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急剧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如何满足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要求值得思考。国土综合整治作为既可提高土地国土利用质量、推荐生态文明建设、又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益工作,值得政府与学者探索。在国家社会经济转型、机构改革的新环境新背景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念,开展国土空间全要素综合整治,对打造宜居生活空间、宜产生产空间,构筑绿色、协调、和谐、开放的美丽国土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此,本文对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综合整治;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当前国土综合整治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开展国土空间全要素综合整治,及时修复损毁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修复国土功能,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本文研究,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明确整治任务、类型、重点区域以及整治措施,对摸清区域本土资源、促进国土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且国土综合整治充分体现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意识。
1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解析
国土综合整治相对于传统上的土地整治而言,内容更全、范围更广,类型更多、目标更多元,手段更综合,是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3]。新时代的国土综合整治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综合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力量,对资源粗放利用、生态环境破坏、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采用综合措施对国土空间范围内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修复国土功能,提高国土利用效益和效率,最终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城乡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总的来说,国土综合整治更强调国土空间整治范围的全域性,整治对象的全要素以及整治过程全周期,国土整治也由初期的追求数量逐步演变为生态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高度。
2国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护保护存在的问题
2.1重开发、轻生态
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中建、环境保护”的思想根深蒂固。工业化、城市化、农村集中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草地、林地等,生态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严重。相反,建设中排放高、难以分解的物质残留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净污染能力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出现了危害加重、影响深远的形势,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发展。
2.2重单一、轻整体
从根本上说,综合管理和再生涉及广泛的部门,包括土地、规划、城市发展、运输、水、林业、农业和金融。各部厅之间的任务规定和地域分配问题导致了更多的管理工作,区域发展和保护措施缺乏统一的指导方针,导致环境治理和恢复的单一方向,对总体规划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并使总体和综合领导工作更加困难。
2.3整体综合理念滞后
国土空间是国土各组分之间、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需要用整体观和系统观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进行统筹。在目前实践中,相关工作往往分散在多个部门开展,未充分考虑整治修复对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的以项目拼凑,导致生态修复碎片化现象突出,对维护关键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缓解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效果不明显,甚至造成边修复边破坏的后果。同时,已有的整治修复工程实施中,存在着重工程布局施工、轻生态系统恢复分析评价的倾向,未能科学合理地安排“保护”和“自然恢复”“辅助恢复”或“修复重建”的措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仍需加强。此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生态治理智慧也可以适当借鉴,例如中国南方古梯田、都江堰水利工程,都蕴含着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发展观。
3国土综合整治创新推进方法与对策研究
3.1创新推进,长效管理
国土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土地质量与生态调查评价技术、土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科技技术创新开展国土综合整治,贯穿整治前期、中期、后期全周期过程,建立动态的、可追踪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提高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水平奠定基础。
3.2多方参与,共同努力
国土综合整治着眼于国土空间全要素全范围,涉及面广大,类型众多,系统性强,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下,推动建设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公众参与的长效协作机制,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消除国土综合整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充分调动各方能力优化国土空间配置,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3提升理论体系,激发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新动能
为了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相适应,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提出加快实施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着力构建地球系统科学核心理论,引领深地探测、深海探测科学前沿,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体系。同时,加强科研单位和管理实践部门的联合,在传统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汲取国内外整治修复领域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强化提升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体系,尤其是提升景观与恢复生态学理论、集成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体系,为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和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3.4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
布政司司长表示,绿色水产养殖是山和山,生态系统不是经济增长的成本,最终目标是改善生态系统,使经济更快、更有效率,这应是一个共同的作用。(a)在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优化发展,就环境与发展作出全面决策,逐步发展生态系统补偿制度,促进全面的环境保护,同时承担改善环境质量和监督的责任。生产企业和部门高度重视生产环境卫生,企业注重改进产品、建立循环生产的新模式和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如生态工业和农业。(c)加强努力,提高公众对人口社会层面的认识,使所有人都能集中精力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浪费资源和提高后代的认识。
3.5加大整合力度
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空间规划和农村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一项综合性的国家空间管理和生态恢复方案,整合与部门综合和生态恢复工作有关的项目,并指导各类综合建筑概念;(b)利用自然资源部门的政治优势,促进额外农业指标和剩馀重建指标的贸易,以刺激社会和资本流动,实现国家空间的综合管理和生态恢复,从而产生叠加效应。
结束语
当今社会,可用资源越来越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受到污染,社会应更加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因此,我们应首先注重我国的国内资源,因为国内资源是建设所有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坚持环境融合和加强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促进整个生态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河南襄城县紫云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人招标成交结果公布,中标人襄城县烟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标价格:61338.53万元,招标人襄城县国土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概况本项目为襄城县紫云镇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内容主要有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乡村振兴示范种植基地、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
5月10日,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发布淮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文件指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利用比例,保障新能源清洁电力生产基地建设,支持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渔光互补、分散式风电、风光储一体化、瓦斯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原文如下:淮南市国土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印发2024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项目共计604个,其中,续建项目393个,新开工项目211个。清单包括襄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襄阳武安环保能源发电厂项目(襄阳环境产业园一期)、鄂州市葛山片区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江夏区环鲁湖生态治理EOD项目(二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及生态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65号,以下简称《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1月29日,自然资源部网站发布关于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的通知。《指南》适用范围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修复,草原保护与修复,湿地保护与修复,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等乡村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8月26日,聊城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印发聊城市贯彻落实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走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16日,德惠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经济发展振兴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打造50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挥国家哈沈天然气主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支线等优势,利用优质的风能资源,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利用、新能源制氢等产业,建设服务长春、辐射哈长城市群的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8月22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强化质量发展绿色导向。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认真落实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推行绿色设计
2023年2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取得突破性进展。5市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
12月26日,山东省印发支持沿黄25县(市、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推进能源结构有序调整。开发建设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和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开展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对于配套建设
11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沿黄25县(市、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推进能源结构有序调整。开发建设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和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推动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开展新型储能
摘要∶实现污染场地安全高效修复是石化行业发展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从特征污染物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修复环境效应3个方面分析石化污染场地修复面临的挑战,预测未来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并提出按照污染程度进行分区修复治理的对策。
7月2日,上海建工集团召开生态环境板块整合重组工作动员会,决定将旗下园林集团所属上海琸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市政设计总院所属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进行整合重组,共同组建一家致力于提供土壤修复全产业链服务的生态环境公司。
日前,由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鼎实”)支持协办的“第二届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论坛”在天津举办,中科鼎实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杨勇、副总监王德宇等出席会议。本届论坛主题为“聚焦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十四五’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展望”,旨在持续加大对
本篇为城郊城区及河口全过程减污及清水修复治理技术的介绍,主要从研究成果、成果组成、成果应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城区-城郊-河口全过程推进技术示范,保障河流水环境持续改善。
摘要:我国的土壤资源在使用方面已经被占用十分严重,长期的生产活动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化学污染、工业污染等对土壤的负载净化能力造成了巨大压力,土壤的生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对土壤污染治理十分重视,为了恢复土壤生态环境,使土壤能够持续为人类提供资源,提出
水资源质量的优劣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如果地下水源地受到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安全用水与卫生专业杰出教授、伯克利实验室能源技术领域负责人阿肖克·加吉尔(AshokGadgil)教授为我们解惑。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地下水污染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大问
周静: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攘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工程化应用。现兼国家红攘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中心主任,江西省政协人资环委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环境专家等。长期从事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士壤酸化改
“首届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中国·天津)”日前在天津落下帷幕。本届论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主题为“聚焦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旨在宣传贯彻从2019年起开始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净土保卫战提供智力支持。在论坛上,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
首届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中国天津)及2019第五届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论坛”于3月29-30日在天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宣传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法》,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净土保卫战”提供智力支持。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生态学学会
天津3月29日电(记者黄江林)到2020年,天津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将达到91%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这是记者从29日在天津开幕的主题为“聚焦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的“首届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中国·天津)”上获悉的。开幕式上,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陆文龙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