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决定了其环境效应的稳定性,是评价生物质炭环境功能及环境意义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生物质炭在环境中可能经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分解三大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物理破碎作用、物理迁移作用、化学溶解作用、化学氧化作用、生物分解代谢作用、以及生物质炭自身性质共同影响了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并提出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生物质炭在土壤中的物理分解主要包括物理侵蚀和物理迁移作用,造成一定的C流失,其主要作用途径及影响因素总结如图1所示。物理侵蚀主要是使得生物质炭碎片化,由大颗粒向小颗粒转变。这一过程生物质炭主要受到研磨、冻融、膨胀以及水流冲击等环境作用,并产生一些生物质炭微粒。物理迁移主要是生物质炭微粒在土壤中的移动过程,主要有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两种形式。其迁移过程中受到热解温度、pH、离子强度、环境介质组分等因素的影响。
图1环境中生物质炭的物理分解与迁移过程
生物质炭的化学分解主要包括溶解作用和化学氧化作用,其主要作用途径和影响因素总结如图2所示。生物质炭通过溶解作用,会产生可溶性生物质炭和可溶性有机碳的释放,而其释放量的大小与生物质炭的热解温度以及生物质种类有关。氧化作用能够促进生物质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形成,增加其反应活性。其在环境中的氧化作用主要受到湿度、暴露时间、温度、土壤矿物及有机质、热解温度、生物质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图2环境中生物质炭的化学分解过程及影响因素
生物质炭的生物分解过程主要包括土壤生物利用、新陈代谢以及酶的催化降解过程,其作用途径和影响因素总结如图3所示。在土壤和沉积物中,微生物降解是生物质炭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生物质炭的生物代谢作用主要通过生物质炭的生物利用率来衡量。生物质炭的生物稳定性受到自身性质与环境条件两方面的影响。生物质炭能通过与环境组分间的作用,增强生物稳定性。同时,生物质炭也会对微生物组成和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微生物对生物质炭的降解。
图3环境中生物质炭的生物分解过程
鉴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1)水流作用下生物质炭微粒的释放、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生物质炭自身的氧化还原活性与其在环境中的化学氧化作用之间的关系,(3)植物根际圈内生物质炭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分解作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作用过程有利于完善人们对生物质炭流失过程的认识,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不仅来源比较广泛而且产量巨大,可以有效缓解目前面临的能源枯竭危机。同时,合理地资源化利用废弃生物质还能减少焚烧、填埋等传统处理方式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其中,采用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传统的生物质炭化方法,需要对含水率高的生物质
目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多采用铁系物质进行还原脱氯,如注入EHC药剂、构筑零价铁/含铁矿物渗透性反应墙等。以往研究表明,虽然硫化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厌氧环境中的优良还原剂和亲核剂,但通常在硫酸盐还原菌等作用下形成硫化铁矿物后,才可使氯代烃发生生物地球化学还原脱氯过程(BiRD)。此外,
近年来,由于酸沉降和铵态氮肥过量施用等原因,我国农田土壤呈现加速酸化趋势。土壤pH降低使土壤固相铝活化,对植物产生铝毒害,抑制作物根系生长。这是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生长的最主要原因。虽然施用碱性改良剂能够中和土壤酸度,缓解酸化危害,但随着工业排放和农业施肥等人为活动的持续影响,改良后
针对城市低洼易涝区域的连通型圩区滞留河道,有行洪需求,但存在夏季水体污染严重,在其他季节水体相对滞留,冬季污染物浓度高、温度低和水力停留时间长的问题,国家“十三五”水专项“河网区上游滞留河道治理和生态净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2017ZX07204002)”课题研发集成了河道污染削减的“截污
【摘要】餐厨垃圾在我国生活垃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我们提出将餐厨垃圾进行生物质炭处理后再用于堆肥原料,以废治废,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关键词】餐厨垃圾;生物质炭;堆肥1餐厨垃圾的特性及处理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限氧环境中经过热化学转化产生的固体物质,它在土壤改良、污染土壤修复和碳封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针对我国蔬菜地面临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通过查阅和汇总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的应用文献,总结和分析了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的应
利用生物质炭治理农田镉污染是农业和环境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质炭对污染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对作物镉吸收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生物质炭钝化土壤中镉的多作用机制,分析探讨了影响镉钝化效应的生物质炭性质、土壤和管理因素,提出了提升钝化材料性能并改善管理以提高生物
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N2O和NO的重要排放源。N2O作为重要温室气体之一,不仅产生温室效应,还会间接破坏臭氧层;NO可促进生态系统酸化和富营养化,二者排放不仅降低氮肥利用率,还会产生环境污染。施用生物质炭和抑制剂具有增加作物产量和降低N2O排放等的效果。然而对土壤NO排放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南京土
南美洲古老农业文明孕育的暗色肥沃土壤引发了全球生物质炭研究热潮。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经过低温热裂解技术转化为生物质炭并施用于农田土壤中,是一种新的土壤可持续管理途径,且服务于生物质废弃物治理与生态农业。我国生物质炭工业化生产技术及炭基肥制备与施用技术已经形成,土壤增碳
土壤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态安全带来极大风险,造成的危害事件已屡见不鲜,如著名的美国拉夫运河事件、英国Loscoe事件、荷兰Lekkerker事件以及武汉毒地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长期工业化的产物,工农业活动产生的ldquo;三废rdquo;(废水、废气、废渣)通过水体、大气等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且超过土壤自
日前,河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机构筛选的通知,详情如下:河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机构筛选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4号)和国家《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
钒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危害,已成为土壤修复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选取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对钒污染土壤进行精准治理十分必要。生物修复技术是钒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操作简便、环境友好、成本低廉、修复效率较高等优势。本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单一及联合修复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钒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钒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了现阶段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钒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总结与发展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参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蒋新研究员团队针对PAHs污染农田,利用大宗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提出生物质炭阻控-植物根际强化降解协同修复措施,系统阐明了根际环境中生物质炭-污染物-微生物多界面交互作用,实现安全高效的边生产、边修复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International、Journal
摘要:现如今石油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能源,石油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由于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那么就要不断地加大对石油的开采和运输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随之而来石油对土壤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生物修复技术以传统生物降解为基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油井泄漏、原油管线以及储油罐泄漏、海洋溢油等造成石油类物质落于地面土壤之上,造成土壤污染,特别是海洋溢油,对海岸线和海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关于泄漏石油毒性尤其是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一直是众多研究团队关注的焦点。众多研究表明,土壤中含油量对于其中生物如细菌、蚯蚓和植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变得十分重要。目前,治理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生物修复以技术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越来越受到
近日,山东烟台鲁东大学和威海荣成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共建鲁东大学荣成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拉开了山东地宝土壤修复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研发的新篇章。根据协议鲁东大学将和山东地宝土壤修复科技有限公司将在海洋微生物生产系列农用生物制品展开合作。11月20日下午,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与荣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急剧增加,环境恶化将越来越严重,各国都在加快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法的研究。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绿色环保、高效、成本低、资源可再利用等优点而迅速成为了环保产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其大规模的产业化革命正在向我们阔步走来。但它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导读土壤污染已成为危及生态系统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有机污染化合物、病原菌及抗性基因等各类污染物大量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生物系统造成毒害作用,影响到土壤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土壤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动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土壤污染,深刻影响着污
土壤污染直接会使土壤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破坏土壤的正常功能,并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等过程,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无机污染物的影响土壤长期施用酸性肥料或碱性物质会引起土壤PH的变化,降低土壤肥力,减少作物的产量。土壤受铜、镍、钴、锰、锌、砷等元素造成的重金属污染,能
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非均相化学氧化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俞汉青教授课题组与美国耶鲁大学MenachemElimelech教授等合作,揭示了非均相催化过硫酸盐氧化体系中普遍存在一种占主导的直接氧化转移过程(DOTP),并将该过程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水处理技术。相关研究结果以“Simul
摘要: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品种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菊酯类等多代农药。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发生在农药生产场地和农用地,其中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具有多代农药混合以及有机溶剂复合污染等特点,这类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安全利用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因具有修复时间短和成本低的优点,化学氧化药剂已成为土壤修复采用的主要药剂。然而化学氧化药剂缺乏靶向性,过量使用易造成土壤理化性质破坏和二次污染。因此,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亟需加强绿色修复药剂的研发以及药剂与修复设备的联动。
水处理过程中未被完全去除的抗生素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比如其他药物和重金属等)会促进抗性基因再污水处理设施中的水平转移,使微生物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比如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不同处理单元)摄取游离的抗性基因从而获得抗生素抗性。
高级氧化技术又称深度氧化技术,其基础在于运用电、光辐照、催化剂,有时还与氧化剂结合,在反应中产生活性极强的自由基(如HO),再通过自由基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加合、取代、电子转移、断键等,使水体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氧化降解成低毒或无毒的小分子物质,甚至直接降解成为CO2和H2O,接近完全矿化
[摘要]:设计并开发得到了连续型电化学氧化中试系统,用于工业含氨废水的连续处理。研究了电流密度、停留时间以及初始氨氮浓度、氯离子浓度、电导率等对系统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利用该系统对燃煤电厂末端含氨废水进行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氨氮去除效率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该系统能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由于去除率高和周期短等特点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有机物污染的土壤修复工程,但是极少人会关注化学氧化修复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是否会对土壤本身或土壤中的重金属环境行为及其潜在环境风险造成影响,特别是针对采用先化学氧化修复有机污染物再利用稳定化修复技术稳定重金属污染物的有机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正在用新的方法创造性地生产燃料和电力,但它们也会带来自己的问题。例如,用藻类制造生物燃料就显示出了希望,但它确实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现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净化这些废水的方法,并采用了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电气工艺。这项研究始于另一个项目的分支,悉
CurapipeSystemLtdCurapipe拥有专利的无孔自动泄漏修复(TALR)是一种内部管道泄漏修复解决方案,用于解决供水网络中的多次泄漏。TALR特别适用于从多个泄漏点大量泄漏的管道,无需提前定位泄漏未知,修复过程无需开挖,也不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目前寻求3-5M的C轮融资。ecoSPEARSecoSPEARS推出了业界首
原位化学氧化(ISCO)是一种土壤和/或地下水修复技术,它将化学氧化剂引入被污染的地下,以便与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将污染物转化为危害较小的物质。多种氧化剂适用于ISCO项目,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氧化电位和输送系统,可应用于特定场地条件。在选择氧化剂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球化学、污染物类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南京土壤研究所周东美团队主持完成的“化学氧化修复污染场地土壤过程中自由基产生及其调控技术原理”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据介绍,该项成果针对场地污染土壤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修复难的国际难题和我国场地污染防治
一关于原位化学氧化法修复技术(ISCO)需要掌握的技术重点如下:1.ISCO基本原理:ISCO是通过氧化剂释放电子或激发出的自由基(Radical)来进行修复。化学反应一般反应速率较快,当剂量及反应时间充足,最终产物为水、二氧化碳或氯离子(修复含氯有机溶剂的污染时)。ISCO反应过程中,若氧化剂剂量足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