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评论正文

我国环保产业园国际化发展策略分享

2020-04-24 16:50来源: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作者:刘兆香 等关键词:环保产业园环保产业工业园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2.3 产业园国际化经验

(1)建立国际合作机构,开展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工作北九州工业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将其积累的工业环保技术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与国际合作机构(JICA)、北九州国际技术合作协会(KITA)联手,截至2014 年年末,已为150 个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培养了8000 多位专业人员,并将170 多名日本专家派往世界各地。

(2)提供学习、技术交流的平台,促进达成国际合作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作为环境学习场所被充分利用,每年接待约8 万人来园区参观。截至2011年10月,参观的总人数已突破100 万人。据中国生态修复网的资料显示,迄今我国已组织六期赴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的考察团,进行技术交流与洽谈合作,为我国环保人才的培育和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3)政府间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北九州市政府在北九州生态工业园的运行经验,促进了北九州市乃至全日本的环保产业发展,吸引了国际上正处于园区发展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11]。日本将先进经验和技术输出到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学习了园区运行经验及先进的环保技术,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如2012 年我国山东省原环保厅与日本九州生态工业园签订了《关于加强环保产业交流合作的具体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双方环保交流与产业合作。

2.3 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

2.3.1 发展背景

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东莞市人民政府和以色列经济部共推共建,由广东中以水处理环境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筹建与运营,是以色列授权在中国筹建的,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国际科技合作园(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见图5)。


2.3.2 发展模式

该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为全新规划型和虚拟型。产业园区的主要结构为“四个平台、两个中心、五个产业化基地”。四个平台是指市场对接、孵化、金融和交易服务;两个中心为国际水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和国际水技术检测实验中心;五个产业化基地包括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基地、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基地、水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基地、污泥无害化处理与回用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基地以及水相关软件研发基地。

2.3.3 产业园国际化经验

(1)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指导原则,围绕“项目、资金、技术”三大池为目标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中以国际科技产业园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指导原则,以项目带合作,建立“一台三池”水处理行业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围绕“项目、资金、技术”三大池为目标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区域水处理及环境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利用产业园平台与影响力,与项目、市场等资源持有方,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项目池”,为企业提供项目对接机会。

(2)与以色列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以项目合作形式进行技术交流产业园运用以色列的先进水处理技术,针对“污水站尾水提标”“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渗滤液”“生态修复”等建设了多个示范项目,包括“中堂镇下马四围河涌治理项目”和“桥头镇大东洲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并采用PPP模式在多个城市建设了多家污水处理厂及自来水厂,获得了政府对其的特许经营权。

(3)开展交流会,起到宣传交流作用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协同政府与企业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水交流会,邀请水处理行业的知名专家及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就水处理的技术和市场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会的举办对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交流及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3 我国环保产业园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3.1 环保产业园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3.1.1 健全环保产业园国际化发展政策

我国的环保产业园应利用目前已有的对外合作的区位、模式优势,引进跨国公司的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先进环保技术、设备、产业发展模式及政策机制的需求,鼓励园区内企业实施产品出口、海外投资、技术并购等举措,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污染治理设备进行大规模出口,打造具有良好环境保护综合效益的重大投资合作示范项目。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服务支持体系,设立“‘走出去’融资担保平台”等,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权益保障、资金支持、风险预警等服务。

3.1.2 在环保产业园国际化发展中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创新作用

借鉴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的发展经验,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指导原则。政府作为环保产业发展尤其是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推手,可给予园区一定的发展扶持基金,也可进行参股示范,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以政府的公信力做背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及技术规范,着力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帮助国外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借鉴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运行经验,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各国技术需求,实现园区技术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尊重市场行为,支持企业运作和商业化市场运行[12]。

3.2 拓展环保产业园国际化的具体渠道和方法

3.2.1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我国环保产业园区应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联络与交流,发挥双方在人才、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作用,稳健布局园区内的国际业务,推进高端项目集聚,推动提档升级。

3.2.2 建立国内外企业合作平台

积极链接全球创新创业高地,如美国硅谷、以色列等,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探索“国外孵化、国内加速”新模式,推动跨国创业、技术转移和人才引进,畅通环保市场信息及技术交流、对接、转移的渠道,推进平台合作模式,规范引导进行资源对接,助力企业借助合作平台合资开展环保示范项目,加大环保领域技术及信息的宣传推广。

3.2.3 建立国内外园区对接平台

园区对接合作可实现同时对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输出业务,为园区的政府及企业提供环保政策研究与交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培训与交流、环保技术研发与咨询、环保技术合作与展示等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环境服务,并可进行园区间的项目运作,打造环保行业国际化的全面发展。

3.2.4 探索园区发展和运行模式

好的运行模式才能促进长久发展,建议推行“‘政产学研’+ 基地+ 平台”园区国际化发展模式,即政府做引导,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平台提供渠道和桥梁,以基地为技术孵化地,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开展“园中园”配套模式,融合整体和内部,两条路交叉发展,大园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园区针对不同环保领域进行优化升级,小园围绕不同的环保产业类别形成集聚区。


原标题:我国环保产业园国际化发展策略分享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园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工业园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