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广东发布《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相关工作要求,指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工作,防控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参照国内外环境监理的相关经验,结合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的目的与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档案管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的工作目的与原则、程序、方法、内容、档案管理等。
本指南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监理。
本指南不适用于涉及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所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T503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298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68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DB44/26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T27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814广东省地方标准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
DB44/T753广东省地方标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建设用地
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3.2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
3.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指建设用地已经过调查表明土壤或地下水存在污染且需要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的项目,也指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不包含风险管控。
3.4原位修复
不移动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直接在地块发生污染的位置对其进行原地修复或处理。
3.5异位修复
将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从地块发生污染的原来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搬运或转移到其他场所或位置进行治理修复。
3.6土壤污染修复工程
环境监理按照环境监理合同对地块治理和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理。
3.7环境监理单位
具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相应工作能力和相关工作经验、承担环境监理业务的独立法人单位。
4工作目的与原则
4.1工作目的
环境监理单位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监督土壤污染修复施工单位全面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实现对土壤污染修复工程过程中二次污染的控制。
4.2工作原则
4.3公正性原则
环境监理单位依据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等相关文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客观、公正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相关工作。
4.4针对性原则
根据污染地块特点和修复工艺,重点针对土壤污染修复期间的二次污染防治要求,开展监督和管理。
4.5适时性原则
鉴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土壤污染修复方案的变更,因此环境监理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环境监理方案与工作内容。
5工作程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见图1。
6工作方法
6.1核查
依照相关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对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各个阶段及二次污染防治等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和检查。
6.2巡视
环境监理单位对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行视察活动。
6.3旁站
环境监理单位对修复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进行的监督活动。
6.4环境监理会议
环境监理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的环境监理会议,包括环境监理技术交底会、环境监理例会、专题会议和现场协调会等。会议由环境监理项目负责人或其授权的环境监理人员主持,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相关单位派员参加。会议记录重点记录参会单位和人员、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协商一致的意见及其它相关要求等。
6.5环境监测
为掌握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情况,环境监理单位使用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或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环境监测,辅助环境监理工作。6.6记录包括环境监理日志、会议记录等,记录形式包括文字、数据、图表和影像等。
6.7环境监理日志
环境监理人员针对每日的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概况进行记录,形成环境监理日志,重点记录工程现场进展状况、污染土壤清挖量、运输量和修复量、二次污染防治状况、往来信息、环境事故、存在问题及相应处理措施等工作情况。
6.8文件
环境监理单位采用环境监理工作联系单、整改通知单、停工通知单以及复工指令单等文件形式开展环境监理。环境监理相关文件格式可参照附1。
6.9跟踪检查
环境监理单位对其发出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落实,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的过程。
7工作内容
7.1环境监理准备
接受土地使用权人(土壤污染责任人)委托后,环境监理单位开展环境监理设施设备和人员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参加技术交底会议等。
7.1.1设施设备准备
环境监理单位根据修复工程类型、规模和二次污染防治要求配置监理设施设备,包括开展工作需要的办公、交通、通讯和生活设施,以及满足项目需求的常规设备和工具。
7.1.2人员准备
环境监理单位根据修复工程需求配置环境监理人员,包括环境监理项目负责人和其他环境监理人员,并明确各环境监理人员职责。
(1)环境监理项目负责人职责1)确定环境监理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指导环境监理人员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对环境监理工作承担总体责任;
2)主持环境监理工作会议、编制环境监理方案,签发修复过程中的环境监理文件;
3)建议和处理与环境保护相关变更,主持或参与工程环境保护事故的调查;
4)检查环境监理日志,组织编写并签发环境监理总结报告。
(2)其他环境监理人员职责1)参与编制环境监理方案及总结报告等相关文件、负责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2)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现场环境监理工作,填写环境监理日志。
7.1.3收集相关资料
环境监理单位收集资料包括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相关的技术报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修复方案等技术文件;
(2)地块及周边环境资料;
(3)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7.1.4现场踏勘
环境监理单位对地块及周边区域进行现场踏勘。重点关注地块内及地块周边可能受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影响的环境敏感区域,如居民点、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农产品基地及其它公共场所等;地块内实施条件是否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和修复方案中所述情况一致,若发现存在污染土壤被扰动且影响地块水文地质条件或导致污染物发生迁移等情形,按照涉及土壤污染修复工程主体工程的重大变更进行处理。
7.2参加修复工程技术交底会
环境监理单位参加由土地使用权人(土壤污染责任人)组织的关于修复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的技术交底会。环境监理单位审核修复方案是否满足二次污染防治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如不满足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必要时建议修复方案重新备案。会议结果形成交底记录,并由参会各单位签字确认。
7.3编制环境监理方案
环境监理单位依据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相关技术规范和资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环境监理方案。环境监理方案中包括项目背景情况、工程概况、工作依据、目标、程序、内容(包括监理要点)、方法、制度、组织机构及职责等内容,环境监理方案由环境监理项目负责人审核确认。环境监理方案的编制大纲可参照附2。7.4土壤污染修复主体工程环境监理主体工程环境监理的工作要点根据工程采用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进行确定,环境监理工作要点可参见附3。
7.4.1确认工程开工
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填报《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环境监理单位协助土地使用权人(土壤污染责任人)进行审核,开工条件如下:
(1)修复方案已经达到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并完成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等相关前期工作;
(2)工程现场二次污染防治准备工作已完成。
7.4.2检查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区域的现场放样范围
环境监理单位根据修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机构提供的资料,按照土壤污染修复方案,检查施工单位的现场放样范围是否符合方案中确定的修复范围要求。
7.4.3检查主体工程实施平面布置
环境监理单位根据修复方案检查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地块的平面布置。
7.4.4核查环境敏感区域与主体工程位置关系
环境监理单位应采用巡视的方法,核查项目修复区域与环境敏感区域位置关系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并初步判断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否可以接受。
7.4.5核查土壤和地下水分类暂存情况
环境监理单位采用巡视的方法,重点核查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分类暂存情况(如有)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与修复方案要求。
7.4.6监督修复工程中污染介质的运输过程
环境监理单位采用巡视的方法,监督修复工程中污染介质(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危险废物、固体废物等)的转移与运输(包括场内短驳、运输和外运等)过程,包括运输车辆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转移与运输路线,运输车次和运输量等,重点检查每一车次(或其它交通工具或运输机械)的装运介质、类型以及装卸点位置,并采集、留存影像资料。污染土壤外运过程采用联单方式进行管理,联单包括污染土壤运输量、出场时间、接收时间、运输车辆信息等,并由施工单位、环境监理单位、运输单位和接收单位等进行签字确认。
7.4.7异地集中式修复场所的环境监理工作
若污染土壤或地下水确需转移至异地集中式修复场所进行修复,环境监理单位主要负责原污染地块内作业和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防治的环境监理,并重点关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清挖、暂存、运输和预处理等过程。
7.4.8监督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后地下水去向
环境监理单位跟踪监督修复后地下水去向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与修复方案的要求。涉及到地下水外排时,重点检查排放口位置、排放方式和排放量,对排放地下水的达标情况进行取样监测等。
7.5二次污染的环境监测
环境监理单位对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及环境影响进行定期监测,评价工程实施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和周边环境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5.1大气环境监测
(1)监测项目大气环境监测内容一般包括污染土壤清挖、运输、暂存、修复等工程实施过程中大9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和修复设施(车间)污染物集中排放等。结合现有标准检测方法,大气监测包括TSP(总悬浮颗粒物)和地块特征污染物等指标,必要时加测恶臭和有毒有害中间产物。
(2)监测点位和频次一般根据修复工程功能区域规划及工程进度,在地块边界设置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在有代表性的环境敏感点设置环境空气监测点,在有废气集中收集处理的设施设置固定源废气监测点。监测频次依据工程进度和当年的天气情况而定,至少在在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完成后各监测1次,施工期无组织排放和固定源排放原则上至少每月1次,施工期不少于2次。鼓励采用智能化在线监测手段。
(3)评价标准敏感点大气环境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固定源和无组织大气环境可依据DB44/27第二时段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评价,恶臭评价执行GB14554。上述标准中未列明的,可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11月12日,湖南印发《关于开展湖南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湘环发〔2024〕61号关于开展湖南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民银行各市州分行,长沙市委金融办、各市州政府办: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水利厅9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征集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含工业节水技术装备、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工业环保技术装备三大类。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湖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征集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其中先进环保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和药剂、环境污染应急处理、环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9月13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天津市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应适宜金融资金支持。具体为:(一)治理责任主体为企业的企业投资项目;(二)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四)其他市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共7章、42条和2个附件。主要修订内容为:(一)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了自然资源部门职责分工,并增加了住建部门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为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全方位开展深度合作,近日,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爱春一行到访无锡市环保集团进行交流座谈。环保集团董事长黄晓峰、副总经理王燕艳、副总经理孙磊、企业发展部、总师办(双碳事业部)及湖泊公司有关人员参加。黄晓峰介绍了市环保集团发展现状和战
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展馆5|展位号C13琥珀(HUBERSE)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先进的环保设备供应商,专注于水、污水和污泥处理设备市场及相关新兴领域,是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专业性环保设备制造商。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是HUBERSE公司在中国的唯一独资子公司,全权负责中
重庆泓展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代理机构)受重庆渝隆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业主)、重庆桃花溪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代理业主)(采购人名称)(以下简称:采购人)的委托,对九龙坡区兰美路秦安机电原址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有资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广氮马鞍山AT0607019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招标,预算金额1877.311918万元。中标人需负责广氮马鞍山AT0607019地块用地红线范围内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负责修复过程的二次污染防治,负责完成项目的各项报批、评审、验收和移出污染地块名录等工作。负责项目的各项报批及内外所需的
2024年3月13日,重庆中渝电镀有限公司原址场地及影响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工程总投资额1379.92万元,本项目合同估算金额1054.76万元,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772平方米,建设规模为土壤开挖、场内短驳29055立方米,污染土壤外运至水泥厂处置9592吨,桩板挡墙588.9立方米,场地清表及外运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详情如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为推动实施水、地下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1月9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评估重点工业园
贵州省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12月30日发布《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分为九个章节共二十一条内容,从适用范围、管理职责等多个层面规范全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本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并调整部分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652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8739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376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43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9日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其中规定,将(一)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排污单位;(二)在本市开展环境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包括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并完成备案的社会监测机构、从事环
为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生态环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浙江省财政厅会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结合浙江省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实际,修订《关
2024年11月,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造纸行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协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东莞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造纸行业的顶尖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未来方向。为大会亮点之一,衡燃科技带来了国家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技术——“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流化床清洁高
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详情如下: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案编制、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分析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印发2024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三、四批),其中包含水污染防治(地表水)项目15项、水污染防治(地下水)项目1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74项、土壤污染防治项目1项。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三、四批)的通知各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立足战略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管理体系升级和企业架构建设,开创性完成公司M-21S管理体系全面设计,打造行业首套网省两级企业架构资产,推进综合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大厦构建成型,有力推动公司管理从“自转”向“公转”转变,从“经验型”向“现代型”转变。公司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科信技术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科信聚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信聚力”)与韩国S客户、国内T客户、国内M客户分别签署的框架合同截至2024年底的履行进展不达预期。据了解,科信聚力是科信技术的控股子公司,定位用户侧储能市场,主要产品为家庭储能、工商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推广,鼓励装机容量2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8%的比例配建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组成部分一并办理备案。鼓励
CarbonBrief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国如何应对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截至2023年底,中国有449个数据中心,是亚太地区最多的。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新报告中表示,2024年,中国占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25%,仅次于美国,是第二大消费国。与其他国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1915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5-03-2-060)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74500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服务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2024年绿证核发交易、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由赢科数能建设的佛山阳光陶瓷2.4MW/5.16MWh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式投运。预估,项目投运首年,收益可达数百万元,回报率十分可观。除此之外,该项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实时接入虚拟电网,实现与电网的智能互动,参与需求侧响应及辅助服务并可参与电力现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