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
关于公开征求《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履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职责,规范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我部组织起草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部,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3日。
联系人:自然生态保护司 黄金
电话:(010)65645418
传真:(010)65645411
邮箱:hongxianchu@mee.gov.cn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06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1年12月22日
(此件社会公开)
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安全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部职能配置、内 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本办法所称的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由省级人民 政府发布实施的生态保护红线。
第三条【监督原则】
在生态保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 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 不改变。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问题导向、分类监督的原则,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第四条【职责分工】
生态环境部负责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第五条【信息公开】
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 监督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 参与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
第六条【监督事项】
生态环境部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包括以下事项:
(一)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
(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范围、用地性质的变化情况;
(三)生态保护红线内人为活动情况;
(四)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状况及其变化情况;
(五)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系统、生物物种、遗传基因生物 多样性保护情况;
(六)生态保护红线内违法违规生态破坏问题及其处理整改 情况;
(七)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情况;
(八)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由生态环境部门实施监督的其他事 项。
第七条【有限准入人为活动监督】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 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 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 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 清单,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空间使用监督,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内人 为活动有限准入监督正面清单。 各省(区、市)制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监管办 法应报生态环境部备案。
第八条【调整的监督】
生态环境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提出审核意见。
第九条【生态监测】
生态环境部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完善 天地一体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质量 监测。 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全覆盖人为活动遥感监 测,重点监测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开发、能源开发、旅游开发、 交通开发,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人为活动。 生态环境部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 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遗传 基因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观测。 生态监测结果纳入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中国海洋生态 环境状况公报,并向社会公布。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 监测,监测结果与国家生态监测网络数据共享。
第十条【生态状况调查评估】
生态环境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督指标体系,制定生态状况 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调查评估, 评估生态状况和保护成效。评估结果纳入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和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生态破坏问题监督程序】
生态环境部组织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破坏问题进行监督, 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一)生态环境部根据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遥感监测结 果,结合媒体曝光、群众举报和日常监督发现的生态破坏问题线 索,提取疑似生态破坏问题图斑并推送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二)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疑似生态破坏问题图斑实 地核实,并向生态环境部报告实地核实结果。
(三)生态环境部将核实后的生态破坏问题通报省级人民政 府,按职责分工移交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并进行记录。
(四)生态环境部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破坏问题的处理、 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五)生态环境部对生态破坏严重、整改行动缓慢、弄虚作 假、责任不落实的,视情采取函告、通报、约谈等措施督促整改。
第十二条【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
对生态保护红线内造成生态破坏的执法工作,依照相关法律 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相关文件和规定开展。
第十三条【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监督】
生态环境部制定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督标准规范,组织开展 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监督评估,依法依规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
生态环境部建设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形成生态保护 红线监管数据库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督“一张图”。
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可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 建设要求,建立完善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和监管数 据库,实现生态保护红线数据信息共享。
第十五条【监督结果应用】
生态环境部将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纳入深入打好污染防 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及责 任追究、离任审计、奖惩任免以及有关地区开展生态补偿的重要 参考。 生态环境部将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结果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环境 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依据。 生态保护红线内存在的突出生态破坏问题和生态保护修复 形式主义问题,且列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按照《中央生 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等规定处理。 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包括直辖市所辖 的区县)生态环境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或者移送其 他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中发现有公职人员涉嫌违 纪违法的,有关生态环境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问题线 索等有关材料及时移送任免机关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依纪处理。 涉嫌犯罪的,生态环境部门应及时移送同级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地方监督规定,污染排放、自然保护地监督规定】
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可结合本行政区域具体情况,参照本办 法,制定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办法。 生态保护红线内各类污染排放的监督工作,按照已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的监督,按照自然保护地相关法 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X 年 X 月 X 日起施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 点试行)》(环办函〔2015〕1850 号)同时废止。
第十八条【解释权】
本办法由生态环境部负责解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辽宁省发改委、农业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助力辽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统筹风能资源、接入能力、乡村基础条件,按照“能建则建、试点先行、条件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不一窝蜂、不一哄而上”的基本原则
4月1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论述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领导张传江、余波、曲波、王海腾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新能源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要素。山东发展集团绿色能源公司聚焦央地协同,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全力提升绿电保供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锚定主业服务国家战略筑牢绿色能源产业基石绿色能源公
4月6日,由水电四局承建的内蒙古重大新能源项目——乌兰布和沙漠一期光伏发电项目五标段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该标段发电系统正式接入国家电网。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西南侧的乌兰布和沙漠。中国水电四局承建的一期五标段承担
4月9日,海南澄迈老城内湾外海生态环境治理与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实施主体)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澄迈老城内湾外海生态环境治理与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实施主体)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澄迈老城内湾外海生态环境治理与特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实施主体)(项目编
作为达州东部经开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麻柳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36.67亩,由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和再生水厂两部分组成,设计总规模为2万立方米每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一阶段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量5000立方米,于2022年12月底开工,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收尾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发布《(宁河区)天津清之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津规资(宁)罚〔2025〕001号》和《(宁河区)天津京河新能源有限公司津规资(宁)罚〔2025〕002号》处罚通报,通报内容如下:1、天津清之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华润电力旗下公司)违法行
新能源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要素。山东发展集团绿色能源公司聚焦央地协同,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全力提升绿电保供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锚定主业服务国家战略筑牢绿色能源产业基石绿色能源公
4月8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开展微风发电落地试点,启动前期测风等研究。推动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以整县户用光伏开发、绿电转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零碳乡村建设为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辽宁省发改委、农业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助力辽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统筹风能资源、接入能力、乡村基础条件,按照“能建则建、试点先行、条件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不一窝蜂、不一哄而上”的基本原则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宁河分局发布《(宁河区)天津清之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津规资(宁)罚〔2025〕001号》和《(宁河区)天津京河新能源有限公司津规资(宁)罚〔2025〕002号》处罚通报,通报内容如下:1、天津清之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华润电力旗下公司)违法行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强化对水利、交通、能源、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在国土空间规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竞争优选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项目投资开发主体。原文如下:扎兰屯市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竞争优选公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
3月12日,新疆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党委第十师北屯市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师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立足师市资源禀赋,加快热电联产背压机组、光伏、风电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落实新能源建设利用和就地消纳机制,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推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今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2025年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风电场改造升级工作按照公平自愿、先进高效、生态优先、有序实施、确保安全的原则组织实施,主要针对场内风电机组、配套升压变电站、场内集电线路等设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3月12日,在位于安徽芜湖荻港镇的N4673杆塔基础现场,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开展首基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甘肃至浙
3月18日,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工作的通知(赤政办发〔2025〕7号),通知涉及规范优化电网建设项目纳规及用地手续办理、加快电网建设项目审批及组件工作等两方面内容共8项举措。原文及解读如下: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工作的通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
日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武环〔2025〕25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第2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发布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征求《秦皇岛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2月26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的通知,以规范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详情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自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9日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其中规定,将(一)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排污单位;(二)在本市开展环境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包括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并完成备案的社会监测机构、从事环
2024年,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全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全面优化执法方式,不断增强执法效能,立足执法普法,服务企业,将科技执法、非现场执法、包容审慎执法贯彻到日常执法工作中,重点查办了环境违法犯罪、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
11月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成全国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融合。2025年开展全国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全面衔接试点,制作统一信息报表并纳入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统一填报,相关数据同步传输至生态环境统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工业噪声、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基本完成海洋工程排污许可管理;制修订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等一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完成全国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分为四章共四十条,坚持“分级分类、差别管理,规范程序、依法监管,做好衔接、系统谋划”的原则,围绕明确入河排污口管理职责、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入河排污
辽宁省公布第九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正面清单领域):近年来,我省持续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修订出台《辽宁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实施差异化执法监管措施,将严格规范执法与精准帮扶相有机融合,实现对守法企业
2024年以来,云南省生态环境部门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点,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突出环境问题,不断优化执法方式,积极践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理念,成功办理了一批涉举报奖励、自然保护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了一批涉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刑事犯罪案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