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养殖垃圾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产生的排放物、以及处理病死畜禽尸体或者养殖饲料和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畜禽粪尿排出体外后会迅速发酵产生如硫化氢、氨气、类臭素等有害气体;养殖场畜禽粪尿和生产中排放的污水;畜禽病死后的尸体等。目前我国养殖垃圾处理则是对养殖畜禽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处理。
我国养殖垃圾年产生量巨大 2017年超38亿吨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畜牧业总产值超过3.2万亿,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接近30%,较2013年增长了约14%;2017年全国养殖户达到1亿多户,生产了8546.8万吨肉类、3070万吨禽蛋,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生产牛奶3545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在保证了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数据显示,全国畜禽粪污产生量由2010年的32.52亿吨,上升至2017年的38.18亿吨,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具体排放物情况来看:《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26万吨,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102.48万吨和16.04万吨,分别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38%和56%。养殖垃圾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为加快养殖垃圾治理,《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将分别减少8%、10%以上。实际情况是:2015年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降低132万吨和10万吨,降幅达11.5%和15.4%,超额完成“十二五”时期的减排目标。
目前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但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污染物排放量情况,2017年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约为1080.10万吨,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85.36万吨和13.37万吨。
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高 2017年仅为60%
与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求和养殖废弃物产生量相比,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却不高。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7.%,随着“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全国加大畜禽养殖规模化的建设和畜禽粪污的治理力度,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情况有所加快,2017年达到60%左右,但总体仍然偏低。
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空间巨大 年新增处理超2.4亿吨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畜禽粪污也是如此。只有进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生产沼气、生物天然气等可清洁能源;还可以制作堆肥、液态发酵的粪肥、工厂化生产的商品有机肥等。因此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于经济和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2017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大规模养殖场提前一年达到10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2年6月,海南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万宁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万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督察组共同推动万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与万宁市共同核查发现,万宁市海水养殖监管缺位,环境问题突出,部分砂质岸线遭受侵蚀破坏。一、基本情况按照《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和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包头市青山区城乡环卫、园林、市政一体化市场运行综合服务项目启动招标,该项目预算金额约1亿/年,本次招标合同履约期为一年,合同一年一签,服务期最长三年。服务内容如下:主城区市政道路(城边村、农村)清扫保洁;110国道青山段清扫保洁;主城区(城边村、农村)垃圾收转运,公
打通生物质发电与生活垃圾发电,是激励生物质类垃圾能量利用的举措,也是敞亮生活垃圾能量利用发展方向的举措,具有战略意义;而且,目前有些地区具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生物质发电能力,同时,又有些城市具有协同处置生物质类垃圾的生活垃圾发电能力,打通生物质发电与生活垃圾发电具有现实意义。
垃圾综合利用是垃圾处理路线,是垃圾处理的强力工具,也是垃圾治理行业的高频词,出现在固废法(2020年第二次修订)中的次数高达18次之多,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垃圾综合利用。如何有效地促进垃圾综合利用呢?
农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是固废法所规定义务和责任,是件严肃、重要和紧迫的大事,势在必行,值得政府、市场和社会高度重视。
很多企业界朋友关心垃圾治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力点。这确实很重要,不仅关系到企业界的钱袋子,也关系到社会届的利益,亦关系到政府如何干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30碳达峰60碳中和”的控碳承诺以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推行,倒逼垃圾治理转型,带来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力点。
“30碳达峰60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对世界庄严承诺的阶段性控碳目标,必将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控碳的终极目标是减碳,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锚定这个减碳目标;在此背景下,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将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生态环境督查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且贻害无穷,必须痛下针砭,综合治理,一要止住继续损害生态环境,二要消除贻害,这是止痛治病之要。止痛治病固然重要,但问题是病已上身,已经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并非人们愿意看到的景象。不管怎样,有病总是要治的,而且,要科学施策和综合治理,不可敷衍应对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务必做到亡羊补牢。
2021年9月6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的7个典型案例。从经济社会活动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3个,生活保障领域3个,化工领域1个(一个园区涉及多个企业),说明矿产资源和生活保障2领域成为当今生态环境损害的重灾区。
垃圾治理是围绕“垃圾”展开的社会治理。“垃圾”是具有社会灵性的物质,垃圾治理主体涉及全社会的“党”“政”“群”“企”“社”“媒”,垃圾治理虽然以“垃圾”为客体对象,实则是以全社会为主体对象,是不折不扣的社会治理。仅从垃圾治理主体的多样性便可知垃圾治理世人物事关系的复杂性,复杂关系产生复杂矛盾,这些矛盾有性质之分、层次之分和轻重之分,垃圾治理要理清哪些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什么?一是生活垃圾从容处理处置,抑制垃圾产量增幅或曰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这是最基本的,别让生活垃圾影响人们生活安全;二是少花钱,不管是不是向垃圾产生者(排放者)征收垃圾排放费,实际上都是老百姓付费,必须少花钱地妥善处理垃圾;三是无害化处理处置,在追求绿色低碳时代,垃圾处理必须引入降碳约束,这意味着要强化垃圾的物质利用。
打通生物质发电与生活垃圾发电,是激励生物质类垃圾能量利用的举措,也是敞亮生活垃圾能量利用发展方向的举措,具有战略意义;而且,目前有些地区具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生物质发电能力,同时,又有些城市具有协同处置生物质类垃圾的生活垃圾发电能力,打通生物质发电与生活垃圾发电具有现实意义。
垃圾综合利用是垃圾处理路线,是垃圾处理的强力工具,也是垃圾治理行业的高频词,出现在固废法(2020年第二次修订)中的次数高达18次之多,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垃圾综合利用。如何有效地促进垃圾综合利用呢?
垃圾治理是围绕“垃圾”展开的社会治理。“垃圾”是具有社会灵性的物质,垃圾治理主体涉及全社会的“党”“政”“群”“企”“社”“媒”,垃圾治理虽然以“垃圾”为客体对象,实则是以全社会为主体对象,是不折不扣的社会治理。仅从垃圾治理主体的多样性便可知垃圾治理世人物事关系的复杂性,复杂关系产生复杂矛盾,这些矛盾有性质之分、层次之分和轻重之分,垃圾治理要理清哪些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什么?一是生活垃圾从容处理处置,抑制垃圾产量增幅或曰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这是最基本的,别让生活垃圾影响人们生活安全;二是少花钱,不管是不是向垃圾产生者(排放者)征收垃圾排放费,实际上都是老百姓付费,必须少花钱地妥善处理垃圾;三是无害化处理处置,在追求绿色低碳时代,垃圾处理必须引入降碳约束,这意味着要强化垃圾的物质利用。
垃圾治理是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修身律己与社会治理的统一,是私利与公益、权利与义务、善己与善人的高度融合,是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观;换言之,垃圾治理要从传统的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修齐治平”社会治理观升级为现代的以“社会”为出发点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
《垃圾治理需要思考》强调,普适的垃圾处理可持续方法一定是“建设垃圾处理体系”,综合利用可行的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等各种处理方法,发挥体系“1+12”的叠加效应(体系也是一种动力)。那么,垃圾治理需要建设怎样的垃圾处理体系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弄清垃圾处理的困境究竟在哪。
政策推动下中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将迎较好发展前景我国农村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垃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始终备受政府部门的关注。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抓好大检查发现问
我国农村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垃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始终备受政府部门的关注。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抓好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再次明
近年来,我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投资规模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相较于城市90%以上的垃圾处理率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部分省市的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率还不足50%,行业未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农村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按照来源来划分,农村垃圾可分
近年来,我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投资规模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相较于城市90%以上的垃圾处理率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部分省市的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率还不足50%,行业未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农村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按照来源来划分,农村垃圾可分
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长,而农村人口不断减少,2008年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为70399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至2017年,农村人口数量下降至57661万人,当年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
垃圾综合利用是垃圾处理路线,是垃圾处理的强力工具,也是垃圾治理行业的高频词,出现在固废法(2020年第二次修订)中的次数高达18次之多,足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垃圾综合利用。如何有效地促进垃圾综合利用呢?
农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是固废法所规定义务和责任,是件严肃、重要和紧迫的大事,势在必行,值得政府、市场和社会高度重视。
很多企业界朋友关心垃圾治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力点。这确实很重要,不仅关系到企业界的钱袋子,也关系到社会届的利益,亦关系到政府如何干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30碳达峰60碳中和”的控碳承诺以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推行,倒逼垃圾治理转型,带来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力点。
2021年9月6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的7个典型案例。从经济社会活动领域来看,矿产资源领域3个,生活保障领域3个,化工领域1个(一个园区涉及多个企业),说明矿产资源和生活保障2领域成为当今生态环境损害的重灾区。
垃圾治理是围绕“垃圾”展开的社会治理。“垃圾”是具有社会灵性的物质,垃圾治理主体涉及全社会的“党”“政”“群”“企”“社”“媒”,垃圾治理虽然以“垃圾”为客体对象,实则是以全社会为主体对象,是不折不扣的社会治理。仅从垃圾治理主体的多样性便可知垃圾治理世人物事关系的复杂性,复杂关系产生复杂矛盾,这些矛盾有性质之分、层次之分和轻重之分,垃圾治理要理清哪些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中国农村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组织纪律性差,公共观念淡薄,对世人物事的认识笼统而折中,刻意隐晦权利要求,伦理本位,政治参与意识较低。推行农村垃圾治理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社会的特殊性,把垃圾治理视为社会治理的内容和抓手,制定适宜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指引。以下几点需要重视:(1)分类指
垃圾治理是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修身律己与社会治理的统一,是私利与公益、权利与义务、善己与善人的高度融合,是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观;换言之,垃圾治理要从传统的以“个人”为出发点的“修齐治平”社会治理观升级为现代的以“社会”为出发点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
《垃圾治理需要思考》强调,普适的垃圾处理可持续方法一定是“建设垃圾处理体系”,综合利用可行的物质利用、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等各种处理方法,发挥体系“1+12”的叠加效应(体系也是一种动力)。那么,垃圾治理需要建设怎样的垃圾处理体系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弄清垃圾处理的困境究竟在哪。
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长,而农村人口不断减少,2008年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为70399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至2017年,农村人口数量下降至57661万人,当年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
农村垃圾处理缺口巨大现阶段,由于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垃圾处理率不高。2017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率较上年有所提升达到62.85%。当年养殖垃圾和秸秆垃圾的处理率分别为82%和60%。受不同农村垃圾产生量和处理率的影响,2012-2017年我国农村垃圾的处理量也不断提升,由2012年的20.8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