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政策正文

《贵州省“十四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印发!

2021-11-05 14:50来源:北极星固废网关键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贵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的通知,提出到 2025 年,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比 2020 年增加 2490 万吨左右,力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0%。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瓶颈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间 融合共生、区域间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基本形成。绿色化、 规模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 强,形成一批综合利用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厅机关各处(室):

为推进我省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我们编制了《贵州省“十四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11月2日

贵州省“十四五”大宗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规划 

 前 言 

“十四五”是我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深入开展资源 综合利用,是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 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 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倍增行动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措施。 

为推进我省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综合利用产 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务院《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 家十部委《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规划期 为 2021-2025 年。 

本规划中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大宗工业固体废 物”)是指我省各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和安全影响 较大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脱硫石 膏)、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尾矿、酒糟、赤泥和电解锰 渣等。 

 一、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加大对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力度,不断创新综合利用体制机制, 夯实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基础,大宗工业固体 废物综合利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利用途径不断拓展、利用规模 持续扩大、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完成了《贵州省“十三五”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全省工 业经济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突破。按先试点、后示范、再推广 的原则,优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研发应用了一批用 量大、成本低、效益好、技术先进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技术与装备。磷石膏井下充填、半水石膏自胶凝材料治理地质灾 害及充填技术得到有效应用,磷石膏制建筑石膏粉、高温石膏粉、 α高强石膏粉等技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生活 垃圾(污泥、飞灰)等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领先。磷石膏生产装 配式墙板、磷石膏制酸、煤矸石生产陶粒、粉煤灰生产超细纤维 纸浆板、萤石选矿废渣生产蒸压砖、磷石膏大掺量生产加气混凝 土砌块等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综合利用产业链基本形成。围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产生地,突出地域特点、行业特点、技术特点,建成了磷石膏 制建材、制酸、充填胶凝材料,脱硫石膏制喷涂石膏,煤矸石发 电,酒糟循环利用等一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初步构建起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 产业融合发展。在开阳县、息烽县、瓮安县、福泉市形成了以磷 石膏、黄磷渣综合利用为主导的集聚区,瓮安县、福泉市列入国 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在七星关区、盘州市、水城区形成了 以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为主导的集聚区。 

——综合利用规模稳步扩大。“十三五”时期,据估算全省大 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总量约 30600 万吨,比“十二五”时期增加 8600 万吨,2020 年综合利用率约 67.1%,比 2015 年提高 6.3 个 百分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水泥、 混凝土及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传统建材行业得到广泛利用,同 时在能源、公路建设、井下充填、塌陷区治理、活性有机肥料、 土地整治和复耕、复垦、复绿、环境修复等多个领域得到不断延 伸和拓展。“十三五”期间,全省有 1178 家·次利废企业依法获得 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减免优惠,累计退税 33.84 亿元。针对磷 石膏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形 成磷石膏建材、充填、制酸三大利用途径,2020 年实现全省磷石膏当年“产消平衡”。 

表 1 “十三五”期间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表 

360截图20211105144312000.jpg

注: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 

——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十三五”时期,我省大宗工业固体 废物综合利用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约12万个, 减少堆存占用土地超过 1.63 万亩。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已经成为全省煤炭、火电、化工、有色金属、冶金、采矿等行业 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延伸产业链、培育经济增长点、提高环境 友好度的重要途径,成为贵州工业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 要抓手。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受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我省大宗工 业固体废物仍面临产生量大、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尚需突破、综合 利用产品附加值不高的严峻局势。“十四五”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 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我省实 现新型工业化、构建高质量现代工业体系和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关键五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对大 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更高要求。贵 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贵州“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2021 年春节前夕视察贵州时,又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的重要指示。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 率,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具体体现。 

——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对综合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作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部署, 对未来中长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节点;国务院《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 案》将“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列入“碳达峰十大行动”,明 确提出到 2025 年,全国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 40 亿吨左右,到 2030 年,年利用量达到 45 亿吨左右。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 合利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业经济体系,是贵州走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绿色转 型的关键举措。

——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对综合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 期间,全省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 动,到 2025 年,力争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 2.8 万亿元,年均增 长 10%以上。我省资源能源消费量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仍 将保持刚性增长,预计 2025 年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 从 2020 年的约 1 亿吨,增加到 1.3 亿吨以上,对破解资源环境 和降碳约束难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我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产废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 护、清洁生产等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的积极性,对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降低有害杂质和资源综合利 用投入不足。 

二是耦合协同水平不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与 产废企业、企业与开发区、各个开发区间耦合协同能力不足。产 废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循环利用手段,与下游利废企业的联动机 制不完善,未形成顺捷、高效的循环利用产业链。 三是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尚存在 诸多技术瓶颈,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电解锰渣、 赤泥综合利用技术还需攻关突破,石膏建材高质化应用有待提升;缺乏不产废、少产废的生产技术,特别是缺乏综合利用产品 标准、规范,制约了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利用途径单一。

我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主要是 作为原料用于水泥、混凝土及制品、墙体材料等传统建材行业, 利用途径较为单一,在其他领域尚未开发出规模化和高值化利废 产品,难以满足工业倍增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需求, 综合利用途径需进一步拓展。 

三、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 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 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 绕十大工业产业发展,以“减排、降害、增效”为目标,以推动大 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绿色发展为核心,坚持创新引领、 示范带动、分类施策,深入开展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强化科 技攻关、源头管控、过程控制、协同处置,培育扶持一批带动性、 示范性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创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全面提 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为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助力工业大突破,加快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资源节约,健全有 利于促进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长效激励机制,优化 资金、政策支持,调动企业参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积 极性,增强综合利用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市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投资,增 加绿色供给,激发绿色需求,加快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 业。 

坚持企业主体。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谁排渣谁治 理,谁利用谁受益”原则,有效降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强度, 推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过程管理,协同推进产废、利 废各环节规范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创新引领,围绕规模化与高值利用,突 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瓶颈,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应用,加强示范引领,培育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新模式, 进一步扩大综合利用规模。 

坚持源头管控。强化产废企业综合利用力度,强制“两高”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排放;以末端高值利用 为导向,倒逼产渣企业改进和提升工艺技术,减少有害杂质排放。 

(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比 2020 年增加 2490 万吨左右,力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0%。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瓶颈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间 融合共生、区域间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基本形成。绿色化、 规模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 强,形成一批综合利用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四、重点领域 

(一)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 

——发展方向。 1.磷石膏。聚焦乌江流域、清水江流域“涉磷”生态保护红线, 深入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在磷石膏排放量大的地区和企 业,以磷石膏建材、井下充填和制酸三大主攻方向,加快优化磷石膏综合利用结构,推动磷石膏规模化、高值化、产业化利用。 实施一批建筑石膏、高强石膏、无水石膏、净化石膏等基础粉体 材料项目,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氧化钙)项目,科学推进 磷石膏无废害充填,扩大充填应用范围,有序拓展磷石膏在生态 修复、土壤改良、填料助剂等领域的利用。健全完善磷石膏产品 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强化产品质量标准和工程应用规程的 紧密衔接。到 2025 年,磷石膏增量产消平衡成果更加巩固,并 逐步有序消纳存量。 2.脱硫石膏。推进火电、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 型,不断改进、优化生产工艺技术,提高脱硫石膏品质,推行脱 硫石膏灰(渣)分类排放(堆存),降低杂质含量,促进脱硫石 膏绿色、高值、高效利用;重点发展高强石膏粉、喷涂石膏、自 流平石膏、纸面石膏板、模具石膏、石膏晶须等高附加值产品, 积极开发应用于化工、环保、农业等领域的石膏填充助剂。

 ——重点推广技术 1.磷石膏。积极推进磷石膏净化提纯、利用水泥窑生产高性 能石膏粉、磷石膏基高端装饰建材、磷石膏低温转晶制备α高强 石膏、α石膏制塑料填料、磷石膏制备石膏晶须、磷石膏制硫酸 联产水泥(氧化钙)等技术。  2.脱硫石膏。推广利用余热余压对脱硫石膏进行烘干、煅烧 的先进工艺及大型成套装备;推动超高强石膏粉、石膏晶须、预 铸式玻璃纤维增强石膏、高档模具石膏粉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技 术以及安全环保的土壤改良剂技术、矿井充填技术的应用。 

360截图20211105144406576.jpg

图 1 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主要途径

(二)粉煤灰 

——发展方向。推进六盘水、毕节等粉煤灰集中产区相关企 业粉煤灰分选加工技术改造,提升粉煤灰品质和附加值,推进区 域物流基础设施和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粉煤 灰由产排集聚区向规模化应用集聚区低成本输出。 进一步扩大粉煤灰在建材行业的综合利用,重点拓展在高性 能混凝土、轻质高强新型墙板和墙体、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新 型建材领域的应用。加强 “气化渣”(残余热值较高的粉煤灰)、 循环流化床锅炉渣、低活性粉煤灰、“高钙固硫粉煤灰”等难利用 粉煤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研发。积极探索粉煤灰在木塑制 品、矿井充填、农业、化工、环保等领域高值、大规模应用途径。 

——重点推广技术。重点推广应用粉煤灰大掺量制混凝土路 面材料,粉煤灰提取碳粉、玻璃微珠,粉煤灰矿井充填,粉煤灰 低能耗超细化及改性,粉煤灰大掺量制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粉煤 灰制超细高活性集料,粉煤灰制陶粒,粉煤灰制木塑制品填料等 技术。 

(三)煤矸石 

——发展方向。围绕煤矸石高值、规模化利用目标,以煤矸 石充填、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煤矸石发电为重点,鼓励煤炭采 - 13 - 掘企业延伸产业链,配套建设煤矸石再洗选系统,对煤矸石分级、 分值综合利用,无热值煤矸石用于加工路基材料、井下充填材料 或建筑砂石骨料,低热值煤矸石用于生产烧结墙体材料,高热值 煤矸石用于电厂发电。 

——重点推广技术。重点推广煤矸石低成本分选、煤矸石井 下充填置换、塌陷区治理、煤矸石生产烧结墙体材料和烧结陶粒 等新型建筑材料、煤矸石生产偏高岭土、煤矸石生产硅酸铝纤维、 煤矸石土地复垦复耕、煤矸石山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 

2021-11-05_144423.png

 图 2 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 

2021-11-05_144445.png

 图 3 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 

(四)冶炼废渣 

——发展方向。推进铁合金渣、钢渣等冶炼废渣产排企业绿 色转型升级,鼓励从冶炼废渣中回收稀有稀散和稀贵金属等有价 组分,提高生产端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冶炼废渣在水泥、混凝土 及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矿渣微晶玻璃等领域的掺配量,扩大在 建材行业的利用。鼓励冶炼废渣无害化处置后用于路基材料和采 矿井下充填材料,拓展利用途径。 

——重点推广技术。含重金属冶炼渣无害化处置、冶炼渣低 能耗破碎磁选和超细粉磨、钢渣生产高标号水泥、钢渣生产微膨 胀型充填采矿专用胶凝材料、铅电解阳极泥中提取金银的火法和 湿法工艺、锌渣提银、高钛高炉渣提钛、矿渣复合微粉、锌浸出 渣中提取铟等技术。 

(五)尾矿 

——发展方向。围绕磷尾矿、铝矾土尾矿、黄金尾矿、锰尾 矿、重晶石尾矿、石材尾矿等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强化源头减排; 鼓励开展尾矿有价元素、伴生矿物高效分离提取和资源化利用, 提高资源产出率。鼓励尾矿替代机制砂石生产绿色建材、井下充 填、塌陷区治理、农业复耕复垦、矿山环境修复、石漠化生态治 理等大规模综合利用。 

 ——重点推广技术。重点推广尾矿低能耗再磨再选技术,铅、 锌、银等复杂尾矿清洁综合利用,尾矿贵金属提取,尾矿无害化 井下充填,富硅尾矿制备超高强结构材料,尾矿生产微晶玻璃, 尾矿生产水泥、墙体材料、高品质再生骨料、高品质透水砖等技 术。 

2021-11-05_144542.png

图 4 尾矿综合利用途径

(六)酒糟 

——发展方向。围绕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 区,聚焦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态环境保护,强化重点白酒企业 升级改造和酒糟综合利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行清洁高效生 产,提高出酒率、降低酒糟产生量。支持优质白酒产区建设酒糟 收储和清运系统,助力酒糟综合利用。大力扶持利用酒糟生产蛋 白饲料、饲料添加剂、食用菌、微生物制剂、有机肥等产品,重 点实施一批酒糟规模化高效利用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 加值,实现酒糟“吃干榨净”。 

——重点推广技术。重点推广酒糟生产燃气、有机肥、饲料、 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酒糟生产食醋,酒糟发电等技术。 

(七)赤泥 ——发展方向。重点推进氧化铝行业清洁生产,开展降碱增 效行动,推行碱回收,促进赤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推动 赤泥无害化排放标准制定和实施,推进赤泥中镓、钪等稀贵金属 回收利用,研发降低赤泥放射性技术。突破赤泥规模化、产业化 利用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实施。 ——研发推广技术。以赤泥低成本脱碱后综合利用为重点, 探索赤泥综合利用途径,重点开展赤泥提取碱金属、赤泥制备路基固结材料技术、赤泥生产室外非封闭环境新型建筑材料技术、 赤泥制备环境修复材料技术、赤泥生产陶瓷复合材料技术、赤泥 低温烧制技术、预处理综合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2021-11-05_144614.png

图 5 赤泥主要应用方向 

(八)电解锰渣 

——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松桃“锰三角”电解锰渣治理,强化 源头减量化,降低单位金属锰产废量;强化过程控制、末端处理 和循环利用等促进电解锰渣减排、降害。在金属锰行业开展强制 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针对电解锰渣中锰离子、重 金属离子、可溶性盐等有害杂质,推动电解锰渣无害化排放标准 制定和实施,促使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置,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推动硫化渣、电解阳极渣分类排放(堆存),为综合利用创造条 件。推进电解锰渣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争电解锰 渣在生产水泥调凝剂、混合材、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新型墙体 材料等行业低成本产业化技术上取得突破。 

——研发推广技术。重点研发和推广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置技 术,电解锰渣生产水泥调凝剂、混合材、混凝土掺合料、新型墙 体材料等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 

2021-11-05_144646.png

图 6 电解锰渣主要应用方向 

(九)其他 

以安全、环保为优先,积极推动其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 害化处置。 

——发展方向。对于生活垃圾、生活污泥、垃圾焚烧飞灰(危 废)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鼓励采用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鼓励 利用中药渣、废菌棒、废建筑模板、绿化渣等生产生物质燃料。 对于氰浸渣、钡渣、铅锌渣等危险废物,应按照国家和省危 险废物法律法规进行专业化管理和安全处置;鼓励产废企业开展 清洁生产,采用低毒害或无毒害固废生产工艺替代传统工艺。对 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须获得相关管理部门授权。 

——研发推广技术。研发中药渣、废菌棒、绿化废渣等掺烧 轻质墙体材料工艺技术及装备,推广应用水泥窑、烧结砖瓦隧道窑协同处置污泥、固废废物工艺技术。 

五、主要任务 

(一)加强综合利用创新能力建设 

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难点、堵点,鼓励产废企业 和建材等关联行业耦合联动,大力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 在混凝土及制品行业开展“尾矿+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生产混 凝土及制品试点;在烧结制品行业开展“尾矿泥+煤矸石+粉煤灰” 多种固体废物协同利用试点;鼓励在装配式部品部件领域开展 “尾矿废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生产装配式部品部件试点;鼓 励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多产业、多品种协 同利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 新模式。 

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 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技术水 平占据行业制高点的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创新和服务 平台。打造一批面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的科研开发平 台、协同创新平台、试验检测平台、应用推广平台和公共服务平 台。 

依托贵州大数据优势,引导和鼓励煤炭、火电、化工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提升大宗工业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强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 

依托国家和贵州省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贵州省工业固体 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专业研发平台优势,积 极引入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专业团队,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 盟等产、学、研、用基础平台。 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科技研发,攻克一 批制约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的关键瓶颈技术。分 类施策,对粉煤灰、酒糟、冶炼废渣等综合利用率较高的工业固 体废物,重点研发推广附加值高、固体废物利用量大的新产品; 对赤泥、电解锰渣等难利用固体废物,重点组织无害化、规模化 共性关键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攻关,探索制定赤泥、电解锰渣无 害化标准。对磷石膏,重点拓宽磷石膏利用途径,提高磷石膏产 品附加值。支持产废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加大关键技术研发 投入力度,重点突破源头减量、过程减害与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 术。 

(三)大力培育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培育,在煤矸石、 粉煤灰、尾矿、冶炼废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 合利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拥有 核心技术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支持骨干企业 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绿色、高效、规模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 设,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四)积极创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聚焦全省煤炭、火电、冶金、化工等重点产废行业,以新型 建材产业为重要抓手,集中支持、配套发展,形成骨干企业支撑 的综合利用产业集群。深入推进福泉、瓮安 2 个国家级工业资源 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以龙头综合利用骨干企业为依托,打造一批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工业资源 综合利用基地。 

(五)持续推进综合利用绿色发展 

1.推动产废行业绿色转型,实现源头减量 在磷化工、氧化铝、电解锰等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实施绿色 化改造,利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 落后产能淘汰;鼓励产废企业渣场和开发区公共渣场开展工业固 体废物分类分级排放堆存试点,推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 置。 鼓励磷肥生产企业利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对现有 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提升磷酸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磷、氟回收 率,降低磷石膏产生量、提高磷石膏品质。提升电解锰渣、赤泥、 磷石膏等复杂难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净化处理水平,降低有害、 难利用杂质含量,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和利废产品质量。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推进火电行业通过淘汰落后 产能、节能改造、能效提升行动等措施,不断降低单位发电煤耗, 减少粉煤灰、脱硫石膏产生量。 

2.推动利废行业绿色生产,强化过程控制 持续提升综合利用企业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依法依 规、科学有序,消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鼓励利废企业开展清洁 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推动重点利废行业实行规范管理,积 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工业园区,促 进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发展。建立和完善绿色 建材产品认证机制,鼓励利废建材产品开展绿色标识认证。推动 贵州省绿色建材采购供应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将利废产品及 时入库,纳入政府采供清单,促进利废产品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 推广应用。 

(六)促进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处置利用 

围绕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鼓励多产业协同 利用。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与上游煤炭、火电、 化工等产业协同发展,与下游建材、建筑、农业、生态等领域深 度融合,开创全产业链、多途径综合利用新局面。支持有条件的 地区、行业和企业开展工业炉(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推动行 业、地区和相关企业联动、促进跨区域协同利用机制的形成。在 大宗固体废物集聚区域、乌江流域沿线,推进“公铁水联运”的区 域协同运输模式,强化资源配置,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跨行业 跨区域协同处置利用。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推进 

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督促指导大宗工业固体 废物产生企业和利用企业切实履行好相关责任和义务。鼓励和指 导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制定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规 划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目标责任评 价考核制度,将目标、措施和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充分发挥行业 协会、专业平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重 点领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二)落实政策扶持 

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 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办减免税优惠,支持 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制和推广及技术改造,重点 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各级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 对发展前景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 业,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备案、土地、环评、生产许可等行 政审批、许可上给予支持。推动在市政、交通、保障性住房、移 民搬迁和乡村基础设施等政府性工程建设中,优先推广应用符合 标准的利废产品。 

(三)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用好用足省级专项资金,引导 社会资本向综合利用产业流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指导企业合 理使用新型工业化基金、生态环保基金等,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企业纳入绿色企业范畴,给予绿色金融政策支持。鼓励 各级地方政府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关键技术科技研发和利用给 予资金支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鼓励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企业通过债券产品、上市融资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 持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参与项目实施,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筹融资提供便利条 件。 

(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培养和引进一批跨行业和 跨学科的综合利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围绕绿色工业园 区建设,培养引进一批促进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废物资源 化、能源低碳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绿色工厂建设,培育 一批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团队。围绕工业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 培养引进一批节能、降污、减排、节水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体及“两微一端” 等新兴媒体资源,积极宣传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和重大意义,提高 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倡导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方 式。通过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和典型案例,普及 综合利用产品无害化、环保化相关知识,促进利废产品应用推广, 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围。分层次开展资源 综合利用培训,提高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的管理水 平、服务水平。

附件 生态环境专篇 

一、概 况 

“十四五”时期,随着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倍增行动、 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等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实施,全省工业经济 规模将持续扩大,煤炭、火电、化工、基础材料等优势产业产生 的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赤泥、电解锰渣、磷尾矿等 工业固体废物总量也随之增加,对全省生态环境构成严峻挑战。 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助推工业活动造成的环 境污染治理和安全隐患整治的重要手段,是落实《2030 年前碳 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实现“双碳目标”、 推动全省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中 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具体行动。 

“十四五”时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主要途径是作 为再生资源用于建材、矿井充填、化学原料、土地整治、复耕复 绿、环境修复等行业和领域。因此,应按照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环 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确保废气、噪声、废水、 废渣等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二次污染;并严格实施建设项目环 - 30 - 境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持续提升综合利用项目和运营 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可持 续、高质量发展。

 二、生态保护依据的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三、规划实施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 

(一)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工业炉(窑)烟气、烟尘、臭 气、生产扬尘等对大气环境影响; 

(二)水环境影响:主要是生产废水; 

(三)声环境影响:主要是设备噪声与交通运输噪声; 

(四)固体废物影响:主要是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四、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一)合理布局减少区域生态环境影响 

《规划》根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禀赋特点,围绕产废企业布 局,集聚发展,根据贵州省政府“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在地质 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自 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贵州省水源地等生态环境敏感区禁止 工业类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和实施。《规划》根据生态保护要求, 在开发区等重点管控单元进行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创建一批省级 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 范基地。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并促进了综合利用 产业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 

(二)过程控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提出,推进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绿色发展,依法 依规、科学有序消纳工业固体废物,积极开展清洁生产,严格执 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区域总量控制目标,完善环境保护措施,加 强监测和管理;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综合措施 保护环境,促进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规划》 强化了生产过程控制,促进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 护的全流程管理,有利于落实全过程环境污染防治责任,提高综 合利用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大现有综合利用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依法依规淘汰效率 低下工业炉(窑),建设完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推行清洁生产, 提升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积极推进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改变燃 料结构,提高炉(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烟气、烟尘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立工业类 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存在的企业要及时迁出。 综合利用项目或企业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应按照相关环 保标准要求,达标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布局,加强隔声、降噪等环保工 程建设,逐步淘汰高噪声设备。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规划》的实施有助于缓解与消除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 的不良影响。拟通过水泥、预拌混凝土、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 大量消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固体废物。通过发电对煤矸石 进行综合利用,通过生产生物质燃料、饲料、有机肥料等对酒糟 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制烧结砖、高温好氧发酵后生产苗圃化肥、 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对城市生活污泥进行综合利用。 对于利废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成品、不合格品等固体废 物,利废企业应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 

(三)其它环保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减少利废环节污染物排放。严禁建设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严禁 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政 策法规。 

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消纳量大的预拌混凝土、砂石、墙体材 料行业分别按照《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规范条件》《贵州省机 制砂石行业规范条件》《贵州省墙体材料行业规范条件》进行项 目备案、建设和生产运行管理,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可持续发 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工业炉(窑)实施“煤改气”,减 少烟尘和温室气体排放。积极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绿色运输, 鼓励粉体固废使用密闭、专用运输设备和车辆,加强大宗工业固 体废物运输全过程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查看更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查看更多>贵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