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环保行业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聚焦碳减排、减量化与资源化

2021-08-13 10:51来源:首创证券关键词:环保行业污水资源化垃圾焚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运行状态

2020 年试点碳市场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成交量相比 2019 年有所降低,但平均成交价格大幅升高。8 个试点城市 2020 年累计成交量约 5740.37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减少 18.45%,但由于碳价提高,累计成交额达 15.7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0.50%。

2021 年 1 月 5 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了规定,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2 月 1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正式开始试行,规定了重点排放单位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内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2021 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 2.5 亿吨,为 2020 年各个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 3 倍,成交金额将达 60 亿元。随着《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未来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最终覆盖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高排放行业。

(3)强制性与额外性

碳排放交易主要是配额交易和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碳排放配额交易是最主要的方式,具有强制性,也将是最先上线交易的。CCER 具有自愿性和额外性原则。自愿性是相比于配额市场的强制性而言,相关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碳交易;额外性则是指 CCER 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是额外的,即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外来的 CCER 支持下,难以正常运行,比如存在财务、技术、融资等方面的阻碍,另一方面如果该项目在没有 CCER 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则无减排量的额外性可言。CCER有严谨的方法学支撑。不同行业如何确认额外性原则将是未来一段时期讨论的焦点。

2.4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速建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印发了《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公布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 40 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又陆续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等技术规范,印发了《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等市场管理规则,并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配额核定等工作。

近期,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印发<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 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做好发电行业配额预分配工作的通知》(国环规气候〔2020〕3 号)的有关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基本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生态环境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 7 月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2.5 智慧环保赋能碳中和

智慧环保是智慧城市的垂直细分市场。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1.jpg

数字化已经渗透到环保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智慧水厂、智慧大气、智慧环卫、智慧监控,物联网平台。信息化提升了环保行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细分环节的应用构建起智慧环保的生态体系。部分环保公司已经在向着全产业链信息化整合的道路前进。

在信息化的征途中,科技公司是新进入者或潜在进入者,智慧环保是科技公司构建智慧城市理念的一部分。“降维”竞争可能改变城市信息化、环保信息化的业态,城市运营的主导力量也存在变化的可能性。

1.jpg

智慧环保业务以数据运营服务为核心,建立整套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数据应用的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方位服务。

在物联网感知层,实现将环保相关关键设备数据、数据采集系统、第三方系统等进行归集,包括水、气、声、渣监测等,实现环保现场生产、治理状态的实时监管,为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多源多维数据(气象、地理、道路交通、工业污染源监控、微观站、车载站、建筑施工监测、餐饮油烟监测、汽车尾气监测以及视频监测、噪声监测等各类多源数据)的采集汇聚、互联互通提供了边缘支撑,并不断丰富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在平台层,建立数据平台、计算平台和安全体系,实现 IoT 物联网平台接入多源多维数据,以及通过云链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融合,打破“数据孤岛”状态,保证数据安全、可信、高效的共享交换,实现多源多维数据的有效融合,并通过 AI 云平台提供 AI 模型及算法能力,打造在具体应用中提供数据运营服务的技术及平台底座。在应用层,先针对智慧环保领域的应用场景需求,建设生态环境矩阵、生态环境业务赋能平台、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大气联防联控管理平台、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综合防治决策平台、环境事件中心等应用服务平台。以上述感知及平台的建设以及数据安全体系搭建为基础,为客户提供完成数据清洗加工后的数据服务,包括复杂场景下环境质量的实时动态监测、污染溯源、预测预报、调度管控、联防联控、事件分析、事件处理等智能辅助决策,满足客户对环境治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求,打通环保监控和执法的“最后一公里”,旨在对环境问题进行精准、科学、依法治理。同时也提高了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黏性。

智慧大气监测是智慧环保中的重要模块。以首创大气为例,依托智慧环保云平台的生态环境监测、数值模拟、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公司可以为市区级管理者建成贯穿“量化溯源-动态分析-管理决策-执法监管-减排评估”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中心式数据管理、智慧化分析决策、定量化指挥管理、政府企业民众的互通互联。

1.jpg

1.jpg

3 固废减量化 

3.1 垃圾焚烧发电解决城市固废处置痛点 

无害化、减量化是城市固废处理的最大诉求。垃圾焚烧发电解决了城市固废处理的重要痛点,是产业发展方向。

1.jpg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行业查看更多>污水资源化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