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7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1-7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1.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图2 1-7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7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74.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3%,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其中,西北和西南诸河、长江流域水质为优;浙闽片河流、珠江和黄河流域水质良好;辽河、松花江、海河和淮河流域为轻度污染。
图3 7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1-7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2.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中,西北和西南诸河、长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为优;珠江、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良好;淮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为轻度污染。
图4 1-7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重点湖(库)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
7月,监测的206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66.0%,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5.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196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重度富营养3个,占1.5%;中度富营养17个,占8.7%;轻度富营养41个,占20.9%;其余湖(库)为中营养和贫营养状态。其中,太湖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巢湖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中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丹江口水库水质为优、中营养;洱海水质良好、中营养;白洋淀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与去年同期相比,滇池和洱海水质均有所下降,太湖、巢湖、丹江口水库和白洋淀水质均无明显变化;巢湖营养状态有所下降,太湖、滇池、丹江口水库、洱海和白洋淀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
1-7月,监测的210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72.4%,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5.7%,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209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重度富营养1个,占0.5%;中度富营养8个,占3.8%;轻度富营养49个,占23.4%;其余湖(库)为中营养和贫营养状态。其中,太湖和巢湖均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丹江口水库和洱海水质均为优、中营养;白洋淀为轻度污染、中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滇池水质有所好转,太湖、巢湖、丹江口水库、洱海和白洋淀水质均无明显变化;白洋淀营养状态有所好转,太湖、巢湖、滇池、丹江口水库和洱海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
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
1-7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嘉峪关、柳州和黔东南州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30名),乌兰察布、吕梁和赤峰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0名)。见附表1和附表2。
环境空气
总体情况
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4%,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8%;PM10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2%;O3平均浓度为1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5%;SO2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NO2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CO平均浓度为0.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
1-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1%;PM10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O3平均浓度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SO2平均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2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5%;CO平均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
图5 2021年1-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6 2021年1-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重点区域
7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1%,同比上升14.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2%。1-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1.3%,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5%。
北京市7月优良天数比例为83.9%,同比上升29.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0%。1-7月,优良天数比例为70.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5%。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5.6%,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0%。1-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2%,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
汾渭平原11个城市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8.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0%。1-7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4.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7%。
重点城市排名
7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太原、阳泉和临汾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20名);黄山、海口和舟山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20名),见附表3。
1-7月,168个重点城市中,临汾、咸阳和太原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20名);拉萨、海口和黄山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20名),见附表4。
附表1:2021年1-7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
附表2:2021年1-7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后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
附表3:2021年7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附表4:2021年1-7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启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6—2035年)》编制工作,研究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开启“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有:1.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达到省考核目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054.87吨和1668.45吨。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
12月3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主持发布会并介绍我省“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相关情况,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执法局局长黄礼彬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12月17日发布《深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坚持以人为本,防控结合。在充分考虑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等有关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属地管理,统一领导。深圳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市有关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12月16日印发《铜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推动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详情如下:铜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
大连市人民政府12月3日印发《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八个持续”共25条措施:(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二)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三)持续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四)持续强化面源治理,不断提升精细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公开征求《自治区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扩面”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出,以深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为立足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引导企业加快节能、降耗、减
近日,朔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朔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达标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全面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按照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意见》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泥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以及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要求,对标对表,查缺补漏,重点加强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减少秋冬季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力冲刺完成2024年国家下达广西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编制了《广西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全文如下:
11月22日,通辽市人民政府印发《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细化了30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对涉及的21个部门进行职能职责分工。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具体如下。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
延安市人民政府11月13日印发《延安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全市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其中提出大力培育环保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咨询、深度治理等领域培育若干龙头企业。详情如下:延安市深化大气污染治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近日就地表水国家考核监测和评价的几个问题予以解答。
近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门公布的数据获悉,2020年1-2月份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城市排名中,桂林上榜前十名,位居全国第6。排名全国前30的城市中,广西有7个。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考核的52个地表水断面中,50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公布2019年6月和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一、总体水质状况2019年6月,1940个国家地表水评价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70.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5.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图12019年6月全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2019年3月和1-3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指出,2019年1-3月,1940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采用采测分离模式开展监测。实际开展监测的断面共1861个,其余79个断面因断流、交通阻断、化冰期无法采样等原因未开展监测。一、总体水质状况2019年3月,1940个国家地表水评价断面中(
根据《福建省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试行)》(闽政办〔2016〕23号),现将2018年11-12月水质考核结果公布如下。一、总体情况结合手工及自动监测结果,列入考核的101个断面中,有93个断面达到考核要求,其中有48个达到Ⅰ-Ⅱ类水质要求,有8个断面未达考核要求;监测的117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中,全
近日,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地表水政府责任目标考核断面交叉监测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详情如下: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地表水政府责任目标考核断面交叉监测实施方案(暂行)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环境保护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打好水污染防治
记者从青海省环保厅获悉,青海省将建设完成16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并于2018年7月底前完成水站建设和功能升级完善工作。据了解,目前1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已有4个正式运行,4个进入试运行阶段,3个正在调试仪器设备,5个正在加紧建设。水站全部建成后,生态环境保护部将统一委托第三方机
记者从广西环保部门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广西玉林市南流江横塘、百色市万峰湖、钦州钦江东共3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不达标,自治区环保厅对玉林、百色和钦州发出预警通报。广西环保部门介绍,玉林市南流江横塘断面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是广西唯一丧失使用功能
当前,地表水环境质量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水环境质量状况已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履责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展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既是国家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的重要内容,更是进一步提高地表水监测数据质量、厘清水环境保护责任、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举措。1
按照环保部《关于开展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工作的通知》(〔2017〕76号)要求,进一步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自2017年10月起,涉及长春市的8个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考核断面全部实现ldquo;采测分离rdquo;监测模式。长春市监测站总工程师于连贵带领接样人员与第三方采样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21年11月和1-11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1月19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了2021年10月和1-10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21年9月和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记者从安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安庆市持续推进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把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攻坚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举措,成效初显。
“十三五”以来,南京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5.6%,全市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22%……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当天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低碳工作新闻通气会,从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南京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实现“双赢”——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十强,大气、水环境质量均列全省第一。
8月26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从今年1月1日至8月25日,山西省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达到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这是自2013年全面开展PM2.5监测以来,PM2.5浓度首次迈进“30+”,实现历史性突破。
7月份,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0%,创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单月历史最低,全省PM2.5平均浓度4、5、6、7月连续4个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为144天,同比增加7天。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17日报道,瑞典的一家权威空气质量监测机构IQAir发布最新报告称,在全世界空气污染指数排名前50的城市中,印度占了35个,其中新德里排名第14,这已经是新德里连续第三年成为空气质量最差的首都。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1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2020年空气质量状况。2020年底,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2019年下降11.6%,并实现“七连降”,创有监测记录(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1.0%,同比2019年上升9.6个百分点。均超额完成国家约束性目标。13个设区市PM2.5浓度和
北京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