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郭承站:谢谢你的提问。这次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很多挑战,其中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的运行和监管对核行业也是一个考验。
疫情防控期间,生态环境部始终把核安全监管作为重中之重,我们既要加强自身的疫情防控,还要加强帮助和指导企业加强疫情防控,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和现场监督就要改变过去的方式,信息化、智能化在这次疫情当中应该说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大家知道核行业本身就是高科技行业,它的信息化基础比别的行业相对高一些。我们在长期的监管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已经基本建成了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核安全许可管理、核电厂的经验反馈、核技术利用管理等信息系统。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应该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是开展了网上许可审批。对核安全设备、人员、资质、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管理,一律进行网上受理审批,优化许可的流程,同时提高了许可的效率。
二是强化网上监督和检查。加强重点核设施、重大专项、主设备制造产业链上,利用互联网+辅助核安全现场监督。同时,我们在建造运行维修活动中,采取一些在线的视频检查、视频验证、视频会商方式开展远程技术审查、监督检查及安全检验,实现了核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的两不误。
三是强化网上数据分析。加快核电厂建设、运维、辐射防护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建立全国统一的经验反馈信息化平台,同时应用大数据和云平台对核电厂运行事件进行综合性和趋势性的分析研究,也就是汤司长介绍的我们加强事故风险的分析、原因的分析。
四是强化网上辐射监测。大家知道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是公众比较关心的。我们国家建立了一套自动的监测网络,覆盖了全国地级市以上。同时,我们在重要核设施周边建立了一套监督性监测体系。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应急的监测体系,同时在全国有1600个监测点,包括水、气、土和生物的监测,这些监测数据都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网站及时发布。疫情期间,让全国公众都能随时掌握我国辐射环境质量和核设施的安全状况。
这次疫情对我们核安全监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推动,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按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核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谢谢。
疫情期间对维护核电厂正常运行和应对异常状况人员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答问五)
中国核工业杂志:主持人你好,我是来自中国核工业杂志记者。想请问一下汤司长,疫情期间核行业在安全宣讲方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吗?怎么应对这次突发状况的?谢谢。
汤搏:我认为平常生产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方面在疫情期间同样需要注意,但是疫情确实给核电厂制造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疫情防控要求对人员的交接班、日常起居、交通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核行业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安全。疫情期间,确保安全最重要的是确保核电厂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人员以及相应的需求,以保证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保持处理突发的异常状况的能力。核电厂有很多安全措施,其中有一个应急措施,有一些人员要在异常状况下处理核电厂的情况,这些人员的数量、能力,在疫情期间一定要得到有效的保证。这是我们在疫情期间对核电厂安全特别关注的方面。
这次疫情我们知道中国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严格的管控措施、防控措施。我们也注意到,国际上有一些国家核安全监管当局,专门对核电企业在疫情期间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我们对照中国各级政府的管控措施,很多方面都已经超出了他们提出的特殊要求。各地核电企业都会严格遵守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要求,除了遵守这些要求以外,很多核电企业还采取了一些额外的疫情应对措施,总结起来有几个方面:
一、各核电企业普遍建立疫情防控机制及有关信息的及时收集和报送机制,严格掌握整个核电厂受疫情影响的情况。
二、核电厂采取了对控制区和核心区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疫情期间减少非必要人员的进入。举个例子,原来某个厂房漆脱落了会安排刷漆,此活动和安全运行无关,只是美观的需要。这样的工作在疫情期间会取消,调到其他合适的时间再做,以减少非必要人员的进入。
三、对维护核电厂正常运行和应对异常状况的人员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比如关键人员和他的替代人员尽量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所,防止被同时感染。最近和核电厂开视频沟通会时,核电厂的应急总指挥有一个替代人,本来两个人都准备参加沟通会,到最后仅一人参加,保证两个人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
四、尽量采用互联网+方式开展各种技术讨论审查,减少人员聚集。
五、加强后勤保障,对餐饮、卫生、交通等服务人员同样也要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六、做好核电厂疫情防控物资的准备,由于工作需要,核电厂日常就备有大量的防护用品,比如口罩、防护衣,所以在应对疫情方面有优势。这次疫情期间日常的储备为防护疫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各核电企业也在积极地向湖北、所在地政府和卫生机构、国际同行捐献防护用品,提供帮助。
总体来说,核电行业对这次疫情整个应对是非常平稳有序的,没有影响核电厂的安全运行,也没有影响核电厂的换料等工作。
谢谢。
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仍比较紧缺 目前三个在运行处置场正在改扩建(答问六)
中国日报:感谢刘司长。我想问一个关于放射性废物处置的问题,目前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怎么样?未来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是什么样的,谢谢。
江光: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关于放射性废物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一直非常重视,近年来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处置好放射性废物,确保安全。放射性废物能否得到安全处置,是直接影响到核能核事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核安全法》规定,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的建设应与核能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一台百万千万核电机组每年运行产生五十立方米左右的放射性废物,截至去年年底,所有在运核电站一共产生了整备好的废物总体积大约1.6万立方米。同时我国目前有三个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正在运行,建成的处置能力为7.6万立方米,目前已经接收处置废物4.5万立方米。
虽然从数字上看还有一定的剩余处置空间,但是并不能说处置能力是有余量的,因为核电厂的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只是废物的来源之一,还有大量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老旧核设施退役产生的废物需要进行处置,因此总的来讲目前我过的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还是比较紧缺的。
关于处置场选址建设,目前三个运行的处置场正在进行改扩建,核安全局已经完成了其中一个项目的安全审评,另外两个项目目前正在设计阶段。同时相关部门和单位也正在积极开展新处置场的选址,准备在核电发展相对集中的省份,选址建设新的处置场。
处置场的选址建设和垃圾焚烧项目类似,“邻避效应”非常明显。从技术上讲,建造一个放射性废物处置场不难,主要还是公众的接受性。近年来一些院士、人大代表纷纷呼吁,要对放射性废物处置、放射性废物管理问题专门立法,希望从法律方面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以及涉核企业在处置场选址建设过程中的责任。
我们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作为监管部门,我们的主要职责是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确保废物安全。目前关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导则有五十余项,这些法规、标准、导则基本都是跟国际接轨的。同时我们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公众宣传和信息公开,要破解“邻避问题”,最主要的让大家明白放射性废物处置是什么样的,否则大家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辐射会有无穷的想象空间而产生抗拒情绪。我们只有做好科普宣传,让大家能够了解和理解,才有可能破解“邻避效应”。另外我们要及时公开监测数据,做到信息透明,把处置场周围的环境监测情况及时公开,让大家心里有底,这样才有利于处置场的选址建设。这是处置场的问题。
放射性废物,根据其放射性水平分为低、中、高三类,前面所说的主要就是处置低、中放废物。除此之外,对于高放废物国家也有考虑,2006年多部门印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指南确定对于高放废物处置分三个阶段走,第一个阶段是从2006年-2020年为选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20年-2040年为地下实验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40-本世纪中叶为处置库建设阶段。目前来讲,我们已经从9个侯选场址中选出了推荐场址,去年国务院已经批复了高放废物地下实验室项目建议书,相关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已经成立,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这就是我们国家目前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情况,谢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到,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
用能之道在于绿色智慧节约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树立科学用能导向,实现绿色智慧节约用能,是逐步建立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2024年,我国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工作、开展经济社会节能降碳技术建设改造等一系列政策举措,预计全年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出席发布会,介绍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相关工作进展。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介绍大气环境工作情况李天威: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
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发改能源发〔2025〕115号),在全国率先启动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连接电池企业和绿电电源的绿电专线创新试点。旨在通过“绿电直供”模式,提升企业绿电消纳能力,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发展。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李天威首次以大气司司长的身份亮相发布会,围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主题介绍有关工作。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公开资料显示,李天威,1971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长期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工作,2015年12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总工程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国内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将用于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碳
2024年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资环集团”)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作为我国第98家央企,同时也是国内首家资源循环利用央企,中国资环集团肩负着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使命。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储能发展、油气勘探开发和绿证核发有关情况,解读《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并回答记者提问。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介绍新型储能发展、油气勘探开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司长王志华表示,生态环境部努力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核心制度。一是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将全国386.7万家排污单位纳入管理,其中核发排污许可证37.1万张,排污登记349.6万家,管控水污染物排放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一、《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印发实施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号角声中,国家“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奋进蓝图正徐徐展开。作为全球综合性能源企业的领航者,国家能源集团以“无废集团”建设试点为笔墨,在这幅壮阔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崭新篇章。一年来,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井下采掘到云端数据,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详情如下: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新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以下简称《指南》)。为更好理解和落实《指南》,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指南》制定背景数字化能碳
4月3日至7日,光大环境受邀参加中亚气候论坛,期间,与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和工业贸易部、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部、能源部磋商,成功落地费尔干纳州、纳曼干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纳曼干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光大环境在中亚投资的首两个项目,设计规模均为1500吨/日,总投资约
全国碳市场年度进展与展望杨梦帆nbsp;林立身nbsp;唐人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多项政策法规的发布促进了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印发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近年来,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这对垃圾发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第六届全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管理与创新应用研讨会上,北京予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予知环保”)总经理助理张运表示,垃圾焚烧烟气提标改造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而予知环保研发的高活性氢氧化钙脱酸材料,为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我国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与此同时,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313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
4月10日,中国华电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一季度工作,研判形势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动员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心、干字当头,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保障全年工作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主持会议
4月8日,中国华电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祖斌、吴敬凯、李旭红、赵晋山、曹海东、蒋方帅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会
3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在总部召开2025年一季度安委会暨生态环保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总结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二季度重点工作。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王敏主
“安全环保是底线和红线,更是生命线,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月7日,在开年安全生产第一会上,福建公司再次敲起安全警钟,警醒全员开好局、起好步,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回顾2024年,福建公司实现安全生产“11不发生”目标,发电量同比增长4.8%,供热量同比增长8.9%,连续7年获评
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生态环境部2月例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2024年,生态环境部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926件,其中人大建议521件,政协提案405件,承办总件数同比增长2.8%,主办件总数同比增长17%。截至目前,所有建议提案均已按期高质
从官网更新“公司领导”栏目至今,吕军已正式调任到大唐集团一周有余。这位从来没有过电力行业从业经验的“一把手”在这一周内,不仅奔赴内蒙古调研世界在役最大火电厂,还组织进行了多项、多方面的学习。首站:到世界在役最大火电厂调研2月1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到内蒙古大
2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2025年安全环保工作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回顾2024年安全环保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部署2025年安全环保重点任务。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副局
2月19日~2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到南方分公司调研。温枢刚一行先后来到汕头电厂、汕头勒门(二)海风项目、海门电厂、海门港务公司、南方分公司本部,深入集控室、汽机房、熔盐储热项目、营销运营中心等,详细了解生产运行、安全环保、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精益管理等情况
2月1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到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调研,看望慰问生产一线干部职工。吕军先后来到托克托发电公司厂展室、智慧能源中央控制中心、五期生产现场、智慧燃料管控中心,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历程、绿色转型、经营管理、保暖保供、安全生产等情况,并与一线职工
2月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建设环保工作会议召开。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公司建设环保战线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动成效显著。2025年,电网进入大规模集中建设、高强度创新攻关、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迎来技术创新区
近期,地方两会相继召开,明确今年重点工作任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备受关注。北极星对已发布的31个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汇总发现,多地将环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生态环境出现116次,绿色低碳55次,环保出现45次,空气质量36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