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3年1月有4次雾霾笼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此后,雾霾就一直成为政府、公众、企业、团体等关注的热词,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在各级政府、企业等共同努力下,“大气十条”的目标全面完成,但秋冬季节的雾霾仍不期而至,每一次雾霾的到来都会引起对雾霾治理方向正确性的质疑,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雾霾是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现象,水平能见度介于1千米到10千米,被称为轻雾,雾发生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的现象,霾又称灰霾、烟霾。雾是一种自然现象,霾与大气污染有关,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两者常常相伴而生,被称为雾霾。由此可见,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人类难以改变特定的气候条件,能够改变的是自身的活动,即通过我们的努力,减少空气中极细微的干尘粒。目前世界各国以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来表示雾霾污染的严重程度,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空气中PM2.5的来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本文不讨论自然源,因为人类对自然源的控制能力有限,人为源从成因上不外乎二类,一类是人类活动直接排放的PM2.5,包括煤炭燃烧、秸秆燃烧、工业过程、道路扬尘、各种堆场、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等排放的颗粒物中均含有PM2.5,被称为一次PM2.5;另一类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在大气环境中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形成的PM2.5,被称为二次PM2.5。二次PM2.5主要是由于排入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OC)与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增强大气的氧化性,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盐、氮氧化物氧化为硝酸盐、VOC氧化为有机颗粒物等等。
可见,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的排放,对治理雾霾都会有积极的贡献。但由于环境空气中PM2.5形成的复杂性,使得任何污染物的减排与雾霾之间的关系都不是线性的,即没有哪一种污染物减排与PM2.5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的下降是各种污染物共同减排的结果。
雾霾治理效果明显方向正确
在“大气十条”、《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等相关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燃煤电厂全面推行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7年底,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容量达到7.1亿千瓦,占煤电机组总容量的70%。2017年火电发电量45442亿千瓦时,比2013年增长7.1%,但2017年全国火电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26、120、114万吨,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82.3%、84.6%、86.3%,火电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分别从11.1%下降到3.0%、38.2%下降到11.8%、37.4%下降到7.1%,赢得了广泛赞誉,为改善大气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显而易见,大气中PM2.5的浓度下降远不及火电行业污染物的下降幅度,这是因为大气中PM2.5浓度的下降与全国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下降密切相关,不能以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幅度去衡量大气中PM2.5的下降幅度,必须考虑全国各种大气污染物总的下降情况。中国、美国和欧洲经济区(32个地区)各种污染物减排与环境空气中PM2.5的下降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大气十条”实施的5年,大气中PM2.5的浓度下降平均值为32.2%(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分别下降22.7%、34.3%、39.6%),超过美国2000-2010年下降结果27%,与欧洲经济区1990-2009年的下降结果34%较为接近,充分说明“大气十条”实施期间我国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力度是空前的,治理雾霾的效果是明显的。
从表1中还可看出,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分别仅是欧洲经济区的63%和55%。我国没有公布PM10的排放总量,仅有烟尘排放总量,不同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烟尘中PM10占烟尘总量的比例不同,一般而言排放标准越严,其PM10占比越高,从表中数据可以估算,我国PM10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可能也低于欧洲经济区。而据贺克斌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近年来VOC年排放总量介于2500-3000万吨,一直在增长,没有下降。对比中国、欧洲经济区和美国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可以得出我国前段时间治理雾霾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坚定雾霾治理的正确方向
雾霾治理的正确方向就是通过各种措施、各种手段等持续实现各种污染物减排,减排是硬道理。当然,不同污染物的减排对大气中PM2.5的下降贡献是有所不同的,同一种污染物在不同时期其减排对PM2.5的下降贡献也是不同的,这需要认真研究。
强化VOC和氮氧化物的控制
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4.29%,2010年全国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26.3%;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27.1%,2015年全国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55.1%,由于二氧化硫的减排主要是由电力行业的高架源排放完成的,如果没有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盐,其对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不可能超过其总量减排的降幅。这充分说明大气氧化性持续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至少有一半被氧化成硫酸盐了,因此必须加强对VOC和氮氧化物的控制。我国2017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已下降到1014万吨,远低于1987年的1412万吨,也远低于为控制酸雨确定的1200万吨的目标。
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最低,且2013年以来相对稳定,珠三角地区PM2.5年均浓度已连续4年满足35微克每立方米的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中的臭氧浓度最高,且增长最快,PM2.5年均浓度也最高。从另一侧面,说明强化控制VOC和氮氧化物的必要性。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中硝酸盐绝对浓度与占比大幅度超过硫酸盐,成为PM2.5中最主要的二次无机组分,这说明我国对二氧化硫的控制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对氮氧化物的控制更加紧迫。
加强颗粒物与无组织排放的控制
对于颗粒物的控制,我国尚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应加强散乱污企业及中小企业的颗粒物排放与道路扬尘、堆场、建筑施工等无组织排放。
关于对氨的控制,我个人认为需要控制,因为氨是恶臭污染物之一,但没有必要为降低大气中PM2.5浓度而进一步严格控制。尽管大气PM2.5成分中存在铵盐,但氨是与大气中的硫酸、硝酸结合形成硫酸铵、硝酸铵的阳离子,如果大气中缺少氨和其它碱性组分,那么就会加重酸雨的发生。
超低排放后燃煤电厂污染物进一步减排意义不大
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与燃气电厂接近,进一步减排的潜力极小,减排的绝对量非常有限,边际成本很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超低排放治理设施对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也有明显的协同脱除效果,可凝结颗粒物是指在烟囱条件下为气相,排入大气后由于空气冷却和稀释,冷凝或发生反应立即形成固体或液体颗粒物,所有可凝结颗粒物均是PM2.5,世界各国均无可凝结颗粒物排放标准。燃煤电厂可凝结颗粒物中最主要的组分是以硫酸雾形式存在的三氧化硫,少量氨及存在于雾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等。上海市6个电厂6台机组的测试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后三氧化硫的排放浓度下降到0.8-3.68mg/m3,平均2.29 mg/m3,三氧化硫协同减排脱除效率介于53.6%-95.1%。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个电厂超低排放后烟气中氨的平均浓度0.75 mg/m3。
2018年部分省市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市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联席办公室、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机构发文,要求超低排放的燃煤电厂治理白色烟羽。形成白色烟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度下降烟气中的水蒸气(气态水)凝结产生的白色水雾,由大量1?m左右的细小水滴组成,自然扩散后会很快消失,不会产生拖尾现象。烟气加热消除白色烟羽,不会减少污染物排放,相反由于加热耗能会增加发电煤耗1-3克每千瓦时,即使在超低排放条件下,仍会增加0.6-1.8mg/m3污染物的排放。
全面减排是硬道理
希望仅靠电力行业的治理就能实现蓝天保卫战的胜利,是注定会破灭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优先着手对边际成本低的污染源进行治理。要大力提高政府、公众、企业的环保意识,特别是乡镇、村级政府和中小民营企业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制定奖惩结合的环境政策与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污染企业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污染治理技术,确保环保设施能够做到“建设好、运行好、效益好”的有机统一,真正发挥减排效果。
雾霾来袭,谁也逃不过,全面减排,利人利已。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本土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等特点,可用于供暖制冷、发电、工业供热、种植养殖等。大力开发地热能,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重大。(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国殿斌黄嘉超)一、我国地热能
日前,国家能源局以2023年第4号公告形式,批准发布了310项能源行业标准。其中,包括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归口管理的29项标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标准化管理中心组织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有关重要标准进行解读,以飨读者。本期为第五期,聚焦生物质热电联产行业综合性标准——《生物质
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据了解,在相关政策指引下,截至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能量为12.13亿千瓦,已超过煤电装机,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方面的作用已经凸显。在日前举办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承德论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分论坛暨洽谈会
2023年7月31日星期一上午8点为探索新能源绿色发展情况,三峡大学“绿电”发展成就观察队5名电气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荆门国能长源发电有限公司的路途。作为传统工业城市的荆门,开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发起总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有序推进碳达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中国最重视的环境议题,一些曾在雾霾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环保组织发现它们需要新的思路来参与气候治理。在中国环保圈里,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这几年的发展有些与众不同。有人戏称它已经成为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确实,过去这几年,我的同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程序
到2025年,基本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到2030年,形成布局合理、产业互补、协同共进的氢能产业集群;到2035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日前,由山西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山西氢能产业发
到2025年,基本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到2030年,形成布局合理、产业互补、协同共进的氢能产业集群;到2035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日前,由山西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山西氢能产业发
秦皇岛市主推“光热+”清洁供暖改造,根据重点区域地理条件、电网燃气管网等敷设情况,注重改造成效,宜电则电、宜热则热,选择“光热+生物质”、“光热+电”等不同清洁供暖方式。
近日,这家发轫于闽西山区的环保龙头企业迎来了创建50周年华诞。半个世纪峥嵘,凭借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创新担当,他们实现了从环保行业“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成为营收超百亿、员工7500多名、技术领先行业的冠军企业。
7月18日,荆门市百万千瓦级水风光一体化重大基地项目开发协议签约仪式在荆门市发改委举行。市发改委作为甲方,与乙方国电长源联合体(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丙方湖北能源集团联合体(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在协议上签字
当前我国对碳中和理念的理解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一是过去实践经验表明环保治理的负向影响有限,测出经济可承受,高质量发展战略将增长与环保辩证统一。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及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脱硫脱硝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专业委员会田恬、张弘、路光杰。
2024年,我国大气治理工作持续深入,烟气治理行业也面临着诸多变化:第三个“大气十条”开始施行,明确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任务;水泥和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出炉,环保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低碳烟气治理技术获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技术创新升级成为环
在环保事业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杜尔中国再次展现了其在清洁技术领域的卓越实力与创新精神。2024年11月12日至15日,杜尔中国以“创新精神致未来”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客户开放日活动。这是时隔7年后,杜尔线下客户开放日再次回归中国市场。七年前,中国首个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
各有关单位:2024年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的关键年,也是烟气治理行业升级的重要节点。全新“大气十条”成效显现,“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计划更加明确;重点行业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出炉,开辟工业烟气治理新战场。新质生产力来袭,环保行业如何搭上新风口?在行业转型期,每家烟气治理企业,每
2024年,我国大气治理工作持续深入,烟气治理行业也面临着诸多变化:第三个“大气十条”开始施行,明确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任务;水泥和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出炉,环保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低碳烟气治理技术获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技术创新升级成为环
2024年9月24日上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江苏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介绍我省空气质量情况。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王军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单阳,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丁爱军出席新闻发布会
近日,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招商主体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6%。博天环境股东名称(前五位):博天环境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持股24.58%;汇金聚合(宁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31%;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23%;海南每天新能源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
2013年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之一,前一年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开始实施;后一年颁布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推动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浪潮。而在这一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
2023年底,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也就是俗称的“新大气十条”,该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正式进入新阶段。此后全国多地制定“大气十条”,对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先说国务院发布的“新大气十条”,重点点名钢铁、水泥、焦化三行业,
继1、2月份来了一波重磅政策扎堆亮相后,2024年3月,又有一批大气治理领域政策公布。工信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地方开展环保绩效创A行动,提升行业环保治理水平”。环保绩效创A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工业大省河北是践行环保绩效创A的尖子生。不仅制定了钢铁等7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3年脱硫脱硝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脱硫脱硝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
4月9日,祁连山水泥甘谷公司3月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告发布。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预中标,投标报价2424万元。
4月8日,云南尖峰水泥有限公司3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拟对现有3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拟在窑尾新建1套SCR,项目建成后可使云南尖峰水泥生产线氮氧化物排放满足水泥工业超低排放要求,即NOx排放浓度低于
近日,北港新材料公司一炼钢厂3#-6#精炼炉除尘系统项目基础结构顺利封顶。这是公司超低排放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标志着该项目进入新阶段。精炼炉除尘系统项目是针对AOD炉(氩氧脱碳精炼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进行收集、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和改善生产环境的工程项目。3#-6#精炼炉除尘系统改
近年来,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这对垃圾发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第六届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与创新应用研讨会上,北京予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予知环保”)总经理助理张运表示,垃圾焚烧烟气提标改造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而予知环保研发的高活性氢氧化钙脱酸材料,为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补齐空气质量不优的短板弱项,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咸阳印发了《咸阳市2025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分为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加强组织保障三个部分。目标要求: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处理好高质量
4月7日,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机组脱硫、除尘系统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中瑞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58万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广州市天赐三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16万元;中标候选人第三名:江苏峰业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
4月7日,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机组脱硝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中瑞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80万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江苏峰业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80万元。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机组(150MW机组)脱硝超低排
4月7日,本钢板材炼铁总厂化产区域VOCs收集及物料运输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工程招标公告发布。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日前,临涣中利(淮北涣城)发电有限公司超净排放改造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总报价:613088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总报价:61680400元;第三中标候选人:中瑞工程设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