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 中国全国性碳市场于7 月启动上线交易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2015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场合就碳市场建设作出重要宣示。2021 年 4 月 22 日,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方案,牵头组织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2021 年 7 月 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 7 月择机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上线交易;会议提出,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 7 月 16日开市。
从 2013 年开始,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地区碳市场试点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已显现出积极效应。
2021 年 7 月 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截至 7 月 16 日当天收盘,碳配额最新价为 51.23 元/吨,涨幅为6.73%,均价为51.23 元/吨。当天最高价为52.80 元/吨,最低价为 48 元/吨。交易总量410.40 万吨,交易总额为2.1 亿元。
地区碳市场试点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 多个行业近3000 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 年 6 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 4.8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 114 亿元。试点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很高水平,二是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对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社会各界低碳发展的意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全国碳市场和地方试点市场的设计原理是一样的。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同时地方的碳市场要逐步地向全国碳市场过渡。
1.3 电力行业成为市场先行军
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发电(煤电)行业直接燃煤,火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225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 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
同时,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二、欧盟电力行业碳排放权交易促进电力转型
2.1EU ETS 市场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领者
2005 年启动的强制性的EU ETS 市场,行业包含电厂炼油、炼焦、钢铁、水泥、玻璃、石灰、制砖、制陶、造纸、航空等。根据中国碳交易网资料,自运行以来,其交易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4,交易额自 2005 年运行以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根据路孚特碳市场年度回顾,2019 年 EU ETS 交易额达 1689.66 亿欧元,占世界总额的 87.2%,交易量为 67.77 亿吨二氧化碳,占世界总交易量的 77.6%。EU ETS 不仅是欧盟成员国每年温室气体许可排放量交易的支柱,也是当今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领者。在EU ETS 的第一阶段,大约60%的排放配额被分配到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是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据非盈利组织 Sandbag 分析,2019 年,正在运营中的265 个燃煤电厂的排放量约占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排放量的31%。如果考虑其他化石燃料发电,整个电力行业的排放量约占整个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排放量的55%。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到,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积极稳妥有序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工作进入操作实施阶段。《方案》明确,分两个阶段做好
3月25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度重庆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共299家。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重庆碳市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发〔2023〕6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重庆碳市场纳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做好天津市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等工作的通知。随文公布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录,257家。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天津市2024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履约等工作的通知有关区生态环境局,各重点排放单位:为加强我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
项目概况:深圳碳市场2024履约年碳排放核查服务项目A标段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按本招标公告“三、获取招标文件”要求下载获取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3月24日09: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SZDL20250003392.项目名称:深圳碳市场2024履约年碳排放核查服务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文件提出,上海市建立完善碳普惠机制,基于碳普惠方法学开发相应的减排项目、减排场景,将单位或者个人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赋予价值,运用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上海市实行碳排放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到2027年,出台一批重点出口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初步建立全省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及分级管理制度,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全省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进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又一创新性成果。双燃料发电机组顾名思义就是既可以烧油又可以烧气,既拥有柴油机组卓越可靠的性能,又具备天然气机组经济环
4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文件提到,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引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原则,建设完善我省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研究制定碳普惠量化、交易、运行等相关规则制度,扩大碳普惠覆盖场景,探索建立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通用硅酸盐水泥(征求意见稿)》。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规范硅酸盐水泥产品碳足迹量化工作,推动硅酸盐水泥产品碳减排,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水泥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和要求。详情如下: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平板玻璃(征求意见稿)》。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规范平板玻璃产品碳足迹量化工作,推动平板玻璃产品碳减排,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平板玻璃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和要求。详情如下:
3月1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部署安排,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第二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
今年两会上,关于低碳绿色发展的话题不断。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直言:“没有绿色低碳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北极星能碳圈统计了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与全国人大代表关于我国工业领域碳减排方面的声音
3月10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库第一批公示名单,共20个。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库第一批名单的公示根据《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征集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的通知》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成功发放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0.6亿元,支持西藏银行向那曲市比如县50MW光伏储能项目投放资金1亿元,该项目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2.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记者了解到,“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后,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积极安排部署,强化政策传导,及时印发《西藏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的通知。《要点》指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抓全国碳市场扩容机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有序推动区域碳市场扩大覆盖范围,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支持做好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的通知。试点典型经验共45项,其中包括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1.搭建“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即1套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平台大脑,开发“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3个工具
近日,蒙电资本控股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的首笔“碳评+金融”业务顺利落地,帮助用电企业降低贷款利率,缓解企业年末电费缴纳压力。首笔业务的落地标志着自治区在全国5个自治区中首个实现“电-碳-金融”协同发力。同时,“碳评+金融”业务模式也是集团公司有效盘活电碳计量成果与数据资产相关领域服务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16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殿勋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能源内容如下: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增长29.3%。蒲圻电厂三期等329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2025年,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着眼更好促进生态价值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0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25年版)》。其中包括,智慧能碳云一体化管控平台。应用案例1: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改造项目。规模:计划总投资1030万元,动力厂空压站共4台离心机和2台螺杆机。效益:年碳减排约为5019tCO2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到2035年底前,全国碳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为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方案》明确,扩大碳金融服务的行业覆盖面。配合全国碳市场扩容,推动碳金融服务在钢铁、建材、有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扩大碳金融服务的行业覆盖面。配合全国碳市场扩容,推动碳金融服务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重点工业行业全覆盖。配合区域碳市场试点,为非工业行业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12月13日公布2024年度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其中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试点项目5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试点项目6项、碳管理体系及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试点项目2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4项、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项目3项、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项目1项、低碳技术产品示范应用项目4
湖北省人民政府12月13日发布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鄂政办发〔2024〕50号),围绕建设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全国碳金融中心“三个中心”目标,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以碳金融为特点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月13日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实施方案》(鄂政办发〔2024〕49号),其中提出提出六个方面23条举措。一是持续增强湖北碳金融资源集聚力。包括培育一批碳金融专营机构,引进一批碳金融总部机构,发展一批碳金融中介机构,建设全国碳市场资金清算机构,打造碳金融集聚发展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