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报道正文

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1-03-04 08:41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菁 吕蕊关键词:无废城市固体废物深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期完成100项年度任务,55项指标取得预期成效,其中15项指标国内领先,9项指标国际先进。”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深圳市国土面积约1997平方公里,管理人口却超过2000万,各类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每天产生量高达44万吨,固废治理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深圳市自2019年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积极探索“治废”新路径,力争将深圳打造成为超大型城市固废治理样板。

统筹保障:四大体系“四轮”驱动

“成立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各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全市上下‘一盘棋’推进建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水生介绍。在深圳,“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被摆在了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市级领导统筹推进。

为确保工作落细落实,深圳市高标准制定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构建十大体系,安排100项任务,并按“台账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要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同时,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制定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9项工作制度,一方面明确各部门固废管理责任,另一方面全面协同各项任务推进,动态实施评估。

此外,深圳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进行“四轮”驱动。“我们利用‘特区立法权’优势,在制度方面,将生产者、产废者责任延伸制纳入法治框架,编制4部地方法规和3部地方规章,出台77份政策文件,用制度助力‘治废’。”李水生介绍。

在市场方面,强化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系统打造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本地固废利用处置企业131家,财政补贴52亿元收运处置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医疗废物,激发固体废物各类市场活力。

在技术方面,新增51项地方标准规范,创新25项科技攻坚技术,其中3项技术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技术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在监管方面,建立市-区-街道三级巡查执法体系,创新环保主任、环保顾问等制度提高企业服务和监管水平。

源头减量:“绿色产业+绿色生活”两手抓

“降低固废产生强度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道。为全力推进固废源头减量,深圳市聚焦绿色循环,一手抓绿色产业发展,一手抓绿色生活推广。

在绿色产业发展上,深圳市一方面淘汰低端落后企业,另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为绿色赋能,积极推广创新减排技术,其中,深圳市招商工业集团友联修船基地采用高压水刀替换传统钢砂除锈的方式,助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减少10万吨。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38%,累计13个项目获评省级示范项目,占全省30%,位居全省第一。此外,推进“美丽田园”建设,秸秆还田利用,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膜回收率93%,农药包装回收处置。

在绿色生活推广上,深圳市于2020年10月发布《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市设置2.2万个集中分类投放点,聘请2万名督导员现场定时定点督导。截至目前,全市3815个小区和1690个城中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从30%提升到42%,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中名列前茅。

据了解,“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塑料污染治理升级行动、同城快递绿色包装和循环利用、“光盘行动”等也是深圳市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引领全民绿色行动的重要措施。

末端处置:新建投产项目提升本地处置能力

地少人多,产废量大是深圳的“硬伤”,为实现各类固废无害化处置,深圳通过本地处置和外运协同处置的方式已实现固体废物100%无害化处置,但本地处置作为最高效的处置手段,仍存在处理处置能力不足问题。

因此,提升本地处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深圳固废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体现超大型城市和先行示范区担当的关键。

深圳市以试点建设为契机,聚集资源,加大投入,新建投产46个项目,各类固体废物本地无害化处置能力提升至每日6.5万吨,资源化利用能力提升至每日14万吨,无害化处置能力比试点前增加了一倍以上。

其中,南山二期、宝安三期、东部电厂三个能源生态园垃圾焚烧项目竣工投产,新增每日1万吨处置能力,原生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和零填埋;累计建成24家固定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利用处置能力达到每日12.1万吨,初步实现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增8个危险废物收集和3个利用处置设施,全市危险废物本地收运处置总能力达到每日2824吨,比试点前增加了31%,本地处置种类达到41大类,占危险废物名录的89%;新增18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设施,新建华润海丰电厂污泥掺烧项目,掺烧发电能力达到每天6000吨,污水处理厂污泥实现零填埋。

目前,深圳市围绕六类固体废物开展综合治理改革,现已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分类收运利用+全量焚烧处置”模式、建筑垃圾“源头减排+资源化利用+多渠道处置+全过程智慧监管”模式、一般工业固废“绿色制造+创新技术应用+电子联单管理”模式、危险废物“标准化贮存间+视频远程执法检查+危险废物平台交易”模式、市政污泥“厂内深度脱水+燃煤电厂掺烧处置+零填埋”模式以及农业废弃物“美丽田园+农膜定点回收+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等一批可以为超大型城市固废治理提供经验和借鉴的示范模式。

闭环监管:科技赋能现代化固废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管控作为建立现代化固废监管的核心,深圳市以科技赋能智慧管理,始终把固体废物智慧监管系统作为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建设的核心项目推进。

一方面,按照全覆盖监管要求,建成全部固废种类智能模块,特别是针对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已覆盖所有产废企业,处置企业全部完成视频监控和车辆GPS+视频在线监管,并通过视频实施远程检查督导,实现“不见面”执法监管,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检查频次,节省执法人力,执法人员需求缩减80%,实现全方位、无死角高效监管。

另一方面,按照全流程管控思路,从产废到运输、处置,全流程电子监控,自动产生数据,并实时分析预警,全过程智能化闭环监管,实现源头可追溯、过程可跟踪、处置可监控。

在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文忠说道:“就算试点工作验收通过,也只意味着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才正式开始,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根据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要求,深圳到2020年底,要初步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模式,固体废物全部无害化处置;到2025年,“无废城市”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显著提高;到2035年,“无废城市”主要指标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效果显著;到本世纪中叶,“无废城市”各项指标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树立“无废城市”国际标杆。

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深汕生态环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各类固体废物精细化分类管理,重点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全面推广“无废”行动,推进源头减量,深度培育“无废”文化,以先行示范的使命,努力打造超大型城市固废治理的示范样板。

原标题:如期完成100项年度任务,55项指标取得预期成效 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废城市查看更多>固体废物查看更多>深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