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5月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公报》显示,经过全市共同努力,全市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51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6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和7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5.0%、8.7%和7.1%。
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值为1.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0%;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值为19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5%。
2018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27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2.2%,达标天数比上年增加1天,比2013年增加51天;空气重污染天数为15天,比上年减少9天,比2013年减少43天。
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污染指标年平均浓度值降低,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河流I-III类水质河长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河长比上年减少13.7个百分点。湖泊II-III类水质面积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面积比上年减少10.7个百分点。水库II-III类水质总蓄水量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生态环境风险得到管控。
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18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基本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2018年,全市电离辐射环境水平处于天然本底水平,环境电磁综合电场强度远低于规定的控制限值。
生态环境状况良好。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8.4,比上年提高0.9%。其中,植被覆盖指数有所增加,生物丰度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土地胁迫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呈下降趋势。
二、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主要任务超额完成
发布实施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秋冬季攻坚方案,以PM2.5治理为重点,以精治为手段、共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防治领域,坚持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着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完善柴油货车监管闭环管理机制,促进高排放柴油车淘汰更新。报废转出国Ⅲ标准柴油货车4.7万辆,累计推广逾23万辆新能源汽车,完成320座汽油年销量2000~5000吨的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改造。完成450个平原村和剩余8家燃煤锅炉房的清洁能源改造,平原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淘汰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656家,石化等重点行业实施深度治理,减排挥发性有机物2100吨。
发布实施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分解,完善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发挥“河长+警长+检长”联动机制,清理整治违法排污行为。实施跨区、跨乡镇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形成上下游齐抓共治水环境的格局。
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开展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农村地区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非建成区84条段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发布实施北京市打赢净土持久战三年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分解、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规划,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居环境、农产品质量和饮用水水质安全为重点,突出重点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
三、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压缩审批时限,下放市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55%到区级部门。清理环保证明12项,简化办事要件37%。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理。
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排污许可证核发。完成101家屠宰、陶瓷、淀粉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提前完成140家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证核发。强化证后监管,开展排污许可专项执法,对重点企业开展抽查检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
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排污费向环境保护税平稳转换,启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力度,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等。
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重点科研项目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快速监测技术科研开发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成覆盖全市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自动监测网络。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邀请,在“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北京边会活动中分享北京市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在京举办“2018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集合国际智慧持续助力北京蓝天保卫战。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知名环保非政府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 Air Asian)授予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8“夏港空气质量管理卓越贡献奖”集体奖。
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持续加强
2018年,全市加大协同执法、科技执法、随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在固定源方面,全年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4929起,处罚金额22956.22万元。查处重大违法案件1032起。利用热点网格识别空气污染异常高值区域,发现突出环境问题,提高执法效率。对PM2.5浓度排名靠后和断面水质不达标及下降幅度大的乡镇(街道)开展“点穴式”执法行动。
在移动源方面,聚焦重型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巩固深化“公安处罚、环保检测”执法模式,全年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216.88万辆次,立案处罚超标车32.53万辆次;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5868台次,立案处罚1851台次。发挥源头管控作用,完成313个车型557辆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执法抽检工作。规范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行为。强化油气油品监管执法,全年检查加油站、储油库、罐车和油气回收设施1.8万座(辆)次,处罚154起。
五、区域联防联控成效显著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力度不断强化。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原则,综合治理与重污染应对相结合。区域空气质量继续呈现整体改善趋势。
水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持续推进。京冀两省(市)政府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进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同步提升,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京冀两地联合开展大清河、白洋淀流域水环境专项执法行动,跨界流域执法检查形成合力。京津冀三地开展“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研究性演练”,跨界水环境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
六、全社会参与“一微克”行动
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广大市民通过各种方式践行绿色生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环保有奖举报且对经查证举报线索属实的748人进行奖励。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徐州市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全市焦化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生产改造;到2027年底,全市焦化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包括《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和项目开展绿色绩效评价,推进重点区加强汽车制造、电子、火电行业创绿先行先试,建立完善绿色企业和绿色项
1月13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合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实现稳定达标,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工程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减排9108吨、6266吨。到2025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
1月1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对《大兴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关于对《大兴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贯彻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区生态环境局牵头起草了《大兴区持续
近日,日喀则市出台《日喀则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管能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1月6日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
1月6日,上海发布《美丽黄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要求,锚定2035美丽黄浦总体建设战略目标,以“十美”共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黄浦实践。到2026年,城区空间功能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区人居环境面貌
日前,阜新市人民政府印发《阜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文件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有序推
12月3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主持发布会并介绍我省“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相关情况,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执法局局长黄礼彬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贵州省财政厅12月24日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批)预算的通知,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批)预算1245万元,用于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贵州省城市颗粒物雷达管控能力建设项目和贵州省环境监察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能力提升项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三
贵州省财政厅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现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14916.45万元,用于支持贵州省环境监察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能力提升项目等18个项目建设。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黔财资环〔2024〕119号有关市(州)财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东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7819万元)分配方案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间,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并将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公示日期:2025
通知文件会议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创新目标任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生态环境质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并调整部分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652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8739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376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43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4年云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其中包含88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4年云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州、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关于“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1月29日发布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与产品指导目录(第八批),本目录共包含用于白酒废水处理的同步脱氮-自养脱氮联合处理技术、上流式多相循环抗钙型厌氧反应器、DMBR双膜内循环生物反应器、上流式多相废水处理氧化塔等四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按照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有关要求,经审核,共3个项目符合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申请要求,本次拟支持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2443万元。
《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经由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4年11月29日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
11月15日,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汕头市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意见建议的公告,以加强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条例(草案)》适用于汕头市行政区域内练江流域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活动。本条例所称练江
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管理水平,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1月13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活动。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11月8日发布《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一审修改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条例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山塘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一审修改稿)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
近日,葛洲坝(英德)水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市政设施管理,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天然水收集与分配,建设工程施工。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波水清景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英德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北极星水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涉及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生态环境状况,图解如下: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5月2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用数据“说话”,全面展示北京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变化趋势。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主要包括了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措施与行动等内容。详情如下:
5月29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数”说了2022年及新时代十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展示了十年来北京生态“颜值”变化。2022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继续降低、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3年4月24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全文如下: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023年4月24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
连续五年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从严从实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力推进湘江流域涉铊专项整治、排查全省“一废一库一品”企业、全面完成全省关闭矿山矿涌水污染调查……6月28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发布《2021湖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亮出湖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1年度杭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一、综述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谋划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荣获美丽浙江考核
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2021年贵阳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21年,贵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为《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公报》称,2021年,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77,生态质量为二类,与2020年相比基本稳定。生态质量为一类
5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1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其中透露,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4.3%,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七年全面达标。广东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全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1.997亿吨和46.1亿元,居全国首位。碳市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