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地界定了人与自然和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内生关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王夏晖等,2015),是对人地关系的一种生动阐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以山、水、林、田、湖、草等不同的资源环境要素所组成的复杂巨系统为主体,是对多层次、多尺度资源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人地协同关系的高度凝练(黄贤金等,2016)。基于这一理念,生态修复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当将自然生态系统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认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之间存在的物质、能量流动与交换,改变过去对单一要素进行生态修复的割裂格局,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成金华等,2019)。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具有以下特征:①整体性。山、水、林、田、湖、草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活动对某种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会对其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②系统性。不同资源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形成了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旦遭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势必对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很难通过生态修复恢复至原来的状态。③层次性。不同要素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功能等属性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等基本特性上也存在差异,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宜。④尺度性。不同尺度范围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复杂性、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尺度效应。⑤功能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多样性,例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应结合供给与需求,做好协调与权衡。
一、生态本底状况的调查与评估
生态本底状况的调查与评估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动态监测的重要环节,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和政策性。此项工作需要弄清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特征,摸清不同区域特别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所确定的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类型、格局和功能状况,掌握不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程度(土壤侵蚀、沙漠化、盐渍化、石漠化、冻融和酸雨等)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的空间分异规律,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提供基本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发展演变。②不同生态系统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的发展演变。③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敏感性分异规律。④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其权衡与协同的动态变化。⑤诊断当前的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⑥根据获得的基础数据将调查与评估的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操作。由于生态系统过程具有动态性,应及时对调查与评估结果进行补充更新,并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进行动态监测,以体现调查与评估工作的现势性。
在实际调查与评估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真实性原则。生态本底调查与估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且周期性较长,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调查与评估过程应能真实反映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状况。②科学性原则。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应兼顾方法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如数字测量技术、遥感、3S技术等,提高调查与评估结果的精度,并将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从而清晰展示区域生态系统各类属性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③规范性原则。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的调查规定、评估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严格落实重要环节的检查和验收制度,以过程的规范性来增强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④系统性原则。由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在调查与评估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不同的生态要素、流域上下游和区域之间的生态功能互补关系,同时考虑各类规划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以此增强调查与评估结果的内在关联性。⑤预见性原则。生态本底调查与评估的目的是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是优化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的重要依据,因此其结果不仅要反映生态系统的现实状况,而且也要对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启示意义。
二、生态修复工程的实践模式探索
对于已有的生态修复工程,应全面总结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加强生态修复在模式、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探索,从而进一步巩固生态修复工程的成效,同时也为其他区域即将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提供重要参考。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众多要素,因此必须要统筹兼顾,深入分析其在修复模式、修复技术、修复制度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促进生态修复工程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合理有序展开。
生态修复包括了基于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自然生态修复和基于人类干预的人工生态修复,反映了特定阶段的特定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人类心理等多种要素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修复的综合作用(胡聃等,2002)。因此,生态修复工程具有涵盖要素多、覆盖范围广、系统性强、时间跨度大等特点,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能仅仅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同时也应将人类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纳入考虑范畴,进行综合考量。传统的生态修复模式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修复,主要侧重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②对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修复,主要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③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修复,主要侧重于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惠益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然而,由于生态系统自身随时发生物质代谢和能量流动,加之人类活动和其他因素的干扰,通过生态修复技术使生态系统恢复并保持原来的状态,可能不符合实际。因此,构建一套遵循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的动态的、发展的生态修复模式,是提升生态修复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张文波等(2009)通过将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等因素融入已有的生态修复模式,提出了“点”“线”“面”和“多维立体”相整合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生态修复模式,分别对应物种修复、生态系统的复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修复、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的思想文化和行为的修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修复。因此,生态修复模式是一项动态开放式的课题,需要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探索生态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对生态修复的理论进行不断的补充和更新,从而在实践中对生态修复工程产生更加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生态修复技术指的是以生态修复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工程技术等多种方式,对于不同退化程度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从而使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并维持稳定状态的实践路径。根据修复方式性质的不同,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上述技术组合而成的综合修复技术。以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为例,欧美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到21世纪经历了从物理、化学修复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再到高效经济的修复的转变,中国在此方面的修复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以前到21世纪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进:①物理修复。包括填埋、刮土、复土等治理措施。②以土地资源稳定利用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特征的物理修复。③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土地复垦等。④以植物修复为重点的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式相结合(串丽敏等,2014)。不同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生态效果,而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是涵盖较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因此研发一套融合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的成熟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相关设备,是提升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的关键。
生态修复工程是涵盖众多要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生态修复制度来为其保驾护航。在宏观层面,应上下联动科学谋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布局和整体格局,加大对“两屏三带”、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红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敏感区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区域倡议的生态修复力度。为确保生态修复工程过程的科学规范有效,应加强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维护和提升区域整体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统筹考虑各类生态要素和各项修复工程,研究制定区域生态修复的技术指南、标注规范、技术路线、主要内容、标准方法、动态监测、成效评估、绩效评估等相关规范和标准,以此增强生态修复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应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生态修复的主体责任、考核机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等,建立生态修复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加快形成部门间的统一协同联动机制,整合已有的财政资金来源渠道,同时探索社会资金的筹措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生态修复。
三、生态修复的路径选择与格局优化
在理论储备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应根据不同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找准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结合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区域的整体特征和相关规划,准确识别需要重点保护和优先修复的区域范围和区域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统筹考虑各类生态要素在受损程度、目标要求、演化趋势、对于区域复合系统的作用等方面的差异,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包括斑块、基质、廊道的合理构建,优化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修复格局。在此基础上,应基于水源涵养、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生态廊道建设、植物种类选择等多维度、适用性强的生态修复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农牧用地修复、煤矿塌陷地修复、工矿废弃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综合修复和保护能力。此外,对于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应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的地理分布、基础设施建设等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系统进行多层次生态修复,如完善生态廊道网络、绿色基础设施等,有序推动生态移民进程,积极鼓励发展绿色产业,以此来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增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应统筹考虑人的要素,将人纳入生命共同体,妥善处理好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方面,生态修复应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尽可能发挥自然恢复的力量,辅以必要的人工修复。生态系统的不同自然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直接或者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外界压力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但是,当外界压力超出其生态阈值,可能引发系统发生不可逆的非线性退化,因此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系统效应和阈值效应,做到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科学修复。另一方面,应将人类福祉的提升和改善作为生态修复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为抓手,实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修复与人类福祉的有机统一。生态修复工程应把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以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重要牵引,向人类社会创造更多惠益。当然,由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和相互增益的协同关系,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不同目标,权衡与协调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内在格局及其与消费的关系,从而优化生态修复的效果。
四、生态修复的信息整合和系统管理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不仅囊括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而且覆盖山上与山下、流域上下游、地上与地下、陆地与海洋等不同地理单元,是多层次、立体化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建立上下联动的生态修复统一管理体制机制和形成多方参与的生态修复治理格局,从而保障生态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推进。为科学、有序、高效地落实生态修复工程的具体措施,同时对生态修复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动态监管,生态修复的信息化管理是必由之路。应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搭建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监测预警、反馈调控、工程管理等多功能集成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发挥其在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和监测调控作用。
在生态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应集中力量做好生态系统状况的调查与评估工作。充分运用RS,GPS,GIS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优势,进行基本数据的采集、记录、更新、补充和修正等工作,包括生态系统及各组成要素的数量、质量、结构、功能、地理特征、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等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融合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优势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过程的合理性、功能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内在机制进行逐一研判,并据此对生态系统在整体格局和局部区域的健康程度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基础数据和相关方法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等级划分,并基于生态系统动态反馈复杂过程和相关模型方法对可能引发生态系统状态的非线性变化的早期预警信号进行系统识别,进而讨论生态系统对于外界压力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界定人类活动的合理规模和强度。与此同时,综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类需求等不同要素,对生态系统的不同区域进行功能分区,确定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类型,包括水源涵养区、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土保持区、洪水调蓄区等,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理论对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物理量和价值量进行科学评估,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不同目标进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为生态修复模式与路径提供科学参考。此外,还应根据基础数据和相关理论对生态系统状态的演变趋势进行情景模拟与综合研判,以此增强生态修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生态修复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基于生态系统状况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科学的技术优势并不断创新技术模式,构建覆盖全要素的、一体化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和智能管控体系,提升信息化程度,形成部门协作、数据共享、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生态修复的整体目标和工程布局,在已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补充与更新生态修复的内容,并重新设计与调整生态修复监测点位的布局,集成多种方式、各方力量和技术手段,搭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动态监测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要基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修复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预警的指标阈值和不同级别,把握预警尺度,采用有效的预警方法,验证预警信号输入与输出的灵敏性,从而形成完善的生态修复动态监测预警系统。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AI)的技术优势,如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引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理解、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尝试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升生态修复动态监测预警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程度。积极发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优势,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全覆盖、全指标、全过程跟踪监督,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反馈与响应,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应对工程成效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以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的科学、有序、高效推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中节能铁汉及所属企业连续中标一批项目,类型涉及市政工程、生态景观及生态修复等。固戍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上盖公园新建工程(含停车场)施工中标单位: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铁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金额:10127.979575万元。项目简介:项目地点位于深圳市宝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十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示范基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人民法院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预防为主的原则,始终把常态化和创造性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环境资源
近日,中国电建生态公司中标深圳市罗湖区沙湾二水厂原水改建工程,该项目是沙湾二水厂扩建(含深度处理)工程的配套原水工程,旨在缓解区域供需水矛盾,提高片区集约化供水水平和供水安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深圳水库原水管(含取水口)、东部网络干线原水管、取水泵房等。同时,中国电建成都院中标
近日,湖北水发澜图公司喜中湖北巴东经济开发区白子滩河清洁流域治理勘察设计服务项目。这是今年10月湖北澜图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现代企业改制后,中标的又一流域治理项目。项目概况该项目由巴东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建设,业主为巴东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河道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
10月28日,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实施主体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28.4亿元,采用“生态治理+产业开发”EOD开发模式,推动涛雒镇海洋渔业与产业开发有效融合,通过产业开发收益反哺生态保护治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共赢发展。1
10月24日,中国南水北调丹江口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EPC)招标公告发布。丹江口市7座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修复面积约20456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具体包括堆体整形、封场覆盖、库区防渗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水导排系统、封场道路、生态恢复工程等。合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9日印发《张家口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结合生态修复工作实际,按照上下衔接、充分结合、简明适用、落地传导的原则,确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指标共15项,包括生态质量类9项和修复治理类6项,涵盖本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主要目标任务。[$NewPage$]
9月26日,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主要包括城市路网体系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等;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水环境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及
9月26日,广东景泽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股票停牌公告,经向全国股转公司申请,本公司股票自2024年9月27日起停牌。此前,景泽环境发布拟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提示性公告,申请终止挂牌的原因:基于公司经营发展和长期资本战略规划的考虑,同时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影响,
AquatechChina2024第十六届亚洲水技术展览会将于2024年12月11-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由荷兰RAI锐昂展览集团、锐昂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展会介绍01作为一个完全专注于水领域的专业展会,AquatechChina覆盖水处理全产业链,包含净水、水与污水处理、给排水管网及泵管阀、过程控
近日,广东景泽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拟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提示性公告。拟申请终止挂牌的原因基于公司经营发展和长期资本战略规划的考虑,同时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的影响,为提高公司决策和经营效率,高效开展业务,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实现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近日,财政部下达2024年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预算,本次下达48亿元,用于支持开展“十四五”期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及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原则,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落实习近
5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原则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提到到2035年,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63.0亿立方米,严格用水强度管理;筑牢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塔里木河等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天然林
5月7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贞武与中国能建广西水电工程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清会谈,双方围绕生态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杨贞武对徐清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业务情况及发展方向。他表示,双方合作基础良好,合作空间广阔
据新华社电记者22日从自然资源部和山东省政府在山东临沂举办的“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上获悉,2016年我国启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据了解,“山水工程”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格局范围内,涉及长江流域
4月9日,山西省黄河重点生态区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临汾)施工(1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6055.1221万元。项目包括7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共计21个子项目,建设内容涉及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草地生态系统恢
2月26日,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一行到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开展座谈,双方围绕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长江集团表示,规划院是我国林草资源调查和荒漠化监测、林草工程规划咨询等领域的“国家队”,是林草事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级智库,双方应加强多方面合作。规划院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湖南省首次出台市场化方式全方位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推动全省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6月19日,财政部官网对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进行公示,宁夏黄河流域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等7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公示按照《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近日,《江苏省2023年省级重大项目名单》正式出炉,江苏共安排实施项目220个、储备项目45个,年度拟投资567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80个、创新载体项目5个、民生保障项目6个、生态环保项目7个、基础设施项目22个。其中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月12日,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十四五”期间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通知,就项目申报有关事项作出通知,详情如下: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十四五”期间第三批
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局联合印发《湖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坚持系统观念和综合治理
近日,2024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远光软件在大会“电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专题会议”上作主题报告,分享AI赋能电力企业数智化发展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远光软件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张永铅表示,远光软件自2015年就开始启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致力于“为企业打造人机共进的
生态环境部8月6日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等3个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申报内容包含“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详情如下: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7月19日发布《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赣环气候字〔2024〕355号),目标到2030年,全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资源充分开发,试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达1000万吨以上。在生态系统碳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业减污降碳、公众低碳行为(碳普
近日,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印发《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全文如下: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
6月13日,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特锐德“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携全新产品及新一代数字化全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亮相SNEC,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集成生态系统,为源网荷储全场景用户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技术创新引
趋势一:数智技术生态协同、业务精简敏捷迭代、推进数字化业务网络构建。能源数字化转型在业务数据化、流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等方面完成数字化基础建设。数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决策中信息不对称、决策效率低下等难题,并形成了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管理、人工智能分析、优化决策相配合的数字
生态环境部编制并发布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该报告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推进110余个海湾建设美丽海湾,探索推进厦门市等7个城市全域建设美丽海湾,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制定印发《方案》是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重
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17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立足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定位,充分发挥城市能源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城乡建设、交通、生活低碳转型,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创新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开展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目标到2030年,全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资源充分开发,试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达1000万吨以上。在生态系统碳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业减污降碳、公众低碳行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