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欧盟各国的电力结构决定了其碳成本的差异
不同的发电技术产生不同水平的二氧化碳排放,其单位发电量产生的碳排放成本也不同。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每兆瓦时产生约 0.48 吨二氧化碳,而典型的煤电厂每兆瓦时排放约 0.85 吨二氧化碳。因此,20€/吨的碳价使天然气的发电成本增加了9.6€/兆瓦时,煤电的发电成本增加了17€/兆瓦时。
欧盟各个国家之间碳成本绝对量的差异归因于国家之间燃料组合的差异。例如,在大多数负荷时间,德国的电价是由燃煤发电决定的,法国由核电厂决定,荷兰电力价格是由燃气设施在负荷持续时间曲线的主要部分期间设定。
Jos Sijm 等(2006)在《CO2 Cost Pass Through and Windfall Profits in the Power Sector》中提到在竞争模型下由于碳排放交易,电力价格大幅上涨,在碳价为 20€/吨的情况下,德国(13-19€/兆瓦时)的涨幅通常最高,比利时(2-14€/兆瓦时)和荷兰(9-11€/兆瓦时)处于中间位置。法国的价格涨幅非常低(1-5€/兆瓦时),这是由法国主要以核能发电的发电方式决定的。在 20€/吨二氧化碳的价格下,英国二氧化碳成本的平均上涨估计值为13-14€/兆瓦时,而德国和荷兰的这一量估计为17和 15€/兆瓦时。
(3)EU ETS 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
欧盟的电力供应正在迅速地向多样化的清洁能源转变。截止2019 年底,欧盟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将近60%,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自2014 年起超过煤炭和核能成为最大的发电来源。风电、光能、生物质能快速增长,而核能比例逐步下降。2019 年,风电快速增长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清洁能源,占清洁能源的22.45%,从 2005 年的70.47 万亿瓦时到2019 年的 430.73 万亿瓦时,增长超过5 倍;光能占清洁能源的7.21%,增幅超过9 倍;生物质能从2005 年到 2019 年增幅将近6 倍。核能虽然是清洁能源,因考虑其潜在的风险,受到民众的反对,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等国逐步淘汰核能,导致核能负增长。
鉴于煤炭在欧洲电力中占比较高,在所需投资较少的生物质为基础的电力被视为有效碳减排措施。Vincent Bertrand 等(2014)在《Biomass for electricity in the EU-27: Potential demand, CO2abatements and breakeven prices for co-firing》估算出来自欧洲电力行业的潜在生物质需求可覆盖欧洲8%到14%,共燃对生物质需求达到80%。
欧盟 28 国的碳排放强度也逐年下降,从 2000 年的 397g/kWh 下降到 2019 年的 250g/kWh。纳入碳市场的电力和热力行业的总排放量在2019 年为7.63 亿t。
2.3 德国在碳交易下碳强度逐年下降
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电占电力行业比例相对较高,发电结构与中国相近。2000 年煤炭在德国所有发电电源中占比 51.5%,到 2019 年占比下降到 28.2%。2019 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高于传统化石燃料发电量。其中,通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满足了德国近 43%的用电需求。根据德国联邦能源与水业协会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电力消耗量的 52%,创历史新高。根据德国政府的能源转型目标,到 205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将达到80%。
三、碳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供给者、使用者和中介机构
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供给者、最终使用者和中介机构等三大类。参与者涉及到受排放约束的电力企业、减排项目开发者、咨询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
电力企业既作为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以及自愿交易机制的参与者,又作为碳交易中间商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桥梁,同时也积极参与联合履约机制(JI)项目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一级市场的开发和购买活动。
金融机构在EU ETS 中作为供给者为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和资金,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其作为中介机构为项目开发企业、投资者提供必要的咨询、金融投资工具,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作等。
联合履约机制(JI): 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ERU),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AAU)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清洁发展机制(CDM):《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核心内容是允许其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缔约方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从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清洁发展机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①帮助非缔约方持续发展,为实现最终目标作出应有贡献;②帮助缔约方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
四、电力企业在EU ETS 中扮演多重身份
欧盟电力企业在EU ETS 中既参与一级市场联合履行(JI)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工作,同时设立碳资产子公司在二级市场充当中间商利用其自营交易进行碳项目开发进行配额的卖出操作,也是交易体系配额的最终使用者。
4.1 电力企业作为供给方与一级项目开发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欧盟电力企业主要通过提供 CDM 项目来参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即一级市场)。专业的电力企业因为在项目技术方面的特长,在参与一级市场的交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德国意昂集团(E.ON)是一家供应清洁低碳能源的上下游一体化公司,主要的经营业务包括上游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中游的电力、天然气输配网络建设和运维,下游为终端用户供应电力、天然气。为了履行本国减排承诺,提供低碳环保的能源,意昂聚焦在风电、太阳能发电及其他低碳技术。这一板块包括两组业务:陆上风光发电业务、海上风电及其他业务。同时探索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如优先发展智能电网与电动车充电桩、陆上风电、户用光伏与储能解决方案)。
法国电力贸易公司参与了分布在中国、印度、巴西,涵盖了15 个不同类型的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能效、煤层气等 CDM 项目开发。在发电端,研发部门与发电和工程部门合作,开展核电技术性能和安全性的改进,推进包括太阳能、风电和潮汐能的可再生能源降低成本的工业化进程,开发高效燃煤锅炉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和埋存技术、生物质/燃煤混燃热电联产。在输配端,研发部门与集团子公司法国配电公司合作,开发与现有发电技术匹配的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在电网中的合理份额。在电力应用端,研发内容涵盖智能城市、能源管理、能效解决方案、节能产品、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等各个方面。合作部门包括集团下属的销售部门和能源管理公司。
芬兰富腾在垃圾热电厂建设了碳捕集试点项目,以最大程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探索负排放技术。该项目每年的碳捕集量为40 万吨,既捕集了来自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也捕集了来自生物质的二氧化碳,其中来自生物质的二氧化碳超过50%。
4.2 电力企业作为碳交易中间商帮助一级项目顺利交易、降低投资风险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履行本国或本企业的减排承诺;二是在一级市场购买减排到二级市场卖出赚取差价。这些传统能源行业巨头的深厚商业背景,使得它们具有较强的经营技巧与抗风险能力,其在碳交易市场中占据较大的规模,并取得较高的收益,如法国电贸易、英国碳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和德国莱茵电力集团等。
法国电力集团(EDF)于 2006 年为协调整体发展发售了一支规模 3亿欧元的碳基金,专注于 CDM项目的开发。该基金的投资方包括集团的下属公司EDF SA 以及其在欧洲的所有联营公司(位于英国的EDF Energy、Edison 集团意大利分部、德国EnBW、法电贸易)。
资产配置层面,EDF 于 2013 年 11 月 20 日成功发行了其第一支“绿色债券”。这也是全球首次由大型能源公司发行的绿色债券。这支绿色债券主要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能效项目建设,项目需要通过第三方关于人权、环境、健康、社会责任等多角度评估。债券规模为1.4 亿欧元。
4.3 电力企业作为碳交易最终使用者使用碳资产履约以降低减排成本
在二级市场中,可以直接进行场外交易也可以通过交易所进行现货、期货交易,还可以用 CER 与EUA 进行互换,然后再进行 EUA 相关交易。欧盟的发电企业需要根据发电燃料价格、电价、不同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和碳资产价格等数据进行综合比较,最终确定其相应的或最优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电力市场、碳交易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进行交易,同时还需要使用多种金融衍生工具(期权、期货、远期等)以达到锁定利润和控制风险的目的。交易方式包括现货交易、期货交易、远期交易、互换交易、期权交易。
现货交易:立即交割的交易类型(在交易后两个工作日之内完成交割)。“交割”是指将配额从注册登记系统的卖方账户划转到买方账户的过程。例如,现货交易的一种典型方式是,一家工业企业有多余的配额出售,电力企业则通过市场经纪商购买到了这部分配额,经纪商通过与交易双方协商沟通相关合同条款,最终促成交易。
期货交易:按交易时商定的价格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点进行交割。期货交易是通过交易所(洲际交易所和欧洲能源交易所)交易和管理的标准合约。其中交易量最大的是在每年12 月进行交割的合约。洲际交易所每天都会进行期货交易,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纳管企业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主要是做市商)。交易所可以进行匿名交易,这可以消除像发电企业这类的大型履约企业在购买配额前出现被其他市场参与者“抢先交易(Front-run)”的风险。交易所的期货交易形式是保证金交易,保证金的数额取决于市场价格。例如,一家机构以单价30 欧元购入在2020 年12 月份进行交割的EUA 期货,当市场价格下降到25 欧元时,该机构必须在保证金账户中对应增加5 欧元,这一过程降低了清算所的信用风险。
远期交易:类似于期货,但远期交易是非标准化合约,只能在场外交易。远期交易时效性比期货差,对于某些不需要频繁进行场内交易的市场参与者来说,进入交易所交易的成本过高,因此他们通常会选择在场外进行远期合约的交易。远期合约的交易价格不公开,并且其定价和合约细节与期货合约不同。通常情况下,远期合约没有保证金的要求,这也会增加信用风险,从而导致远期合约的价格通常较高。
互换交易:在碳市场中的互换交易通常是指抵消量与配额之间的互换,其中抵消量通常是折价出售。多年期互换(Vintage Swaps)也很常见。互换交易主要是交换不同类型的配额,也可以通过交换碳市场中不同类型的交易产品来降低交易成本。
期权交易:期权的买方既可以选择买入看涨期权(即其在未来某一特定的时间有权利按照现在约定的价格从期权卖方买入一定数量配额)或者买入看跌期权(即其在未来某一特定的时间有权利按照约定的价格将配额卖给期权卖方)。为了获得上述权利,期权的买方需要事先支付期权费。期权交易为交易策略更为复杂的市场参与者提供对冲或投机的机会。
4.4 电力企业内部设立多个部门协同管理碳资产
欧盟大多数电力公司在公司治理的最高层面成立了“总量控制与交易委员会”。随着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对电力公司重要性的提升,负责碳资产业务的团队不断壮大。
五、金融机构及其他参与者
5.1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通过运用结构性工具来为项目融资,或对冲项目所涉及的风险,可以给碳市场带来资金流动性,激发了市场活力,有利于调解碳市场价格机制。金融机构促进了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加快了碳资产的形成与激发企业活力。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同时也大力地支持了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绿色科技的发展。
金融机构在 EU ETS 提供多种服务。作为碳交易供给者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作为中介机构为项目开发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包括项目规划以及相关材料的准备和报送等)、为原始碳排放权的开发提供担保、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提供碳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远期合同等)、开发了创新金融产品(包括碳基金、绿色债券、信贷、保险产品等)。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或者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金融投资工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到,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积极稳妥有序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工作进入操作实施阶段。《方案》明确,分两个阶段做好
3月25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度重庆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共299家。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重庆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发〔2023〕6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重庆碳市场纳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做好天津市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等工作的通知。随文公布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录,257家。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天津市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等工作的通知有关区生态环境局,各重点排放单位:为加强我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
项目概况:深圳碳市场2024履约年碳排放核查服务项目A标段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按本招标公告“三、获取招标文件”要求下载获取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3月24日09: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SZDL20250003392.项目名称:深圳碳市场2024履约年碳排放核查服务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文件提出,上海市建立完善碳普惠机制,基于碳普惠方法学开发相应的减排项目、减排场景,将单位或者个人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运用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上海市实行碳排放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到2027年,出台一批重点出口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初步建立全省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及分级管理制度,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全省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进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果。双燃料发电机组顾名思义就是既可以烧油又可以烧气,既拥有柴油机组卓越可靠的性能,又具备天然气机组经济环
4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文件提到,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原则,建设完善我省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研究制定碳普惠量化、交易、运行等相关规则制度,扩大碳普惠覆盖场景,探索建立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通用硅酸盐水泥(征求意见稿)》。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规范硅酸盐水泥产品碳足迹量化工作,推动硅酸盐水泥产品碳减排,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水泥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和要求。详情如下: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平板玻璃(征求意见稿)》。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规范平板玻璃产品碳足迹量化工作,推动平板玻璃产品碳减排,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平板玻璃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和要求。详情如下:
3月1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部署安排,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第二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
今年两会上,关于低碳绿色发展的话题不断。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直言:“没有绿色低碳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北极星能碳圈统计了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与全国人大代表关于我国工业领域碳减排方面的声音
3月10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库第一批公示名单,共20个。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库第一批名单的公示根据《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征集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的通知》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成功发放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0.6亿元,支持西藏银行向那曲市比如县50MW光伏储能项目投放资金1亿元,该项目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2.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记者了解到,“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后,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积极安排部署,强化政策传导,及时印发《西藏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的通知。《要点》指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抓全国碳市场扩容机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有序推动区域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支持做好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的通知。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1.搭建“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即1套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平台大脑,开发“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3个工具
近日,蒙电资本控股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的首笔“碳评+金融”业务顺利落地,帮助用电企业降低贷款利率,缓解企业年末电费缴纳压力。首笔业务的落地标志着自治区在全国5个自治区中首个实现“电-碳-金融”协同发力。同时,“碳评+金融”业务模式也是集团公司有效盘活电碳计量成果与数据资产相关领域服务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16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殿勋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能源内容如下: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增长29.3%。蒲圻电厂三期等329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2025年,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着眼更好促进生态价值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25年版)》。其中包括,智慧能碳云一体化管控平台。应用案例1: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改造项目。规模:计划总投资1030万元,动力厂空压站共4台离心机和2台螺杆机。效益:年碳减排约为5019tCO2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到2035年底前,全国碳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为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方案》明确,扩大碳金融服务的行业覆盖面。配合全国碳市场扩容,推动碳金融服务在钢铁、建材、有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扩大碳金融服务的行业覆盖面。配合全国碳市场扩容,推动碳金融服务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重点工业行业全覆盖。配合区域碳市场试点,为非工业行业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12月13日公布2024年度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其中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试点项目5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试点项目6项、碳管理体系及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试点项目2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4项、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项目3项、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项目1项、低碳技术产品示范应用项目4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月13日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实施方案》(鄂政办发〔2024〕49号),其中提出提出六个方面23条举措。一是持续增强湖北碳金融资源集聚力。包括培育一批碳金融专营机构,引进一批碳金融总部机构,发展一批碳金融中介机构,建设全国碳市场资金清算机构,打造碳金融集聚发展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