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深入解读了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的共同命题,他表示国际钢铁工业已经进入21世纪20年代,从战略视野上看,其发展命题将是共同的,这就是向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中国钢铁工业而言,产品质量的品牌化也是一个大命题。
对于钢铁工业,特别是钢铁企业的功能而言,已经不仅是生产钢铁产品,而应该拓展为三个功能,即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的洁净钢制造功能、能源高效转换和及时回收利用功能以及大宗社会废弃物的处理、消纳和再资源化功能。这将引起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制造流程的变革,乃至钢厂模式的变化。
钢铁行业要走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发展道路
钢铁行业作为工业的重要领域,是能源消费大户,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我国粗钢产量巨大,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且流程结构上高炉—转炉长流程占主导,造成了钢铁行业CO2排放总量占我国总排放量的份额较大。未来要实现国家的碳减排承诺,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除了不应该继续提高产量,不能大量出口低附加值钢材,还必须走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的道路。
殷瑞钰强调当前要高度重视脱碳化,意味着要资源脱碳化、能源脱碳化、生产制造流程脱碳化、进出口贸易脱碳化、政策法规脱碳化,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走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发展道路。
同时,中国钢铁工业的流程结构也应在减量化的发展进程中做出调整,需以全废钢电炉生产建筑用长材来替代以中、小高炉—转炉生产螺纹钢、线材等大宗产品,也就是以适当的布局发展城市钢厂、利用“城市矿山”。
钢厂智能化核心是制造流程本质智能化
包括钢厂在内的流程型制造工厂,其智能化核心是制造流程本质智能化,也就是要建立一个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对智能化工厂而言,实现生产流程整体运行智能化才是本质智能化。供应链、服务链信息化并不能代表工程本身整体关联的本质智能化,而是智能化的外延或外延智能化。本质智能化工厂植根于其物理系统的结构优化及其内在组织信息的可提取性和可导入性。物理系统及其结构优化是“本”,其中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及它们的网络优化。
要解决钢厂的本质智能化,应该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流”协同和物质流网络、能量流网络、信息流网络“三网”融合的路径,集成推进,使之易于达到动态-有序、协同-连续的运行状态,即“三流一态”。
殷瑞钰指出,中国钢铁工业还要高度重视产品品牌化,产品品牌化的关键是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综述所述,中国钢铁工业应在战略反思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三大约束,即资源-能源约束、环境-生态约束、市场-品牌约束,理清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以高远的战略目标作为引导,适应新常态,正视困难、保持定力,找准方向、途径,调整发展思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日前,辽宁省地方标准《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标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辽宁省地方标准的通告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同意,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辽宁省强
2月12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19)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19)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衔接国家标准相关规定,推动我省轧钢工业高质量发
1月24日,荣程新能集团旗下天津众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与全球氢能一体化设备提供商清能股份战略签约,标志着荣程新能集团绿氢能源低碳冶炼攻关项目正式启动。双方将共同开发建设AEM电解水制氢项目,并构建“光伏—制氢—高炉富氢冶炼”集成体系,推进氢能新能源在冶金领域的有效应用。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
1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定向委托、河钢牵头实施的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批次项目,“河北钢铁低成本降污增效材料和关键技术研究”在河钢研发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河钢由超低排放技术体系向高效低耗、减污降碳协同技术体系的重大跨越,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结合的战略举措和务实
各有关单位:钢铁工业用水具有需求多样、水质波动大、管网复杂、废水处理成本高、污(废)水和污泥难处理等特点。为贯彻执行节水优先、系统协同治理理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吨钢新水消耗,优化水网络,发展智慧水务,实现废水“零排放”,促进钢铁工业用水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金属学会将于2025年7月2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中央企业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遴选确定产线带动、产品牵引、工程推动、中试平台、场景创建等5类共计50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鞍钢集团“绿氢零碳流化床氢冶金中试线”成为唯一入选的氢能相关项目。据悉,
12月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入河排污口设置》《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监测》,以及《回转窑无害化处置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规范》等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制定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
11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举办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矿业行业)名录发布活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白芨沟煤矿、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两个项目成功入选。至此,集团共拥有7项国家工业遗产、6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4项省级工业遗产、11项集团工业遗产,3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集团爱
11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举办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矿业行业)名录发布活动。华电不连沟煤矿成功入选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至此,集团公司共拥有2项国家工业遗产、5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6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国内电力企业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华电不连沟煤
9月25日,河钢集团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京诚)在河钢研发中心签署新兴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深化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涂镀板复合装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打造市场竞争力更高、战略协同性更强的利益共同体。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2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会议以“破界聚能#xB7;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引领虚拟电厂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天合富家受邀参会,并荣获“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厂创新示范企业”、“2025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日前,福州发布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征求《福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州市建材行
5月15日下午,安徽省虚拟电厂重点项目座谈会在合肥召开。省能源局电调处、省电力公司营销部、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省电力交易中心、省内第一批虚拟电厂重点项目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安徽省虚拟电厂建设发展成果。近年来,安徽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
中德开绿色智慧能源港项目5月20日在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启动,未来3至5年内,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布局超500座新能源充换电一体站,重点攻克寒冷地区充换电设备耐低温、快速响应等关键技术难题,有效推动电动汽车在寒冷环境下的普及应用。为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而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
5月20日,希姆西传感器生产基地在浙江安吉正式开业。希姆西传感器制造(安吉)有限公司由两山国有控股集团战略投资,打造集传感器精密制造、数据中台开发、AI诊断及油处理设备于一体的智能监测装备生产基地。希姆西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2019年创立于南京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工业润滑系统的智能
2023年5月31日,中国工程院已启动院士增选工作【相关阅读:增选不超过90名新院士!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含增选指南)】。中国科学院现今全体院士共914人,能源领域的院士主要集中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北极星电力网梳理如下: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4人)陈勇程杰成邓建军
4月29日9时,华北理工大学举办碳中和行动论证会暨钢铁碳中和学院成立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蔡美峰,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赵晶,河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廷山,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唐山
10月21日,节能服务进企业暨钢铁行业节能技术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钢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试图寻找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路径。
就钢铁行业而言,中国碳排放量贡献占全球钢铁碳排总量的60%以上,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
2021年9月24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在京举办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
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节点主要由粗钢产量峰值决定,据初步判断,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节点为2014年或“十四五”前期,峰值约为17—18亿吨。6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在2021首届南湖论坛(唐山)﹒钢铁工业低碳高质量发展暨全国钢标委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上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有可能在2014年就已经实现。由于近几年粗钢产量增长过快,有可能出现新的峰值,可谓“达峰”不难,“下坡”不易,并非完全取决于钢铁行业自身。殷瑞钰表示,钢铁行业碳达峰既取决于吨钢碳排放强度,包括高炉—转炉长流程和全废钢短流程之间的比例,同时也受到粗钢总产
“我宣布,中国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下称委员会)成立!”在4月22日世界第五十二个地球日,在上海中国宝武集团召开的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研讨会上,随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的宣布,全行业高度关注和期待的“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正式成立。
“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被列为重点“脱碳”对象。“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约占总排放量的15%,压力巨大。
“近些年,中国钢铁工业在吨钢能耗和吨钢排放量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由于新世纪以来粗钢产出总量剧增,从而引起钢铁工业的总能耗、总排放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明显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在近日举办的钢铁行业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电机交流会上说。作为碳排大户,钢铁行业如
2020年11月19日,中晶环境董事长童裳慧应邀出席由中国金属学会、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技术交流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