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关于宁波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019-03-27 09:58来源:中国宁波网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宁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关于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我们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行动要求,集中精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打造美丽宁波升级版。

主要工作目标是:确保大气PM2.5年均浓度持续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质优良率稳定在80%左右,近岸海域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主要污染物和碳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集中精力打好攻坚战役。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新推进150家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排放企业完成治理改造,基本完成涉气“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全面淘汰改造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积极推进国三营运类柴油货车淘汰更新,从7月1日开始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强化船舶排放控制管理,深化城乡面源污染防治。在治水提升战方面,以“河长制”推动“河常制”,新创建“污水零直排”乡镇(街道)20个、美丽河湖15条,基本完成金属表面处理等5个涉水行业的整治提升任务。深化象山港总氮控制国家试点和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进一步削减污染物入海通量。在治土清废战方面,加快推进重点工业用地调查,完成6个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年度新增危废利用处置能力10万吨以上。持续抓好电镀行业深度治理,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0%以上。

二是凝聚合力抓好督察执法。

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综合协调作用,高质量完成2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17项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年度整改任务,并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逐个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全力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迎检保障工作。连环式打好环境执法组合拳,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营造企业环境守法氛围。坚决反对环境监管搞“一刀切”,更加注重因地因企施策,妥善处理好执法力度、发展深度和民生温度的关系。持续加强辐射安全监管,深化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化解生态环境矛盾纠纷,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接续用力加强生态建设。

编制实施美丽宁波建设规划纲要,全面推开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宁波市严守管控办法,强化刚性约束。深入开展象山港、四明山等生态安全核心区域生态修复,积极推进水库周边违章建筑等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坚持城乡一体化综合治理,新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示范乡镇10个、A级景区村庄250个,新改建各类公厕2000座以上。加快宁海、奉化、象山垃圾焚烧处置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90%。全面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再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1个、省级1-2个。

四是保持定力推进绿色发展。

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画好框子、定好规则。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创建国家绿色交通城市。鼓励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全力帮助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不断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绿色竞争力。抓住群众对绿色环保产品和优质服务需求与日俱增的有利时机,积极倡导推动绿色消费、绿色居住和绿色出行,建立更广泛的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战线。

五是靶向着力深化改革创新。

纵深推进生态环保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确保一般工业项目环评时限缩短至59天以内。探索向省以下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放得开、管得住、成效好。深化落实排污许可制改革,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放量80%以上的重点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单位持证排污。继续落实生态环境报告制度,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统筹抓好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改革,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加快形成条块结合、权责明晰、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六是精准发力强化支撑保障。

积极配合市人大做好《宁波市生态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抓好新修订的《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实施后的宣贯执行,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保障。加快推进小微环境质量监测基站建设,实现乡镇空气监测站点建设全覆盖,形成更加精细的环境质量感知和评价网络。基本完成宁波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加快绘就一幅可动态更新的污染源电子地图。优化整合环境信息化整体架构,加快建设以生态环境主题库为载体,以大数据智慧应用为基石的“生态环境大脑”。

原标题:关于宁波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查看更多>宁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