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生态治理项目62个 1520亿!绍兴市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

2021-06-10 13:5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保工程重大建设项目绍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绍兴市发布《绍兴市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聚焦产业提升、城市建设、文化传承和生态治理四大领域,安排“十四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418个。实施类项目359个,总投资约14610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9450亿元以上。预备类项目59个,总投资约3150亿元。其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稽山鉴水”绿色本底,结合“无废城市”“污水零直排”“能源‘双控’”“循环经济”等生态环保工作重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补齐生态环保领域短板,聚焦水利工程、环保工程、能源工程和美丽城镇,安排实施重大建设项目62个,“十四五”计划投资1520亿元。

绍兴市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开启率先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域发展之路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贯彻《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为发挥重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落实发展任务,推动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规划范围为全市域。

一、“十三五”重大项目建设回顾

(一)有效投资夯实发展基石

1.投资增速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实施投资新政,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00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2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2%,高于GDP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对GDP贡献度呈逐年加大之势,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全市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从2015年的56.6%提升到2020年的77.6%,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4.5:50.4:45.1调整为2020年的3.7:45.2:51.2。新旧动能转化加速,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6年的41.9%提升到2020年的43.8%。

3.重大项目滚动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市高质量、高标准谋划安排重大项目,分年度滚动推进一批市重点项目,累计新开工项目1349个,建成投产项目1073个,完成投资722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12.1%。2016—2020年累计争取105个项目入选“省市县长工程”,216个项目入选省“411”和“4+1”重大项目库,425个项目入选省“六个千亿”项目库,79个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库。

表1 绍兴市“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jpg

注:因统计口径调整,2018年投资数据下调。

(二)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1.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完成约3300亿元。综合交通方面,杭绍台高铁、杭绍城际铁路、金甬铁路、杭绍甬智慧高速、杭绍台高速、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等项目加快建设,风情旅游新干线、孙曹公路、二环北路拓宽、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上虞客运中心等建成投运;水利设施方面,曹娥江综合整治、上虞平原河道整治、诸暨市高湖蓄滞洪区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钦寸水库、永宁水库顺利实现下闸蓄水,柯桥区平原排涝快速通道全线贯通,柯桥区瓜渚湖直江柯北段拓浚工程、嵊州市湛头滞洪区改造工程、上虞世纪新丘治江围涂等全面建成;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充电站266座、公用充电桩3956个,率先在全省建成41座综合供能服务站,灵绍直流特高压、绍杭成品油管道、浙能电厂二期配套码头等建成投用。

2.重大平台投资引领作用突出。“十三五”时期,我市依托杭甬之间“金扁担”的区位优势,促进资源要素流动,重大平台积极建设推进。绍兴滨海新区挂牌成立,两岸集成电路创新产业园、浙商跨国并购回归园等工程开工建设,成功创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三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金柯桥科技城、中欧时尚梦工厂、诸暨临杭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成。科创大走廊和文创大走廊建设成效初显,引进高校共建研究院8家,建成省级外国专家工作站10家。特色小镇活力迸发,诸暨袜艺小镇、上虞e游小镇、新昌智能装备小镇、绍兴黄酒小镇等4家获评省级特色小镇。

3.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明显,“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900亿元左右,中芯国际全省首片8英寸晶圆顺利投片,长电科技、梅轮电梯、安吉尔净水器等项目顺利推进。日发航空产业基地、万丰航空小镇等项目有序开展,成功列入首批国家通航产业示范区和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速,恒鸣化纤、帅丰集成灶、海亮新金属等标志性项目落地,印染化工产业集聚升级、诸暨建筑工业化创新基地、枫桥汽车装备产业集聚等项目顺利完成。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高铁北站TOD、华东钱清智慧物流产业园、黄酒小镇、苏宁广场、龙之梦等项目加快推进,东方山水等项目建设完成。

4.城乡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阳明故里整体开发、大禹陵提升改造、迎恩门风情水街、历史文化街区、水乡风貌带修缮整治等工程加快实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71个,完成改造面积1097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67项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新增绿化用地面积约3268公顷,新增省级森林城镇20个,建成森林廊道538公里,完成造林更新10万亩。垃圾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建设完成绍兴市循环生态产业园一期、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大坞岙垃圾填埋场提档整治等重点工程。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十三五”期间累计消除等外公路324公里,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1081公里,实施通乡镇、景区等公路改扩建211公里,通自然村、断头路建设106公里,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2331.7公里,美丽乡村景观带建设完成39条,美丽乡村升级版加快建设。

5.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校5所,绍兴文理学院扩建工程启动,附属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迁建、浙江树人大学绍兴杨汛桥校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分院等工程建设完成。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新建市级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专科、专病)14个,新增卫生机构178个,其中新增医院23个,嵊州人民医院等建成投运,绍兴市妇保院新院、越城区人民医院、镜湖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十三五”期间新增社会化运营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30多家,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中心80多家,养老家园等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实现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坂湖公园、迪荡湖公园、名人馆、清廉馆、气象馆等项目建设完成。

(三)服务机制创新不断深入

1.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细化梳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形成标准化办事指南和流程。全面推广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实现率达100%。全力打好区域评估、标准地、中介服务、承诺制等改革组合拳,试行综合窗口审批“一窗受理”改革,加快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速度。

2.要素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要素支持,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共发行企业债券54只606亿元,企业债券申请实行“直通车”机制;专项债券获批项目88个共377.6亿元;中央预算资金共争取10.3亿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化推广,已累计向社会推出34个PPP项目、总投资达655亿元。用地保障不断加强,获得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奖励6500亩。

3.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分级协调机制得到完善,全过程服务链有效构建。深化完善项目前期推进“圆桌会议”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长项目工程”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盯引团队制度、项目评估制度、项目流转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五大配套制度,强化落实市领导联系项目制、督查督办制、挂牌亮灯制、考核奖励挂钩制,有效保障项目协调推进。

“十三五”以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如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投资比重偏高,引领性、带动性的重特大产业项目仍然偏少;基础设施配套仍存短板,城市建设水平与打造长三角宜居宜业品质城市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养老等项目布局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快;部分项目前期推进困难,土地指标、能耗约束、资金和征地拆迁等各类因素对项目推进的制约仍然较大。

二、形势分析

(一)发展机遇

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为内需潜力的充分释放提供了可能,也为我市加快发展增添了更强动力。特别是随着当前产业高度融合、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现代产业体系将加速重构,将为互联网、生命科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机遇。我市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保税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一批开放新平台,持续扩大开放,广泛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大力招引一批大高好项目,着力强链补链建链,抢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

“两新一重”投资导向下的政策机遇。“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蕴含着巨大的投资空间,与我市抢抓机遇补短板、提升城市品质能级的需求相契合。当前我市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能的关键时期,“两新一重”建设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提供强大动力。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助力新动能培育;推进重大工程建设,补短板、强硬件、扩内需、稳增长、供就业,并为新基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托举作用,不断提升我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四个率先”战略目标要求下的窗口机遇。“十四五”时期不仅是浙江省建设“重要窗口”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率先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域发展之路的重要阶段。当前,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我市交汇,全省“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布局全方位覆盖我市,多重战略叠加的黄金机遇期千载难逢,为我们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配置资源提供可能,也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力。在“四个率先”战略目标要求下,我市将持续深入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努力打牢高质量之基、激活竞争力之源、走好现代化之路。

(二)面临挑战

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逆全球化趋势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竞争加剧和全球经济治理难度上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仍处于筑底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速下行、资源环境制约趋紧、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地方债务问题严重、供需总量和结构调整等多重挑战,增加了重大项目招引落地的不确定性。

要素保障形势依然严峻。能耗方面,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未来十年能源政策趋于收紧,能耗指标更趋紧张。土地方面,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等政策,尤其是“占优补优、占水补水”要求,给重大项目落地带来较大压力;“拆迁难”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项目建设实施。资金方面,政府刚性支出增加,投融资渠道收窄,而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障碍,导致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缺口加大。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主题主线,顺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投资的新要求,以调结构、补短板、强功能、惠民生为主攻方向,紧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总目标,推进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导向性作用,以重大项目增量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结构,突出战略引领、迭代创新、结构优化、示范带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省“四大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四大领域万亿投资”计划,谋划推进一批战略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建设项目,为我市率先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域发展之路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突出战略引领。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主题主线,布局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建设项目,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四大”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等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2.突出迭代创新。继续加大补短板力度,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同时,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新特征新趋势,积极培育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大花园等领域投资新增长点。

3.突出结构优化。更加突出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三大板块之间的均衡性,加强重大产业投资和重大交通设施投资,引导各地以重大项目增量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结构。

4.突出示范带动。更加突出大项目的牵引示范作用,发挥大项目的“乘数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能、积蓄后劲。实施类项目能开工建设、形成较大投资实物量,预备类项目前期能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5.突出动态调整。建立健全项目动态调整和滚动推进机制,根据产业、技术等发展态势,每年滚动引进建设一批具有引导性、先导性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配置资源要素,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

(三)发展目标

围绕产业、城市、文化和生态四大领域,“十四五”时期谋划推进重大项目418个,力争完成投资9450亿元以上,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左右,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引导全市各区、县(市)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努力,“十四五”期间,全市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稳步上升,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保持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逐步下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施“结构提质升级”工程,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目标,以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投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等领域重大项目的撬动作用,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和现代纺织、绿色化工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城市实力明显增强。实施“能级品质提升”工程,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有机更新投资力度,加快实现全市域协同发展、大市区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高质量推进,初步形成杭绍同城、绍甬一体、全面接轨上海的格局,城市能级和功能品质明显提升。

——文化传承创新有为。实施“保护传承利用”工程,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城市文化体系有效重塑,文化自信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形象更加饱满,文化辨识度更加鲜明,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绿水青山守护”工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水利能源、环境治理、美丽城镇等方面重大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构建“全域美丽”的总体格局,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现生态环境品质跃升。

四、“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安排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聚焦产业提升、城市建设、文化传承和生态治理四大领域,安排“十四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418个。实施类项目359个,总投资约14610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9450亿元以上。预备类项目59个,总投资约3150亿元。

按照“四个一批”分年度推进,谋划盯引类项目79个、总投资4668亿元,前期协同类项目139个、总投资6345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4690亿元,建设实施类项目177个、总投资5956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4344亿元,建成投产类项目23个、总投资784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155亿元。

表2 绍兴市“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分领域情况表(实施类)

2.jpg

表3 绍兴市“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分区、县(市)情况表(实施类)

3.jpg

注:表3的占比为占6个区、县(市)合计的比重,不含市级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工程查看更多>重大建设项目查看更多>绍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