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甘肃省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实施方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对此文件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9部门《关于印发<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环办固体〔2019〕3号)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办固体〔2019〕5号)有关要求,积极推动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全省规范有序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体系和防治环境污染的长效机制,结合我省自2017年8月以来开展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和转移管理制度试点情况,经与省交通运输厅会签,制定了该方案。
二、主要内容
《通知》文件共有五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三项内容。提出要将铅蓄电池污染防治作为打好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强化试点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现有收集和处理体系作用,坚持分类施治、综合治理。根据环境风险、收集处理客观条件等因素,分类合理确定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管控要求,坚持多元参与、全民共治。加强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出到2020年,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规范回收率达到全省废铅蓄电池总量的40%以上。
第二部分是试点范围。提出参与试点的单位应当是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其委托的专业回收企业和废铅蓄电池收集、利用、处置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鼓励试点单位依托有关行业协会、联盟等生产者责任组织联合开展试点工作。
第三部分是试点内容。试点内容包括集中收集模式、转运管理要求、信息化监督管理等内容。首先,明确了废铅蓄电池收集网点建设要求。试点单位可以依托铅蓄电池销售网点、机动车4S店、维修网点等设立收集网点,收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铅蓄电池,收集过程可豁免危险废物管理要求。根据环境风险大小将废铅蓄电池分为两类管理:未破损的密封式免维护废铅蓄电池(以下简称第I类废铅蓄电池);开口式废铅蓄电池和破损的密封式免维护废铅蓄电池(以下简称第Ⅱ类废铅蓄电池)。收集网点可以利用现有场所暂时存放少量的废铅蓄电池,但应当划分出专门存放区域,采取防止废铅蓄电池破损及酸液泄漏的措施,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废铅蓄电池收集提示性信息。第Ⅱ类废铅蓄电池应当放置在耐腐蚀、不易破损变形的专用容器内,防止酸液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明确了废铅蓄电池集中贮存设施建设要求。试点单位应设立废铅蓄电池集中贮存设施(集中转运点),将收集的废铅蓄电池在集中转运点集中后,转移至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单位。试点单位设立的集中转运点,应当符合所在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可以依托现有铅蓄电池产品仓库、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设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废铅蓄电池集中转运点,但应当划分出专门贮存区域,采取防止废铅蓄电池破损及酸液泄漏的措施,并设置危险废物标识、标签。依托铅蓄电池产品仓库设立的集中转运点和新建的专用集中转运点,均应当依法办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应保持废铅蓄电池的结构和外形完整,严禁私自损坏废铅蓄电池;第Ⅱ类废铅蓄电池应当妥善包装,放置在耐腐蚀、不易破损变形的专用容器内,单独分区存放并配备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第三,明确了申请领取废铅蓄电池收集经营许可证相关要求。试点单位从事废铅蓄电池收集活动,按照《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废铅酸蓄电池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甘环固化发〔2017〕31号)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审批具备拆解和冶炼工艺的项目,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危险废物许可证由省生态环境厅核发。取得经营许可的企业应定期向省生态环境厅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送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和转移数据信息。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取得危险废物许可证后,可以在发证机关管辖的行政区域内通过集中转运点收集企业事业单位产生的废铅蓄电池。
第四,明确了废铅蓄电池转移管理要求。收集网点向集中转运点转移第I类废铅蓄电池,应当做好台账记录,如实记录废铅蓄电池的数量、重量、来源、去向等信息。收集网点向集中转运点转移第Ⅱ类废铅蓄电池的,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向集中转运点、集中转运点向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单位转移废铅蓄电池的,应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中,应根据《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注明废铅蓄电池对应的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集中转运点应当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定期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的数量、重量、来源、去向等有关资料。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中,应当包括危险废物转移计划。
第五,明确了废铅蓄电池运输管理要求。通过道路运输废铅蓄电池,应当遵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的规定,并按要求委托具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应资质的企业或单位运输。破碎的废铅蓄电池应放置于耐腐蚀的容器内,并采取必要的防风、防雨、防渗漏、防遗撒措施。操作人员应接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业知识培训、安全应急培训,装卸废铅蓄电池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容器、车辆损坏或者其中的含铅酸液泄漏。在满足上述包装容器、人员培训及装卸条件时,以下三种废铅蓄电池可按照普通货物进行管理,豁免运输企业资质、专业车辆和从业人员资格等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要求:
(1)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JT/T 617.3)附录B所列第238项特殊规定,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为“2800”(蓄电池,湿的,不溢出的,蓄存电的)的废铅蓄电池;
(2)不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JT/T 617.3)附录B所列第238项特殊规定,但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1部分:通则》(JT/T 617.1)第5.1条要求,每个运输单元载运重量不高于500公斤的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为“2800”(蓄电池,湿的,不溢出的,蓄存电的)的废铅蓄电池;
(3)符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1部分:通则》(JT/T 617.1)第5.1条要求,每个运输单元载运重量不高于500公斤的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为“2794”(蓄电池,湿的,装有酸液的,蓄存电的)的废铅蓄电池。
第六,提出强化废铅蓄电池收集转运信息化监督管理要求。要求试点单位应建立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理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如实记录收集、贮存、转移废铅蓄电池的数量、重量、来源、去向等信息,并实现与我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或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废铅蓄电池转移必须通过信息系统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
第四部分是组织实施要求。首先,申请试点单位应当根据本方案以及《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废铅酸蓄电池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甘环固化发〔2017〕31号)要求,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并确定试点工作目标(2020年底前,使本单位在试点地区的废铅蓄电池规范收集处理率达到40%以上),向省生态环境厅提交申请。第二,试点单位应当有危险废物标识、管理计划、申报登记、转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制度;有配套的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集中转运点具备专用贮存场地、运输工具、收集包装设备;申请试点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近1年没有因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第三,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对申请试点单位的申报材料和相关污染防治设施进行评审或现场核查,根据评审或现场核查结果确定试点单位并进行公示;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第五部分是工作要求。工作要求包括组织领导、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试点单位和废铅蓄电池利用处置企业的监管,督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废铅蓄电池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将非法转移、倒卖、利用处置废铅蓄电池的违法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信息纳入生态环境领域违法失信名单,实行公开曝光,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要求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的监管,指导其采取保障运输安全的措施并遵守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打击废铅蓄电池运输违法违规行为。要求试点单位应向社会公布全部废铅蓄电池收集网点和集中转运点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运输车辆信息和收集作业人员联系方式,环境保护制度和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对非法收集、非法冶炼再生铅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三、其他事宜说明
根据《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2020年版)》(规定,废铅蓄电池收集网点暂存时间应不超过 90 天,重量应不超过 3 吨;集中转运点贮存时间最长不超过 1 年,贮存规模应小于贮存场所的设计容量。收集网点应划分出专门存放区域,面积不少于3m2,有防止废铅蓄电池破损和电解质泄漏的措施,硬化地面及有耐腐蚀包装容器,废铅蓄电池应存放于耐腐蚀、具有防渗漏措施的托盘或容器中,在显著位置张贴废铅蓄电池收集提示性信息和警示标志。集中贮存点贮存设施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贮存面积不少于30m2,有硬化地面和必要的防渗措施,有截流槽、导流沟、临时应急池和废液收集设施,有通讯设备、计量设备、照明设施、视频监控设施等。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0年版)》“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规定,未破损的废铅蓄电池,运输工具满足防雨、防渗漏、放遗撒要求,不按危险废物进行运输。
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继续开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0〕726号),试点时间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到2022年,试点单位在试点地区的废铅蓄电池规范回收率力争达到50%左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17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总体而言,浙江省已基本形成了焚烧、填埋、协同处置、综合利用等多措并举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高于危险废物产生量,特别是废活性炭、废包装物、铝灰渣、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催化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第一师阿拉尔市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的公告,项目总投资约3319万元,年处理固体废物15万吨。固体废物填埋场服务年限为5年,服务期满后进行封场处理。批复如下:关于第一师阿拉尔市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环境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3日印发《上海市纳入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共有403家企业纳入名单管理,其中新增企业纳入门槛,工业企业、交通1(航空运输企业)和危险废物治理企业为年能耗量1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万吨以上;交通2(水上运输企业)为年能耗量5万吨标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美丽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崛起,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以高水平保护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加快推动绿色低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总体而言,浙江省已基本形成了焚烧、填埋、协同处置、综合利用等多措并举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满足实际需求。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统筹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构建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要求,现发布宁波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
2023年惠州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840.7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3.54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2.67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27.28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3598.32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567.36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31.58万吨。惠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一、一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近日,沧州市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及经营项目建设情况,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约12.18万吨,建成投运的持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共计16家,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能力合计61.05万吨/年,其中利用能力42.45万吨/年,处置能力18.60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单位3家
近期,四川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发现部分涉气污染源未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为充分警示、曝光典型,现公布2024年第二批部分大气环境突出问题污染源名单。成都市龙泉驿区富奥威泰克汽车底盘系统成都有限公司主要污染问题:1.表面处理烘干废气处理设施活性炭长期未更换,现场开
为统筹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构建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和《珠海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要求,现发布珠海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向社会公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2023-2030年)》,到2030年底,建设1个以上国家危险废物区域处置中心和若干个省级处置中心,培育10家左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行业普遍达到“排放清洁、技术先进、外观
6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五华分局发布关于《西翥街道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批复显示,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响水箐片区。项目额定容量120MW,实际直流侧安装容量144.0012MWp,容配比为1.2。项目总占地面积166.388h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光伏方阵、逆变器、箱式变
6月17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总体而言,浙江省已基本形成了焚烧、填埋、协同处置、综合利用等多措并举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高于危险废物产生量,特别是废活性炭、废包装物、铝灰渣、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催化
日前,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昆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从生活垃圾处理的保障措施、社会参与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昆明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作出细化,共分七章三十五条。细则对生活垃圾每个类别进行更加细致地列举,提高分类准确性和公众辨识度,针对四类生
5月29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的通知。通知指出,可参加申报的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及技术类型有水治理技术、大气治理技术、碳减排技术、土壤及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固废利用处置技术、海洋生态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境监
日前,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黑龙江省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引导性建议的通告。文件显示,目前,全省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能力总体过剩,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等特定类别危险废物缺乏经济可行的利用途径,危险废物利用产业链精深加工不够,存在低水平和同质化竞争现象。详情如下:关于发布20
日前,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深化推进全域“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域“无废岛”建设成型起势,4个地级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无废城市”建设形成引领示范。全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向国内先进水平迈进,危险
日前,2024年昆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2024年昆明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4518.45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77.56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8.23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94.46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849.67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5.52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43.01万吨。其
5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发布。2024年,广西危险废物产生量合计约582万吨,共有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111家,总核准经营能力约610万吨/年。总体上看,广西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总体满足需求,基本覆盖我区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种类,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体生产经
4月21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为进一步构建党委和政府领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科技支撑、社
4月29日,《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文件提出,到2028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全文如下: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6月30日,甘肃电投张掖电厂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项目部3号机组点火一次成功,为后续锅炉吹管、整套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确保3号机组点火一次成功,项目部周密部署,提前成立专项工作组,精心编制点火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完成风压试验、油系统测试等关键调试项目;调试人员昼夜轮值,坚守一线,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5月退市市场经营主体名单。其中4家为强制注销,5家为自主注销,共计9家。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各地2025年7月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陆续公布。(详见:全国各地2025年7月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公布!)北极星电力市场网汇总了2025年7月各地区峰平谷电价并计算了峰谷价差。其中22个地区峰谷价差超过500元/兆瓦时,相较于上月增加1个。浙江、安徽、重庆、深圳、湖南、海南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23日~6月27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安徽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6月20日,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安徽500千伏金牛输变电工程属于陕北—安徽±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的配套送出工程之一,线路全长152.8千米,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铁塔370基。浙江浙江衢州衢江横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献礼“七一”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来临之际,易事特兰州绿能融合示范基地项目——榆中县新能源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开工典礼隆重举行。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领导,易事特集团副总裁刘宝辉、数字能源西北区域总经理周庭金等出席仪式,共同见证重要时刻。01政企合力,携手共赢该项目作为重点示
据新华社7月1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马兴瑞同志不再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陈小江同志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陈小江,男,汉族,1962年6月生,浙江龙游人,198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学学士,高级编辑。198
近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该线路全长1745公里,占西气东输四线总长过半。至此,中国天然气一次管输能力已突破40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通道。工程采取
6月30日,从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获悉,1-6月浙江在省间交易市场中,通过月度、月内集中竞价交易,组织开展省间绿电交易15场,共计成交绿电13.82亿千瓦时,较2024年全年增长154%。为推动省间绿电交易,国网浙江电力在消纳省内新能源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掘低谷消纳空间,主动联系有关新能源外送大省,先后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