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事关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事关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曹立平局长,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执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通报几项近期重点工作。
一、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基本完成省级层面和下沉阶段督察工作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每届党的中央委员会任期内,应当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中央企业开展例行督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规定》,2019年和2020年,陆续完成第二轮第一批、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上海、福建等9个省(市),中国五矿、中国化工、中国铝业、中国建材等4家中央企业,以及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2个部门开展督察。
今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三批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和云南8个省(区)开展督察。截至目前,各督察组已基本完成省级层面和下沉阶段督察工作。
督察进驻以来,各督察组紧紧围绕督察重点,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切实发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和倒逼作用。在省级层面督察阶段,通过听取情况介绍、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等方式,掌握了一批问题线索。在下沉督察阶段,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督察地市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期间,针对重点问题线索开展了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并就是否存在“一刀切”方式消极应对督察的情况开展检查。目前,已曝光三批共24个典型案例。
各督察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督促被督察地方有力有序推进边督边改,以整改实际成效来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我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履约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认真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规定的义务,高度重视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监督管理,履约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完善政策法规方面,推动修订《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加大对非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法律震慑力。编制完成中国含氢氯氟烃生产和消费共7个行业的第二阶段(2021-2026年)淘汰管理计划,谋划“十四五”履约规划;在监督执法方面,继2018年、2019年后,2020年继续组织开展了全国ODS执法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在源头管控方面,向全国所有在产的四氯化碳(CTC)副产企业持续派驻驻厂监督帮扶工作组,开展源头管控,目前所有在产企业均已全部安装可核查、可定量的CTC在线生产监控系统,并联网至国家监控平台,实现对CTC的国家在线生产监控;在检测监测方面,制定硬质聚氨酯泡沫、组合聚醚、气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和工业清洗剂中ODS检测标准方法,完成9家工业产品ODS检测实验室建设。制定大气中ODS浓度监测规划,计划在2021年建设ODS背景浓度监测站点;在进出口管理方面,利用联合国环境署建立的“ODS出口前预先知情机制”,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累计驳回55批出口审批单,防止约1984吨ODS的潜在非法贸易,得到国际机构和进口国的高度赞赏。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完善履约协作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继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科技支撑和能力建设,为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作出中国贡献。
三、启动2021年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案例征集活动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去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方案》,今年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要求在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治理成效;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要求在海湾环境质量、海湾生态系统和亲海环境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治理成效,两类案例均要在全国范围具有明显的示范价值。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成效好、可持续、能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
为发挥各地先进经验和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我部近期全面启动了2021年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并进行宣传推广,让各地“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让群众直观地感受到治理成效、河湖海湾之美,记得住乡愁。
刘友宾:下面,请曹立平局长介绍情况。
曹立平:感谢记者朋友参加今天的发布会。长期以来,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和支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及时反映群众关切,深入开展舆论监督,促进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推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进步和发展、提高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向大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研究部署了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重大事项,为做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正式列入国家综合行政执法序列,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4月20日至21日,全国生态环境执法会在福建召开。这次会议是生态环境部组建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会。会前,孙金龙书记主持召开党组会,专题听取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汇报,要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生态环境执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黄润秋部长出席这次工作会并作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新形势下做好生态环境执法的重大意义,全面部署“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翟青副部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坚持严的主基调、加强新技术运用、增强执法新动力等重点工作进一步作出安排部署。
按照会议要求,“十四五”期间,面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新目标、新任务,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严的主基调,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主力军,坚决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近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抓好本次会议的落实,做到“五抓五强”。
一抓严格执法,强化严的主基调。持续保持生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敢于亮剑、铁腕执法,深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坚决制止和惩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行为。
二抓改革落地,强化体制机制。深化落实生态环境执法体制改革部署,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重心下移”落到实处、走向深入。
三抓执法方式,强化执法效能。全过程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新技术运用,推进移动执法建设应用和非现场监督执法手段,提高发现问题能力,推动规范执法智慧监督水平再上新台阶。
四抓突出问题,强化攻坚任务。紧盯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扎实做好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强化压实各方责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五抓基层一线,强化队伍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建设,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实现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全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主力军。
在这次执法工作会上,集中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的新制式服装。今年,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队伍都将陆续换上新的制式服装,这是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迈出的历史性一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特别的关心和厚爱。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积极投身攻坚一线,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建设一支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综合执法队伍。谢谢。
刘友宾:下面,请大家提问。
人民网记者: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同时,生态环境执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的工作中,在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执法又将如何发力?谢谢。
曹立平:谢谢您的提问。正如记者所说,“十三五”以来,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国执法队伍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充分利用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深入现场看实情、查实效,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全面摸清了重点任务的真实底数。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的大气监督帮扶,建立了“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整治等一批台账清单,摸清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形成了监督执法“一本账”。按照“有口皆查、应查皆查”的原则,对长江、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进行了排查,找到影响长江、渤海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病灶”,实现了入河入海排污口的“一张图”。
二是有力促进了攻坚措施的落实落地。连续四年走村入户,累计核查“煤改电”、“煤改气”村庄(社区)12万多个(次)、燃气公司3356家(次),有力推动2000多万户散煤替代任务顺利完成,保障群众清洁采暖、温暖过冬。开展排污许可证专项排查,检查企业10万余家,推动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到位。核查钢铁产能压减,火电、水泥等企业的超低排放(或特排)达标,“公转铁”重点项目进展等重点攻坚任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督促整改落实,搭建起政策制定“最前一公里”和落地实施“最后一公里”之间的桥梁,切实解决压力不传递、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接地气等问题。
三是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十三五”期间,大气监督帮扶累计检查企业(点位)210万个,帮助地方发现问题27.2万个,推动完成6.2万家涉气“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有力推动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共赢。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全国2804个水源地10363个问题整治,累计取缔涉及水源保护区的违法排污口6402个,搬迁治理工业企业1531家,一批过去想解决而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持续开展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推动556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1302家垃圾焚烧炉完成“装、树、联”,全行业实现基本稳定达标排放。开展“洋垃圾”专项行动,检查企业2396家,推动企业违法率和废物进口量持续“双降”,成为实现全国固体废物零进口的关键一招。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践中,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担当作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的成熟经验和打法,这既是“十三五”的宝贵经验,也是“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按照“五个精准”的要求,继续保持严的主基调,聚焦攻坚战目标任务,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久久为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在工作导向上,既要聚焦重点任务,又要落实“五个精准”。要聚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臭氧和细颗粒物协同治理、排污口排查整治等重点任务,又不搞“大水漫灌”“齐步走”,实施差异化精准帮扶,落实“问题、时间、区位、对象、措施”五个精准。
二是在工作方法上,既要“一竿子插到底”,又不断优化组织方式。统筹全系统之力开展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改善,黄河、赤水河等重点领域排污口排查等攻坚任务监督帮扶,又要做到“计划、任务、时间、地域、人员、方式”六个统筹,突出专业人干专业事,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三是在工作机制上,既要压实地方责任,又要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要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改善环境质量和企业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对问题整改一盯到底、闭环管理。同时,又要坚持帮扶的主基调,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治理水平。
四是在手段措施上,既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也要下笨功夫。在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排污口排查、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等领域,加强卫星遥感、大数据、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实现高效监管。同时,又要坚持深入一线开展帮扶,查风险、核问题、摸情况、对清单,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攻坚任务落地见效。
荔枝新闻记者:当前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被纳入到国家行政执法系列,正规化建设进入到关键阶段,我想请问我们执法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体现在几个方面?我们也关注到4月20号,生态环境执法全新的制式服装首次亮相,请问什么时候可以配发到全国?
曹立平:谢谢你的提问,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近年来,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在此我着重介绍一下有关改革进展情况。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按照中央部署,生态环境部与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改革要求,全力推进有关改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整合”。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共有2883个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比改革前减少765个。省一级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中,均将自然资源、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执法事项纳入生态环境护综合行政执法范围。一些地区还将内部职责与跨部门执法职责一并整合。天津、黑龙江、江苏等地将涉及核与辐射、机动车、固体废物的执法工作一并归入综合执法,实现综合行政执法职责上的规范。
第二方面是“规范”。全面梳理了执法事项,印发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指导各省制定公布省级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目录,明确职责范围。目前,已有15个省份报经省政府同意完成了省级目录的制定和社会公开,其余省份基本已报省政府等待批复,预计于6月底完成制定公布。
第三方面是“加强”。推进执法力量下沉,执法向一线倾斜。县级执法队伍在整合相关部门人员后,随同级生态环境部门上收到设区的市,由设区的市生态环境局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大大增强市级的综合统筹、指挥和调度能力。县级执法队伍普遍实施“局队合一”模式,提高基层执法能力。
截至目前,全国省、市、县级执法机构基本完成组建,改革的“前半篇文章”基本到位。改革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在基层执法方面该加强的没有加强,基层人员关心的岗位、编制、人员力量等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接下来,在前期基础上,要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着力推进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并在机制运行、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制度规范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关于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统一着装,这是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生态环保人多年的期盼变成现实。作为一名从事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兵,对此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这是几代环保执法人的努力结果,作为一名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能深刻体会到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感到生态环境执法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从早期的环境监理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执法的体制机制、基础能力、队伍建设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归根到底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同时也离不开广大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一线岗位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
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司法部印发了《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办法》,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文化市场、市场监管及应急管理6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统一着装。在不久前的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会上,新的生态环境制式服装已经正式与大家见面,应该说充分展现了执法队伍良好精神风貌,各方反响很好,各级执法队伍也非常期待。我们将积极推进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统一着装,力争今年尽早让符合着装条件的一线执法人员穿上新制服,展现新面貌。
需要指出的是新的着装不是简简单单的换套衣服,意味着新起点,新责任,还意味着更高的要求,统一制式服装的根本目的是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执法,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严守纪律,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局。为此,黄润秋部长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会上,对全国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要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听从党的号令。
二要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三要规范公正,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要纪律严明,严守纪律规矩,秉持服从命令听指挥、敢打敢拼勇担当的优良作风,全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
按照部署,我们正在制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将以统一着装为新起点,加快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力量配备,加大人员激励保障力度,推动建立立功授奖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执法容错纠错机制,让广大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更加珍惜荣誉,践行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不懈奋斗,谢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地方两会相继召开,明确今年重点工作任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备受关注。北极星对已发布的31个省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汇总发现,多地将环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生态环境出现116次,绿色低碳55次,环保出现45次,空气质量36次
日前,陕西榆林印发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详情如下:榆林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21〕40号)和《陕西省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陕政办发〔2022〕8号),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
日前,西安印发《西安市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详情如下:西安市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21〕40号)和《陕西省蓝天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陕政办发〔2022〕8号),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我市空气质量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西省印发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火电、钢铁、煤炭、焦化、建材、矿山等工矿企业新增或更新的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在黄河流域逐步开展煤炭、火电、钢铁、焦化、化工、有色等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统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陕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印发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压减非电用煤,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逐步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推动油品质量升级。到2022年底,
近日,济宁市政府印发了《济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生态强市建设取得突破,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济宁市
“十三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大幅改善,国家下达山东的九大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丰硕成果。“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山东将如何继续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接受本报专访,介绍“十四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
3月13日,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发出2020年第1号令——《关于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以下简称“《命令》”),决定从当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咬定“蓝天碧水净土”的目标,消除劣Ⅴ类国省考地表水断面,6个国考入海河流断面达标率为100%,AQI达标率达到95%,PM2.5
2019年的蓝天保卫战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治理,深入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业炉窑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做好消耗臭氧层物质淘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即将启动2019“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解读●2019年的蓝天保卫战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治理,深入推进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工业炉窑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柴油货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江苏电网环保技术监督会,通报2024年电网环保技术监督情况以及环水保报告技术评审情况和典型问题案例,部署年度环保重点工作,镇江、徐州和扬州公司作了专题发言,分享了各自在电网环保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果,为电网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会议学习
4月10日,中国华电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一季度工作,研判形势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动员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心、干字当头,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保障全年工作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主持会议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漳州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滞后问题”整改销号公示,目前,漳州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分别为:蒲姜岭焚烧厂(处理规模1800吨/日)、漳浦圣元焚烧厂(处理规模925吨/日)、常山焚烧厂(处理规模1000吨/日)、华安焚烧
3月10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月份经济活动分析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集团党组部署,分析公司2月份经济运行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主持会议并讲话,李向良、王益华、张涛、郝金玉、李启钊等公司领导参加会议
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消息: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2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于3月10日至4月3日分别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开展第三轮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公告根据工作安排,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其中提到,2024年,新增电化学储能电站装机52万千瓦,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高标准推动“能耗双控”,完成绿证交割248万张,淘汰落后企业301家、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57个,累计腾出用能66万吨标准煤,单位GD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2024年,胜利至张北特高压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全面完成偏远农牧户和边防哨所电网延伸及新能源通电升级工程。同时,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电力集团全国500强排名上升11位。报告中明确,2025年,编制“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1月)(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作者:杨永明)焦点月评“三桶油”定调,今年这些事要做!市场供需美对俄大规模制裁冲击原油市场欧洲多国天然气供应压力增大国内油气生产平稳增长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年迎两连涨行业资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四川省小水电自供区供电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综合考虑小水电自供区经营、运行、资产和小水电自供区经营业主、供区用户意愿等情况,在确保安全、生态环保、民生底线、社会稳定前提下,市(州)人民政府指导县(
12月16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聚焦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加强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到2028年底,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力争持证在产生产规模为大型的矿山95%以上、中型的矿山85%以上要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生态环境执法如何起好步?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近日表示,在“十三五”生态环境执法取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今年将更加强调“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共安排了四项专项执法行动。在专项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将强化与政法部门的联动,以严惩污染犯罪。
4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曹立平局长出席发布会,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在国家层面将组织开展四项生态环境执法活动。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曹立平在该部今天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执法活动中,将聚集影响群众环境权益和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聚焦环境问题多发频发的重点行业。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28日表示,今年将聚焦影响群众环境权益和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和环境问题多发频发的重点行业开展4项专项执法活动。
国大约有8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但要监管全国358万个污染排放源还是显得捉襟见肘。2021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的1号文件旨在通过建立“执法正面清单制度”“专案查办制度”等18项措施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介绍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六稳”
医疗机构废弃物管理事关医疗机构及公共卫生安全,也是全社会开展垃圾分类和处理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安庆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废弃物规范管理工作,在部分医院试点“互联网+医废监管”模式,让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智能,可追根溯源。12月10日下午,在安庆市立医院(新院区)的普外科一病区,后勤工作人
1生态环境部生态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夏季臭氧污染,已成为我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拦路虎”,与秋冬季PM2.5污染成为挡在我们面前的“两座大山”。2019年,全国337城市臭氧平均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全国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仅次于占比45%的PM2.5。2019年,京津冀及周
蓝天保卫战是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为此,国务院专门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行动计划》实施近两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长三角等3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总体上看,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有限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态势不会改变。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我们既有压力、有风险,同时也有信心、有决心。”近日召开的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
今年是“三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的收官之年,被视为重中之重的蓝天保卫战也已进入决胜期。新冠肺炎疫情会不会对污染防治攻坚战造成影响,特别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脚步会不会因此放缓?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明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生态环保工作有短暂影响,但是,不会改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