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加快科创中心建设
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战略指引,按照发展创新型经济要求,围绕“核心圈、示范圈、放大圈”功能布局,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成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组成部分。精准定位科创核心产业方向,进一步聚焦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材料、微反应等方向,鼓励跨国公司、国有、民营等各类型企业发展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等,通过开放式创新、联合技术攻关等方式推动技术进步。调动创新联盟资源,吸引研发机构入驻、优化科创大赛选拔方式,揭榜挂帅,促进科创资源聚集。统筹科创主体的研发及生产需求,提供具有化工新材料产业特征的研发设计、实验小试、检验检测、中试生产等设备的空间,新建5-10万平方米厂房。探索建设电子化学品等共享型技术开发平台,吸引集聚化工检测及验证平台、中试平台、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载体和专业机构。探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创项目的投资,完善融资渠道,加快科创项目产业化,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高科技企业,推动一批优质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企业上市。
3.强化项目招商攻坚
发挥化工区“一体化”发展优势、在长三角、全国化工行业的示范作用以及上海丰富的化工人才等资源,开拓创新,强化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生态,延伸产品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全力以赴抓好投资促进工作。加快推进化工与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化工区与重点园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战略链接。根据产业、科创、服务贸易等类型项目,进一步增强专业招商力量,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实施产业链招商、渠道招商、场景招商、资本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扩大招商渠道,提高招商精准度。主动对接目标企业,重点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国内龙头企业以及“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或功能性机构,重点引进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重大项目。
(二)做实安全环保,打造更具韧性的绿色低碳引领
1.增强安全防控应急能力
坚持安全底线,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狠抓企业责任落实,有效保障园区安全运行,持续发挥化工区安全管理示范引领作用(见专栏2)。
专栏2上海化工区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十大重点工程
“十四五”期间,化工区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以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十大重点工程为依托,提升园区安全治理体系,为园区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十大重点工程包括: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重大风险防控与标准化建设工程、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工程、全封闭管理与交通管控工程、火灾防控和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和医疗救援能力建设工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升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和防灾能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急“一网统管”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精品培育工程。
健全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园区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管理机构及相应职权。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公共卫生、防雷、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区域性专项评估。落实“互联网+安全生产”,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统一归集安全监管、预警预报、应急救援、医疗卫生、公安、消防、特检等相关部门数据,实现实时交互传递和调用。
加强危险化学品综合管理。完成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到2025年底,实现“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企业标准化二级以上达标,其它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标准化三级以上达标。依托全封闭管理系统,开发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系统平台,统筹交通、应急、公安、特种设备等部门,实施重点危化品电子标签管理,实现“路网可计算、人车可测量”。加大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管理,推进危险废物、危化品仓储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园区安全管控水平。
强化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加强八大特殊作业安全管理,重点针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开展专项整治和教育培训工作。规范作业安全条件审查和作业许可,严格作业前风险辨识,加强对作业人员作业风险和控制措施掌握能力、现场监护人员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检查。强化企业开停车和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增强作业环节安全风险辨识,全面排查事故隐患。
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统筹园区消防安全布局、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器材装备设置。适情推动化五消防站、消防实训基地等建设。统筹化工区与分区产业关联需求,研究新增或迁建消防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完善园区应急医疗救援网络,加大化学灼伤、中毒、机械伤害和职业病防治、医疗卫生应急处置的软硬件建设投入。结合新建项目配套新增医疗救助机构,进一步优化水、陆、空协同应急救援的立体航空医疗救助体系。
2.提高绿色生态建设能级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金山区第三轮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强化清洁生产以及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使园区天蓝水清土净的生态环境更加宜人。
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完善园区VOCs动态排放清单,持续推进主要排污口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加强VOCs排放全过程管控。深化园区生态湿地的分级改造和运行管理,提升生态湿地的污水处理功能。优化园区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结合土壤重点企业监管探索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联合动态管控。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管控。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机制,继续提升装修等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推进废物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支持企业创建绿色制造体系,探索应用减碳的新技术应用,增加无毒无害、低毒低害和环境友好型原料使用,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探索应用无人机和无人驾驶监测车的地空一体化移动监测新模式,完善环境数据采集体系和环保大数据的动态高分辨实时分析体系,加强大气污染溯源,切实提升园区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完善“企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一体化防御体系-内河”事故废水截留四级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园区突发水环境事件的防范能力。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园区人工湿地功能建设(见专栏3)、启动滨海滩涂保护,实现园区生态板块与湿地、廊带之间的系统链接,构建更加完整的绿地系统和更有韧性的生态体系。建立健全园区生态环境指示物种、指示指标数据库,定期对园区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评估,为园区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管理、升级改造、功能完善等提供数据支撑,成为化工园区废水资源化的示范。
专栏3 上海化工区生态湿地扩建项目
化工区生态湿地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约为36公顷,将打造结合水质提升、景观优化、水系连通及科普宣教等复合功能的园区最具价值的生态基础设施。
根据不同阶段的功能需求,湿地扩建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F8地块湿地工艺阶段,占地面积约10.6公顷,构建增强型的湿地;第二阶段,F8地块湿地景观阶段,占地面积约17.5公顷,打造生态与文化融合的整体景观形象;第三阶段,F7地块湿地景观调蓄阶段,占地面积约7.9公顷,打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
加快新能源应用。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机组建设,根据地形条件、风资源情况研究规划沿海等区域安装风力发电机组,落实非水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任务。参与国家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试点,开展光伏就近交易。发挥园区低成本氢源优势,推动上游低成本氢源供应、中游氢能基础设施布局、下游氢能技术和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园区企业在物流车、通勤车、叉车等车型中加快应用氢燃料电池车,发挥示范效应,为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提供支撑。
3.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进一步促进园区产品关联度提升、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及副产品的产业共生链网,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探索使用生物质等替代化石原材料,促进源头资源减量化。加强节能降耗新技术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废气高价值组分回收利用,开展近零排放火炬试点。加强废水、废溶剂协同处理及再生利用,探索高盐废水综合利用,打造近零排放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加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力争在塑料循环、新型复合可降解材料、环境友好型产品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园区富余资源能源与周边社区共享,鼓励区域废弃物协同处置,促进园区与周边区域循环发展,探索建立跨区域废弃物协同处置机制。引进、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循环经济托管综合服务,加快循环发展标准体系建设。
(三)做精现代治理,打造更为智慧的数字转型先导
1.夯实数字底座
围绕提升网络连接、数据资源集聚和应用感知能力,实施“四网一云一中心”的信息基础设施筑基工程(见专栏4)。聚焦化工区全面数字化转型和六大智能应用体系建设需求,结合园区开发进度,利用路灯杆、监控杆、综合杆、管廊等设施,实现4G/5G信号全覆盖。完善通信管道布局,基本实现园区信息管线形成环网。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能级,承载持久化存储和大算力应用。推动大数据决策平台建设,统一数据标准、接口规范和服务目录,实现数据汇聚、系统集成。聚焦网络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全面构建“防御、监测、打击、治理、评估”“五位一体”园区网络安全保障与综合治理体系,实现重点应用系统网络安全合规率100%、公共区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管覆盖率90%。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以“创新、智能、融合、绿色”为特征的园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专栏4 “四网一云一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四网”,即打造一张高速智能的万兆光网、一张5G引领的移动通信网、一张泛在融合的立体感知网、一张协同可信的安全防护网。
“一云”,即打造持续聚数、数联增效的绿色云。园区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成为园区基础网络汇聚和智慧应用汇聚的枢纽。
“一中心”,即打造一个整合开放、智慧决策的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园区运行状态深度感知、快速响应、全域联动和智能辅助决策。
2.深化数字应用
聚焦智慧政务、智慧业务、智慧服务三大领域,持续完善产业运营、安全应急、绿色环保、公用工程、责任关怀、管理服务等六大应用体系建设。推进智慧政务高效,实现政务服务“一网受理、一网通办”,完善、丰富园区“一网统管”业务场景,打造数据驱动的化工区“碳排副脑”。打造智慧业务标杆,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工业互联网+新技术的融合创新示范,打造10个以上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加速数字化风险管控进程。推动智慧服务提级,围绕公用工程等业务场景,推动以数据和知识为核心的公用工程数联智联体系建设,搭建化工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数字化、社会化创新服务系统,提升数字化赋能职业健康和疫情联防联控潜在风险的预测预警能力。
3.加强数字治理
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成立化工区大数据中心、园区运行管理中心,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推进机制。推动国家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标准、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在化工区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形成10个化工园区智慧化升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准或建设导则。健全数据要素生产、加工、确权、流通、应用和收益分配机制,优化数据采集、协同、共享、应用等各环节流程,推动条线数据、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开放共享,不断提升数据治理能级。
(四)做优营商环境,打造更有磁力的投资创业首选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园区公共交通短板,兼顾园区发展理念、文化内涵、行为规范之美,打造具有化工特质的外联内畅、美丽绿色的园区全貌。
加快美丽园区建设。根据“一园、九廊、多点”的生态系统规划(见专栏5),建设区域性杭州湾绿道和具有化学色彩的林荫大道,完善园区绿道廊道系统,整体提升园区美丽形象。重点推进科创中心、沪杭公路与区内主要南北向道路交叉口区域,打造6大“美丽节点”,提升园区对外辨识度。推动生态植物园改造建设“四季花卉园”,种植世界花卉,打造园区对外交流的生态文化展示窗口。融合化工文化元素、企业文化展示等,推进目华路、天华路等主干道两侧景观布置。推进园区生态湿地扩建工程与周边滨海湿地建设、漕泾郊野公园建设的湿地景观联动,打响园区湿地名片。
专栏5上海化工区绿地廊道系统
根据“一园、九廊、多点”的生态系统规划,建设1条区域性杭州湾绿道,打造纵向雄华路、天华路、目华路3条具有化学色彩的林荫大道,优化完善园区绿道廊道系统。“一园”,即区域性绿地。“九廊”,即雄华路廊道、中一东路廊道、浦东铁路廊道、雄华路廊道、天华路廊道、目华路廊道、南竹港生态廊道、南河路廊道、北银河路廊道。“多点”,即湿地节点、门户节点、斑块绿地等多点布局。
优化交通配套服务。推动极华路、海思路、雄华路、关华路等项目实施,加快推进配套道路建设。对接周边地区的市域铁路交通规划,研究推进南站到化工区的城市快线,优化区域交通配套服务。充分发挥浦东铁路、金山支线功能,在奉贤分区、金山分区新增公交枢纽和公交线路,提高园区与周边区域连接度。增设若干客运、货运专用出入口,优化客货运交通分离管理。根据需求增补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完善园区慢行交通系统网络。
2.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深化行政服务改革。依托“一网通办”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案、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着力提升园区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水平。按照本市“一件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要求,梳理园区层面高频事项,新增一批“一件事”,推进其好办、快办,逐件进行“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管理架构”等流程的“六个再造”。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推进工程项目审批服务改革,提高项目建设审批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提高线下服务水平。优化企业服务和监管,加快构建专业化、国际化的企业服务机构,推行企业服务过程全透明、企业情况全知晓、企业诉求全跟踪。
加强精细化管理。率先打造“数字治理”的精准管理新范式,实施对园区的“人、地、事、物、情、组织”等要素运行状态的全域感知和智慧管理,推动园区全面实现“无锈斑、无露土、无破损、无垃圾、无杂乱、无异味”。激发企业、职工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主体多元、层次立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推动治理窗口前移,进一步贴近基层,建立起快速响应、有效解决企业和居民诉求的园区治理机制。
3.强化公用配套能力
适时推进区内新大用户供气专线建设、变电站建设、污水处理线扩建、工业气体装置扩建、码头二期泊位建设等工程,推动等离子技术项目与园区危废焚烧项目联动,探索以铁路为纽带的陆上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推动公用工程企业服务前移,提供园区环保集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探索参与本市天然气供应市场化改革,优化企业用气采购机制。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发挥售电公司作用,在降低区域用电成本、创新绿色电力采购模式上取得突破。研究推动化工区蒸汽管网开放,引进周边热力资源,推动蒸汽价格机制优化。
(五)做靓文化建设,打造更显温度的责任关怀样板
1.塑造文化软实力
按照《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以构筑化工区特色文化体系为引擎,努力把化工区打造成更具工业文化影响力的“大舞台”、开放包容共享的“新典范”(见专栏6)。
专栏6 上海化工区打造六大文化体系
“十四五”期间,化工区坚持以用文化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用文化思路丰富治理手段、用文化建设优化对外形象为着眼点,着力建设六大文化体系:
1、安全文化:建立安全文化主体责任网络,实施标准化管理,开展主题活动。
2、生态文化:建立生态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创新生态文化载体,完善生态文化设施。
3、关怀文化:创新人民至上模式,实施园区暖心行动,推进周边社区共同体建设。
4、旅游文化:开展化工区文化资源普查,开辟工业旅游线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5、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编撰口述历史文集,打造传统文化弘扬平台。
6、党建文化:发挥党组核心作用,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深入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凝聚精气神。紧扣化工区安全管理、生态环保、融合共建、高质量发展等特色内涵,结合园区精神弘扬、核心价值观融入、安全文化入髓、美丽家园建设、责任关怀提升、文化品牌擦亮、文化旅游培育、传统文化传承、文化氛围营造、党建文化引领十大工程,增强园区职工和企业的精神力量。
增强获得感。组织传统文化进园区、社区活动,把园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周边社区共同体建设,发挥好志愿服务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化工区人的幸福指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园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文化活动经费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园区文化建设。
弘扬正能量。增强园区对外宣传能力,以产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引擎,结合新媒体运用,打造化工区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对外展示园区经济效益与文化发展齐飞的高端形象。通过加强对化工区的标识、吉祥物、图案、色彩、专用字体等视觉形象设计及应用,进一步强化化工区的文化表现力和品牌推广力。
2.深化责任关怀工作
进一步构建以人为本的责任关怀推进机制,打造“政府营造社会责任环境、企业自觉实施责任关怀、协会提供行业引导和规范、员工自主参与责任关怀、社区认同化工文化”的新格局。
完善工作推进体系。出台责任关怀指导性政策,构建责任关怀评估体系,建立园区和企业双体系责任关怀评估机制,设立责任关怀工作培训基地,科学性、系统性统筹推进责任关怀工作。建立园区与社区互访互动机制,打造集服务及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责任关怀服务站点。扩大公众开放日参与对象、参与形式,深化“健康立档、爱心助医”活动。深入开展“好邻居、双结对”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项目。引导企业签署责任关怀承诺书,建立责任关怀激励机制。
建设健康园区。结合化工产业的特点,从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建设等方面将健康融入园区建设与管理,先行先试,形成健康园区-健康企业-职业健康达人的创建模式。健全健康园区管理制度,建立鼓励企业参与健康园区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园区企业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工作,营造支持健康园区建设的环境,提供健康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职业危害干预等多维度的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见专栏7)
专栏7 上海化工区“十四五”健康环境打造目标
积极打造健康的园区环境,力争实现九个“100%”: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施率达到10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100%;职业卫生建档率100%;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100%,合格率100%;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100%;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率100%;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100%。
3.构筑专业人才高地
认真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立足上海、放眼全球”的战略定位,提升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公共服务能级,加大在户口、住房、医疗、教育、资金等方面人才政策供给,加强综合管理型、专业技能型和一线“工匠型”人才的引育力度,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大培育一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六)做好联动发展,打造更加和谐的产城融合示范
1.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发挥重点化工园区龙头带动作用,服务长三角化工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破壁垒,推动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深化区域间多元化的合作交流,推动化工行业统一提升标准、加快技术等平台共建共享。建立区域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促进园区间技术、数据、管理经验等信息共享。组织建立区域环保联合监管机制,共同制定提升区域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技术标准,相互进行环境监控技术指导。整合长三角各园区的应急资源,构建应急综合救援基地,强化应急预案、应急力量、大型应急设备的共建共享,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商共建科技创新中试基地、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技术转移及交易平台等技术创新平台,提供共享创新服务。联合各大园区与区域内知名高校合作,通过“企业导师”制、人才交换机制、联建实习基地等,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
2.深化产城融合发展
根据全市“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深化化工区与金山区、奉贤区的联动发展,提升杭州湾北岸化工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打造具有化工特点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道路,共同开创具有化工行业特点的产城融合发展新局面。集聚市级、化工区和金山、奉贤区政策,提升化工区招商引资竞争力,加快引进优质项目、推进现有项目改造提升,做好招商稳商工作。发挥两区社会资源优势,提供人才薪酬奖励、购房租房、落户就医、子女就学等服务,加快引进专业人才。探索在奉贤新城、金山湾区建设专业产业社区,涵盖商务、办公、住房等功能,吸引企业总部落户、发展配套服务业。发挥化工区与周边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协同优势,打通园区与大学城之间的通道,完善区域的外部交通,率先打造具有化工行业特点的产教融合模式(见专栏8)。
专栏8探索打造具有化工行业特点的产教融合示范区
根据《上海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结合化工行业特点,推进上海化工区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培育、集聚化工行业的研发、实验、教育、培训等功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争取成为行业示范。
——探索科研合作模式创新。加强与华东理工、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合作,研究探索共建技术创新研究院、共建众创空间、建设新型实训创研基地等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校企人才培养一体化等融合发展。
——探索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结合化工区与各大高校需求,探索搭建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实体公司运作、建立产教融合促进等组织管理、配套服务模式,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融合成效提供支撑。
——探索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借鉴各地经验,结合产教融合需求,研究探索化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一批体制机制创新。
3.统筹分区一体化发展
按照“统一发展目标、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执法尺度”的要求,深入推进金山、奉贤分区一体化管理工作,共同打造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以电子化学品专区建设为契机,强化产业联动,推动公用工程互联互通,提升分区基础设施水平。统筹协调区域安全应急环保监管系统,统一安全环保标准,统筹危化品仓储配套,加强应急联动,共建专业队伍,整合工作资源。支持金山分区以高端物流、检验检测、科技研发与孵化、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业为发展重点,拓展区以绿色材料为核心、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两业并举,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支持奉贤分区以承接化工区产业链延伸和配套为核心,重点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水性材料、高端胶黏剂产业、高性能膜材料、高端医疗材料、化工生产性服务业等,打造化工新材料特色园区。
(七)做强园区党建,打造更优结构的基层组织创新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化工区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构筑严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筑在管委会党组领导下的园区党建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园区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园区各级党组织以及工会、知联会、青工委等群团组织各正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自觉把党章以及党内重要法规作为指导党内工作、党内生活、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把干部政治关、廉洁关、素质能力关,加大发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夯实园区基层基础。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主力军作用,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突出政治指向,强化服务功能,提升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日常经费投入,推动各种党建资源开放共享,延伸新时代党的工作手臂。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规定,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和完善党组党委统筹谋划、相关职能部门分类推进、各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责任落实体系,严格落实年初明责、年中析责、年底述责、全年履责、全程督责的过程管理和“闭环”机制。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四、保障措施
(一)争取项目落地资源
化工项目对于对本市城市安全运行、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安全有支撑作用、并带动了相关贸易、总部、研发等配套产业发展。对接市有关部门,结合化工行业特点,争取配置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各类指标,保障项目落地、推进园区发展。
(二)完善资金政策支持
通盘考虑重大项目支出资金安排,切实保障园区重点发展项目。做好新一轮化工区专项发展资金政策延续,适时修订专项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专项资金扶持方向,研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争取国家与本市产业专项政策的支持,推进区级企业扶持政策在园区落实落地。
(三)强化开发主体职能
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工作主线,支持发展公司开展国资国企改革,切实履行开发主体功能类职能,全面服务于“两个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以及基础设施、美丽园区、智慧园区等建设,加快推进环保集成服务与化工产业链服务,探索布局新领域、新业态,打造与化工区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功能性企业集团。
(四)完善区域服务配套
结合化工区高端制造、化工科创以及服务贸易等发展重点,对接奉贤新城和金山滨海地区建设,规划化工区连接市区的轨交快线,进一步加强人才、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五)健全规划推进机制
加强规划引领作用,将规划中主要目标任务项目化。做好规划衔接协调,强化规划作为制定年度计划、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财政预算计划、各类行动计划和各责任部门的工作计划中。实施监督评估,强化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持续跟踪、评价与考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海化学工业区位于上海市南翼杭州湾北岸,总规划面积29.4平方公里,园区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发展以烯烃和芳烃为原料的中下游石油化工装置以及精细化工深加工系列。德国巴斯夫、德国拜耳、德国德固赛、美国亨斯迈、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日本三井等跨国公司以及苏伊士集团、荷兰孚宝、法国液化空气集
6月28日,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化学工业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构建电、气、热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加速布局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推动分布式光伏应装尽装。支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6月28日,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化学工业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发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探索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加储能为主体的绿色微电网建设,鼓励发展多能效互补利用运行
7月3日,由苏伊士与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汽集团、上海石化共同投资4.5亿元人民币建设并负责运营的上海化工区安悦苏伊士危废处置项目(以下简称“安悦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苏伊士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的危废焚烧处理能力由目前12万吨/年增加至16万吨/年,彰显了合作各方在危废处理及资源循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6月28日,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化学工业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5年,园区重点用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完成4.16万吨/标煤节能考核目标。到“十四五”末
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开展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是《“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确立的十大工程之一。我国现已建成各级各类工业园区约1.5万家,产业共生效益持续释放。但同时,园区数量多、种类广、发展阶段各异,日常运营面临着不同挑战。有统计显示,管理水平较高的各类国家级园区仅有数
液化空气集团子公司上海化学工业区工业气体有限公司(SCIPIG)将投资超过2亿欧元,在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新建两套氢气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新装置设计方案将取代现有的第三方煤制气装置,配备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并接入SCIPIG现有管网,从而产生重大环境效益。SCIPIG目前在该园区运行另外两套制氢装置
液化空气集团子公司上海化学工业区工业气体有限公司(SCIPIG)将投资超过2亿欧元,在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新建两套氢气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新装置设计方案将取代现有的第三方煤制气装置,配备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并接入SCIPIG现有管网,从而产生重大环境效益。SCIPIG目前在该园区运行另外两套制氢装置
上海化学工业区、苏州工业园区等4个项目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的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各园区将积极探索政策机制和实施模式创新,推进多领域、多要素协同治理,着重提升环境服务质量和效能,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经济版推出《聚焦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系列,实地探访4个园区。根据生态环境部
以下为中国排名前20的化工园区介绍:一、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1、园区简介上海化学工业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96年8月12日批准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以石油化工及其衍生品为主的专业开发区。化工区地处上海南端、杭州湾北岸,横跨金山区、奉贤区,规划面积29.4平方公里,2009年底,金山
11月18日,宁夏宁东绿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现代煤化工产业绿电园区2024年一期复合光伏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发布。招标公告显示,主要建设560兆瓦现代煤化工产业绿电园区复合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建设其他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建设地点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招标范围:本项目光伏场区及集电线路,包括但不限于:项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1月15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其中提出,山东省将推进精细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强化项目科学化、精准化管理,新建项目满足环保绩效A级指标要求。加快绿色工艺、绿色产品以及先进共性技术在
近日,临邑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公告公布,中标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海德联创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方)、臻和慧联(浙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方),投标报价:工程总承包费下浮率2.10%;设计费:45.00万元。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10月9日发布《江苏省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公告,本办法适用于化工重点监测点的认定管理。化工重点监测点日常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管理要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江苏省化工重点监测点认定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公告为更好规范和加强
时间:2025年4月28日-30日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全国一年一度行业盛会打造一站式精准商贸平台促进化工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市场概况当前长三角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社会倡导“节能降碳,绿色化工”理念,努力做强民族品牌;同时,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契机,构
7月24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办获悉,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聚焦于碳足迹的联盟,由中国石化联合中国石油等8家企业共同发起,将推动我国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精准化核算与应用,推进国际合作与互认。我国高度重视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
近日,山东寿光侯镇化工产业园大气环境监测站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1086.00万元,招标人寿光市金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
近日,济南章丘区刁镇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圆满完成了144小时联合调试任务,进入试运行阶段。项目达产后日处理工业污水规模约3万吨,将为园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济南章丘区刁镇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位于山东省济南章丘区刁镇化工园区内,由山东国开环境技术公司投资建设,合同金额约2.76亿元。项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3年4月7日至6月25日,中央第十三巡视组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9月20日,中央巡视组向中国石化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需长期整改事项进展情况方面提出,能源保供方面。国内上游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目前,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精细化工生产多为间歇反应,涉及硝化、过氧化、重氮化等多种重
新建项目满足环保绩效A级指标要求,鼓励精细化工企业对标行业标杆实施安全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进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加快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或低风险替代,加快老旧生产设备、用能设备更新,加强低泄漏设备推广应用,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扩大电气化终端用
11月20日23时50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的漳州核电站1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1500rpm,汽轮发电机组振动、轴瓦温度等各项运行参数正常,系统运行平稳,标志着漳州1号机组首次核蒸汽冲转一次成功,具备了发电能力,离商业运行目标更近了一步。漳州核电项目总体规划建设6台核电机组
11月21日,楚能新能源与上海电力设计院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合作协议,就楚能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M5储能系统采购项目达成深度合作。楚能海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群与上海电力设计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晓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上海电力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光宗出席活动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上海黎明焚烧厂第三方监管中标结果公示,上海环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为240万元,服务时间暂定2024年12月01日至2025年11月30日,公示如下:一、项目编号:310115000240820122981-15156722二、项目名称:黎明焚烧厂第三方监管三、中标(成交)信息序号
11月21日,上海市2024年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奖励目录(草案)公示。根据公示,1个光伏电站项目入选,奖励标准0.1元/千瓦时,装机容量12619.2千瓦;企业分布式光伏入选项目476个,奖励标准0.12元/千瓦时,建设规模合计317393.575;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656个入选,装机容量合计8028.147
2024年1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交大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新民、交大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姜学松等领导一行五人莅临纳尔股份参加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董事长游爱国、投资顾问李子强、纳尔研究院院长丁力等一同出席。在双方的共同见证下,纳尔股份与上海交
试想一下,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变得怎样一团糟?某种意义上,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可以说是维持城市“颜面”的幕后英雄。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截至2023年底,嘉定新城常住人口达67.4万人,每年产生的垃圾量数以万吨计,而上海嘉定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则肩负着嘉定大部分地区
11月13日下午,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一行到访上海电气,同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就拓展资源开发、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推进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王立奇代表酒泉市委感谢上海电气对酒泉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介绍了酒泉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近年来,酒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0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本次拟竞配“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场址范围为上海市海域已建和在建海上风电场址,申报规模上限合计350万千瓦。日前,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风光同场”海上光伏开发建设方
11月20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本次拟竞配“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场址范围为上海市海域已建和在建海上风电场址,申报规模上限合计350万千瓦。全文如下: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
日前,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石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本预案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规定的陆上石油(含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的突发事件按相关专项应急预案执行。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有关要求,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上海市第二轮第三批市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正式启动。本次督察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督促各级党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