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 我国蔬菜地存在的问题
我国蔬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和49%。2015 年我国蔬菜的播种面积为2.2×107 hm2,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3.2%,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106 hm2。蔬菜地氮肥施用量通常是蔬菜生长所需量的6~8 倍,是常规大田的几倍甚至10 倍以上,氮素的高投入导致低下的氮肥利用率和大量的土壤氮素残留。如曹兵等对番茄菜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番茄地的氮素利用率为16.4%~28.8%,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37.0%~37.5%,损失率为34.2%~46.0%。
设施蔬菜地环境封闭、缺少降雨的自然淋溶,施用的大量矿质肥料残留在土壤耕层。设施菜园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土壤上层水分消耗快、下层水分和地下水向上运移致使盐分被水带至表层,加速了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累。设施蔬菜地湿度也较大,土壤团粒结构易被破坏,通透性变差、不利于盐分向下渗透。此外,设施土壤温度高,也会加速原生矿物的风化、促进盐基离子的释放,最终加剧了设施蔬菜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在物理性质方面表现为耕作层变浅、土壤板结、透水透气性下降;在化学性质方面表现为土壤酸化、Ca2+ 和NO3- 含量显著增加。对于蔬菜来说,土壤次生盐渍化使植株矮小、发育迟缓、产量降低。
蔬菜地土壤中过多的硝酸盐使蔬菜积累大量硝酸盐,人类食用这些蔬菜会对健康产生危害。蔬菜地的氮素通过径流迁移和N2O 排放进入环境,引发蔬菜地的面源污染和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曾招兵等研究表明广州市郊菜地总氮的年径流损失量高达321 kg/hm2,占氮肥投入量的14.0%。据统计,我国设施蔬菜地土壤的N2O 排放占农田土壤N2O 总排放的20%。因此,降低蔬菜地的氮素以地表径流迁移、渗漏、N2O 排放途径而损失,已经成为我国蔬菜地生产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从而引起蔬菜地土壤重金属超标。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与施入化肥和畜禽粪便有机肥等密切相关。何梦媛等报道,连续4 年施用猪粪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中Cu 和Cd 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43.9%~118.6% 和28.2%~44.9%。重金属污染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威胁人类健康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程家丽等报道了我国各主要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均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包括Pb、Cd、Hg、Cu 和As。井永苹等研究表明,设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着蔬菜地的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加重,棚龄16~20 年和21~25 年的土壤Cu 含量较棚龄1~5 年的Cu 含量增加19.2% 和25.4% ;棚龄16~20 年和21~25 年的土壤Cd 含量较棚龄1~5 年的Cd 含量增加2 倍。总而言之,栽培年限、轮作方式和土壤特性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产生影响。
因此,如何在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重金属中轻度污染蔬菜地土壤进行修复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3 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的应用现状
3.1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品质的影响
生物质炭的添加缓解了土壤酸化。如酸化菜地土壤种植小白菜,小麦秸秆生物质炭的添加减缓了土壤pH 下降;红壤中施加10% 的稻壳生物质炭栽培芥蓝,红壤pH 有所提高。设施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离子为NO3- 和Ca2+,生物质炭的混施改善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农明英等以生菜为供试作物,与不施肥不施生物质炭的对照处理相比,小麦秸秆生物质炭的添加有效降低了土壤的全盐、NO3-和Ca2+ 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23.9%、45.2% 和23.9%。杜衍红等研究表明稻壳生物质炭的添加相对于施肥而不施生物质炭的对照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呈10% 的降低趋势。生物质炭的添加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由于生物质炭密度小,可降低土壤容重和调节土壤孔隙度。刘玉学等研究表明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和竹炭的添加均降低了菜地土壤的容重。生物炭表面的官能团具有亲水性,可以提高土壤持水量。何飞飞等研究表明蕹菜盆栽试验结束后、土壤持水量随生物质炭的施入量增加而增大。当生物质炭的投加比例为干土重的2%~10%,土壤持水量可增加5.0%~36.5%。生物质炭的添加也改善了土壤的化学性质。杜衍红等在红壤中施加10% 的稻壳生物质炭,栽培芥蓝后土壤CEC 提高了214.3%,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有显著提高。程效义等以连作15 年的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黄瓜为供试作物,施加40 t/hm2 的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可显著改善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
生物质炭对蔬菜产量的影响,涵盖了叶菜类、茄果类和块根类等蔬菜;生物质炭的类型包括了秸秆生物质炭(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等)、稻壳炭、竹炭以及几种生物质配比制备的混合生物质炭。刘玉学等研究表明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和竹炭对小青菜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以配施氮肥不施生物质炭的处理为对照,当生物质炭施加量为40 t/hm2 时,小青菜的总糖含量分别提高31.2% 和19.5% ;青菜中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5.0% 和16.4%。黄连喜等连续16 个月定位多茬蔬菜(上海青—油麦菜—生菜)轮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等量复合肥而不施生物炭的对照处理而言,5 t/hm2 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促进蔬菜增产15.6%~124.3%。武春成等通过黄瓜桶栽试验表明,与施肥而不施生物质炭的对照相比,5% 的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促进黄瓜增产25.0%,黄瓜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23.8%、硝酸盐含量降低了23.1%。这些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合理地添施生物质炭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性、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蔬菜根系生长;降低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淋失、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钾、镁和钙含量,促进了蔬菜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原生菌、真菌等的活性,为微生物群落的生存提供了较大空间;生物质炭表面丰富的羧基和酚羟基等含氧官能团,使阳离子交换活动更加活跃,土壤CEC 得以提高。因此,生物质炭的添加在改善土壤性质的同时,促进了蔬菜增产和品质提升。
3.2生物质炭对蔬菜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目前,生物质炭添加对蔬菜地CO2 排放的影响没有一致的定论,有研究表明促进CO2 排放,也有研究认为抑制CO2 排放。何飞飞等在红壤中栽培蕹菜,发现生物质炭(水稻秸秆和花生壳混合制备的生物质炭)促进了土壤中CO2 的排放,增加幅度为4.1%~85.1%。贾俊香和熊正琴以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和菜心为研究对象,也得出了生物质炭促进CO2 排放的结论,累计CO2 排放量增加了74.8%~109.2%。陆扣萍等研究表明,一次性施入20 t/hm2 猪骨生物质炭可使空心菜—小青菜轮作的土壤中CO2 排放量增加12.9%~13.3%,而一次性施入20 t/hm2 竹炭,致使土壤CO2 排放量减少了9.2%~15.7%。这可能由于猪骨生物质炭、秸秆生物质炭含有较多的灰分,向土壤中带入了较多的易分解有机碳以及无机养分,为微生物提供了碳源,所以增加了土壤中CO2 的释放。由此可见,生物质炭的炭化原料对CO2的排放产生出不同的结果:木本科来源的生物质炭(木炭、竹炭)由于碳含量较高而灰分含量较低,在土壤中的固碳能力优于禾本科炭化原料制备的生物炭(秸秆生物质炭、稻壳生物质炭等)。实际上,即便生物质炭促进土壤中CO2 的排放,排放的CO2 仅占生物质炭总量的0.1%~0.8%。添加生物质炭并未对蔬菜地的CH4 排放产生影响。
在我国蔬菜地,关于生物质炭对N2O 排放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空心菜、小青菜、番茄、黄瓜或茄子等蔬菜地施入竹炭或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后,土壤N2O 累积排放量均呈减少趋势。生物质炭减少土壤N2O 排放的原因主要有:1)生物质炭可能增加土壤对NH4+ 的吸附,减少硝化作用底物的浓度,从而抑制硝化过程中N2O 的排放;2)生物质炭可能通过提高土壤中N2O 还原酶(nosZ)相关基因的丰度,促进N2O 还原为N2 释放到大气,直接减少了土壤N2O 的排放;3)也有研究认为,生物质炭的C/N 比(7~400)较高,容易引起土壤氮固持,抑制了土壤N2O 排放。在蔬菜地高硝态氮背景下,生物质炭配施有机肥模式可大大降低菜地土壤N2O 的排放。陈晨等在苋菜、空心菜、菜秧和香菜轮作条件下,单施氮肥显著增加了N2O 的累计排放量,增幅为31.2%~116.4% ;单施秸秆生物质炭也增加了N2O 排放。但综合考虑了氮肥和秸秆生物质炭(20~40 t/hm2)的协同作用后,蔬菜地土壤的N2O 累计排放量减少了1.6%~24.4%。易琼等研究也表明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氮的模式中,生物质炭能有效抑制菜地土壤N2O 的排放,降低幅度为38.8%。
3.3生物质炭对蔬菜地面源污染的影响
氮和磷是蔬菜所必需的大量养分元素。由于氮磷肥的大量施用,未被蔬菜利用的氮磷养分残留于蔬菜地表层土壤,在降雨或灌溉条件下,氮磷养分易发生淋溶损失。例如,施入土壤的肥料中大约有30%~50% 的氮素发生了淋溶损失,致使地下水中氮素含量超标。蔬菜地地表径流中氮素迁移主要以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为主。通过添施生物质炭削减我国蔬菜地面源污染中氮、磷流失的研究相对较少。
土壤—水体中氮磷等养分的转化与迁移是造成蔬菜地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生物质炭进入土壤后,微生物对其表面进行氧化,促进土壤中含氧官能团的增加、CEC 的提高、疏水性的降低,从而减缓了养分的流失。对于氮素来说,生物质炭能够吸附土壤中未被作物利用的氮素,主要是NH4+ 和NO3-,延缓其在土壤中的释放。而土壤中磷素淋溶作用很小,一般情况下,土壤吸附固定磷的能力很大,磷素在土壤中很难移动。土壤中磷素的淋失主要与土壤类型、土壤富磷程度、施肥措施、农业耕种、水文条件和土壤质地有关。生物质炭能否直接吸附磷,目前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而经过改性处理(负载铁或镁)的生物质炭可以显著吸附磷。生物质炭可能促进酸性土壤外源磷的有效性,增加土壤电导率,降低土壤磷酸酶活性;生物质炭也可能提高土壤pH,直接吸附土体中的Al3+、Fe3+ 和Ca2+ 等离子,从而间接提高土壤磷素的有效性,最终影响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
3.4生物质炭对蔬菜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针对蔬菜中Cd 累积程度而言,刘阿梅等推荐栽种萝卜的最佳松木生物质炭的投加量为土壤干重的10%~20%。土壤中添加3.0 mg/kg 重金属Cd 的背景下,不加生物质炭处理中的萝卜根中Cd 含量为0.48 mg/kg ;而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萝卜根中Cd 含量降低为0.28 mg/kg,降低幅度为41.7%。吴继阳等以污泥生物质炭为改良剂,在污染土壤中种植小青菜,结果表明按照风干土重5%的投加比例可使小青菜可食部位的Cd 含量降低14.8%。刘冲等将水稻秸秆生物质炭(风干土重的1.5%~3.0%)添加到污染土壤中,供试作物油麦菜的地下部Cd 含量和地上部Cd 含量分别降低了47.6%~57.2% 和26.1%~31.9%。对于土壤中Cd 累积程度而言,王艳红等在土壤中混入25 g/kg 的稻壳生物质炭栽培生菜,土壤中醋酸铵提取态Cd 含量和弱酸提取态Cd 含量分别比对照污染土壤降低了17.9% 和10.4%。刘旭东等在土壤中添加10 t/hm2 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炭栽培生菜,土壤中有效态Cd 降低了45.0%~62.0% ;添加20 t/hm2 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土壤中有效态Cd 降低幅度更为明显,达66.0%~89.0%。
生物质炭对土壤中重金属Cd 的钝化机制主要包括提高土壤pH 和对Cd 的固持作用。生物质炭进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pH,从而会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水解平衡。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以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或磷酸盐的沉淀形式存在,即降低了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生物质炭的表面官能团在土壤中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金属配合物会固持与特定配位体有较强亲和力的重金属。生物质炭进入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后,主要通过调节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与重金属发生静电、沉淀、络合等作用,促进土壤中重金属失活。最终,生物质炭的添加降低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阻控了重金属由土壤向蔬菜的可食部分运移富集,降低了蔬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减弱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4 展 望
生物质炭为提高蔬菜品质、减少蔬菜地污染排放提供了可靠途径和有效措施。为加深生物质炭对蔬菜生产影响机制的理解、推广其在我国蔬菜生产领域的应用,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方向。
(1)明确生物质炭在不同蔬菜土壤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由于生物质炭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多样化等因素,生物质炭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加强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了解生物质炭在蔬菜地环境的影响机制,进行区域间横向对比研究,对生物质炭的合理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生物质炭在蔬菜地应用的长期定位监测。生物质炭应用技术实施的不同年限对蔬菜地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将短期与长期定位试验相结合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对于揭示生物质炭在蔬菜地环境的长期影响效果、探索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有效方式以及建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有重要意义。
(3)降低生物质炭的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关于生物质炭的理论研究基础逐渐加强,制备生物质炭的设备和技术应用正在陆续大面积地推广。降低生物质炭的生产成本,可以有效促进生物质炭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此外,也应该综合考虑生物质炭应用与配肥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措施等关键环节的统筹与协调,对优化蔬菜地生态环境、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识别生物质炭的潜在风险。施加生物质炭导致土壤C/N 失调、盐基离子含量过高,而且生物质炭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会释放,这些负面效果可能会影响土壤生物区系,最终致使蔬菜减产。应加强生物质炭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对客观评价生物质炭的作用、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促进设施蔬菜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1日,内蒙古兴安盟工信局发布《兴安盟工业园区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其中在装备制造中包含风电装备、太阳能光伏制造、氢能装备、储能设备。详情如下:1.风电装备:包括超长叶片、风力发电机、轮毂、齿轮箱、控制系统、高塔筒等配套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与整机制造,风电机组叶片等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系统周密部署、统筹组织推动、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在全系统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的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厂矿、进车间、进班组,扎扎实实把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于成效
8月5日,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发布2022年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榜单,其中包含2个生物质能源项目,详情如下:生物能源科技攻关榜单当前,“双碳”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在实现“3060”的“双碳”目标过程中将面临空前巨大的挑战。生物能源是
安徽德博永锋生物质气化供10t/h锅炉联产炭项目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在N2、CO2、空气3种气氛条件下对柴油污染土壤进行250℃低温热处理,研究3种气氛对石油烃去除率、土壤碳/氮含量以及土壤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气氛条件下,柴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总量去除率均超过98%,达到国家相关土壤质量环境标准。柴油污染土壤经过低温热处理后,污染物在土壤表层产生焦炭膜,使得热处理后的土壤保留较稳定的碳含量。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受气氛影响较大,N2条件下低温热处理后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大幅增加,而空气和CO2条件下相对减少。
摘要:生物质炭化技术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新兴技术。它主要是将生物质通过炭化固定为稳定态的炭,从而形成新型的生物质炭产品。简要介绍了生物质炭化技术,重点介绍了农林废弃物、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剩余污泥等含水率较高的废弃生物质水热炭化制备生物质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水热生物质炭在含有机物
目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多采用铁系物质进行还原脱氯,如注入EHC药剂、构筑零价铁/含铁矿物渗透性反应墙等。以往研究表明,虽然硫化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厌氧环境中的优良还原剂和亲核剂,但通常在硫酸盐还原菌等作用下形成硫化铁矿物后,才可使氯代烃发生生物地球化学还原脱氯过程(BiRD)。此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蒋新研究员团队针对PAHs污染农田,利用大宗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提出生物质炭阻控-植物根际强化降解协同修复措施,系统阐明了根际环境中生物质炭-污染物-微生物多界面交互作用,实现安全高效的边生产、边修复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International、Journal
20年的进展,带动了土壤修复技术应用和绿色修复产业化发展,在修复技术、装备及规模化应用上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在加快缩短。一、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历程与现状近20年来,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等支持下,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于“十五”起步,“十一五”进步,“十二五”发展,“十三五”跨越;2
时下,走进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峪镇,“变废为宝”“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石头缝里种太阳”等新鲜而时尚的词语不绝于耳。骤雨初歇,泗水山区的天空放晴。高峪镇北部的会山东坡上,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空中俯瞰,甚为壮观。据泗水县启方发电站巡查员王遵池介绍,该发电站利用
近日,永清环保成功中标深圳玉龙填埋场库底土稳定化处理设备运维服务(含设备)采购项目。凭借在土壤修复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项目经验,此次中标无疑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区域环保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位于深圳罗湖的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是全国最大的环境修复项目。在同类项目中占据“
近日,光大绿色环保旗下光大生态修复(江苏)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两项环境治理项目,分别为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临港产业区20个工业企业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二标段)(以下简称“灌云县临港产业区项目(二标段)”)、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受控(简易)填埋场长效管控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苏州七都填埋场服务
近日,广州环投集团下属广州环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环净公司”)成功中标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项目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服务,中标金额超两亿元。此次中标,是广州环投集团在“市场化年”持续发力、全面抢抓高质量订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的筹建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
乘势激活新质生产力,做西部环保降污减碳绿色发展之路的唤风者。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于今日,在中国(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蓉”耀启程,成都被环保人的热情和活力点燃。盛夏之日,万物并秀。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荷兰、芬兰、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359家领军环保企业齐聚一堂,上万环境污染治
4月24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水环境治理研究院在湖北武汉揭牌成立。此举是中国能建系统构建“四新”能建平台、加快推动“四大转型”的战略举措,对推动生态环保业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商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能建水环境治理研究院依托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组建,是中国能建开展
3月14日,佛山照明禅城总部厂区(中区、北区)地块土壤修复招标,最高投标限价16905.17万元,招标范围为北区地块污染土壤修复总土方量约32736.12m3,污染深度最深约8m;中区地块污染土壤修复总土方量约58709.3m3,污染深度最深约7m。
3月13日,青岛崂峰海藻有限公司地块土壤修复工程招标,本项目总投资额1300万元,工程造价997.344917万元。主要内容包括地块土壤修复、路面拆除及新建等工程。青岛崂峰海藻有限公司地块土壤修复工程招标公告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概况:青岛崂峰海藻有限公司地块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沙子
3月5日,岳阳市九华山棚改区6#、13#、14#、15#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公布中标结果,中标单位为岳阳市长江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11201375.63元。九华山棚改地块(原磷肥厂、天润化工)污染土壤修复的建设内容包括:本项目共计4个地块,总红线修复面积约为124995.04m2,场地内地块污染土壤
近日,岳阳市九华山棚改区6#、13#、14#、15#地块土壤修复工程招标,最高投标限价1142.305254万元,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九华山棚改区6#、13#、14#、15#地块土壤修复工程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标段九华山棚改区6#、13#、14#、15#地块土壤修复工程(项目/标段名称)已由岳阳市发展和改
2月8日,原华安钢厂地块污染土壤修复与管控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拟对地块内的建构筑物进行清理处置,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对治理后的场地进行生态恢复。治理范围约176417.34平方米;治理污染土壤约352834.68立方米,其中异位稳定化治理污染土壤约88208.67立方米、原位管控污染土壤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的术语、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制度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环境监理,不适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工业、矿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土壤污染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