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市场正文

倒垃圾要用人脸识别?居民担心信息泄露 专家称必要性不足

2020-09-18 15:09来源:AI前哨站作者:AI前哨站关键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人脸识别垃圾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华盛嘉苑小区建起了“生活垃圾投放屋”。值得注意的是,投放屋使用人脸识别设备充当门禁,居民在特定时间段内需要刷脸进入。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去年,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在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伴随着这股垃圾分类热潮,在浙江、广东、福建、内蒙古等地,部分小区内新摆设的垃圾投放设施也配备上了人脸识别技术。

垃圾分类办:“刷脸”可保护垃圾分类屋,追溯扔垃圾者

为了落实垃圾分类,全国多地在推行“撤桶并点”等举措。一般而言,小区会撤掉原先的垃圾桶并设置固定投放点,居民要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定时定点扔垃圾。

华盛嘉苑小区投放屋的上线,也是基于新政策的要求。《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据赛罕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在固定时间内,工作人员值守投放屋,居民可自由出入。其他时间段,居民则需要通过人脸识别、刷卡等手段才能进出。同时,借助人脸识别门禁,工作人员也可以发现居民是否准确投放垃圾。

69.png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华盛嘉苑小区的“生活垃圾投放屋”。图自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站

赛罕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小区居民会实名领取相应的环保袋和厨余盒,如果工作人员发现有人错误投递垃圾,扫描环保袋和厨余盒上的二维码即可找到相关人员。如果有人说不是他所投递的垃圾,工作人员也能通过人脸识别门禁,找出他或者他家人进出投放屋的时间等等证据。此外,如果有谁破坏屋内设施,人脸识别技术也能很快找到肇事者。

70.png

贴有二维码的环保袋。图自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网站

不过,对于投放屋的人脸识别门禁,小区居民意见不一。据内蒙古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全接触》报道,有小区居民称,这方便了居民投放分类垃圾,垃圾分类也是目前的趋势。也有小区居民担心信息泄露,不愿意为了倒垃圾就录入人脸。

对于居民的隐私担忧,上述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该人脸识别系统的运营公司)在公安局上备过案”, 至于该公司如何存储和保护人脸数据,此名工作人员并不清楚。

此外,有小区业主抱怨,为何居民倒个垃圾非要用上人脸识别?“要求我们去人脸识别录入,如果要不(录)人脸识别,将来垃圾就没法进这个垃圾分类站。”一名华盛嘉苑小区业主接受《都市全接触》采访时说。

那么,是否如同上述居民所说,不录入人脸就无法倒垃圾?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这并非强制性要求,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居民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开门等手段,进出投放屋。

新风街一号院居民:担心“刷脸”记录的个人信息太多了

去年,北京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也上线了人脸识别垃圾桶。预先完成注册的居民扔垃圾时,垃圾桶将用数秒的时间自动“刷脸”。在识别出居民身份后,垃圾桶盖打开,还能根据垃圾重量为居民返还一定积分。除了“刷脸”,居民也可以使用按钮或刷卡打开垃圾桶盖。

德胜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上线人脸识别垃圾桶是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居民养成自主分类、源头分类的习惯。目前大约有1800多户居民注册了人脸识别垃圾桶。

9月15日下午,南都记者实地走访了新风街一号院,院内目前基本均为人脸识别分类垃圾桶,在部分区域还放置有传统的敞开式厨余垃圾桶。

71.png

北京新风街一号院的智能垃圾桶。南都记者潘颖欣 摄

南都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居民选择使用按键打开垃圾桶,而非“刷脸”。还有部分居民将垃圾投放到敞开式的厨余垃圾桶,有的甚至直接放在垃圾桶旁边的空地上。

“因为现在戴着口罩,刷脸(打开)则需要等一会儿。”一名选择使用按键打开垃圾桶的女性居民告诉南都记者。另一名自称是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男性居民说,该垃圾桶使用方便,但有的居民“刷脸后”过快投入垃圾,难以获得积分。

此外,还有一名女性居民对人脸识别垃圾桶存在隐私顾虑,不打算使用登记人脸信息,称“刷脸”记录的个人信息太多了。

针对部分居民的隐私顾虑,此名工作人员称,居民需要上传居住地址信息和人脸照片到系统中,所以部分居民不太愿意注册。“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还是宣传鼓励和引导,居民自愿为主”,除了“刷脸”,居民也可选择使用刷卡来获得积分。

该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会向居民介绍后台系统的安全性,负责该系统的企业也有签署相关的保密协议。

专家:应从数据收集、使用和存储等阶段保障用户人脸数据

类似这样的人脸识别垃圾分类系统并不少。南都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在广州市南沙区滨海悦城小区、湖州市高新区美和家园、福州市泊悦府小区等地方都上线了人脸识别垃圾分类系统。

其中,隐私顾虑成为民众关心的问题之一。

针对新风街一号院的人脸识别分类垃圾桶,有微博用户质疑:相关企业采集了许多人脸信息,但大众却难以确定他们是否拥有像银行、公安部门等机构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72.png

图自微博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新锐认为,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垃圾分类场景上的必要性不足,并且过于草率。尽管这或许会为用户带来便利,但这与其中存在的风险——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一旦泄露,对信息主体将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目前大众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技术原理、可能造成的风险并不了解,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它)后面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我们需要了解运营者是否经过研究和评估,有能力保护好人脸数据。”王新锐说,他认为应该将人脸识别的应用范围缩小在与安全相关的领域,同时也做好相应的评估。

那么,垃圾分类系统运营者应如何保护用户的人脸数据?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麻策告诉南都记者,在数据收集阶段,应充分告知用户相关的风险,让用户权衡和考虑;在使用阶段,也不宜超出用户的授权范围来使用、共享和处理用户数据;在数据存储阶段,应当有足够的技术安全保障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比如内部员工需要有相关的权限设置,同时也要保护数据避免受到攻击和篡改。

此外,麻策认为,应为居民垃圾分类提供多种身份识别方式,而不单单只有“刷脸”的途径。从垃圾投放和分类服务方面看,即使居民不提供人脸识别信息,也应照样可以实现垃圾分类和投放,投放站不能基于此要求居民使用人脸识别或拒绝居民投放垃圾。从提升居民的服务体验及增值服务方面看,人脸识别技术应是在居民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原标题:倒垃圾要用人脸识别?居民担心信息泄露,专家称必要性不足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查看更多>人脸识别垃圾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