容;明确了发改、自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的海绵城市建设职责;规定了海绵城市设
近日,《河北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
5月31日,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西省鹰潭信江新区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预计今年11月全部验收后,进入18年的运营期。项目建设总面积27.75km,总投资约13.92亿元,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每年实行按效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清单》中总结了地方在工作组织、统筹规划、全流程管控、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探索实践。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水务局,天津市、上海市
5月22日,安徽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征求《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指出条例适用于六安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条例中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发布,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本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2024年4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长、高管发生变更的公告,详情如下:免去范瑞威同志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申石泉同志不再担任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职务。周军同志任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
4月28日,江西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简介,详情如下:1、裘家洲生态保护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城市水系类工程。施工完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1.65%,面源污染削减率为87%。项目通过设置大面积生态绿地、生态驳岸、植被栽植、硬质铺装与透水材质相结合的海绵设施,不仅实
2021年6月,乌鲁木齐市成功入围全国第一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示范建设期间,乌鲁木齐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明确“聚焦雨雪水导致的城市水安全问题,以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重点,系统推进河流廊道生态修复和长效机制建立”的总
11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提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水管网、泵站建设改造和排涝通道系统整治。促进城市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
日前,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0%以上。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城市河湖系统韧性、完善城市排水防涝
近日,四川《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公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设六章三十三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和社会参与制度等内容;明确了发改、自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的海绵城市建设职责;规定了海绵城市设
近日,《河北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
5月31日,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西省鹰潭信江新区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预计今年11月全部验收后,进入18年的运营期。项目建设总面积27.75km,总投资约13.92亿元,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每年实行按效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清单》中总结了地方在工作组织、统筹规划、全流程管控、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探索实践。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水务局,天津市、上海市
5月22日,安徽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征求《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指出条例适用于六安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条例中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发布,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本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2024年4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
4月28日,江西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简介,详情如下:1、裘家洲生态保护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城市水系类工程。施工完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1.65%,面源污染削减率为87%。项目通过设置大面积生态绿地、生态驳岸、植被栽植、硬质铺装与透水材质相结合的海绵设施,不仅实
3月5日,四川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乐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5日。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开征求《乐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增强立法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就《乐山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安顺市西秀区水务领域2022-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招标,项目总投资23760万元,计划工期365日历天,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招标详情如下:1.招标条件本项目安顺市西秀区水务领域2022-2024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由安顺市西秀区发改局以西发改函〔2023〕43
随着国家第三批20个示范城市的推出,海绵城市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宜水环境于整整6年前发表在《改革内参》的文章,仍有价值。为此旧文重发,以供参考。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以黑臭水体整治为契机,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推动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推进沿江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推进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2020年年底前,沿江地级及以
何谓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就地解决水
3月26日,南京市花了一整天调研流域治理,一路看来喜忧交集:喜的是各区都急起来、动起来了,一些河湖水质明显改善;忧的是,多数内河河道依然是黑臭水体,地下管网不健全、河道被覆盖等老大难问题,要花大力气解决。作为省会城市,南京2017年城市河道要基本消除黑臭,可从城市品质塑造和百姓宜居来看,
概况由于台湾城市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依照城市规划被开发,排水防洪系统可扩充的腹地相当有限,单纯的拓宽渠道并不能有效提升防洪能力,全面加高堤防阻绝亲水也不易被人们接受,因此台湾地区将生态滞洪池作为一种弹性策略被广泛运用到台湾综合治水中,如台南科学工业园区滞洪池、台南仁德滞洪池、高雄本
刚刚过去的清明暴雨,让武汉再次“看海”,市民吐槽不已。因祸得福,4月9日,武汉市正式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每年雨季江城的尴尬状况将会缓解。未来中央将直接投资15亿元支持武汉城建。武汉市方面也积极表示,三年内共计将投入102亿元,以点带面探索城市治水新模式。建设海绵城市 “中西医结合”来治水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就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以有效地防止城市内涝。这样的构想,让人怦然心动。传统城市硬化路面过多,逢大雨便“水漫金山”。海绵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