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 微塑料的概述
1.1 微塑料的组成及含量
根据成分可以将微塑料分为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ET(热塑性聚酯)、PVC (聚氯乙烯)、CA(醋酸纤维素)等。从形状角度可分为碎块状、薄膜状、泡沫状、纤维状等。目前关于微塑料含量没有统一地表述方式,常用的单位包括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样品的微塑料个数或重量,也有按单位质量样品中的微塑料个数或重量,这限制了不同研究报道间微塑料含量的比较。Hidalgo-Ruz等报道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发现在海洋表面水体中的微塑料含量为0.001~1个/m2, 而沉积物达到1~100 000个/m2,说明海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含量远高于海洋表面。2004年报道英国海滩的微塑料含量是8个/kg,2006年Reddy等发现在印度废船拆卸海湾的微塑料含量为89个/kg,2011年Claessen等在比利时港口发现微塑料达到68~390个/kg,2013年威尼斯泻湖高达672~2 175个/kg,这表明自然环境中微塑料含量呈增加趋势。另外,淡水河流中微塑料的分布也有广泛的研究。地处瑞士的日内瓦高山湖因其是旅游景点,2014年微塑料含量为31 556个/km2,地处美国加拿大交界的Erie高山湖也有105 503个/km2,位于蒙古的库苏古尔湖的微塑料含量也达到20 264个/kg。总体而言,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各类生境环境中,且不同区域或生境的微塑料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表述单位差异大,不同研究之间的数据难以比较,因此微塑料含量单位亟待统一。
1.2 微塑料的来源
微塑料的来源可大致分为两种,初生来源和次生来源。初生来源包括家用个人护理品中的微小球,及洗衣废水中的人造纤维丝,以及工业原料或塑料生产中的微塑料颗粒。微塑料颗粒在塑料加工厂附近的环境中尤为常见,而洗涤剂或微小球可能存在于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它们可通过河流和河口进入自然环境。研究表明,在远离塑料加工厂的海滩中也发现了相关的微塑料颗粒,这表明它们具有长距离迁移的潜力。微塑料的次生来源主要来自于较大塑料在光、风、水及其他环境压力的暴露下分解产生的纤维或碎片。这些碎片可能来自渔网、线纤维、薄膜、工业原料、消费品和家居用品,以及来自可降解塑料的颗粒或聚合物碎片。有研究认为次生来源是海洋环境中大多数微塑料的主要来源。然而,微塑料不同来源的定量比例尚不清晰,这对于微塑料的源头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微塑料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形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1.3 微塑料的潜在危害
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存在对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构成重要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微塑料易造成水生动物进食器官的堵塞,造成身体伤害。已有研究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双壳类、鱼类、海鸟、大型海洋动物会摄食微塑料,微塑料可能会对这些生物产生明显的机械损伤,如堵塞食道,或产生假性的饱食感,从而引起摄食效率降低、能量缺乏、受伤或死亡;(2)许多微塑料中含有塑化剂、染料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可随着微塑料被吞食而释放出来,并进入生物体内,造成生态毒害作用;(3)微塑料颗粒由于其粒径微小、比表面积大、且颗粒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性,易吸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致病微生物,从而导致这些有机污染物更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加大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引发动物摄食后的毒性效应,间接影响海洋生物和人体健康。尽管我们猜测微塑料会产生以上3方面的潜在危害,但是目前仍然难以定量评估自然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及毒理作用。
1.4 微塑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中微塑料含量与人口密度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Wang等研究了我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的淡水环境微塑料分布,发现微塑料含量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Castaneda等调查城市河流发现,人口密度高的区域微塑料含量相对较高,这说明微塑料含量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联。Klein等在分析德国的莱茵河和Main河的微塑料丰度也表明了微塑料含量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McCormick等在调研美国芝加哥河流微塑料含量的过程中,发现河流的微塑料浓度超过海洋,认为污水处理厂出水是微塑料的重要来源。Murphy等也发现了污水处理厂是自然环境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人类活动包括污水排放对自然生态环境中微塑料含量和组成具有重要贡献,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微塑料含量通常较高。
2 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微塑料
2.1 污水微塑料的组成及分类
到目前为止,已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中检测到微塑料类型达30多种,常见包括聚酯(PES)、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酰胺(PA)等。PES、PET和PA等广泛用于化纤衣物的制作,而PE则用于个人护理品,包括洗面奶中的磨砂以及食品包装的薄膜和饮用水瓶。在污水中也观察到丙烯酸酯、醇酸树脂、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氨酯、丙烯酸、聚乙烯醇和聚丙交酯等聚合物。这些研究表明污水中的大部分微塑料类型均与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制品相关。
目前,有两种常用的微塑料尺寸分类方法。一种是利用不同尺寸筛网分离不同尺寸的微塑料。由于微塑料的不规则形状,该方法的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显微成像技术。然而,由于形状不规则,仅用一个方法来描述微塑料的尺寸可能是不够的。最常使用的分类尺寸为25、100 μm和500 μm。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超过500 μm的微塑料有时可达到70%以上,而出水中超过90%的微塑料小于500 μm,甚至有些样品中约60%的微塑料小于100 μm。微塑料的尺寸分布可能受到用于样品收集的网孔尺寸的影响,大的网眼尺寸可能会错过大部分小颗粒。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25 μm的微塑料在污水中具有显著的丰度[58]。该结果与大西洋观测结果一致,40 μm以下的微塑料占所有检测到的微塑料颗粒的64%,其中超过一半的尺寸小于20 μm。
形状是微塑料分类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微塑料的形状不仅可以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去除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微塑料与污水中的其他污染物或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微塑料可以分为纤维状(长大于宽)和颗粒状(相似的长度和宽度)。一些研究还将颗粒微塑料划分为不规则形状和球形珠粒或颗粒。另一些研究进一步将形状分为片状/薄片(非常薄的颗粒)、泡沫和芯片等。纤维占污水微塑料的比例最高,这与家用洗衣废水中大量化学纤维的排放有关。不过一些样品中高比例的纤维含量可能是由于难以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导致的。研究表明,在一些污水样品中,天然纤维如棉和亚麻可占纤维的一半以上。因此,有效地区分和检测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对于精确量化污水处理厂中的微塑料至关重要。不规则碎片是污水中另一种最常观察到的微塑料形状,可能是由于日常使用塑料制品老化形成的或是源自个人护理品中的微塑料,例如牙膏等。在污水中也发现了薄膜、颗粒和泡沫形状的微塑料,其平均丰度约为10%或更低。微塑料薄膜和泡沫可主要来自塑料袋和包装产品,而颗粒主要是添加到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初生微塑料。
2.2 污水微塑料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Murphy等发现污水微塑料含量平均为15.7±5.23个/L。俄罗斯污水处理厂中,污水中微塑料(纺织纤维)的数量为467个/L。1 L洗衣污水中大约有100多根纤维会通过洗涤衣物释放到污水处理厂中。Mason等对美国17个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人口与污水微塑料颗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Mintenig等调研德国12个污水处理厂发现微塑料含量和人口当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污水中微塑料数量可能也与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有关,这可能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土地使用以及与运输相关的排放,例如轮胎和制动器磨损释放的微塑料。由于污水中的大部分微塑料来自家庭排放物,所服务区域的人类活动,例如居民对穿着合成衣服或使用塑料产品的偏好,可能直接影响污水中的微塑料浓度。与衣服,地毯和其他纺织产品相关的微纤维,如聚酯,丙烯酸和尼龙,会在洗涤和合成纤维的制造过程中随着污水进入下水道系统,并代表另一种类型的污水微塑料。
2.3 污水处理工艺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经污水工艺处理后,污水中超过90%以上的微塑料可被去除。苏格兰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微塑料经过处理后含量从15.7个/L减少到0.25个/L,瑞典污水厂的微塑料从15.1个/L减少至0.01个/L。污水处理工艺会影响出水中的微塑料含量。与具有一级或二级处理的污水厂相比,具有三级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其出水的微塑料含量通常较低。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一些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处理没有进一步降低污水中微塑料的含量。有一项研究报道了仅有初级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微塑料浓度。在使用相同的取样和分析方法的前提下,一级处理的微塑料浓度比经过二级和三级处理的污水处理厂高约一个数量级。
一级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微塑料。在此阶段主要是在初级澄清器中油脂或表面撇除阶段去除漂浮在污水表面密度较轻的微塑料,在初级澄清器中去除砂砾和重力分离期间将微塑料沉降或捕集在固体絮凝物中。一级处理对微塑料尺寸分布的影响最大,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去除较大尺寸的微塑料。一级处理工艺能将较大尺寸颗粒(1 000~5 000 μm)的比例45%降到7%。一级处理后纤维的相对丰度降低,相比碎片状,一级处理能更有效地去除纤维,这可能是由于纤维更容易与絮凝颗粒结合,从而通过沉淀分离去除。
二级处理(通常包括生物处理和二沉池)可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微塑料。曝气池中的污泥絮凝物或胞外聚合物可能有助于塑料碎片的积聚,然后微塑料碎片在二沉池沉降去除。就尺寸而言,在二级处理可以进一步去除大的塑料颗粒,二级处理后出水中微塑料的丰度相对较低,二级处理后出水几乎不存在尺寸大于500 μm的微塑料。Talvitie等发现二级处理后>300 μm的微粒仅占8%。也有研究发现二级处理后尺寸为500~1 000 μm的微塑料仍占43%,这可能与不同操作条件下二级处理的去除效果差异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一级处理不同,二级处理可去除较多的碎片颗粒。在研究中发现经过二级处理后,片状塑料的相对丰度降低,而纤维的相对丰度增加。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易于沉降的纤维在一级处理过程中已大部分被去除,不同形状微塑料在不同工艺下的去除效率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在初级处理中除去了72%~98%的微塑料。二级处理有助于额外去除7%~20%,而三级处理中的微塑料去除率取决于采用的技术。一些研究报告表明,三级处理并不能显著提高微塑料的去除。例如,一项在纽约进行的综合研究发现34个污水处理厂的膜微滤、连续反冲上流双砂微滤和快速砂滤器等三级处理工艺并不能保证微塑料的去除。此外,Mason等也表明三级过滤对微塑料去除并不是非常有效,Carr等观察到重力过滤器对微塑料的去除并没有积极效果。然而,Talvitie等比较发现膜生物反应器(MBR)、快速砂滤、溶气浮选和圆盘过滤对微塑料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9.9%、97%、95%、40%~98.5%。Lares等也发现在MBR处理工艺中微塑料去除率达到最高。Michielssen等也报道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处理和MBR分别可去除97.2%和99.4%的微塑料。
污水处理厂包括沉砂池等物理处理工艺、化学混凝等化学处理工艺,以及生化池等生物处理工艺,属于人工强化的生态系统,其可能对微塑料的表面理化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相关研究较少。Carr等发现较长的接触时间会导致微塑料表面产生生物膜,从而改变微塑料表面性质或微塑料的相对密度。有研究表明,砂粒的物理磨损会导致塑料的片段化。此外,自然环境中在风、阳光和机械磨损等环境因素会导致微塑料破碎化,进而改变微塑料表面理化特性。微塑料表面理化特性的改变,有可能改变其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微塑料的载体效应,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关注。
2.4 污水微塑料的去向
尽管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微塑料浓度相对较低,但其排放总量仍然相当高,因为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数百万升污水。Murphy等发现某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微塑料排放量高达65 238 500个/d。在调研的某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总排放量中位数(根据年度外排和出水浓度估算)为2×106个/d。在每年出水排放量超过1×107m3,人口当量超过1×106的荷兰和美国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每日总排放量甚至可能超过1×1010个。据估计,仅欧洲每年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的微塑料高达520 000 t。因此,目前高排放微塑料的污水处理厂迫切需要以微塑料控制为目标的处理技术,以避免其大量排放到生态系统中。与此同时,污水中绝大部分微塑料(超过90%)截留或转移到污泥中,其伴随污泥土地利用进入土壤生态系统过程中的潜在生态风险值得关注。
3 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微塑料
目前尽管有关污泥微塑料的系统研究较少,然而早在2005年已有专家提出采用合成纤维作为评估污泥土地应用的指标,研究表明污泥施用后5年内在土壤中可检测到纤维,甚至施用后15年后仍可在田间土壤中检测到它们。因此,不应忽视污泥土地利用导致微塑料纤维和其他颗粒在土壤的积累及潜在风险。
3.1 污泥微塑料的组成及分类
污泥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污水中微塑料的沉积及转移,因此其微塑料的组成类型总体与污水相似。Li等研究发现污泥微塑料中白色占比最高,达到59.6%,其次为黑色17.6%、红色9.0%、橙色3.3%、绿色2.3%、蓝色1.7%等,与此同时,形状组成上,纤维状达到63%,其次为杆状15%,薄膜状14%,薄片状7.3%,此外化学组成上,包括聚烯烃、丙烯酸纤维、聚乙烯、聚酰胺、聚酯、聚苯乙烯等。Mahon等也发现污泥微塑料中纤维占75.8%,其次为薄片和薄膜,红外光谱检测发现微塑料类型包括高密度PE(HDPE)、PE、聚酯、丙烯酸、PET、PP、PA等。Lusher等调研了挪威8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微塑料,发现微塑料的类型分别为微小球37.6%,薄片31.8%,纤维状为28.9%。Mintenig等研究表明污泥中没有发现粒径>500 μm的微塑料,粒径<500 μm的微塑料主要为PE、PP、PA和PS等。这些塑料类型与我们日常使用塑料制品类型较为一致。
3.2 污泥微塑料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目前为止,污泥的微塑料含量表达通常为单位质量污泥中微塑料的个数。Magnusson等调研在瑞典污水处理厂,发现污泥中微塑料含量达16.7±1.96个/g湿重污泥。进一步分析北美污泥中微塑料和施用到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Zubris等发现丰度分别为1.5~5.0纤维/(g湿重)和0.08~1.21纤维/(g湿重)。如果根据污泥的干重进行估算,丰度可达到1 000~564 000颗粒/(kg干污泥)。Mahon等发现荷兰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微塑料的含量为4 196~15 385个/(kg干污泥)。Lassen等研究表明德国污水厂污泥中微塑料的含量为1 000~24 000个/(kg干污泥)。Lusher等调研了挪威8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微塑料含量,发现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6 077个/(kg干污泥)。Mintenig等报道了德国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中<500 μm的合成颗粒浓度达到24个/(kg干污泥)。Li等研究了我国28个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微塑料,发现微塑料含量为1.6~56.4×103个/(kg干污泥),平均含量为22.7×103个/(kg干污泥)。总之,污水处理厂中大部分微塑料会进入不同处理单元的污泥中。Talvitie等估算出污泥中20%的微升(包括微塑料)通过脱水液返回污水池中,而剩余的80%最终留在剩余污泥中进行处理。Sujathan等研究发现回流活性污泥中微塑料含量达到4.95×105个/(kg干污泥)。此外,Li等研究发现我国污水厂污泥中微塑料含量呈时空分布,可能与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程度、造林面积、气温、降雨量等因素有关,与此同时,进水中工业废水比例、生化处理工艺、污泥脱水方式等工艺参数也会影响污泥微塑料含量。这些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微塑料。
3.3 污泥处理工艺的影响
污泥处理工艺有可能引起污泥微塑料含量的变化。由于聚合物的生物分解特性,经厌氧消化处理后微塑料丰度可能会有所下降。Mahon等研究发现厌氧消化污泥中含有较小丰度的微塑料颗粒,这可能是由于微塑料的厌氧生物降解。一些研究发现和分离了PE塑料降解菌,如在沿海海岸HDPE表面分离鉴定的Arthrobacter和Pseudomonas和LDPE表面分离鉴定的Kocuria palustris、Bacillus pumilis和 Bacillus菌株。同时也有研究者在沉积物微塑料表面的生物膜中发现了PE降解细菌。生物膜中的这些聚合物降解细菌可能导致微塑料断链和氧化,以及在二级处理过程中聚合物表面的变化。但另有研究表明,在一项聚丙交酯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中,在嗜热和嗜热条件下操作的活性污泥不足以导致这种微塑料的生物降解。
此外,污泥处理工艺也可能影响微塑料的理化特性。Mahon等研究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泥微塑料的影响,发现污泥石灰稳定后尺寸较小的纤维丰度增加,而污泥热干化后微塑料的形态表面有熔融和起泡的现象。Narancic等研究表明与自然环境作用相比,污泥厌氧消化和堆肥等处理工艺可导致聚乳酸和聚己内酯等塑料更高生物降解。此外,研究发现与新鲜微塑料相比,污泥塑料表面呈现出高度的磨损或侵蚀,并且非常易碎,表明污水污泥处理会改变微塑料表面的理化特性。Li等也研究发现污泥微塑料表面含有C-O等官能团,微塑料表面被氧化或有机物附着。与此同时,污泥处理过程中微塑料理化特性的变化,可能影响后者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潜力。与新鲜微塑料相比,污泥微塑料对重金属Cd的吸附潜力高出近10倍,但影响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发现在沉积物中提取的老化微塑料也发现类似规律,即老化微塑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显著大于新鲜塑料,可能原因是风化过程中塑料上产生的官能团有效地增强了它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污泥处理导致微塑料对污染物增强的吸附潜力,有可能引起提高微塑料的生态风险,值得进一步研究。
3.4 污泥微塑料的去向
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被认为污泥处置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用污泥污染控制标准》(GB 4284—2018)的制定及实施,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然而,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过程微塑料的引入及潜在风险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芬兰一家处理能力为10 000 m3/d的污水处理厂中通过污泥排放的微塑料颗粒可达4.6×108个。挪威因污泥农业利用导致微塑料进入土壤中的微塑料颗粒可达5 000亿个/年。据估计欧盟和北美地区每年因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输入土壤的微塑料总量分别可达6.3~43万t和4.4~30万t,甚至超过全球海洋表层水中微塑料的总量。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量高达4 000万t(含水率80%),预计由污泥不当处置或土地利用引入土壤生态系统的微塑料总量可达15~51万亿个/年。因此,研究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过程中微塑料环境行为、归趋及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与展望
微塑料被发现广泛存在于海洋、淡水、土壤等环境中,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已被人们逐渐认识。污水中含有大量来自个人护理品的微小球、洗衣废水中微纤维以及工业塑料生产原料等微塑料颗粒,尽管现有污水工艺可去除其中大部分的微塑料,但污水处理厂出水仍被认为是自然水体微塑料的重要源头。与此同时,污水中绝大部分微塑料(超过90%)截留和转移到污泥中,伴随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可进入土壤环境中,从而对后者产生潜在危害。
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中微塑料研究正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我国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相关研究较少,作者认为可以下几方面加强相关研究。
(1)加强我国污水处理厂微塑料基础数据调研。深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微塑料类型及含量,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等研究,这对于定量剖析我国污水处理厂出水对自然生态系统微塑料的贡献,进而进行微塑料的源头控制,以及基于污水处理技术的强化微塑料削减具有重要意义。
(2)污水污泥微塑料分析方法需标准化。目前污水微塑料提取主要采用过滤法,然而过滤所用滤膜孔径通常不统一,导致统计所得微塑料含量差别。污泥微塑料提取主要是参考沉积物分析法,采用密度分离法进行,一方面提取所用药剂各有不同,可用NaCl、ZnCl2、NaI等,另一方面污泥有机物含量高,大量有机物絮体的存在不利于微塑料的提取,导致提取效率通常不高,有待进一步优化。
(3)污水、污泥微塑料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不明。许多研究表明微塑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较强的疏水性,易吸附各类污染物,可作为污染物的载体。与自然水体相比,污水污泥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致病菌、有机物等污染物,且研究表明经过污水污泥处理后,其表面理化特性变化显著,对污染物吸附潜力明显增强,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晰。此外,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过程中吸附各类污染物的微塑料可作为污染物的富集库,成为污染物释放到土壤或者生物体内的源头,进一步加污泥土地或农业利用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目标宣示5周年,也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拟定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技术交流为落实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领导们9月考察德国HUBER公司总部会谈成果,11月3日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汉斯琥珀)徐晓军总经理等一行4人到访中国节能。双方围绕节能环保降碳领域,尤其是污水、污泥技术设备和解决方案开展行业技术交流。深化合作·共赢未来HUBER公司在本次会议中介绍了
11月2日上午,以德国环境部长施特菲·莱姆克(SteffiLemke)为首,及德国联邦环境部代表团的各位领导与相关人员莅临江苏太仓的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考察交流。1交流演讲2工厂考察在双方的深入交流中,德国联邦环境部代表团也表示出对我们第四阶段处理的浓厚兴趣:废水深度处理(第四阶段处理)
导言:剩余污泥管理条例(SSD,欧盟86/278/EEC/1986年6月12日)旨在鼓励在农业中使用污水污泥,同时防止对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条例通过限制7种重金属(镉、铜、镍、铅、锌、汞、铬)含量上限规定了污泥和使用污泥的土壤的质量。它还要求在土地利用前对污泥进行处理,并考虑到植物对养分的需求。自
在法国东南部沿海城市尼斯,尼斯市长、MétropoleNiceCted’Azur公司总裁、RégionProvence-Alpes-Cted’Azur公司副总裁ChristianEstrosi和苏伊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冰岚共畅未来,发布了MétropoleNiceCted’Azur公司的下一代污水回用和处理综合体项目:Haliotis2。这是法国同类型设施中最大的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2月3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根据《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和我国生态环境部等六部委印发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上海版的《清单》中增加了对微塑料与双酚A的管控:另外,在2月5日发布的《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中,明确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月2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荐先进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推荐先进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生态环境部有关单位,各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全国性行业组织
上个月,美国水研究基金会(WRF)公布了其2022年度PaulL.Busch水业创新奖(下文简称PLB奖)的得主,来自堪萨斯大学的BelindaSturm教授获此殊荣。PLB奖已设立超过20年,过去两年的PLB奖均由华人获得,包括美国范德堡大学的林士弘教授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任智勇教授。该奖以WRF前主席PaulBusch命名,以纪念他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详情如下:关于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的通知沪环生〔2025〕47号各相关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为优化调整本市农村生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贵阳市乌当区400吨厨余垃圾处置设施提标改造建设项目环评一次公示,项目工程总投资5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前端餐厨垃圾收运系统更新完善1项、400t/d预处理工艺段提标改造1组、400t/d资源化利用工艺段提标改造1组、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更新1套、沼气利用及锅炉设备更新改造1项。公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照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全力推动东郊污水处理厂搬迁PPP项目和西郊污水处理厂扩容新厂PPP项目建设,两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2024年底完工调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的通知》精神,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发环境研究院”或“公司”)落实四川省生态环保集团和公司“稳中求进、以季保年、实干争先”的工作要求,于2025年3月10日,中标高县经开区污水
2025年3月14日,“2025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及中国城镇污水与污泥处理大会”于苏州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共同探讨水处理行业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为环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此,十分感谢各位嘉宾、同仁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大会,感谢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报告与分享,感谢各位同
近期,创业环保集团成功签约宝应仙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这既是2025年市场投资领域的“开门红”,也是贯彻落实城投集团“三量”“三新”重要工作要求,强化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用好存量项目培育增量投资的落地成果。为积极响应江苏省污水处理行业排放标准提升要求,创业环保集团紧抓市场机遇,充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第一师阿拉尔市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的公告,项目总投资约3319万元,年处理固体废物15万吨。固体废物填埋场服务年限为5年,服务期满后进行封场处理。批复如下:关于第一师阿拉尔市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环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贵州省道真自治县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处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项目处理餐厨垃圾50t/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道真自治县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内容及结果公告如下:一、项目名称:道真自
在2005年慕尼黑IFAT展会上,HUBER公司销售出第1000台COANDA洗砂装置,这在当时意味着该设备在砂处理领域已经被认为是标准的解决方案。而在1994年,当第一个含有COANDA洗砂装置的污水处理项目建成调试时,污水厂工作人员对这项目技术还充满不屑,认为没有必要对砂砾进行清洗,同时技术上也不可行。然而
一、引言伴随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污水排放量持续攀升,污水处理已然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议题。面对成分日趋复杂的污水,传统污水处理手段逐渐暴露出短板。在此背景下,臭氧高级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备受瞩目。本文将深入剖析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
4月8日,土默特左旗金山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203132000元。金山污水处理厂分为二期:1.金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基本情况,金山污水处理厂一期2009年由金山开发区承建,工程投资4532万元,资产于2019年12月整体移交城投公司运营管理。金山污水处理
日前,江苏宿迁发布《宿迁市2025-2026年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2025-2026年,全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共编排1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工程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0.7亿
4月8日,湖南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名单。省重点建设项目289个,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其中生态环保项目5个。湖南城镇污水处理厂设备更新及污水管网改造项目湖南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长株潭一厅(湖湘绿厅)一道(核心生态绿道)娄星产业开发区涟钢周边环境综
作为达州东部经开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麻柳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36.67亩,由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和再生水厂两部分组成,设计总规模为2万立方米每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一阶段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量5000立方米,于2022年12月底开工,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收尾
4月8日,金马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运营管理-设计-施工总承包/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一名:(牵头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员)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员)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01579888.00元;中标候选人第二名:(牵头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
4月7日,山东青岛高新区西片区污水厂工程招标计划发布。该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土建按照5万吨/天建设,设备按照5万吨/天安装,一期项目总投资约6.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污水处理箱体及办公楼、变配电站、臭氧发生间等设施。估算投资6.7亿元。
4月8日,四川安岳天然气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招标计划。该项目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规模1.7万m/d,与再生水厂合建,再生水厂供水规模1.4万m/d。配套建设管网及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3.88亿,将于5月启动招标。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共计2490个省重点项目清单。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489个、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1001个,分为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三大类。北极星汇总汇总环保项目如下:惠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中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云浮市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近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表的通知》。2025年,浙江将分两批安排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项目,第一批拟安排重大项目1364个,总投资7.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5万亿元,第二批将在6月份全部下达。北极星汇总
4月7日,长春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电站改建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发布。长春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电站改建项目在现有厂区北侧新征建设用地1.8万平方米,新建2x875t/d机械炉排焚烧炉及配套设施,停用现有3#、4#循环流化床焚烧炉,1#、2#焚烧炉改为一用一备,汽轮发电机组利旧,全厂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仍为2350t/d。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