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金属加工冶炼、化工生产、污水灌溉以及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等因素导致重金属在农田土壤中不断富集[1~4]。重金属作为土壤环境中一种具有潜在危害的污染物, 通常不随水淋滤, 也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 具有易积累、难挥发、毒性大和隐蔽性强等特点[5~7]。当土壤遭受重金属污染时,不仅会影响土壤生物的生长发育, 更重要的是重金属元素还会通过食物链以及皮肤接触等方式在人体中积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8~10]。文献[11]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物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主要污染物包括镉、铬、铅、铜、汞、砷以及部分有机污染物,由此可见我国农田土壤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鉴于目前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以及重金属污染的长期危害性,近年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当前国内研究多集中在典型耕地[12~14]、蔬菜地[15, 16]、果园[17]和工矿区[18, 19]等小尺度区域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空间分布, 而对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系统地评价分析相对较少, 如Wei等[20]汇总了我国部分城市及农田土壤重金属数据, 并对这些数据展开分析评价;宋伟等[21]根据138个典型耕地土壤重金属数据库计算了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概况, 结果显示全国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率为16.67%;张小敏等[22]采用平均值法对我国农田土壤铅、镉、铜、锌和铬这5种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及空间分布开展研究, 发现我国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区域特征;陈奕云等[23]基于文献计量法对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全国Pb和Cd的污染较为严重。总体上全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研究存在以个别样点值代替区域平均值、样点偏少或未展开有效评价等问题, 难以全面反映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实际分布特征水平。因此,本文基于2002年以来可收集到的中国各行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实测含量数据,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统计法探讨我国各行政区农田土壤不同重金属:Cr(铬)、Cd(镉)、Pb(铅)、Cu(铜)、Zn(锌)、As(砷)和Hg(汞)的污染情况及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展开评价。通过准确掌握中国各行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实际污染状况, 以期为建立农田土壤空间数据库、全面了解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布特征以及对未来农田污染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数据均通过“某市(县)重金属”关键词搜索,同一地区以最新年份文献为准。排除城镇工业用地、大气降尘以及海洋沉积物等非农田土壤重金属研究,共选出200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603篇,包括614个典型农田样点重金属实测数据(由于文献资料有限,统计地区不包含西藏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以及南海诸岛),具体的样本点分布见图1。其中样本点坐标为文献中直接标注的采样点或通过反转研究区地理坐标位置获取, 重金属数据通过提取文献中对应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或根据污染指数反推得到。总体上各文献多采用随机采样法,选择在土壤表层(0~10cm或0~20cm)的深度范围内取样,所有样品经室内风干、压碎、过筛和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以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测定各样本重金属含量,并且保证样品分析测试的平均偏差小于10%。
西藏自治区、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和南海诸岛的数据暂缺,下同
图 1 农田土壤重金属样本分布示意
由于部分研究中采样点受矿区和工业区等因素影响较重, 可能导致区域某种重金属含量值存在异常, 而异常值对变异函数的模型拟合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在展开各项分析前需对重金属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处理以剔除异常样本,本文采用3倍标准差法处理各文献数据,以X±3S为标准, X表示某重金属所有样点的平均值,S为标准差,超出该范围的数据则需剔除[24]。结果显示,土壤Cr、Cd、Pb、Zn、Cu、As和Hg的异常值数分别为10、14、7、7、9、5和9个。
1.2 研究方法
1.2.1 普通克里金插值
由于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在区域内存在空间分异, 且部分地区无统计资料,简单利用样本数据展开分析评价难以准确反映土壤实际状况。克里金法(Kriging)实质上是利用区域化变量的原始数据以及变差函数的结构特点去估计无数据区域的变量值,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样点信息来确定未知样点的估计值,这不仅考虑到无数据点与已知样点的空间位置, 而且还能利用各邻近样点间的位置关系做出线性无偏的最小方差估计, 使评价结果更精确和更符合实际[25,26]。结合前人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方面的研究[27~29],本文选取克里金算法中的普通克里金法(Ordinary Kriging)确定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1.2.2 土壤污染评价
土壤污染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普遍使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该法是由Mull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能够定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的方法, 地累积指数不仅能充分反映土壤各元素的自然分布特征和累积程度, 而且还能判断土壤环境受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0~32],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geo指土壤重金属i的地累积指数;Ci指土壤重金属i的实际含量(mg·kg-1);Si指土壤重金属i的评价标准值(mg·kg-1), 评价标准采用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土壤背景值;1.5是考虑各行政区土壤岩石差异引起背景值变动的修正系数。地累积指数分级标准见表 1, 土壤重金属i的Igeo值越大, 污染越严重;当Igeo值大于0时, 表明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而非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
表 1 土壤地累积指数分级标准
1.3 数据分析
利用SPSS 19.0软件对土壤重金属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正态分布检验, 地统计分析在GS+9.0软件中完成,克里金插值及空间分布图的制作在ArcGIS 10.2软件中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描述性统计
剔除异常值后的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 2, 其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较严格项。结果显示, 农田土壤Cr、Cd、Pb、Cu、Zn、As和Hg的样本平均值分别为59.97、0.240、32.73、28.91、86.52、10.40和0.118 mg·kg-1, 其中全国土壤Cr和As的平均含量均未超出中国土壤背景值,而Cd、Pb、Cu、Zn以及Hg的平均含量分别超出中国土壤背景值2.47、1.26、1.11、1.17和1.82倍, 此外各元素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变异系数可以反映区域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差异,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Hg>Cd>Pb>As>Cu>Zn>Cr,均属中等程度变异(0.10 2.2 正态分布检验及半方差函数模型 普通克里金插值是区域化变量的线性估计, 它假设数据呈正态分布, 认为区域化的变量是未知的, 因此在插值前需对样本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而对于非正态分布序列则需通过转换才能得到相应序列,正态分布检验的结果表明(表 3), 除Cr元素外, 其余6种重金属含量均偏离正态分布, 因此需采用对数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经检验, 转换后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 在此基础上采用半方差函数模型计算中国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的半方差函数值, 在各向同性的情况下根据残差平方和(RRS)最小以及决定系数(R2)最大的原则获取最佳空间变异函数理论模型[34, 35]。结果显示,只有Cd元素符合球形模型(Spherical),其余6种重金属元素均为指数模型(Exponential)。从块基比看, 7种重金属元素的C/(C+C0)值均大于0.5,较好反映了各自空间变异的结构特征,为空间拟合的最佳模型。 2.3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ArcGIS 10.2软件分别对经过预处理的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普通克里金插值, 得到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插值图(图2)。结果显示,云南、四川、上海以及福建和江西交界有大范围的Cr高值区,甘肃、陕西、山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次高值区, 而青海和海南两省土壤Cr含量较低;Cd在甘肃中部、新疆和江苏北部、云南、广西与贵州三省交界、河南与湖北交界、安徽与江西交界以及湖南出现高值, 表明这些区域可能存在明显的Cd污染源, 全国其他地区土壤Cd含量较低且分布较为平均;总体上南方土壤Pb含量明显高于北方, 其中以新疆农田土壤的Pb含量最低, 而辽宁西部、陕西中部、重庆、云南、湖南、安徽以及福建等地则有较大范围的高值区;土壤Cu含量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 仅在新疆、内蒙古中部、陕西、河南、天津、云南以及湖南等地含量较高;土壤Zn在全国多地出现连片高值区, 包括四川、广西、贵州、湖南、福建、广东、浙江以及云南北部, 东北三省、内蒙古、宁夏和陕西北部地区土壤Zn含量较低;As的空间分布较为复杂, 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交界土壤As含量最高, 湖南、广西、广东中部、青海南部、新疆和黑龙江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存在次高值区, 四川中部以及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土壤As含量较低;Hg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广东中部以及福建、湖南和贵州, 其他省份土壤Hg含量相对较低,从空间分布特征情况来看,土壤Cr、Pb、Cu、Zn和As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 而土壤Cd和Hg在空间分布上十分相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5000.00万元至36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168.23万元至9168.23万元,同比增加30.44%至34.17%。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营销变革成果凸显,今年上半年产品销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会议背景“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将电子信息材料行业发展列为重点项目,各相关机构、企业也开始在电子工业领域布局。科技的进步才能带领人们开启更好的生活方式,随着国家对芯片、新能源等行业的重视以及电子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超纯水这个概念逐渐被公众所熟知,而电子级纯水更是目前超纯水领域最重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永清环保成功中标深圳玉龙填埋场库底土稳定化处理设备运维服务(含设备)采购项目。凭借在土壤修复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项目经验,此次中标无疑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区域环保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位于深圳罗湖的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是全国最大的环境修复项目。在同类项目中占据“
近日,《深圳市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措施自5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措施重点支持建筑安全、施工安全、火灾等灾害监测预警产品,消防无人机、应急通讯与指挥等应急救援处置装备,安全应急服务等安全应急领域;高效电机与变频器、半导体照明、先进制冷、建筑节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促进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发展片区、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支持深圳湾总部基地、香蜜湖片区以及各类园区示范应用综合能源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数字能源、分布式能源、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3年环境监测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
近500家知名企业参展,300余位环保行业大咖演讲,20余场行业专题论坛……一场属于华南环保人的盛会它来了!9月20-22日,第八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IEexpoGuangzhou)将在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B盛大开幕!01促进新格局,助力华南环保行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环境保护需要高素质的环保产业,环保产业
“无废城市”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也是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重大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
6月25日,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2起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案例一中铁建四川德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违反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管理制度案近期,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根据上级移交线索对原都江堰市红星电镀厂地块开展现场检查,发现中铁建四川德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在该地块上修建了三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围绕贵州省历史遗留、土壤及地下水突出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谋划了13个重大项目。其中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18个县区耕地污染成因排查、在产企业污染源治理、农用地安全利用、建设用地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2022年土壤修复行业评述及2023年发展展望,全文如下:为了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2年行业评述和2023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打好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9月7日,商丘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商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商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作为静脉产业园3个重点项目之一,由商丘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并运营,设计总规模为2400t/d垃圾焚烧和4×12MW凝汽式发电,规划垃圾收集范围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