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中提出,2019年中央财政将积极支持污染防治。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0亿元,增长25%。将消灭城市黑臭水体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安排300亿元,增长45.3%。支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安排50亿元,增长42.9%。全文如下: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如下:
一、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1.84亿元,为预算的100.1%,比2017年同口径(下同)增长6.2%。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4772.77亿元(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以及地方财政使用结转结余资金),收入总量为198124.61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906.07亿元,完成预算的105.3%,增长8.7%。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54亿元,支出总量为221924.61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238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中央一般公共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447.34亿元,为预算的100.1%,增长5.3%。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13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23亿元,收入总量为87900.34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381.8亿元,完成预算的99.1%,增长7.7%。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8.54亿元,支出总量为103400.34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55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018年中央预备费预算500亿元,实际支出17.4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地方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等方面,剩余482.52亿元全部转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8年末,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763.99亿元。
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578.49亿元,其中,本级收入97904.5亿元,增长7%;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69673.99亿元。加上地方财政从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2319.77亿元,收入总量为179898.2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8198.26亿元,增长8.7%。收支总量相抵,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二)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75404.5亿元,增长22.6%。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80562.07亿元,增长32.1%。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032.65亿元,为预算的104.4%,增长4.2%。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021.55亿元,完成预算的94.7%,增长8.4%。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71371.85亿元,增长23.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095.85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77472.78亿元,增长3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69941.04亿元。
(三)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99.95亿元,增长9.8%。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159.26亿元,增长6.7%。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25.31亿元,为预算的96.3%,增长1.6%。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11.73亿元,完成预算的95.1%,增长10.1%。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574.64亿元,增长17.8%。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34.41亿元,下降9.2%。
(四)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2649.22亿元,增长24.3%,剔除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后同口径增长7.3%,其中,保险费收入52543.2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6776.83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4586.45亿元,增长32.7%,剔除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后同口径增长12.7%。当年收支结余8062.7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86337.13亿元。
(五)2018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大力实施减税降费。完善增值税制度。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大小微企业税收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整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
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财税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税收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财政管理水平继续提高。强化管理基础工作。严肃财经纪律。认真整改审计发现问题。
总的看,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一)2019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从财政收入形势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上年部分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减收等因素影响,预计2019年财政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从财政支出形势看,各领域对财政资金需求很大,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建设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若干工程、加大基本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支持外交国防、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等,都需要予以重点保障。综合分析,2019年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收支平衡压力较为突出,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政策和资金统筹,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着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保持财政可持续。
(二)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实质性降低增值税等税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负担;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按照上述要求,着重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增加重点领域投入,提高支出精准度。三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五是开大地方规范举债前门,严堵违法违规举债后门。
(三)2019年财政政策。
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发挥好逆周期调节作用,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力”体现在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和加大支出力度。
“提效”体现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2019年主要收支政策:
1.着力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2.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坚持疏堵并举,有效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符合政策规定的债务,全面完成存量债务置换。妥善处置隐性债务存量,督促高风险市县尽快压减隐性债务规模,降低债务风险水平。
大力支持脱贫攻坚。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260.95亿元,增长18.9%,增量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其他相关转移支付和债务限额分配也继续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坚决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
积极支持污染防治。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0亿元,增长25%。将消灭城市黑臭水体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安排300亿元,增长45.3%。支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安排50亿元,增长42.9%。
3.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实质性降低增值税税率,将制造业适用的税率由16%降至13%,逐步建立期末留抵退税制度,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积极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加大对科研院所稳定支持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4.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服务供给,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中央基建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强化绩效考核,重点用于“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等方面。
更加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科学合理安排专项债券地区结构和投向结构,加快债券发行进度,发债筹措资金优先用于在建项目,防止“半拉子”工程。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支持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以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
进一步提升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发挥转移支付作用,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健全区域互助和利益分享机制。发挥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机制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作用,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合理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促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6.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等。
大力支持乡村建设。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
7.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538.78亿元,增长14.9%,再通过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等支出结构,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重点消除城镇“大班额”,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168.5亿元,增长13.1%,促进公办民办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从2019年1月1日起,按平均约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巩固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成果。
加强基本住房保障。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安排1433亿元,增长12.4%。支持城镇公租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
强化民生政策兜底。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271.01亿元,适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加大对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力度。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安排147.1亿元,增长14%。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8.支持国防、外交和政法工作。
完善优抚安置制度体系,落实退役军人待遇保障,完善退役士兵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接续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增加对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安置、优抚对象等补助经费。支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四)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中央一般公共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800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同口径(下同)增长5.1%。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80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94亿元,收入总量为92994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294亿元,增长8.7%。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8300亿元,比2018年增加2800亿元。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963.99亿元。
(1)中央本级支出35395亿元,增长6.5%。
(2)对地方转移支付75399亿元,增长9%。
(3)中央预备费500亿元,与2018年预算持平。
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2700亿元,增长4.9%。加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75399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1950亿元,收入总量为19004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349亿元,增长6.2%。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比2018年增加1000亿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弥补。
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500亿元,增长5%。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5144亿元,收入总量为207644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5244亿元,增长6.5%。赤字27600亿元,比2018年增加3800亿元。
(五)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4193.15亿元,增长4%。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8.24亿元,收入总量为4551.39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4547.16亿元,增长13.1%,其中,本级支出3395.55亿元,增长9.9%;对地方转移支付1151.61亿元,增长23.5%。调入一般公共预算4.23亿元。
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73754.56亿元,增长3.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7077.39亿元,增长3%。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1151.6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21500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为96406.17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96406.17亿元,增长24.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支出64656.96亿元,增长15.3%。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77947.71亿元,增长3.4%。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8.24亿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21500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为99805.95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相关支出99801.72亿元,增长23.9%。
(六)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38.11亿元,增长23.6%。加上上年结转收入5.63亿元,收入总量为1643.74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53.97亿元,增长12.8%。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727.73亿元,增长9.7%。加上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118亿元,收入总量为1845.73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64.88亿元,增长11.5%。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365.84亿元,增长16.1%。加上上年结转收入5.63亿元,收入总量为3371.47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00.85亿元,增长11.2%。
(七)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9677.54亿元,增长9.7%,其中,保险费收入56993.73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9468.96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4252.29亿元,增长15%。本年收支结余5425.2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91762.38亿元。
三、扎实做好2019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
(一)严格实施预算法。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三)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
(四)健全民生支出管理机制。
(五)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六)支持和配合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日,由中冶重工唐山公司承建的北安象屿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迎来关键节点——2#脱硫塔最后一段烟囱精准吊装就位,标志着项目两座脱硫塔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该项目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为2025年整体竣工奠定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锅炉烟气处理能力,助力企业实现超低排放目标。项目概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3月18日在攀钢冶材公司攀枝花区域石灰回转窑烟气脱硝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穿梭其中,正全神贯注地查看该套环保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仔细调整着工艺参数。自该项目热负荷试车一周以来,1号回转窑与2号回转窑的氮氧化物排放值持续低于国家标准,其主要性能指标更是显著优于设计水平。这一成果,标志着石灰回
3月14日上午,皖维集团水泥分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烟气SCR脱硝工程举行施工仪式。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余继仙主持仪式。项目承包商单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公司生产安环部相关职能人员、水泥分厂领导班子及部分生产骨干共3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上,余继仙指出,自去年12月25日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广西“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收官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2025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6.0%。2025年全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不高于26.5微克/立方米。2025年3—12月全区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其中提出,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
日前,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昌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方大特钢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全文如下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多项内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中国环境报记者现场了解到,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于3月10日上
2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文件提出,全省长江、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域)优良比例达到91.7%,基本消除劣Ⅴ类断面。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Ⅴ类水质比例
4月9日,天津象屿铝业有限公司烟气深度治理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建设内容包含7套熔铝炉脱硝除尘系统及余热回收系统、2套保温炉炉门排烟除尘系统及附属管道。项目投资限价为5985.9万元。详情如下:天津象屿铝业有限公司烟气深度治理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天津象屿铝业有限公司烟气深度治
4月9日,罗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甸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全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黔南州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加快电网工程项
近日,由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攀钢集团工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的“电解及炭素系统脱硫改造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国家绿色制造战略的重要实践,该项目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环保减排为核心,不仅标志着铝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的又一里程碑,也为区域经济高
4月8日,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
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3088,招标人为陕西榆神能源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陕西榆
4月3日,历时3天的2025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暨中欧绿色低碳博览会(ECOMONDOCHINA-CDEPE2025)顺利落下帷幕。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lianTradeAgency,以下简称ITA)组织了14家意大利环保低碳企业组成意大利国家馆,展示了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4月1日上午,意大利对外贸易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4月3日,建德海螺二线窑尾烟气脱硫设备供货及安装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本期拟对其5000t/d熟料生产线进行脱硫烟气工程改造,并达标排放。根据发包方提供的设计原始条件:风量原料磨开时:785000m3/h(暂定);介质温度(袋收尘出口):85~140℃;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正常≤10mg/Nm3,最大30mg/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详情如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为推动实施水、地下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
3月28日,湖北龙感湖生物质发电厂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项目改造工程招标公告发布。本改造位于厂区内部,项目总用地面积19.2平方米(仅脱硫设施里脱硫塔和石灰仓及水箱等新增占地,其他设施均在已有设施平台上改造),无新增建筑物。对现有85t/h生物质锅炉尾气进行提标改造,主要包括新增高温预除尘、高温
项目概况:2025年柳河县生活垃圾外运处理服务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5月6日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ZLJJ-ZB-20250032.采购计划编号:采购计划-[2025]-00024号3.项目名称:2025年柳河县生活垃圾外运处理服务项目4.预算
4月8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根据通知,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网、供水设施、能源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王伟)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夯实“三农”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4月7日,北京市通州区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为29031.51万元,服务期3年,招标详情如下:项目概况:通州区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04-2809: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
项目概况:石屏县异龙湖流域生活垃圾转运焚烧服务(二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04-2809: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HHZC2025-G3-00965-YNDH-0010项目名称:石屏县异龙湖流域生活垃圾转运焚烧服务(二次)预算金额(万元)
4月3日,亳州高新区智慧环卫服务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约为7626.86万元,服务内容包括亳州高新区酒城大道等66条道路清扫保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冲洗、洗扫、洒水、保洁、垃圾收集、运输服务等管理工作,服务期365天,接受联合体投标,公示如下:项目概况:亳州高新区智慧环卫服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批复有关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准济源加入郑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根据目标,济源将引导和推动金马能源等企业新购置150辆燃料电池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批准,大连市于2025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据悉,大连市自2020年启动“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全市氢能协会会员企业64家,2024年产值达120亿元,同比增长近10%。高新园区氢能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洛阳市城市管理局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改增容特许经营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为3794.1万元,特许经营期15年,扩建餐厨垃圾处理车间,扩建生化组合池,以及新建200t/d餐厨废弃物处理生产线的设备设施,主要为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储气柜及沼气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
3月6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25〕23号)。其中指出,紧密围绕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大需求,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能源革命为核心,遵循专项实施方案,优化配置能源领域科技资源,持续践行新型举国体制,着力
3月6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25〕23号)。其中指出,紧密围绕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重大需求,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能源革命为核心,遵循专项实施方案,优化配置能源领域科技资源,持续践行新型举国体制,着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