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读
全球约60%的土壤碳储存在多年冻土区,随着气候变暖促进土壤碳排放,多年冻土区域有可能因此成为一个巨大的碳源。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式只模拟了冻土垂直水平上的缓慢融化,而没有考虑到冻土的突然解冻过程。冻土的突然解冻往往会导致地形地貌发生巨大改变,例如造成地面塌陷、快速侵蚀和崩塌,形成湖泊和湿地等。尽管只有不到20%的冻土区域可能会发生突然解冻,但这一过程可能会威胁到50%的冻土碳储量。对此,研究人员综合了现有的观测数据,结合一个一阶模型,模拟了冻土突然解冻对冻土碳平衡的影响。在RCP8.5的情景下,250万平方公里冻土突然解冻导致的气候反馈,与1800万平方公里冻土的缓慢融化导致的气候反馈相当。模型预测,在RCP8.5的情景下,冻土缓慢融化可能会使得生态系统净碳吸收,但是突然解冻产生的碳排放量可能会让这一潜在的碳汇化为乌有。到2300年,突然解冻所塑造的地形中,山坡侵蚀类型将占到3%,但其碳释放量却占到了所有地形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冻土解冻形成的湖泊和湿地则是甲烷的热点,但它们释放的碳被缓慢再生的植被部分抵消。考虑到冻土突然解冻后会趋于稳定、湖泊排水和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吸收的影响后,现有的模型只模拟了冻土的缓慢融化而忽视了突然解冻这一过程,因而实质上大大低估了冻土解冻时的碳排放量。
研究背景
永久冻土区占全球土壤面积的15%,却存储了全球60%的土壤碳(约1500 PgC)。高纬度地区的快速增温正在加剧冻土碳的分解,将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可能足以影响到气候系统。冻土碳非常容易受到冻土融化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排放量也可能非常巨大,这一现象已经是当今气候谈判的热点问题。
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式主要关注于气候变暖如何影响冻土活动层的高度及其水文状态。随着气候变暖,高纬度地区的冻土活动层的垂直高度将逐渐扩张。然而,在地表冰过多的地区,在冻土退化过程中会发生地表沉降,形成热喀斯特(thermokarst)。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热喀斯特等冻土突然解冻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这些过程过于复杂而未被充分研究,因此没有被充分纳入到耦合模型中。冻土几十年的缓慢融化只能影响到几厘米的土壤,而突然解冻则有可能在几天到几年的时间里影响到数米深度的土壤。在高地,冻土的突然解冻会造成热融滑塌、冲沟和活动层剥落等现象;而在排水不良地区,冻土的突然解冻会导致湖泊和热喀斯特湖的形成。在这些地貌中,冻土区域的水文状况都被极大地改变了。当解冻后的土壤处于淹水状态,其碳矿化速率受到抑制,但CH4产量增加。因此,随着土壤解冻,冻土的碳平衡也随之改变,并随着时间而发生生态演替。例如有研究就发现,在千年尺度上,热喀斯特湖从最初大气碳源转变为了碳汇。
研究方法
对此,为了比较冻土突然解冻和缓慢融化产生的排放量,研究人员综合了现有的观测数据,开发了一个简单、统一的一阶模型,用于探索冻土突然解冻的初始阶段以及随后的中长期生态系统恢复阶段的生态系统碳平衡(Fig. 1)。
Fig. 1 | 冻土突然解冻后的演替模式。a:在山坡或高地,冻土突然解冻造成滑塌、活动层剥落和冲沟地貌;b:在含有矿质土壤的低地上,则会形成湖泊;c:在富含有机质的低地上,则会形成湖泊或湿地。随着生态演替,一些地貌会恢复到初始的状态。
研究结果与讨论
解冻面积在RCP8.5情景下,冻土突然解冻的面积预计在2000-2300年期间增加三倍。有必要指出的是,冻土的突然解冻也是冻土周期沉积和退化的一种自然行为;因此,为了区分出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突然解冻速率,研究人员对1900年到2000年的历史背景值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使得冻土解冻速率迅速增长。在1900年,有90.5万平方公里冻土(约占整个永久冻土区的5%)发生了突然解冻。随着气候变暖,到2100年,突然解冻的冻土面积增加到160万平方公里;而到2300年,总面积预计增加到250万平方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突然解冻的区域会变得稳定而逐渐恢复,因此有可能再次形成永久冻土。碳平衡 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导致冻土突然解冻的速度加快,使得生态系统从净碳吸收转变为净碳释放。到2300年,冻土突然解冻导致的累积碳排放量约为 80±19 PgC(Fig. 2a)。相比之下,最近的研究发现,到2300年,冻土的缓慢融化预期将导致208 PgC 碳损失。因此,突然解冻的碳损失相当于缓慢融化碳排放的40%。而其中大部分碳损失来源于新形成的地貌,但是这些地貌只占总冻土面积的5%。
Fig. 2 | 冻土突然解冻导致的碳释放。不同解冻地貌的净碳平衡(net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NECB)以及CO2和CH4相对辐射强迫。a:整个冻土区的突然解冻;b:热融滑塌、冲沟或活动层剥落地貌;c:热喀斯特湖;d:湿地和湖泊。NECB正值代表生态系统碳吸收,负值代表生态系统碳损失。辐射强迫数据是累积值,正值表示输入能量超过输出能量。
解冻新形成的湖泊是巨大的碳源,但是那些成熟的湖泊以及干涸的湖盆则表现为较低的排放量,有些甚至为净碳吸收。因此,在进行碳评估时,还必须考虑到湖泊的成熟和排水过程,否则将高估新解冻湖泊的面积及其相关碳排放。另外,湖盆中植被的重新生长也能部分抵消碳排放(Fig. 2c)。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300年,在冻土突然解冻后的稳定期,植被的恢复抵消了约20%的碳排放量(约51 TgC yr-1)。约85%的植被恢复发生在稳定后的解冻湖泊和湿地。
从2000年到2300年,突然解冻所塑造的地形中,山坡侵蚀类型从将0.1%增加到3%,但其碳释放量却占到了所有地形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Fig. 2b)。这种地形有如此高的碳排放主要有3点原因。首先,它们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适宜的氧气有助于微生物分解土壤碳。第二,土壤在重新埋藏或向下游河流运输过程中很容易迅速矿化。第三,研究人员的模拟结果显示,这种地形下的植被恢复有限,无法有效补偿土壤碳损失。
在冻土突然解冻过程中,甲烷(CH4)仅占碳排放的20%左右,但由于其强烈的大气辐射强迫作用,贡献了总辐射强迫的50%。综合考虑CO2和CH4的排放量,从2000年到2100年,缓慢融化的碳排放量为613-802Tg CO2e yr-1,而突然解冻可以释放624-960Tg CO2e yr-1。因此,250万平方公里冻土突然解冻导致的气候正反馈,与1800万平方公里冻土的缓慢融化导致的气候反馈相当。2100年后,由于气候变暖使得湖泊排水和干涸,CH4对辐射强迫的贡献有所下降(Fig. 2a,c,d)。
由于任何地球系统模式都没有模拟冻土的突然解冻,量化它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仍然是一个挑战。随着气候变暖,冻土的解冻区域在不断扩大,而与此同时,形成的湿地和湖泊也在排水、干燥之间,因此量化这一反馈需要综合考虑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研究表明,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全球温度每升高1℃,冻土突然解冻将导致3.1 PgCCO2和1180 TgCCH4的反馈;而到2300年,则增加到7.2 PgCCO2和1970 TgCCH4。研究还发现,采取积极的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可以减少约50%的突然解冻导致的碳损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中铝集团所属郑州研究院牵头,云铝股份、中铝股份、包头铝业、中铝环保等单位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电解铝》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布的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电解铝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与要求,既适用于以冶金级氧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有关单位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价值,用于反演、推算、分析能源活动和碳排放情况,为企业节能降碳、区域污染防治、绿色金融发展等提供数据支撑,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北京:“电力看双碳双控”助力区域减碳治污电力大数据具有实时性强、准确度高、采集范围广等特点,可以用于分析能源活动和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11月13日发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履约清缴工作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24〕4号),要求对于履约存在缺口且确需通过交易市场购买的重点排放单位,可于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其余重点排放单位应于2024年12月25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福
根据智库CarbonBrief的最新分析,截止2023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7个成员国总和。自1850年以来的累积排放量已经达到了2,60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94%的全球碳预算用于1.5摄氏度的目标已经用尽。(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1992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大约是欧盟的五分之二(41%)。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11月22日发布关于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中开展碳排放评价的通知(川发改环资〔2024〕571号),要求化石燃料燃烧及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年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及以上的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在项目节能审查中开展碳排放评
为规范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工作,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碳排放的精准管理,建立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控制机制,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地方标准意见的通告,详情如下: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云南省以零碳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水平。2024年4月,云南省印发首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分别是安宁产业园区(新能源电池片区)、曲靖经开区、玉溪高新区、楚雄高新区(云甸片区)、祥云经开区。目前,5个零碳园区建设亮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11项火电相关招标,涉及国产阀门设备、碳排放数智平台、等离子点火装置、全厂门禁系统设备等,整理如下:江西公司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MW二期扩建工程国产阀门设备(第二批)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江西公司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共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中国也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8月2日,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转变,进一步加大能源经济绿色转型的力度与速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发言中提到,“中方将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这个发言发出来后,我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其实这是非常重磅的消息。为此,我打算在这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90%是通过土壤固碳,土壤固碳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土壤碳库是陆地最主要的碳库,提高农田有机质(碳)含量不仅可以提升耕地质量,还是一种缓解气候变化的固碳方式,因此通过适当的农业管理措施,农业土壤可以发挥较大的固
2月14日下午,嘉善县与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共建长三角双碳创新中心、姚庄镇与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共建长三角双碳创新中心实验基地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嘉善县举行。此次签署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全方位、多层次、优势互补合作关系正式建立。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将在嘉善开展土壤碳汇、无废循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导建设的“土壤碳中和与气候应对试验设施”项目已落地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并加速推进,一期工程“FACE实验平台”将于下月完工。这是江苏省首个以“土壤固碳”为研究方向的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项目,被纳入“2022年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仍在加剧,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而备受关注,精确估算森林土壤碳排放可为评估碳收支提供科学基础,服务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中科院植物所许振柱研究组收集整理568篇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运用数字化软件WEBPLOTDIGITIZER进行数据提取
土壤修复产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研究背景碳达峰(peakcarbondioxideemissions)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实现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主要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24日,中关村生态乡村创新服务联盟发布了关于《碳计量监测技术规程土壤碳汇领域》等团标立项的通知。
土壤碳汇是削减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在全球碳循环中,土壤碳库是森林和其他植被碳库的5倍,是大气碳库的3倍。土壤碳库中60%的碳以有机质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之中,巨大的土壤碳贮存量对大气CO2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全球碳市场逐渐完善以及我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土壤碳汇相关研究及技术支撑面临一些障碍因素的约束下,笔者认为,聚焦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利用市场手段发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对完善国内碳市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导读促进提高土壤碳含量的做法确实是对土壤和气候的双赢。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小小的野心:法国希望将其土壤中的碳含量每年增加0.4%,约翰昆顿写道。这代表着大量的碳将其捕获到土壤中,还会带来许多其他好处。我们都应该跟进这个项目!法国葡萄酒爱好者一直非常重视自己的土壤。但是现在,法国政府提出
由于长期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红壤退化现象极为严重。传统观点认为酸性红壤黏粒含量高及铁铝氧化物丰富的特点有利于有机碳的稳定;同时,富含的铁、铝矿物可以促进微团聚体的形成,保护有机碳免受生物降解。然而,与黑土、棕壤等相比,具有很强物理化学作用保护潜力的红壤有机碳含量却相对较低,并且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我国已在“十三五”时期基本摸清土壤污染状况的家底,初步健全土壤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全国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变化。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全面提升土壤污染的绿色低碳修复水平。我国土壤修复大概经历了15年的时间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仍在加剧,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而备受关注,精确估算森林土壤碳排放可为评估碳收支提供科学基础,服务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中科院植物所许振柱研究组收集整理568篇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运用数字化软件WEBPLOTDIGITIZER进行数据提取
土壤修复产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研究背景碳达峰(peakcarbondioxideemissions)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实现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主要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
研究背景碳达峰(peakcarbondioxideemissions)是指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实现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主要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
土壤碳汇是削减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在全球碳循环中,土壤碳库是森林和其他植被碳库的5倍,是大气碳库的3倍。土壤碳库中60%的碳以有机质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之中,巨大的土壤碳贮存量对大气CO2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7月2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吉林省环保厅共同组织召开了全省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部署今明两年全省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提出,近阶段要着力做好八项工作:一是强化目标责任的落实,加强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考核、评价和问责,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强力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加强环保和用地管理,强化政策支撑,妥善做好职工安置;三是抓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四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解决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六是加快
近期,各地有关生态建设的政策出台频率明显加快。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地方生态建设提速,未来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和造林等环保产业将进入战略机遇期。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会议还通过《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该方案要求,要突出水资源节约集约和合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