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03~2019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结构
2.地域分布
2019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位于前七位的省份依次为江苏、四川、浙江、山东、湖北、安徽和河南(图2)。按照区域分布,59.4%的农药原药生产集中在华东地区,这可能不仅是因为华东地区涵盖的省份多,地域广,农药生产企业多,还受栽培条件、气候、作物布局等因素影响,该区域病虫害经常发生,且发生范围广、程度重。另外,17.4%和11.8%的农药原药生产分别集中在西南和华中地区。
图2 2019年农药原药产量省份分布
02农药废盐产生和预处理现状
1.产生废盐的典型农药产品
废盐产生量前十位的农药产品是草甘膦、百草枯、莠灭净、百菌清、毒死蜱、烟嘧磺隆、嗪草酮、多菌灵、麦草畏和吡虫啉,伴随产生的废盐占农药废盐总产生量的比例分别为46.6%、6.8%、5.6%、3.7%、3.2%、1.8%、1.5%、1.3%、1.0%和0.9%,占农药行业废盐总产生量的总比例为72.2%(图3)。
图3 典型农药原药废盐产量占比情况
2.典型农药产品产生的废盐种类
农药行业产生的废盐包括单一废盐、混盐和杂盐(含杂质)。废盐产生量前十位的农药产品生产过程中共产生13种单一废盐,具体包括氯化钠、焦磷酸钠、氯化铵、磷酸氢二钠、氯酸钙、磷酸钙、氯化钙、亚硫酸钠、硫酸铝、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钾和硫化钠,占农药废盐总产生量的比例分别为38.1%、13.2%、6.4%、5.6%、3.6%、1.5%、1.1%、0.8%、0.6%、0.6%、0.3%、0.3%和0.1%。
3.废盐的污染特征
由于农药产品众多,且农药废盐产生工艺多样,使得废盐中杂质成分和含量差异明显。胡卫平等研究表明甲霜灵废盐中含有氧基乙酰氯、丙氨酸甲酯、甲霜灵和甲醇等污染物,毒死蜱废盐中含有乙基氯化物、吡啶醇钠和毒死蜱等污染物。徐志宏等研究发现草甘膦废盐中含有草甘膦、增甘磷、氨甲基磷酸、羟甲基磷酸和甘氨酸等污染物,还含有较多的有机氮和有机磷。褚骏等研究得知吡蚜酮废氯化钠中含有氯化铵、醋酸铵、3-吡啶甲醛、水合肼、乙醇、二唑酮和三嗪酰胺等污染物。
4.废盐预处理技术
由于废盐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有机污染物再作为工业原料利用,预处理过程应严格监控,以防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我国去除农药废盐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技术有三种:1)热解碳化技术。在低于废盐熔点温度和控氧气氛条件下,对废盐中有机物进行分解碳化,使其中一部分有机物热解为挥发性气体,另一部分变为固态有机碳并形成灰分。李唯实等研究了毒死蜱废盐的热处理特性,以及咪鲜胺、烟嘧磺隆和草甘膦废盐的热处理过程动力学特性,分析了农药废盐中有机污染物受热反应机理,得到了热处理法处理农药废盐的条件为温度350℃、停留时间45min、空气流量40mL/min,最终有机污染物的脱除率达到80%以上。张继宇利用分级热解碳化技术对某农药生产企业的废氯化钠进行预处理,所得产物中NaCl含量为98.9%,有机物含量为0.003%,其他物质含量为1.097%。李绪宾等自制了热解碳化技术中反应器为流动床的装置,对有机物含量为8%的废氯化钠进行处理,表明经450℃处理后的产物中NaCl含量为99.88%,有机物含量低于0.12%。2)高温熔融技术。相较于热解碳化技术,高温熔融技术是在更高的温度下对废盐进行预处理,反应温度通常为800~1200℃,此温度高于废盐的熔点,使废盐在炉内全部成为熔融态,避免了低温焚烧炉盐容易与耐火材料黏结的特性,同时有机物能够在此高温下完全分解,提高了废盐的纯度。董辉等采用高温熔融焚烧炉使废盐在850~900℃熔融,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3)有机物氧化技术。将废盐溶解在水中,利用深度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再通过除杂、蒸发结晶等手段对废盐进行预处理。常用的有机物氧化技术包括高级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和水热氧化技术。赵经纬等[19]通过纳滤膜和高铁酸化合物对草甘膦废盐进行氧化和洗盐,进而去除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该技术的选择性较强,针对不同的有机污染物类型,需要不同的组合去除废盐中的有机污染物,故目前应用受限。
03农药废盐利用和处置现状
1.生产氯碱和纯碱
我国两碱行业用盐量最大,每年NaCl用量可达4000余万t,是未来大宗废盐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出路。
为了鼓励废盐的资源化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工业副产盐资源化利用”列为鼓励类项目,指明“废盐综合利用的离子膜烧碱装置”为非限制类项目,以及“作为废盐综合利用的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为非淘汰类项目。我国氯碱生产工艺有离子膜法和隔膜法两种,其中以离子膜法为主,进膜废盐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总磷和总氮需要满足一定的限值要求。因此,农药废盐应预处理后用于氯碱生产。贺周初等利用一步热解碳化技术预处理草甘膦废氯化钠达到氯碱进膜要求;徐志宏等将草甘膦废氯化钠进行煅烧、除磷、精制后用于离子膜烧碱工艺。
我国以盐为原料生产纯碱的生产工艺主要为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戴开瑛等将水合肼废氯化钠通过溶解、分离、洗涤、洗盐等预处理后用于纯碱生产。
2.作为融雪剂和水泥助磨剂
融雪剂用于溶解积雪,一般施用于道路和桥梁。农药废盐作为融雪剂时,其中有机污染物将随着融化的冰雪,污染土壤和地表水。因此,需对废盐预处理后再用作融雪剂。陈赫然等[26]将两种废杂盐分别进行高温焙烧,再加入偏硅酸钠后造粒得到融雪剂。
为了提高水泥粉磨细度和强度,需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掺入少量助磨剂。农药废盐作为水泥助磨剂时,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将残留在水泥中造成环境危害。因此,需对废盐预处理后再用作水泥助磨剂。胡卫平等利用一步热解碳化技术对甲霜灵和毒死蜱废氯化钠进行预处理,所得产物中氯化钠含量达到97.7%,总有机物去除率超过99%,处理后的盐用作建材添加剂。
3.暂存于企业仓库
目前,企业普遍将农药废盐暂存于仓库,这种方式不仅致使企业“胀库”现象频现,而且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可溶性盐和杂质流失,盐化周围土壤,危及周围植被,同时对周边水源和稻田造成污染,而直接向江河中倾倒则严重污染水源,直接威胁下游饮水安全。
4.填埋
依据GB 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水溶性盐总量≥10%或者有机质含量≥5%的废物须进入刚性填埋场的要求,农药废盐进行填埋处置时应进入刚性填埋场,因此,废盐填埋存在以下四个弊端:1)对于同等规模填埋,刚性填埋场投资比柔性填埋场大,占地面积也相对大。2)我国填埋场大多数是柔性填埋场,刚性填埋场数量少,废盐填埋受限。3)废盐填埋成本高达4000元/吨以上,企业难以承受。(4)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能随着渗滤液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04农药废盐利用和处置对策建议
1.分类收集废盐,降低预处理难度
不同农药产品的废盐所含杂质的成份和含量都不同,预处理技术路线和参数也不一样。另外,不同成分的废盐综合利用方式不同。因此,建议在产生节点将不同成分的废盐进行分类收集,形成单盐,避免产生混盐,降低废盐预处理的难度,提高废盐综合利用水平。
2.制定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促进废盐综合利用
废盐用作氯碱、纯碱、融雪剂和水泥助磨剂等化工原料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综合利用带来的环境风险不明,致使综合利用受阻。总体来看,目前农药废盐利用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发展显著落后于农药工业生产的发展。建议制定典型农药废盐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明确给出废盐每一种综合利用方式所推荐的废盐预处理技术及技术参数、预处理所得到盐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限值及用法用量要求。使得农药废盐综合利用企业操作运行和政府审批监管部门对该类利用项目的审批有据可依,从而防控农药废盐综合利用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促进农药废盐的有效综合利用。
3.建立“点对点”定向利用模式和园区集中利用模式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的要求,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制定农药废盐的利用方案,建立废盐“点对点”定向利用模式,即将一家农药企业产生的废盐作为另外一家单位环境治理或工业原料生产的替代原料进行使用,此时利用企业不需要持有危险废物综合许可证,减轻利用企业申领危险废物综合许可证的压力,进而推动废盐的利用率。
农药废盐预处理和利用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建设运行难度大,难以做到每个企业建设一条生产线。建议以园区为单位,建设农药废盐资源化利用中心,对废盐进行统一的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废盐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尤其在江苏、四川、浙江、山东和湖北等农药产量大且企业较为集中的省份,根据农药企业的数量和分布进行合理布点,对园区乃至周边区域的废盐进行统一规划、集中预处理和综合利用。
4.开展废盐排海的环境风险评估,促使盐回归自然
国外,排海是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等成分废盐和含盐废水的主要处置方式,其主要排放方式为含盐废水在近海直接排海或将收集起来的废盐运至公海进行深海排放。而对于倾倒入海的废盐,往往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例如,日本将农药废盐经高温预处理去除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后,向海洋倾倒,使盐资源回归自然。废盐的盐度和可能存在的有机物会对海洋自净能力产生冲击,引起海洋热污染以及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富营养化和毒性的风险。因此,建议总结江苏、浙江开展的废盐排海处置试点工作经验,进行典型农药废盐预处理后的生态毒性试验,开展废盐排海的环境风险评估。此外,充分调研和借鉴联合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废盐排海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公约、法律法规、现状、预处理技术、污染控制标准,确定污染物控制限值、用法用量技术参数、环境监测要求等,制定废盐排海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在不引起生态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将废盐进行排海处置。
05结论
1)不同种类盐的预处理技术和利用途径均不同,混盐的产生严重阻碍了废盐的利用。应从废盐的产生源头进行分类收集,降低预处理难度,提高废盐利用率。
2)缺乏农药废盐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是造成废盐综合利用过程二次污染的关键,也是引起大多数企业提取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混盐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制定农药废盐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防控综合利用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促进废盐的有效综合利用。
3)遵循《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的豁免条件,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制定农药废盐“点对点”利用方案。另外,建议根据农药生产企业的数量和分布,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废盐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心,实现废盐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4)废盐堆存于仓库导致胀库,利用刚性填埋场填埋处置废盐既增加国家和企业的负担,还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应着力于废盐预处理后的生态毒性研究,并开展废盐排海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废盐排海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将废盐进行排海处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2025年是中国全面践行“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年。国务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这对水处理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2025(第二十届)青岛国际水大会水展应势启航,以搭建
3月18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通告。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量353.3万吨,截至2025年2月,全省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经营单位189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利用处置能力共计677万吨/年。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际利用处置量245.2万吨,平均负荷率为36.2
万德斯3月15日发布公告,宣布因公司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万德斯股票自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资料显示,万德斯全名“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工业产值的持续增长,危废处理行业一度被视为“黄金赛道”,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企业涌入。然而,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利润下滑等问题接踵而至,曾经风光无限的危废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绩不佳:巨头利润大幅下滑2月18日,海螺环保发布公告
2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全区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通告。通告显示,总体看,全区已形成综合利用、焚烧、填埋、物化等多种方式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总体能力满足实际需求,但其中一些危险废物类别利用处置能力过剩。全文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全
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国内固危废行业立法与监管进一步趋严,危险废物处置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工业废盐及高盐废水的大量产生及其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一直是国内的难题。近两年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匮乏,与之填埋所产生的系列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各级政府也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主要面向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机电产品再制造等四个领域。详情如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生态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推进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高端智能再制造,拟遴选
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
1月7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云南省危险废物经营能力高于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经营单位负荷率普遍不高,基本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详情如下: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公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详情如下: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新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日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湖北省危险废物跨省转入利用“白名单”制度(试行)》。详情如下:关于印发《湖北省危险废物跨省转入利用“白名单”制度(试行)》的通知鄂环办〔2025〕12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3月18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通告。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量353.3万吨,截至2025年2月,全省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经营单位189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利用处置能力共计677万吨/年。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际利用处置量245.2万吨,平均负荷率为36.2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产业和储能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培育等综合举措共同发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专访时表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2月19日,江西发布《江西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项目建设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总体上看,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远超产生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总体生产经营负荷不高,部分利用处置设施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详情如下:江西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项目建设引导性公告为深入贯彻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东省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省内一家单位产生的一种危险废物,作为另外一家单位环境治理或者工业原料生产的替代原料进行使用,其利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利用单位免于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修订发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名录》)。本次修订主要集中在鉴别后危险废物的归类管理、精准识别危险废物、危险废物豁免管理等方面。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2025年是中国全面践行“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年。国务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这对水处理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2025(第二十届)青岛国际水大会水展应势启航,以搭建
3月18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通告。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量353.3万吨,截至2025年2月,全省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经营单位189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利用处置能力共计677万吨/年。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际利用处置量245.2万吨,平均负荷率为36.2
2月2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全区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通告。通告显示,总体看,全区已形成综合利用、焚烧、填埋、物化等多种方式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总体能力满足实际需求,但其中一些危险废物类别利用处置能力过剩。全文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全
各有关单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随着国内固危废行业立法与监管进一步趋严,危险废物处置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工业废盐及高盐废水的大量产生及其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一直是国内的难题。近两年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匮乏,与之填埋所产生的系列环境风险依然存在,各级政府也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主要面向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机电产品再制造等四个领域。详情如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生态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推进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高端智能再制造,拟遴选
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知。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的通
1月7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云南省危险废物经营能力高于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经营单位负荷率普遍不高,基本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详情如下: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公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统筹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构建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江苏省强化危
近日,河北省环境厅发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河北省已基本形成了焚烧、填埋、协同处置、综合利用等多措并举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满足实际需求,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明显超过产废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总体实际经营负荷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危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