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历史表明,人类能源利用方式的每次重大变革都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生物质能是重要的新能源,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安全、低成本、广覆盖、可再生等特点。面临能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技术迅速发展,应用成本快速下降,在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供需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新就业、发展新经济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国高度重视能源创新、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越来越多的工业生物技术产品正在替代传统石化产品,“生物经济”“氢经济”被国际学界视为是接棒“石化经济”“烃经济”的新经济形态,对推动能源革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经济”泛指利用工业生物技术和能源环境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形式,将可再生原料作物或农林废弃物、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绿色塑料和可再生化学品等替代性消费产品。
2018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能源创新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防止环境危机至关重要。2018年11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强调能源转型需要加速投资更清洁、智慧、高效的能源技术,指出可再生能源技术为能源普及提供主要路径,包括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地热在内的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热和提供交通燃料发展迅猛。国际能源署推测,到204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超出目前需求量30%。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供热占比长期占据半壁江山,生物质能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凸显了生物质能供热的巨大潜力。虽然对化石能源的枯竭有不同的认识,但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对全球环境变化造成严峻压力。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使得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生物经济”“氢经济”“氢能社会”的建设,在绿色能源战略和生物经济战略中均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进行前瞻战略部署,以扩大生物质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挑战,创造新就业,发展新经济。日本生物质总需求量预计2025年达到2300万吨,是2017年的三倍。美国规划2020年生物基材料取代石化基材料的25%;2030年生物质能源占运输燃料的30%。瑞典、芬兰等国规划到2040年前后生物质燃料完全替代石油基车用燃料。2019年1月,英国皇家生物学会发布关于植物科学新机遇的报告《增长的未来》,强调将大规模生物质能源应用与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相结合,开发具有碳捕获和封存能力、可用于生物能源的高级作物,以利用可再生植物的衍生替代品来解决化石燃料依赖、气候变化等问题。
生物质能是绿色能源和战略能源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绿色投资投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和转化存储,持续推进能源创新和成本降低,随着核心技术持续进步,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和转化存储的系统成本持续下降,加上数字化能源管理服务快速发展,使得生物质能成为分布式能源的稳定来源,社区新型供热、供电、供能方式得以发展,促进能源体系进一步转向绿色、低碳、可持续。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七项目标为“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2018年5月,国际能源署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国统计司、世界银行等联合发布《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七:能源进展情况报告》,肯定中国在清洁能源、电力普及以及改善人民生活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中国对全球能耗降低作出了最大贡献,贡献率超过35%,高于美国的13%和印度的8%。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前提下,全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与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根据2016年12月发布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要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年利用量约5800万吨标准煤,仅占年可利用量12.6%。《规划》明确,将坚持“分布式开发、用户侧替代、融入环保、梯级利用”的原则推进生物质能加快发展,明确要求大力推动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加快生物液体燃料示范和推广。
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的全局、长远与现实角度看,我国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技术和能源产业的迫切需求,具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的科技基础和经济条件。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常年面临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开发利用分布式生物质能供热,对缓解能源紧张、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部将清洁取暖纳入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旨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同时稳妥推进清洁取暖和环境保护双赢。示范推进低成本、高能效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促进生物质能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使广大农村也可以平等享受到绿色能源创新的成果,形成清洁、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环境质量。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严格,未来要加快调整优化能源供需结构,适度发展能源作物,加强对生物质能技术、装备和产品创新的政策引导,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促进对生物质经济的风险投资,加快普及推广生物质能和节能技术,加速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作者:陈鹏(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相关单位: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废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20日,南网能源公告,为了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董事长专题会议审议同意南网能源公司作为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之子公司广西南能昌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能昌菱公司”)和阳山南电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山南电公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9日,山东省科技厅等11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指出:二、重点任务(二)实施氢储生物质能创新增效行动1.氢能技术。研发高效率、长寿命电解水制氢装置及关键材料,突破海水制氢、副产氢规模化纯化技术,以及高压氢气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印发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6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8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5%以上,年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左右,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突破3000万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
12月4日,由全联新能源商会精心策划并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绿色低碳供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次分论坛聚焦于“绿色·智慧——探索供热行业的未来之路”这一核心议题,旨在汇聚行业精英,共享前沿洞见,深入研讨供热行业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创新路径与变革趋势,为行
农村能源革命的“湖北电力经验”——湖北省农村能源革命调研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齐正平)2016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首次提出“农村能源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农村能源
亚洲旗舰环保展——开启资源化新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行业迎来快速发
11月18日,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王思联在北京访问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与协会会长王思强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清洁电力建设及绿色环保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全面探讨。王思强对王思联的到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的发展历程、服务体系以及在推动中国电力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各项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发布答复摘要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稳妥推进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第0452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您提出的关于
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第8450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绿色认证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并商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现答复如下:生物天然气是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农副产品加工废水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发酵和净化提纯形成的
近日,光大绿色环保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核心技术成果“多源工业固废低碳燃烧关键技术及应用”、“农林废弃物氢炭联产与碳污共脱关键技术与装备”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有机固废焚烧烟气多效净化与飞灰梯级利用关键技术”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生物质锅炉中高温SCR高脱硝集成技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鼓励生物质发电项目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推进农林废弃物、禽畜粪污等与农村有机垃圾等协同处理,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集中式生物质清洁供暖和生物天然气项
乾县皖能农林生物质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8.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0.64亿元,主要建设农林生物质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一台800吨/天水冷振动炉排炉,配备一台30MW汽轮发电机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一台500吨/天机械炉排炉,配备一台10MW汽轮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7亿kWh,可带动就
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正式下发,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同时“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旨在全面推动我国能源多元融合发展,为生物质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支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力推动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明确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
截至12月5日,陕西环保集团绿色能源公司大荔生物质发电项目安全运行1000天,累计生产清洁电力5.64亿度,上网交易电量超5亿度,实现清洁电力收益3.75亿元,累计处理农林固体废弃物约60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约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0万吨,等效植树27.3万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30兆瓦,占全省农林生物质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6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方案》提出推动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与城市废物协同治理,推动大兴安定、顺义三期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投产,加快推进通州
湖北省来凤县农林废弃物及餐厨垃圾无害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于2023年03月11日在恩施州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网址:/)、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网址:)、(媒介名称)上发布了评标结果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03月11日至2023年03月13日。招标人已经依法确定中标人并对本次招标的中标结果予以公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咸阳市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共330个项目在列,其中包括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项目、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等,详情如下:1.光伏新能源配套产业园2.咸阳华沃思特特种车身与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制造3.安全节能环保型油田专用大型安全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11月30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昌江黎族自治县能源“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配合海南省鼓励跨市县合理布局农业秸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及规模化养殖等沼气发电项目,重点完善叉河农林废弃物焚烧发电项目,统筹原料资源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排放强度得到合理控制,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打牢基础。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
亚洲旗舰环保展——开启资源化新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下,行业迎来快速发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鼓励生物质发电项目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推进农林废弃物、禽畜粪污等与农村有机垃圾等协同处理,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集中式生物质清洁供暖和生物天然气项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沙湾市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89万平方米,项目内容涉及秸秆预处理线、液态肥生产线、固态肥生产线以及综合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液态肥15万吨、固态肥6万吨,年销售额1964万元。
乾县皖能农林生物质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8.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0.64亿元,主要建设农林生物质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一台800吨/天水冷振动炉排炉,配备一台30MW汽轮发电机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一台500吨/天机械炉排炉,配备一台10MW汽轮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7亿kWh,可带动就
7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正式下发,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同时“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旨在全面推动我国能源多元融合发展,为生物质
朗坤环境公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12.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5.90%。在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领域,公司主要通过BOT、BOO等特许经营方式为政府客户提供可对各类生物质
8月9日,停运近4年的金寨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重新启动点火,实现并网发电,目前机组整体运行正常。发电厂占地面积280亩,规划装机容量为1×30MW,属六安市规模较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本工程利用我县丰富的农村农业生产废弃的稻壳、秸秆等绿色能源做为燃料发电,按照国家最高建设标准和环保排放标准建设
绿色是茂名市的底色,生态是茂名市的名片。为进一步推动茂名“无废城市”建设,助力茂名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名片,2023年5月,朗坤茂名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二期)生物质处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二期生物质处理项目“进度条”再度刷新,即将投产,获得茂名高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茂名生物质
朗坤环境公布,预计半年度净利润1.16亿元-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扣非净利润1.1亿元-1.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生物质废弃物收集量和处理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运营服务板块毛利率略有上升,运营服务盈利能力稳定增长;同时,公司BOT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支持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力推动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明确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其中提及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秸秆收储运体系等,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农村地区农牧废弃物等生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