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1 萌芽起步阶段(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明治维新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日本城市水系统建设,特别是供排水事业的萌芽起步阶段。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和工业化,产业革命带动人口向城市聚集,工业和城市需水量迅猛增加,进而催生了日本现代供排水事业。1871年,横滨市受伦敦泰晤士河下水道成功敷设的影响,首次敷设了陶制下水道管件,并且在1872年创建了自来水公司,这是日本现代供排水事业最早的探索。其后函馆、长崎、大阪相继供应自来水,1884-1911年东京神田区相继接通了城市自来水、敷设了城市下水道,1923年东京成立了日本最早的污水处理厂,日本近代城市供排水事业初具规模。
明治维新催生了日本现代法律体系。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水问题,日本相继颁布了几部与水相关的法律:1896年的《河川法》、1897年的《砂防法》和《森林法》、1900年的《下水道法》、1908年的《水害组合法》、1914年的《运河法》以及1922年的《公用水面填平法》等。几部涉水法律有效指导了日本早期的城市涉水工作,并且为战后日本城市水系统快速发展奠定了完善的法律基础。
1.2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是日本城市水系统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了满足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用水需求,日本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同时大力开发地下水水源,建设了大量城市涉水基础设施。然而,这一阶段的涉水工作总体上轻节流、轻治污、轻生态,因此快速发展阶段也是日本城市水问题集中暴发的时期。
水资源方面,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多次大范围的城市水荒,许多城市发生长时间的限量用水。如福冈市1978年因严重缺水,被迫实行持续近10个月的限量供水。许多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面严重下沉、海水倒灌等一系列问题。水安全方面,从前用来排洪的河道、绿地被城市侵占,加以排水系统建设落后,每逢暴雨袭来,城市即发生严重内涝,城市道路变河道、地铁站变蓄水池的现象非常普遍。水环境方面,20世纪60-70年代,是日本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随着工业和生活排污的增加,日本各地的河流湖泊水质逐渐变差,1965年日本约有1/3的河流BOD5值高于5 mg/L(相当于我国Ⅳ类水体),日本第一大淡水湖琵琶湖出现了严重的淡水赤潮和蓝藻水华。日本为水环境污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56年出现的水俣病、1955年至1972年的骨痛病和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均被列入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面对涉水工作的快速发展和涉水问题的集中暴发,日本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涉水工作的管理架构、职责分工、技术要求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957年颁布的《水道法》明确了城市干净、充足、低价的供水要求;1958年颁布的《工业用水法》规定了特定地区工业用水的合理供应,《下水道法》确定了城市排水设施分类和建设管理标准;1961年颁布的《水资源开发促进法》确定了护水养水相辅相成的原则,构建了“多龙治水”格局;1964年颁布的《河川法》明确了河流管理的主体责任;1970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引入了总量控制概念,对污水排放制定管理规定、排放标准和处罚原则。通过法律赋权,日本涉水工作的管理架构基本形成:内阁总理大臣对日本各项重大涉水工作拥有绝对管辖权,其下由建设省牵头,厚生劳动省、通商产业省、农林水产省和环境厅共同参与配合,支撑起日本庞大的水务管理体系。其中,建设省(2001年和运输省、北海道开发厅、国土厅合并为国土交通省)负责水资源、水利工程、河流和排水的管理,厚生劳动省负责生活用水的管理,通商产业省(2001年更名为经济产业省)负责工业用水和水力发电管理,农林水产省负责农业用水管理,环境厅(2000年升级为环境省)负责水环境保护。
这一阶段,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等水问题相继爆发,为了应对集中爆发的城市水系统问题,日本城市涉水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运行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同时,日本的城市规划建设者也开始意识到,城市水系统是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在城市空间的耦合,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缺乏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付出惨痛代价,日本城市治水思路逐步发生转变。
1.3 提质增效阶段(20世纪80年代-2014年)
20世纪80年代-2014年,是日本城市水系统工作完善优化、提质增效的重要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增速放缓,总人口和城市化率增速也逐渐趋于平稳。经过之前30年的快速发展,日本城市涉水工作的总体框架格局基本形成,但仍然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水环境污染治理尚未取得明显成效、排水事业发展总体较为滞后、城市内涝问题依然突出等方面。汲取了快速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日本在这一阶段加大涉水工作投资,大力治理城市水问题,并从20世纪80年代起改变治水思路,由“开源为主”向“节流为主”转变,由“先污染后治理”向“事前防治、源头减污”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效。
水资源方面,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城市节水并大力推广水循环利用措施。日本污水再生利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当时的日本通产省下成立财团法人造水促进中心,负责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再生水被广泛应用于回补河流、美化环境、工业用水、写字楼或酒店冲厕用水、道路或公园绿地的浇潵用水等,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安全方面,日本城市密集开发建设侵占了大量具有蓄滞雨洪作用的蓝绿空间,使得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城市水安全保障。日本“综合治水对策特定河川计划”推出“雨水储留渗透计划”,提出让小区建设地下雨水调节池,在汛期来临时发挥雨洪调节作用。研发“雨水渗透”技术,使得密封的蓄水池变成可渗透式,便于回补地下水;在城市排水道沿岸开辟调蓄空间和设施,有效削减洪峰;在城市低洼处建立排水站,使用大型水泵及时排水。1992年日本颁布“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透水地面、雨洪调蓄池等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1992年至2007年,日本投资2 400亿日元在东京北郊琦玉县境内建设了名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巨型分洪工程,成为了该阶段日本应对城市水安全问题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工程。
水环境方面,虽然1970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加强了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管理,但与此同时日本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占比逐年上升,并逐渐成为公共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1983年日本颁布了《净化槽法》,成为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主要法律依据。在《下水道法》和《净化槽法》两部法律的框架下,日本形成了以城市下水道、农业村落排水和净化槽三种模式为主的全域污水治理格局。1980年日本污水管网覆盖率仅为30%左右,到2016年已经达到78.3%,污水处理设施普及人口达1.1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0.4%,部分大中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超过99%,实现了城乡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在处理工艺上,1982年日本滋贺县湖南中部净化中心首次采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后推广到日本多个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断提高。随着日本对水污染重视程度的提高,1977年开始日本的河流水质逐年上升,2009年日本河流的水质达标率高达91%,95%的河流水水质已达到我国Ⅰ类水体标准。在所有165个一级河流中,排名最末位的绫濑河,年平均BOD5值也仅为3.7 mg/L(达到我国Ⅲ类水平)。在环境省的指导下,日本进行了大量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的尝试,例如针对琵琶湖的治理,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琵琶湖综合开发特别措施法》《琵琶湖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法令》《琵琶湖综合开发计划》《琵琶湖综合保护整备计划》等,经过近40年的治理琵琶湖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恢复了供水、防洪、气候调节和生物栖息等功能。
这一阶段,日本在城市水问题显著缓解的基础上,强化和提高了单项涉水工作的质量和效能,城市水系统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涉水法律体系在快速发展阶段构建的框架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有效指导了日本城市水系统工作的发展。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日本在城市水系统治理科学技术、工程应用、标准规范、政策机制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有效解决城市水问题、构建城市水系统的优秀典范,其经验和做法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广泛借鉴。
1.4 系统化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至今,日本城市水系统进入了体系优化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健康水循环理念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水系统工作从要素治理向系统综合整治转变。事实上,日本很早就开始重视水循环的重要作用,2000年制定的《全国综合水资源计划》(又称“21世纪水计划”)就提出了构筑可持续的用水体系,适应循环型社会发展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理念在涉水工作发展进程中并未被完全落实。随着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以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问题仍旧凸显,日本的城市规划建设者开始意识到城市水系统是城市复杂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治理保护、水安全保障提升等全要素全过程,局部的涉水工作难以解决整体问题,需要用系统的思维来认识和分析面临的水问题,以城市为核心构建健康水循环才能实现城市水系统对经济社会的永续支撑(见图1)。
2014年日本颁布了《水循环基本法》,旨在综合性一体化推进健康水循环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生活的稳定性。《水循环基本法》的主要理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合理用水,确保全国国民在将来也能享受健全水循环带来的惠泽;二是将对水循环的影响降到最低,以维持健全的水循环;三是对流域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的管理;四是加强国际协作。《水循环基本法》规定政府有义务制定水循环基本规划,内阁总理进行决议后进行公布,规划每5年调整一次。目前已经发布的《全国水循环基本规划》明确了9项健康水循环对策,包括流域一体化管理、储存涵养水源、水的合理有效利用、鼓励民间团体、健康水循环教育、调查研究、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等。同时,日本在内阁设置了水循环政策本部,综合协调健康水循环相关工作的开展。
这一阶段,以《水循环基本法》的颁布为契机,日本将城市涉水工作以健康水循环理念为指导实现统筹衔接、系统优化、功能互补,体现了日本城市水系统工作从追求解决单项问题向探索全局最优方案转变,从分项工作提质增效向全面体系优化转变,代表着城市水系统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2017-2018年,日本已经有35个城市或流域公布《水循环规划》,通过全流域、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方式保持健康水循环的时代即将到来。
2 经验与启示
2.1 完善的法律支撑体系
日本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宪法、法律、政令、省令和通达5个层次。通过国会颁布法律、内阁颁布政令以及省颁布省令,对涉水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定(见表2)。例如国会颁布《河川法》,内阁负责发布《河川法施行令》,主管河道的国土交通省负责发布《河川法施行规则》。整个法律体系层次清晰、责任明确、详略互补,全方位指导涉水工作的开展。日本城市水系统相关法律较为丰富,核心的涉水法律有《河川法》《水资源开发促进法》《水道法》《下水道法》《水污染防治法》等10余部,覆盖了河流水系、水资源、供水、用水、排水、水环境和健康水循环理念等水系统多角度、全要素的内容。日本涉水法律内容详尽,明确涉水工作的责任主体、职能分工、协调机制,部分法律还对技术标准进行详细规定,例如《水道法》将水质基准的内容纳入法律框架体系,强化了标准执行力度。日本涉水法律体系修订更新周期短,如有必要最短1年时间即可开展法律修订,例如《下水道法》在2005年、2011年和2015年分别针对城市内涝、事权改革、雨水公共下水道建设问题开展修订,极大的保障了法律的适应性。
2.2 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
日本城市水系统行政管理架构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自治体两级。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由国土交通省、环境省、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和农林水产省5个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处理水系统相关问题。虽然采取“多龙治水”的结构设置和职能安排,但是中央涉水管理部门责任、职权之间较为清晰,在出现工作衔接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日本国土交通省是对日本涉水工作进行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门,在国土交通省中供职的大部分都是水务管理领域的专家,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地方自治体的城市水系统分别由都道府县、市町村下设的水道局、下水道局等公共事业部门来负责建设、管理和运维。日本十分重视专业技能和精细化管理,每个城市的水务管理部门都有较强的人才队伍。例如2018年,仅东京都水道局、下水道局就分别有职员3 863人和2 519人,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都有资格认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协调高效的合作机制和专业化的建设运行管理队伍支撑起日本庞大的城市水系统管理体系。
2.3 先进的系统治水理念
日本城市水系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设,走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优化和系统反思等多个历史阶段,其治水理念也随之逐步转变提升。如今日本在提高城市水系统基础设施自身效能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城市水系统和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在水资源供给方面节流与开源并重,将水源涵养等工作纳入管理范围;在水安全保障方面渗滞蓄排相结合,系统应对洪涝灾害;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强调水岸同治、厂网一体、综合施策。同时日本十分重视每个子系统的解决方案之间彼此关联衔接、统筹协调: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保障在河湖水库、雨水资源收集利用方面相互衔接;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之间在再生水利用方面相互衔接;水安全保障和水环境保护在合流制溢流排放口的设置等方面进行统筹衔接。随着《水循环基本法》的颁布实施,“健康水循环”的理念不断深入,日本城市水系统的治理思路在全过程全要素系统治理的基础上,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升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江西九江,南靠庐山,北临长江,东接鄱阳湖,还将十里河、八里湖、南门湖、甘棠湖等河湖揽入城郭。江、湖、山在这相遇,形成令文人墨客驻足流连的壮美奇观,也给这座古城留下千年水患之疾。九江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间低,雨天城市受到山间雨水和河湖涨水的“双重夹击”,容易形成积水内涝;不下雨
初夏时节,重庆广阳岛,潺潺溪流里鱼儿戏水,繁花掩映中蜻蜓飞舞。这座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生态岛,在长江大保护之前曾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恶化严重。如今,一幅巴渝田园风景画在广阳岛徐徐展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长江沿岸多个城市探索城市智慧水管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领域和方向。该部分确定了自然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矿山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融合发展5个领域和方向,使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方式更加灵活、方向更加明确。新疆维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提升城市电网供电能力。加快城市变电站布点,优化中低压电网结构,满足多元化负荷用电需求。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先进能源技术、信息通信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燃气等老旧管道改造、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应改尽改,污水集中收集、污泥处置和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市综合交通设施水平显著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唐山市司法局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我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力争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助推唐山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
日前,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目标到2025年,城市建设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和防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基础设施运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适用于任何气候和土壤条件,应成为城市更新和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标配”。要必须坚定信心,全社会协同,准确把握海绵城市的内涵,充分认识海绵城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和战略意义,确保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核心内涵与目标的再理解海绵
基于我国城市水管理经验借鉴,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雄安新区城市水系统管理的形势需求,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雄安新区水系统管理,以闭环政策体系为路径,探索取水—供水—用水—净水—排水—循环利用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推进体制改革、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强智慧化管理,实现城市
针对新区面临的多重水约束,结合新区未来发展的定位目标,在充分认识系统性及维持自然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优先、灰绿结合”双循环结构的新型城市水系统模式,其次,建立了资源-环境-安全-经济-社会/管理-技术六维度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模型对子系统模式及过程进行模拟和综合评估
为提升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提高城市节水系统性、深入推进城市节水工作,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城市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
在医疗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医院建筑与规划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备受瞩目。11月23日,江苏省医院建筑与规划管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于常州溧阳盛大启幕,这场汇聚省内二、三级医院分管院长以及总务处、保卫科等相关部门近300位负责人的盛会,以“从新质生产力角度看医院改扩建”为主题,展开了一场
近日,武汉城投水务集团与海南省临高县就推进临高县水务环保惠民事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武汉城投水务集团继拓展海南澄迈县水务市场后,在海南取得的又一个县域水环保合作项目。武汉城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武汉城投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思,海南省临高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挺出席
9月27日,西藏当雄县县城节能环保智慧水务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水系统建设、水厂智能化提升、管网智能化提升。其中,智慧水系统建设包括物联感知网络(含水表在内的逐级分区计量体系等)、数据分析系统、供水模型、业务应用系统、机房及配套工程、标准体系建设;水
8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金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尾水闸门操作室4号闸门井扩挖完成,这是该电站扩挖完成的尾闸室首条闸门井,为加快推进电站尾水系统建设、按期实现下闸蓄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金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马尔康市境内,已被列为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
近日,达泽环保凭借医院污水处理的丰富经验和综合实力,成功中标“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总部污水处理系统采购项目”,随着省妇幼院区建设的推进,达泽即将进一步落实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伴随夏日越来越热烈的阳光,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雨花院区提前30天迎来了主体结构的全面封顶。江苏省妇幼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
经过疫情之后,大家已经意识到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始终不容忽视,“平疫结合”是应对的关键之举。当没有疫情时,未雨绸缪、储备力量,通过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可及性更强、水平更高的医疗资源,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分布;当疫情来临时,预案到位、快速切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迅速启动
5月7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1号引水下斜井全线贯通。该斜井长度达483.4米,刷新国内单级斜井长度记录,标志着全球最高额定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建设进入新阶段。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采用两级斜井布置,开挖断面为7.3米×7.2米、底宽5米的马蹄形断面,采用“定向钻机+反井钻机+
12月27日,楚雄市污水再生利用与污水管网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EPC)(三次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云南金沙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价:工程设计费投标报价:347万元,建安工程费投标报价下浮率:2.10%。项目采购人为楚雄泓源水务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
近日,云南楚雄市污水再生利用与污水管网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EPC)(三次)中标候选人公示,拟中标候选人是云南金沙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工程设计费投标报价:347万元,建安工程费投标报价下浮率:2.10%。具体如下:第一名:云南金沙江建设工程有限
近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对民盟市委会提出的《关于合理优化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指标的建议》(第20230348号)提案进行了答复。本提案很有见地的提出了目前污水治理的乱象及弊端,同时生态环境局也积极做出了答复。案由:20230348-关于合理优化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指标的建议为落实《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5月19日下午,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800m级水头抽水蓄能电站超高压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建设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经鉴定:项目研究成果丰富,学术价值与影响力显著,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抽水蓄能电站压力管道的研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4月,美国一系列贸易关税政策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荡,WTI油价盘中跌破59美元/桶。虽然后续“欧佩克+”成员国递交最新补偿性减产计划,美国延长对俄罗斯制裁、对伊朗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2025年2月19日,日本东京国际智慧能源展(SmartEnergyWeek2025)在东京有明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行业盛会,本届展会吸引全球1600余家企业参展,覆盖氢能、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等全产业链。北京兴晟能源有限公司携多款创新产品亮相,并接受CCTV2央视采访,向世界传递中国
近期在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举办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峰会上,行业媒体采访了EkuEnergy公司首席运营官TomBest,悉尼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全球商业中心,也是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的核心区域。EkuEnergy公司是一家独立的电池储能系统开发商与运营商,从MacquarieCapitalGroup(GIG)中分拆而来,其总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后,4月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因一系列贸易关税政策的发布而陷入动荡。4月初,贸易争端引发油市震荡,布伦特油价盘中一度跌破60美元/桶。随后,受美国对伊朗施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中国重汽与丰田汽车在日本名古屋丰田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丰田汽车副社长宫崎洋一出席签约活动并进行座谈交流。满慎刚表示,中国重汽与丰田汽车长期以来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合作发展,在氢燃料电池重卡与动力系统协同研发应用方面取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近日,日本太阳能制造商TOYO宣布,其位于埃塞俄比亚的太阳能电池工厂于2025年4月初正式投产,年产能达2GW,这标志着该公司在非洲大陆的本地化制造布局正式开启。按计划,该工厂将在2025年4月底前向客户交付超80MW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且在5-6月将月产能提升至150-200MW,实现全面达产。今年3月,TOYO便因
在2024年,全球主要光伏组件需求国普遍面临经济表现疲弱、电网消纳能力不足以及关税壁垒等挑战,导致光伏市场自2024年起进入成长趋缓的阶段。根据InfoLink统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为486GWac,依据各区域不同项目与容配比进行换算后,全球光伏组件需求约达584GWdc,较2023年成长26%。然而,相较
2025年4月11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53期“CNEA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2025年4月)”。一、短期-月度现货价格预测指数(月度更新)上期预测结论是:利空与利好因素影响参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酝酿市场观望情绪,一是美俄关系逐步改善后,美方可能放宽对俄浓缩进口豁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