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

2021-05-08 10:05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键词:绿色低碳发展工业节能节能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浙江发布《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规划中提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应对气候环境挑战、能源资源约束,务实推进工业低碳节能转型、制造绿色清洁发展、园区循环化改造,转变过度依赖资源投入、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园区环境。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加快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行动,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立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完善低碳政策体系。详情如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系、富民强省的根基所在。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深化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论述和决策部署的浙江担当,是顺应大变局、把握大变革、应对大事件的战略选择,是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举措。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的基础上,作出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浙江抢占历史机遇、推动改革发展、赢得战略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系,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习题。浙江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不断推向前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编制好《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阐明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浙江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是指导未来五年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2021年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一、现实基础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把制造业作为富民强省之本,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数字经济领跑全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培育卓有成效,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7.0%、11.5%,到2020年底分别达15335亿元、5157亿元;工业增加值22654亿元,居全国第四。营业收入利润率从5.7%提高到7.2%,提高1.5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3.5万元/人,“十三五”期间累计增长40.8%。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分别达27.5万元/亩、136万元/亩,“十三五”期间累计提升47.1%、44.8%。

创新发展动力强劲。“十三五”期间,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1.5%提升到2.8%,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7%提升至6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2.9件提升到34.1件,规模以上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从34.7%提升到42.4%;累计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3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93家,省实验室4家;新增国家产品质检中心8家,新增“浙江制造”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分别为1968项、28项、784项;累计有1006家企业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1671张,获得国际认证证书200张;累计认定首台(套)装备、首版(次)软件1262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近4年均居全国第三。

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浙江全方位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到2020年底达7020亿元,占GDP比重10.9%,比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全国排名第四,“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规模位列全国前列,数字产业超千亿元企业1家、超百亿元企业25家、上市企业129家,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电子元器件和互联网百强企业分别达16家、9家、19家和4家,形成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安防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优势行业;“十三五”期间,累计认定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63家,培育“未来工厂”12家,在役工业机器人11.1万台,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10个,服务工业企业11万家,上云企业超43万家;全省网络零售额从0.76万亿元增长至2.26万亿元,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实现全省覆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积极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0年底,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200多个,其中千亿级产业集群1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累计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4个,居全国第三;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1010个,其中产值超3000亿元6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20个。在全省规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33.1%、59.6%、44.2%和15.6%,分别比2015年提高7.5个、22.4个、7.4个和4.9个百分点。

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深入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放水养鱼”“雏鹰行动”“小升规”行动,推动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和“专精特新”发展,截至2020年,3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世界500强,9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14家(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均居全国第一;境内制造业上市公司394家;规上工业企业46612家,居全国第二;累计培育雄鹰企业102家、“放水养鱼”企业2438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7905家增长到2215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从23930家增长到69119家。建设提升小微企业园,累计认定小微企业园1044个,入园企业5.3万家。

绿色制造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2%。2020年,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32.1%,比2015年下降2.3个百分点;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累计入围国家绿色产品215个、工厂164家、园区11个、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8家。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累计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645家,认定节水型企业1400家。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化解严重过剩产能,累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涉及企业9500多家。

开放合作有新亮点。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开放战略,“十三五”时期,规上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从11707.2亿元增长至12127.4亿元。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联合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支持嘉善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实施工业和信息化全球精准合作行动计划,“十三五”以来,全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225.9亿美元。支持企业全球化布局,2019年全省跨国公司30强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为36.9%,比当年全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高20.9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进展显著、成效突出,但与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要求不相适应,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基础产业对外依赖度较高,核心芯片、工业软件、控制系统受制于人,核心零部件、关键元器件、基础原材料依赖进口。二是创新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仍以要素驱动发展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够高,未来产业培育亟待加快。三是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区域分布不均衡,制造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四是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水平有待深化,企业转型意识、投资意愿、改造能力有待提升。五是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不强,制造业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名企、名品、名家数量不够多。六是产品质量离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质量提升仍需持续不懈努力。七是绿色发展能力不足,山区26县与全省工业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尚需时日。针对这些问题,全省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创新进入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新阶段,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驱动生产要素、组织形态、竞争范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加快推行“再工业化”,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巩固或重塑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诸多因素推动全球产业格局显著调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推动国际供应链体系向多元化、区域化、本地化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强大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为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提供了有力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全球第一大港、海外浙商、民营企业等优势持续释放,为新时代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与此同时,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众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需求迫切。

“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各部门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窗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形势,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为主要动力,以数字化改革引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率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率先实现制造业由要素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创制造新优势,努力以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制造强国探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核心位置,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坚持开放发展。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制造业全球精准合作,引导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先进制造业

基地建设的关键着力点,统筹产业发展和低碳转型,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系统发展。坚持把系统观念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基础方法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数字化改革。坚持把数字经济系统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构建制造业的数字治理体系,赋能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

(三)发展目标

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是能够持续产生全球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由若干个核心区块或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占有率高、技术装备先进、创新能力强、绿色可持续发展且面向世界的制造业基地。

到2025年,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亩均增加值大幅增加,数字引领、创新驱动、业态融合的新制造模式基本确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先进制造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高端化、产品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重点标志性产业链韧性、根植性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形成“415”产业集群和一批“新星”产业群,形成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球知名品牌和国际标准,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中的枢纽地位初步确立。

——全球制造价值新高地。创新应用数据新要素,充分挖掘质量新优势,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重要产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基本确立,成为全球制造价值新高地。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和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制造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1/3左右。规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3万元/人,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70万元/亩。提升“品字标”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和附加值,推动浙江产品和产业实现价值链跃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达到领先水平。

——全球智能制造先行地。紧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智技术,积极打造未来工厂、产业大脑、智能园区等新型制造组织,基本确立数字引领的新智造模式,成为全球智能制造先行地。到2025年,建成万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形成集成电路、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计算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一批“新星”产业群,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实现规上企业、重点产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全国领先,初步成为全球智能制造中心。

——全国创新驱动新典范。深入开展技术筑链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技术链,实现人才兴、技术强、产业优的新格局,基本形成重要产业的全过程技术链,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成为全国创新驱动新典范。到2025年,规上制造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3%左右,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营业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40件,打造全国制造业创新驱动标杆省。

——全国绿色制造标杆地。高标准实施制造业碳达峰行动,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碳达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全国绿色制造标杆地。到202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减排要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2立方米/万元。

——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省。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深入开展制造业发展环境优化行动,到2025年,全省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数大幅跃升,实现政务能力更强、市场机制更活、制造成本更低,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省。

到2035年,持续领跑全球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一批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更加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新发展阶段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巩固制造强省新优势。

160.png

表1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关键指标

注:1.#本指标2025年目标值按当年价计,其余涉及价格因素的指标2025年目标值均按2020年不变价计;

2.*为2019年数值;

3.[]表示🖂年累计。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低碳发展查看更多>工业节能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