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浙江大学朱利中院士团队致力于研究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宏观规模化固碳应用情景及估算我国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总体潜力等,为揭示生物炭的环境行为和提高土壤-生物炭固碳减排潜力以促进实现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近日,他们又揭示了生物炭“土盔甲”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土盔甲”有何奥秘,它能为碳封存保驾护航吗?
污泥炭化技术是污泥资源化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0年—2020年发表的关于污泥基生物炭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综述分析。详细分析了污泥基生物炭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和研究热点,讨论了现有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污泥基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特征,探讨其在污染物固定、土壤改良及延缓气候变化等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以砷(As)污染红壤为研究对象,以耐污染能力强的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为土壤动物,采用生物学模拟试验方法,探讨了铈锰改性生物炭(Cerium-manganesemodifiedbio,MBC)与蚯蚓联合作用对As污染红壤的稳定化效应。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改性生物炭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生物炭的改性方法,简要阐述改性生物炭在环境(土壤和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了磁性生物炭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改性生物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为定量研究生物炭对镉(Cd)的吸附作用,以灰分含量不同的小麦秸秆(W)和猪粪(P)为原材料,分别在300℃和700℃下热解制备4种生物炭(WBC300、WBC700、PBC300和PBC700),定量分析了生物炭对Cd的吸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制备温度会造成生物炭的表面空隙结构、官能团的数量、种类等特性的不同,是影响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对于城市污泥控制热解温度制备生物炭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仍较少。本文针对不同热解温度制备污泥生物炭对重金属Cr(Ⅵ)的吸附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污泥为原料,不同温度梯度热解制备生物炭,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在不同pH值、初始Cr(Ⅵ)浓度、吸附时间的条件下,研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吸附Cr(Ⅵ)的影响,以期为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提供参考。
核桃壳生物炭BC400、BC500、BC600分别使土壤pH升高了1.07、1.31、1.38,弱酸可提取态Cd含量减少了17.02%、20.20%、24.53%,可还原态Cd含量减少了8.9%、19.1%、38.2%,可氧化态Cd含量增加了44.83%、78.45%、100%,残渣态Cd含量增加了66.03%、71.43%、89.21%。同时,土壤pH与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核桃壳生物炭能够对Cd污染土壤起到钝化修复作用。
本研究以杉木屑为原料,在不同碳化温度下得到的炭前驱体,再通过液相还原,获得以生物炭支撑纳米零价铁的复合材料,并考察了生物炭和零价铁负载生物炭对铜、钴、镍、铬4种共存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证明了该修复材料具有从水溶液和污染土壤中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优异能力。
摘要:土壤中金属污染导致食用林产品、农产品中重金属高富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生物炭作为简单易得,来源广泛的吸附材料,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修复。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改性剂的选择与功能、改性方法及改性生物炭的特性。介绍了改性生物炭的表征手段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
GrnFuels可再生柴油及航煤项目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GreaterBatonRouge港口。该项目日前宣布选择托普索专有的HydroFlex加氢处理和H2bridge制氢技术,以实现其低碳排放指标。此专有技术可使该项目每年捕集约100万吨生物质二氧化碳,并封存于地下深水层中。预计该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将于2024年完工,届时可
摘要:为探讨不同特性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典型重金属铅(Pb)和镉(Cd)迁移累积的影响,分别选择花生壳、水稻壳、小麦秸秆、椰壳及生物燃气副产物5种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及不同粒径椰壳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进行多茬蔬菜盆栽试验,研究各茬蔬菜可食用部位生物量及Pb和Cd累积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
近日,为加强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的提高,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科技进步,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对2023年度北京市政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高能环境两项技术成果“多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办土壤〔2021〕21号)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在陕西省部分区域执行颗粒物和镉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省级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防治资金主要支持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重金属减排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以及事关农产品、人居环境安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或修复等工作。河南省省级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8月31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本指南规定了上海市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工程的工作流程、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监测及修复效果评估等。本指南适用于上海市重金属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工程,可作为污染土壤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第二批)的公告,涉及长沙市(宁乡市),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娄底市(冷水江市、新化县),衡阳市(常宁市、耒阳市、衡南县),郴州市(临武县、桂阳县、宜章县、苏仙区、永兴县),永州市(零陵区),岳阳市(临湘市、平江县),邵阳市(新邵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2月25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中区域等特定区域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告,详情如下: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集中区域等特定区域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告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加强耕地土壤污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1月7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是由南开大学、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科环境修复(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天津农学院起草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1月4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重庆市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实施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3%以上(其中2022年1.2%,2023—2025年每年0.6%),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镀行业、铅蓄电池制造业、
11月4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一、二标段评标结果公示。二标段预中标单位为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标段预中标单位为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详情如下:
10月8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一、二标段招标公告。详情如下: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一、二标段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1.1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已由成自然资业务〔202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7月14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示2021年度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专项资金(第二批)拟支持项目,拟对宝鸡市凤县历史遗留工矿地块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项目、凤县双石铺镇安沟村历史遗留涉镉等重金属废渣污染源整治项目、三原县污染地块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方案、宁强县有色金属选矿厂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污染地块固化/稳定化处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本标准规定了固化/稳定化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2月1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征求意见稿)》等八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规范固化/稳定化(征求意见稿)》等八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稳定化材料的用量为表观参数之一。在实验室小试试验和工程应用中,多以“投加比”的概念量化稳定化材料的用量。
化学还原稳定化修复是工业铬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针对不同污染程度及理化性质的铬污染土壤,选择最为高效、经济、适用的稳定化修复材料是铬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最核心问题所在。针对上述问题,重点对现有铬污染土壤修复材料,如铁系、硫系、铁硫系、有机类及微生物菌剂的修复原理、影响因素、实际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修复后环境风险和长期稳定性等多方面进行总结,为实际修复工程中六价铬修复材料的选择及修复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与指导建议。
摘要:六价铬是国际公认的47种最危险废物之一,研究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南市某典型铬污染场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化学还原+固化稳定”的修复治理思路,针对修复剂类型、投加比、反应时间、还原效率、修复成本和环境效应等因素,确定了该修复工
摘要:介绍了某历史遗留重金属废渣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通过场地环境调查,确定了污染物为砷和铅,修复工程量为1.2万m3。本工程修复技术路线为,场地的废渣及污染土壤采用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填埋的处理方式,原场地基坑达标后采用干净的土回填,通过种植黑麦草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修复目标分为清运目标和
导言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是全世界持续关注的环境科技热点。生物炭与功能性微生物的联合修复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修复策略。但当前对于复合菌剂中生物炭和功能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稳定化修复效果的贡献缺乏研究,对土壤重金属稳定化修复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单一或连续化学提取的金
重金属是土壤修复行业中的一类典型修复对象。目前,对于国内多种多样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情景,大多采用比较快速、经济的稳定化技术以匹配工期紧、资金少等修复过程中经常存在的现实问题。适宜的修复材料是土壤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文从土壤重金属稳定化的理论原理和修复实践两个
简介:作为一项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相对陈旧的技术,固化稳定化近年来在中国土壤修复市场中应用广泛。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以下观点:(1)研发更高性能和可持续的修复材料;(2)重视稳定化作用,降低修复材料的消耗并避免过度修复;(3)跨学科紧密合作,依托高科技分析方法与模型,提高修复长期有效性
摘要:以Cu(铜)和Ni(镍)等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Na2S、铁粉、FeS、高岭土、nano-HAP、油菜秸秆生物炭和石硫合剂对其进行稳定化研究,以重金属浸出浓度下降率和单位成本的重金属浸出浓度下降率综合评价各材料单独添加时的修复效果,并进一步选取铁粉、FeS和石硫合剂进行混料设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