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气体监测市场正文

“十四五”需求升级 环境监测企业应如何临机制胜(下)

2021-05-21 11:10来源:辰于公司作者:简依敏 黄映娇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行业碳排放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在陆续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指引下,环境监测行业得以稳步发展。展望“十四五”,“需求升级”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无论是2020年出台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 (2020-2035年)》,还是两会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都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基于对行业的深刻洞察,辰于将“需求升级”进一步细化为六大关键词,包括更多、更全、更精准;规范化、智慧化、一体化。

可以预见的是,需求升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关企业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临机制胜,应做好以下五点:

重视前瞻判断,响应需求变化

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

构建优质运营,提升质控水平

补齐市场短板,打造集成能力

增强并购能力,明确重点标的

“三更三化”趋势下,环境监测企业应如何临机制胜

可以预见的是,需求升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关企业为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应做好以下五点,包括市场研判、技术研发、运营管理、一体服务、并购整合等。

重视前瞻判断,响应需求变化

环境监测产品研发及认证周期长,总耗时一般超过1年(其中研发包括样品采集、设备研制等,耗时约10个月;认证由中环协按照“现场检查+产品检验+认证后监督”这一国际通用的模式开展,耗时约6个月;此外还有配套的软件、预处理系统开发,产品应用与迭代等工作)。为把握发展机遇,我们建议企业从以下三点出发,对市场进行前瞻性研判,提前布局未雨绸缪,以免错失良机:

一是把握政策动向,密切关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等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及规划。由于各地监测水平不同,还需具体关注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

二是关注下游情况,“污染治理,监测先行”,对于农村面源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温室气体等高成长性细分行业,应密切关注其下游治理需求,这些需求一旦明确,预示着监测需求的到来。

三是跟踪科研进展,关注国家部委,如科学技术部、环境监测总站等研究机构设置的课题及研究成果,其研究领域或将作为未来的重点规划方向。

紧跟行业政策的同时,更要立即行动起来,及时响应需求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温室气体监测成为热点,我们发现一些领先企业早已提前布局:如聚光科技推出CEMS-2000 C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可测量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组分),可实现有组织排放源的碳排放计量及多组分污染因子超低测量;先河环保开发了二氧化碳自动监测仪、甲烷自动监测仪等温室气体监测仪,可满足污染源排放CEMS、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测、城市及农村监测等不同场景的应用;力合科技在几年前已开展温室气体相关设备的研发,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气碳排放监测解决方案,适用于固定排放源监测、园区“散乱污”排放监测及工业园区整体监测等。

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

“三更三化”趋势下,技术上有三个重点方向:一是要“降成本”,随着监测布点全面增加,动辄上百万一台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对各级地方政府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需探索更低成本的方式;二是要“增种类”,环境监测设备要能够快速鉴别污染物种类,准确测定其浓度、范围,当前我国能进行自动监测的污染物种类依然较少,亟待扩充;三是要“提精度”,国内的在线监测仪器在面临超低浓度时,精准度往往不够,误差较大,且由于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过去真正投入研究的企业较少。

建议企业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企业应逐步提升研发投入占比,确保足够的研发资金,加快产品的迭代更新。以聚光科技为例,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设备企业,2020年研发投入4.6亿元,在国内企业中处于较高水平,近五年复合增速超过20%(如图7),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8.6%~11.2%。

431.png

二是搭建研发平台。为提高研发效率,企业可视情况整合内外部研发资源,建立统一的研发管理平台,实现经验共享、知识共享。如丹纳赫于今年3月着手动工的诊断平台中国研发及制造基地,首次将多家运营公司的生产与研发放在一起,成为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客户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三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企业可考虑与学术研究机构合作,对农业、海洋、温室气体等新监测种类开展前沿研究。如先河环保2019年牵头组建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参与单位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等,对环境物联网、人工智能、高密度、全覆盖监测和大数据分析进行研究。

四是重视技术人才培养。企业应持续吸引培养足够数量的研发人员,持续优化技术研究管理制度、激励奖惩制度等,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如天瑞仪器研发人员占员工比重在40%-50%之间(如图8),其目前所获专利数在行业内也颇为领先,达322项。

432.png

构建优质运营,提升质控水平

随着“第三方运营打响,质控成为关注重点”,建议企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升:

一是加大软硬件运营资源投入与配备,包括运营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等。例如,雪迪龙在国内设立了66个技术服务中心,可根据当地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和现场情况,最短时间内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化服务。

二是持续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如上海北分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培训与技术“两手抓”,持续提升运营规范化水平。在人员培训上,设置了丰富的法律、道德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对设备维护人员定期安排相关考试,加强规章制度和环保法规的掌握;在技术上,其设备不仅完整记录调试人员的操作日志,还增加了传感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被人为破坏或干扰,会发出报警停止数据传输,避免上传失真数据。

三是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质控和风控体系、运营业务管理体系、突发应急预警机制等。

补齐市场短板,打造集成能力

为适应一体化趋势,企业应努力补齐市场短板,扩大业务范围,提升获取一体化项目的竞争力。辰于调研发现,领先企业已基本覆盖环境治理,具备测管治一体化的能力,聚光科技、天瑞仪器还布局了土壤环境监测,横向上具备水、气、土一体化的能力,先河环保则在天空地一体化方面最为领先,已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如图9)。

433_meitu_1.jpg

领先企业往往通过“内生+并购”两种方式拓宽业务范围:如先河环保于2014年收购广东科迪隆、广西先得,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海洋水质监测领域的专业第三方运营服务,这增强并扩充了先河环保在水质监测领域的能力。

增强并购能力,明确重点标的

如上所述,既然并购是补齐短板、拓宽业务范围的重要方式之一,建议企业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

一是制定一套得宜的并购策略,这是所有并购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初步分析,建议重点关注监测运营、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标的,这大体符合行业向精细化、智慧化发展的方向。

二是有规划地搭建业务平台,领先实践表明,充分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标准化业务平台(系统)并应用到被并购企业,是整合被并购企业更为科学和“靠谱”的方式。

三是并购后迅速采取整合行动。早期行动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在短期内对股东总回报尤其重要。

如汉威科技从2013年起,通过多起并购补全物联网产业链(如图10),其标的集中在传感器、软件开发两类,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生态。在业务协同上,前端应用让汉威更了解客户对传感器的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开发,而传感器性能的改进和完善,也提升了汉威物联网解决方案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在管理协同上,并购后的汉威科技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与2013年相比,2020年管理费用率降低了14个百分点;在经营协同上,汉威科技的净资产收益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与2013年相比上涨了7个百分点。

434_meitu_2.jpg

结语:展望“十四五”,“三更三化”下的需求升级对所有环境监测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志于深耕这一市场的企业应尽早尽快在市场研判、技术研发、运营管理、一体服务、并购整合等方面做足功夫,以便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辰于愿意分享我们协助领先环境监测企业进行业务转型、精益运营、管理提升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您携手,共同应对未来机遇与挑战。

延伸阅读:“十四五”需求升级,环境监测企业应如何临机制胜(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测查看更多>监测行业查看更多>碳排放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