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water resource and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groundwater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curbed in its over-exploitation problem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ion,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of the region.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mplement important national strategies such as the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ction Plan', 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four main problems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ere analyzed:(1) Groundwater is seriously polluted, and lacks scientific risk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2) Groundwater pollution sources are wide-ranging, pollution supervision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3) Integrated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demonstr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need to be carried out; (4) The problem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is serious,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groundwater safety replenishment technology. The existing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undation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ere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and four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objective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were proposed:(1) Carry out research on groundwater pollution acteristic identification and systematic prevention, and improve the top-level desig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 Develop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for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and improve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apabilit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3) Research and develop source control and pollution repair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the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capacity of contaminated sites; (4) Carry out replenishment suit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the replenishment area, and establish a coordinated and efficient technology system for safe replenish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and ensuring drinking water safet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Keywords: groundwater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groundwater pollution supervision groundwater safety replenishment groundwater system prevention site groundwater pollution remediation
地下水是重要的战略水资源,在保障饮用水供给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特别在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是重要的供水资源,75%以上城镇生活饮用水均来自地下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是京津冀地区的饮水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京津冀地区地下水面临着水质污染和水量超采严重的双重挑战,并且存在地下水修复技术落后、监管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再加上近年来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使得地下水环境安全受到严峻挑战[1].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水资源保护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提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管理原则.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2—2020年)》等均着力布局京津冀地区地下水安全保障工作[2-5].为落实国家在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安全保障战略,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客观分析和科学判断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地下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确定“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方向与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缺乏科学的风险管控与污染防治策略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2013年的调查结果,京津冀地区有72%的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深层地下水污染风险正在逐年加大,总体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见图 1).京津冀地区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指标以砷、铅、铬为主,污染比例为7.98%;浅层地下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比例为29.17%,主要污染指标依次为1, 2-二氯丙烷、四氯化碳、苯、1, 2-二氯乙烷、苯乙烯等.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中三氮质量浓度逐步升高,部分区域的地下水中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6].另据《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全国5 100个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监测点占66.6%,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锰、铁、溶解性总固体、三氮、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砷、六价铬、铅、汞等重(类)金属超标现象[7].目前对重点区域和行业污染源与地下水污染相关关系不明、成因不清,并且缺乏科学的污染风险管控和污染防治策略,因此亟需在顶层提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框架、思路和战略体系.
1.2 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体系亟待完善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工业园区、填埋场、加油站、生活、农业污染源均大量分布[2].据调查,区域内分布有1.26×104个地下水污染源,涵盖加油站、垃圾填埋场、危废处置场、矿山开采区、高尔夫球场和再生水农用区等多种污染源类型.加之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8],因此, 京津冀地区面临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防控压力十分巨大.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布设密度不够,缺乏针对典型污染源的监测网络,难以查清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监测层位不足,多针对浅层地下水进行监测,缺乏对地下水三维空间的立体分层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指标不足,不能准确的反映地下水污染问题;地下水监测方法落后,未能实现多指标在线监测,很多地区仍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监测[9-11].现有的监测网布设密度、监测层位、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等均不能满足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环境监控与预警需求,亟待构建和完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将区域地下水监测网的监测精度提升至1 :50 000.
1.3 地下水污染修复难度大,亟待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示范
京津冀地区典型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状况复杂,存在无机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原菌的多组分复合污染问题,地下水修复技术选择难度大,单一修复技术存在修复效率低、污染易反弹等问题[12-13].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与装备落后,国产化水平低,无法满足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需要.亟需结合京津冀地区污染场地的污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开发高效及适应性强的地下水污染强化修复与组合技术.
1.4 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迫切需要研发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匮乏,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只有3.70×1010 m3,不足全国的1.3%,却承载了全国约10%的人口.由于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地下水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占区域供水量的70%以上[8].地下水长期大量开采导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见图 2),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华北平原-环渤海复合大漏斗”,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表裂缝等地质灾害[14].近20年来,京津冀地区已累计超采9.00×1010 m3,其中浅层地下水3.50×109 m3,超采面积达8.66×104 km2,超采造成部分区域的地下水水位差接近30 m,诱发了400多条地裂缝[15].南水北调和雨洪作为回补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的重要水源,对有效解决地区地下水资源短缺和超采问题意义重大,而目前地下水回补适宜区分布工艺技术、工程实施与风险防控尚处于探索阶段,针对不同水源回补地下水后造成回补区水动力场、水温度场、水化学场变化而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回灌堵塞问题以及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尚未开展过系统的研究,缺乏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标准和污染风险防控政策,因此亟需构建适宜的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体系[16-17].
2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2.1 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污染防治策略已初步形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相继启动了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实践,针对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 2006年,欧盟出台了《欧盟地下水指令》,该文件是欧盟地下水环境管理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确立了欧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框架和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欧盟各成员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和最佳技术指南等.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针对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用以指导地下水修复决策、修复目标制定、修复技术实施、监测及效果评价等行动.国外这些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指南和标准,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修复顶层设计、综合决策和修复技术实施、监测等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重要基础[18-19].
近年来,我国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和《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地下水污染防治文件,提出了未来我国和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同时,在国家“863”计划、环保公益专项等项目支持下,针对典型工业园区、有机化学品泄漏场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高风险污染场地等重点地下水污染防治对象,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污染过程识别、风险评估等研究,初步建立了相关的风险评价、污染防控方法,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和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20-24]. 2014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陆续编制印发了《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试行)》《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分工作指南(试行)》《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等标准规范,科学指导、推动各地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防治区划分、规划评估、污染修复等工作.已取得的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污染识别、风险评估成果,对构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关键技术及管理政策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3, 25-26].
2.2 初步形成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体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就已开展了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质监测.目前,河北省共有地下水监测井752眼(承压水井133眼),其中, 5日观测井603眼,逐日观测井130眼,开采量观测井130眼,水质观测井421眼.天津市共有地下水常规监测井422眼,控制着第Ⅰ、Ⅱ、Ⅲ、Ⅳ、Ⅴ组及第Ⅴ组以下各含水岩组地下水动态,各监测层组站网密度:第Ⅰ组183.84 km2/眼、第Ⅱ组79.47 km2/眼、第Ⅲ组161.08 km2/眼、第Ⅳ组195.41 km2/眼、第Ⅴ组及第Ⅴ组以下238.4 km2/眼.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埋深、开采量、水质、水温等.北京市针对地下水含水层建立监测井822眼,针对工业开发区、垃圾填埋场等重点污染源建立监测井360眼,总数达1 182眼,达到了1 :50 000的立体分层监测精度[27].到2019年底,北京市将实现山区-平原全域覆盖、岩溶-裂隙-第四系全覆盖、无机-有机并重的监测体系,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监测体系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6日,国网甘肃张掖供电公司建设的“以电折水”水资源智慧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为水务部门加强水资源监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及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统筹管理提供电力数据支撑。张掖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力大数
说到危险废物,大家都会产生恐惧和害怕,因为都会想到有毒、有腐蚀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危险废物”。什么是危险废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江河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文化繁荣发展,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小水电站绿色改造提升,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全文如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2
6月18日,国网江苏南京供电公司创新应用电缆隧道“微创”施工工艺完成宁马城际铁路跨线改造工程。宁马城际铁路作为首条跨省线路,将江苏南京与安徽马鞍山两地通勤时间缩短至40分钟。项目施工过程中,电力线路跨越铁轨路段地下有一基直径约1.5米的废弃铁塔。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创新采用旋挖机“正上方套挖
6月22日,甘肃省通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甘肃省通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甘肃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4年2月28日向我省反馈了督察意见,并将督察发现的5件生态环境损害责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英文名称:ShenzhenInternationalWaterTechnologyExpo2025展会时间:2025年11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展会规模:展览面积50000平米,展商1000余家,展位2000个,专业观众35000人次组织机构组织单位《给水排水》杂志社亚太建设科
展会主题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活动亮点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产业专题博览会国家权威部门指导策划全国省级监测协会协同举办全国省市体制内外专业观众国内唯一环境监测主题博览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链接全球环境监测市场基本信息展会时间:2025年11月24-26日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
近日,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及先进装备目录》,高能环境惠州市市区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工程成功入选“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目录”。2024年度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及先进装备目录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评选,经形式审查、
近日,上海环境学会发布了2024年上海市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监测项目调研服务价格。通知显示,废气二噁英采样,单样5000元;二噁英类实验室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法,单样5150元。土壤表层采样,单样100元;废水/地表水/地下水采样,单样25元;废气采样,单样100元。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生态环境
截至2025年4月,全球运行的CO捕集和封存能力略高于5000万吨,较一年前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到2030年,封存能力可能达到6.7亿吨CO,与此前数据库更新相比增加了10%。CCUS项目数据库对2030年前项目管道数据的梳理显示,行业更注重推进现有项目,而非规划新项目。若当前在建项目全部完成,现有产能将几乎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发布。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宁环发〔2025〕53号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加强水环境风险防控,保障公众健康与水生态安全,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二批)》,将11种(类)具有持久性、累积性和毒性的水污染物纳入名录,包括:铊及铊化合物、氰化物(易释放氰化物)、五氯酚及五氯酚钠、
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和市市政集团的坚强领导下,继北尖公园净水厂投运后,目前江苏省内最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历经两年半的紧张施工,已成功通水试运行。该项目被列入今年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位于新吴区运河西路和吴都路交叉处,主要服务于滨湖区山水城、经
6月24日,安徽巢湖流域污水处理设施更新改造(一期)工程EPC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为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对现状望塘污水处理厂、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含调水泵站)、塘西河再生水厂、北涝圩污水处理厂、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一期)、蔡田铺污水处理厂共6座污水厂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单个最大污水厂设
日前,《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锚定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按照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进行安排部署。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有关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
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进风光新能源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国土空间资源,统筹优化布局,梳理全市风光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逐步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发展
日前,十堰市政府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详情如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2025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鼓励大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虚拟电厂运营商以及储能运营商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智能电力系统调度体系,提高电网调度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实现快速灵活的需求侧响
日前,国能山东公司山华电聊城、聊城公司一、二期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详情如下:山东公司山华电聊城、聊城公司一、二期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山东公司山华电聊城、聊城公司一、二期脱硫废水零排放改造项目公
5月30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李秀林代表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指出,城口风光等新能源较为丰富,光资源禀赋位居全市前列,大巴山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一直在作为重点事项推进。城口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纳入全国试点,城口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环土壤〔2024〕80号),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起草了《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浙江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土壤污染源头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6月26日,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蒙西至京津冀工程”)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批复,每年可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的360亿千瓦时“绿电”打捆送至京津冀地区。蒙西至京津冀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
6月26日,美斯顿SCR脱硝催化剂项目投产暨产学研启动仪式在天津南港工业区举行。美斯顿(天津)催化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斯顿)年产3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美斯顿与河北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正式启动。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美斯顿SCR脱硝催化剂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壮大
7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能源局获悉,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内蒙古段正式获批。记者了解到,该管道是推动绿氢规模化输送、探索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的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也是内蒙古绿氢输送管网先期实施的重点绿氢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为更好地深化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实践,聚焦污染源排放管控领域的新发展战略,强化前沿技术整合与应用实践交流,助力构建科技支撑下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污染源识别与管控理论方法向纵深化发展,支撑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污染源排放与管控专业委员会定于2025年8月2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30日,由北方元晟(正蓝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两个联营”上都新能源外送基地增量100万千瓦风电项目获得锡盟能源局核准。项目位于上都镇和宝绍岱苏木境内,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拟安装105台风力发电机组,新建2座220kV升压站,配套建设相应数量的箱变、集电线
时间:2026年4月23-25日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6号)指导支持: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协办单位:天津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河北省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广东省市容环境
6月2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到华北分公司所属的天津IGCC及临港燃机电厂调研。温枢刚一行先后深入天津IGCC及临港燃机生产现场,详细了解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工艺流程以及安全保供、生产环保、经营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温枢刚对天津IGCC及临港燃机自投产以来在安全生产保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