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地下水与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引起的气体入侵概念图
二、土壤气中VOCs监测与土壤及地下水中VOCs监测的区别
通常情况下,地下环境中的VOCs有多种存在形式。土壤气,土壤,地下水中VOCs的监测可以测定不同存在形式的VOCs。
VOCs可以直接吸附于土壤颗粒,或溶解于土壤水中,或以自由相形式存在,或通过相分配作用,赋存于土壤孔隙气体即土壤气中。土壤中VOCs的测定包含了以自由相形式存在、吸附于土壤颗粒、溶解于土壤水和赋存于土壤气中VOCs的量。地下水中VOCs的测定包含了溶解于地下水中和以自由相形式存在的VOCs的量。土壤气中VOCs的测定仅测定土壤气中VOCs的量。
图2 地下水与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存在形式
图2 地下水与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存在形式
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在评估地下环境中VOCs呼吸吸入风险时,已不大推荐采用基于其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浓度为基础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而更倾向于基于土壤气中 VOCs实测浓度进行评定。这主要是由于:首先,基于土壤中VOCs浓度的评估会因为土壤取样时的挤压、筛选土壤样品等操作影响土壤样本中VOCs的检测值,从而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风险的偏差;其次,基于地下水中VOCs浓度的评估需要耗费许多时间与成本去判断地下水的水位和地下水污染程度,影响了场地信息调查的可行性和项目进程;再次,通过相平衡理论以及气体迁移扩散理论由土壤或者地下水中VOCs的浓度来计算土壤气中VOCs的浓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若直接采集土壤包气带中的土壤气进行VOCs的分析,则可直接有效的提取其中与健康危害有关的污染物有效信息,并用于确定污染物的存在、组成、来源和分布状况。而且土壤气检测提供了相对快速和低成本的场地污染信息,可指导下一步的采样方案和研究如何挑选更为实惠及准确的调查和适合的修复技术。
三、 干扰土壤气监测的因素
土壤气的监测结果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大气压力,降水,温度(环境空气和土壤气体),风速/风向,地下水水位埋深,采样位置离地面距离等,具体介绍如下:
a)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降低可提高气体排放速度,大气压力增加则可具有相反效应,其效应的变化幅度取决于土壤渗透性和压力变化率。
b) 降水与土壤湿度
干旱期土壤开裂,特别是由黏性土覆盖的场地,会提高表面的气体排放。潮湿天气会使黏性土变湿并膨胀,裂隙封闭,会降低表层土壤的通气性,导致土壤中气体浓度增加,并促进其横向运移。另外土壤湿度还可影响收集基质对有机物质的吸附。此外,土壤水饱和会限制气体移动性,如果钻孔底部的土壤孔隙水分饱和,则不能对底部土壤进行采样。
c) 温度
低温环境会对土壤气体采样造成诸多困难。土壤温度下降会影响有机化合物挥发并降低污染物的蒸汽压和扩散率,因而会导致较低的观测浓度。土壤冰冻会极大程度上限制土壤气体和蒸汽的移动性,阻碍其向大气排放,并导致其在最冷区域富集。
d) 风速
因为土壤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气压、温度、降雨或灌溉和风力等,都可以造成土壤与大气间压力差,从而引起土壤气与大气产生对流交换。对流现象在孔隙度大的表层土壤中尤为明显。另外,表层土壤还能通过扩散机理与大气进行换气作用,所以位于表层土壤中的土壤气受到大气的干扰较明显。
e) 地下水水位埋深
降雨等引起的地下水位升高,对气体施加压力并将其压到地表,同时也会堵塞运移通道。表层土壤饱和能够限制气体向大气的排放,也会改变气体压力和浓度。
此外,降水或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渗滤水可以淋洗孔隙空间,并因此去除一些VOCs。
f) 采样位置离地面距离
对于土壤气体的常规监测,最小采样深度宜不小于1m。当采集土壤中靠近表面的气体时,需考虑环境空气渗入的影响。
四、土壤气采样位置的选择
土壤VOCs气体采样的深度取决于调查要求和场地条件,如岩土结构、地下水位、运移路径等,这些条件应在土壤气采样规划之前确定。
《土壤质量 土壤气体采样指南 GB/T 36198-2018/ISO 10381-7:2005》中指出,土壤气的采样位置最浅不宜小于地下约1m,最深不宜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小于1m。土壤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大气不断进行气体交换,所以位于表层土壤中的土壤气受到大气的干扰较明显,土壤气的采样位置最浅不宜小于地下约1m。土层中地下水位上方由于毛细现象所润湿的范围称为毛细水带。毛细水带根据形成条件和分布状况可分为3种,即正常毛细水带、毛细网状水带和毛细悬挂水带,他们会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和降雨情况而上下移动。在此过程中,毛细管水淋洗孔隙空间,并因此会去除一些VOCs。所以,土壤气采样位置最深不宜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小于1m。
五、薄层粘性土包气带土壤气的监测
对于黏土丰富的土层或由于地下水位较浅造成的湿度接近饱和的包气带,土壤气中VOCs浓度检测值通常都会比较低。对于这种情况,Cal/EPA采用McAlary等研究的主动式土壤气采集方法对土壤气进行监测或者用被动式土壤气采样方法。为了避免大气压和温度因素导致地表附近的气体对土壤表层土壤气的干扰,Cal/EPA规定采样深度距地表至少5尺(约1.5米)。另外,检测探头应安装在蒸汽读数较高的深度。检测探头的垂直放置深度可以从表层直到不再遇到气相污染物深度区间选择。如果需要对地下进行垂直特征描述,最深的土壤气采样点可以设置在毛细管边缘附近。但是土壤气监测井和其探头不能太靠近地下水水位,因为随着湿度增高会导致影响VOCs从气相分配到液相中,造成VOCs气体检测值偏低。
六、土壤气监测的不足
土壤气VOCs分析通常只产生相对的结果,不能定量地确定土壤和地下水中对应VOCs的浓度,不能与目前国内相关的标准值直接比较,对土壤或地下水中的实际污染亦不能做出直接结论。
根据压力和温度条件,VOCs 以液相或气相进人土壤孔隙,它们以溶于水或吸附于固体土壤颗粒,或闭蓄在毛细管等形式存在。由于物质的相分布具有多样性以及对平衡随时间的影响,每次对土壤气污染物进行测定仅能提供其“当前”状态,所有对土壤的干扰因素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分布平衡和土壤气监测结果。
七、上海地区土壤气的监测
图3 上海地区包气带厚度及覆盖层岩性分布图
上海市地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东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一般潜层含水层的埋深在1-2m,离地面较近,且地表包气带涉及很大一部分的杂填土层。所以,对于潜水含水层埋深小于2m的场地,监测土壤气的意义不大,因为这种情况下土壤气中VOCs的监测极易受到大气,毛细管水和地下水的干扰。
对于极少部分潜水含水层埋深相对较深(>2m)场地,如果的确有特殊需要进行土壤气的监测时,可参考Cal/EPA的低通气性高地下水位的土壤气监测方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厅印发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
4月2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文件提出,完成全市“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夯实目标分解和推进机制,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按照完成“十四五”规划总目标设置年度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氮氧化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9日,罗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甸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全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黔南州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加快电网工程项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4月8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为规范和引导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推进挥发性有
目前,我国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以土壤监测为主,辅以地下水监测。这套方法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特殊性考虑不足,可能出现遗漏污染区域的可能性。与土壤监测相比,土壤气监测在VOCs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中具有可捕捉VOCs污染区域的能力更强,能更准确反映VOCs的气态扩散迁移过程和呼吸暴露风险,以及长期监测成本较低等优势,故有必要将土壤气监测作为VOCs污染地块调查评估的常规工作内容。针对土壤气监测在国内推广应用中仍受到缺乏土壤气采样技术规范、分析检测标准方法、土壤气环境质量标准或风险筛选值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等问题的局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供参考。
技术介绍1技术名称技术名称:生物堆英文名称:Biopile2技术适用性2.1适用的介质污染土壤、油泥2.2可处理的污染物类型石油烃等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2.3应用限制条件不适用于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粘土类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差。3技术介绍3.1原理对污染土壤堆体采取人工强化措施,促进
1技术名称技术名称:生物堆,英文名称:Biopile2技术适用性2.1适用的介质:污染土壤、油泥2.2可处理的污染物类型:石油烃等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2.3应用限制条件:不适用于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粘土类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差。3技术介绍3.1原理:对污染土壤堆体采取人工强化措施,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技术装备取得突破,高效低碳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充分满足重大环境治理需求。行业综合
北极星VOCs在线获悉,日前,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发布了关于《土壤气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快速筛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普遍存在于工业污染场地,因其易迁移和难降解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修复VOCs污染场地时通常存在拖尾、反弹和二次污染物释放的现象,限制了对VOCs的修复效率,这些现象均与修复过程中VOCs在相间的非平衡态迁移有关,但目前仍缺乏定量化的研究.基于此,选择四氯化碳为典型的VOCs,采用沙箱试验,探究了VOCs的相间非平衡态迁移在表面通风、土壤挖掘以及热脱附和气相抽提联用技术应用过程中对土壤修复的影响.
目前,我国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以土壤监测为主,辅以地下水监测。这套方法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特殊性考虑不足,可能出现遗漏污染区域的可能性。与土壤监测相比,土壤气监测在VOCs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中具有可捕捉VOCs污染区域的能力更强,能更准确反映VOCs的气态扩散迁移过程和呼吸暴露风险,以及长期监测成本较低等优势,故有必要将土壤气监测作为VOCs污染地块调查评估的常规工作内容。针对土壤气监测在国内推广应用中仍受到缺乏土壤气采样技术规范、分析检测标准方法、土壤气环境质量标准或风险筛选值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等问题的局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供参考。
基于河北省某焦化厂前期土壤调查结果,选取约30000m2污染较重的区域开展苯土壤气通量专项调查并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采用J&E-DED模型计算苯的室内呼吸暴露途径健康风险,并与基于J&E模型和实测土壤气挥发通量计算的风险结果进行比较.
摘要污染场地中土壤气样品的采集是蒸气入侵风险评估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主动土壤气采集技术包括真空苏玛罐和泵吸附管,其操作繁琐、成本高、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采集短时间的浓度.土壤气定量被动采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采样技术,很好地克服了主动式采样存在的不足,是目前污染场地中土壤气调查的研
近日,青岛安工院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专家团队,依托莱西油库退役场地,组织开展油库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交流。专家团队利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该油库近200个监测点的土壤气、重金属、地下水水位等多参数进行了快速检测筛查,并采集了16个土壤样品和20个地
2019年1月8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污染地块采样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原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姜宏调研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张红振研究员、环境保护部标准研究所姚芝茂研究员、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陈素云教高、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马骏高工等专家
日前,北京印发《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前言为防止潜在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污染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北京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
日前,北京印发《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全文如下: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的通知京环办〔2018〕101号各区环保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为落实《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分解》(京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