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22-01-06 09:0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常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常州发布《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规划》共分四章二十节:第一章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主要由“十三五”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十四五”面临形势等3个小节组成。第二章为“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主要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等4个小节组成。第三章为“主要任务”,主要由加强源头治理、深入污染攻坚、提优绿城建设、强化风险防控、补齐能力短板、健全治理体系、增强环保意识等7个小节组成。第四章为“规划保障措施”,主要由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细化评估考核、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宣传引导、推进铁军建设等6个小节组成。

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再出发的关键阶段,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成通江达湖、联山结水、特色鲜明、普遍赞誉的“长三角生态中轴”,使常州奋力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和江苏省有关规划计划、《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美丽常州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 “十三五”主要做法及成效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以“263”专项行动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获得历史性成就,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跨越,高质量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全体市民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升,厚植了“建好明星城”的绿色底蕴和质量成色,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设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专班实体化推进“263”专项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连续4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围绕常州“山、水、林、田、湖”特色资源,全市累计完成生态细胞建设513个,建成美丽宜居乡村1220个,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0个。溧阳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创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金坛区荣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试点,已累计投资18.04亿元。2019年,常州市荣获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考核优秀等次,被评为全国五个大气、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明星城市之一,同时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真抓实干督察激励。

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依法关停取缔各类“散乱污”企业736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产业链占比达到4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左右,出台《常州市印染行业发展规划》,推进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占比从2015年的54.4%下降到2020年46.13%,关停中天钢铁、东南热电等一批燃煤机组,35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均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65吨/时以上锅炉均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大唐国际金坛燃机热电联产、华润钟楼天然气分布式等一批重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光伏发电装机累计超过110万千瓦。制定实施“三线一单”,划定190个管控单元,坚决防止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落地。开展“百名环保干部走进千户企业”活动,走访、服务企业千余家,定期举办企业接待日活动,有效解决环评审批、污染治理、限产豁免等一系列问题。打造“环保直通车”服务品牌。落实环保信任保护机制,减少环境守法企业检查频次,简化环评程序,优先安排补助资金。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园区环评改革试点,提高审批效能,强化事中事后环保监管,建设项目办理环评手续时间缩短70%,申报材料精简50%,环评费用减少50%以上。创新环境经济政策,积极实施与污染物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实施绿色金融政策,25家银行机构建立绿色信贷制度,多家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污染防治资金24.59亿元,连续两年省辖市第一。积极推进“绿岛”和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治理成本,江边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人工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示范项目被纳入《省生态安全缓冲区典型案例》。

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九项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工业炉窑、燃煤锅炉和扬尘污染整治,率先开展“武澄沙”重污染区域大气污染研究,得到国家、省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0.3%,PM2.5年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29.8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较2015年减少16天。33个“水十条”国省考断面达标率87.5%,较2014年上升20.8个百分点,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为84.4%,较2014年上升56.6个百分点,全部消除劣V类断面,三条入太河道水质明显变好,全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严格管控类耕地占比仅0.0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8.8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2745家企业用地风险筛查和信息采集工作圆满完成,首次绘制全市土壤质量“一张图”。11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均较2014年有所改善。污染减排超额完成序时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从2015年的1.310吨/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1.039吨/万元,累计下降了20.66%,完成“十三五”碳减排目标任务。第三方调查的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逐年上升,2020年达87.3%。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签约关停,建设沿江岸线5公里生态廊道,建成沿江堤300米的连片复绿。完成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优化调整,全市共划定13类47块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占国土面积21.56%),较2013年提高0.91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占比7.11%。深入生态绿城建设,实现增核3.3万亩、扩绿4万亩、连网700公里,累计完成造林8.6万亩,其中沿江造林760亩左右,林木覆盖率达26.62%左右,较2015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新增省级绿美村庄184个,完成森林抚育40余万亩次。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建设美丽宜居乡村1220个,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0个;成为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溧阳“1号公路”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2018年至今累计完成34个关闭矿山宕口生态修复治理,累计修复湿地3万亩,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7.7%,较2015年提高了15.6个百分点,建成溧阳天目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溧阳天目湖、金坛长荡湖以及溧阳长荡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生态园林城市。完成沿太湖3公里缓冲带1149.36亩水产养殖整治和清退,完成滆湖武进境内9449亩网围拆除工作。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体系。

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化工行业整体环境风险下降,取消培丰化工集中区和溧阳南渡新材料产业集中区化工园区定位,加大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力度,较2015年底化工生产企业数量累计减少2/3以上,关停、转型和提升沿江1公里内34家化工生产企业,完成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安全达标建设和“八查八改”工作。以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省警示片反映问题和常州市2018-2020年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解决了一批历史形成、长期困扰的突出问题。加大固废危废环境违法打击力度,通过“两法衔接”信息平台,针对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贮存、露天堆放、非法处置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167件,移送公安部门7件,处罚金额达971万元。全市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升,“十三五”期间未发生核与辐射引起的环境事件。环境信访问题有效化解,2020年全市环境信访总数较2015年下降59个百分点,越级信访328件,同比下降37.3%。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妥善处理的“常外事件”,成功侦破“3.7”倾倒废酸污染环境案和“9.12”排污事件,得到市委和省厅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其中“3.7”案件被生态环境部评为6个典型案例之一,受到通报表扬。

环境基础设施能力稳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完成11个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累计新建污水主管网达1279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3.5万吨/天,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139.75万吨/日,在运27家城镇污水厂全部达到太湖地区新排放标准要求,配套运行或在建尾水生态湿地净化规模达到39.1万吨/日,实现“工程水”向“生态水”转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97%,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位居全省第3位,达标排放率100%。农村生活污水初步得到有效治理,累计完成1576个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90.78%,建成937套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污水设计处理能力1460万吨/年,受益农户17.5万余户。2020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6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7.7%,全市危废处置单位68家,许可处置能力176.04万吨,为2015年的1.17倍,超全市危废产生量,特别是危废焚烧处置能力增长迅速,由2016年的0.95万吨增至20.06万吨,增长了20余倍,全市危废库存压降至1.3万吨,提前完成省下发的“减库存”目标。累计完成1301个小区、1922个单位、535个行政村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建成区为100%、农村地区为9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日臻完善。市生态环境局在全省率先启动并完成垂管改革,被评为全省“十佳环境保护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形成了环保垂改“常州模式”。组建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实现生态环境监控能力总体覆盖。制定出台《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断面长制、站长制,在全省率先出台“河长制问责办法”和“民间河长实施意见”,常州“企业河长”和“党员河长”治水经验被部、省推广。率先启动综合执法改革,成立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八步法”现场执法得到省厅的认可、推广,环境执法能力大幅提升。监测监控体系初具规模,建成208个点位的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精准溯源系统、62个乡镇(街道)空气站和27个区级交界断面水站,实现大气空气站乡镇全覆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化网络,实现市、区、镇、村四级网络覆盖。逐步构建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4000家。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尽管全市治污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仍面临六个方面深层次的问题: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尚不充分。目前,全市“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尚未改变,环境容量“超载”、生态成本“透支”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产业结构转型矛盾突出,传统重化工业占比较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刚刚达到51%,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能源消耗结构有待优化,全市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污染物排放量约占70%,单位GDP能耗列全省第11位,2019年,全市碳排放强度为1.039吨/万元、人均碳排放为15.5吨,均高于全省碳排放强度(0.758吨/万元)和人均碳排放量(8.7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远景目标艰巨。空间布局优化困难,城市主导风向与城市水文主流向相反,使得产业布局在水文主流下游和城市主导下风向无法兼顾,同时重污染包围城市问题尚未根治,其中涉气排放量最大的31家重点源(火电、钢铁、化工等)有22家在城市建成区。土地开发强度较大,全市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27.7%的红线水平,单位建设用地税收收入每千公顷7.6亿元,远低于南京(15.1)、苏州(14.1)、无锡(10.8)。

二是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难度较大。尽管全市环境质量改善率位居全省前列,但大气环境质量横向比较仍有差距,水环境质量改善“天花板效应”凸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2020年,全市PM2.5浓度、优良率分别排名全省第10、第9,位于全省中下游,在上海大都市圈中排名末尾。O3-8h 90%浓度波动上升,2020年较2015年升高了11.9%,高于全省平均浓度,在上海大都市圈中排名倒数第二。NO2和VOCs浓度全省最高。全市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位列全省中游,随着断面数量增加,加之河湖汛期污染较重,实现同比改善难度更大。滆湖、长荡湖总磷超标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湖体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且超过竺山湖,整体呈上下游倒置状态。

三是优质生态产品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全市基本形成完成的生态空间格局,但拆迁量较大、工程较复杂的区域存在建设盲区,生态功能的连通性和系统性不佳,部分区域在空间格局上存在堵点,生态廊道系统的“七廊联网”工作仍需加强。全市空间碎片化特征明显,生态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综合破碎度指数从11.769(2015年)上升至11.783(2019年),2020年全市蓝绿空间比72.1%,各辖市区蓝绿空间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生态用地分布不均衡且较为单一,总量不断减少,其中草地面积减少约2.0%,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和维持平衡能力降低。湖塘、翠竹等部分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受建设条件制约,生态绿城项目建设少,部分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不明显,建设品质有待提升,影响老城区市民对生态绿城建设成果的感知和使用,生态创建整体效益有待提升。此外生态修复模式较为单一(以景观绿化为主),生物多样性仅完成一次本地调查,保护力度有待加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需要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生态产品供需矛盾逐渐显现。

四是保障环境安全压力较大。安全防范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压力与日俱增,全市对长江魏村饮用水源依赖程度高,长荡湖涑渎水源地和滆湖备用水源地存在水质超标情况,沙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尚存隐患,部分区县饮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存在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隐患和水源安全隐忧。全市环境风险企业面广量大,全市较大等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400余家,占全市风险企业20%,布局性和结构性的环境风险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工业企业关停、外迁,遗留场地存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隐患,企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意识有待提高。核辐安全人均监管强度较大,在辐射类项目邻避效应仍然突出以及安全监管要求全面提高的背景下,日常监督检查的范围和深度不足,风险管控力量不足,全方位、全流程监管存在盲区,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内分泌干扰素、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微塑料、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对居民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危害已开始显现,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压力日益增加。环境风险与社会风险耦合震荡,易引发重大社会事件。信息公开和公众沟通力度不够,污水厂、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基础设施项目“邻避”问题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舆情。

五是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区域性不足。污水处理能力存在区域性、结构性不足,武进、金坛城区及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已实现全覆盖,但仍存在超负荷运行、管网老旧、雨污分流不彻底,雨季污水冲击性负荷对污水处理系统影响较大,城中村及老小区雨污合流问题较为突出,生活污水存在雨天直排入河现象,三山港、礼嘉大河等重点区域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溧阳、金坛和武进部分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出路亟需解决。污染源监控网络覆盖率低,全市约三万家污染源普查企业,目前自动监控联网的企业数量仅百余家,重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单位等未能全部覆盖。全市危险废物处置仍然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医疗废物处置方式较为单一,废铅电池收集单位运行负荷严重不足。一般工业固废监督管理有待加强,工业企业内部危险废物的贮存和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全市填埋库容2024年预期不足,生活垃圾分类后配套的运输、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等能力不足。

六是治理体系和能力亟需加强。生态文明各项改革还需进一步落实、协同增效,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仍不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更多依靠行政手段,而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环境监测监管与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尚显不足。绿色消费理念尚未全面建立,部分企业和地方法治意识不强,相关责任主体主动践行环保积极性尚未有效激发,环境宣教工作仍需加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第三节 “十四五”面临形势

“十四五”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进程加快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目标路径更加清晰,常州市将进入以创新转型加速攻坚、城乡区域深度融合、民生保障品质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美丽常州加快建设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形势,新形势既有新机遇,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机遇和挑战共存。

从发展机遇上看,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环境保护明确战略引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政治基础,新的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推手。二是战略叠加为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难得契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南京及苏锡常三大都市圈发展在常州交互叠加,给新时代常州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合作机遇、市场机遇,给常州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为诸多历史性、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解决契机,给建好宜居美丽的明星城,回答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命题,奋力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协调注入了强劲动能,给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契机。三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源头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利条件。我市“十四五”将进入加快建设长三角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以“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为核心动力的新时代“智造常州”建设全面推行,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赋予新动能。四是生态文明建设丰厚基础为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总态势持续向好,已从工业化成熟期进入工业化准后期,处于经济稳定增长阶段,预计“十四五”全市经济年均增速在7%左右,政府财政用于生态环境治理投资特别是环境基础建设投资将持续增强,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打下坚实物质基础。随着“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基础,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的能力和手段明显提升,为“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工作基础。五是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保障。江苏省作为全国唯一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红利将加快释放。随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垂管模式的全面施行,生态文明建设其他多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将为新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全面、有力的制度保障。

从面临挑战上看,一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结构优化调整任重而道远。常州地处太湖上游以及武澄沙区域下游,土地、环境、资源、能源等要素制约越来越大,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源消费等产生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仍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或处于高位平台期,全市“煤炭型”能源结构、传统型产业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公路货运型”交通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等“五大结构”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尚未实现实质性脱钩,污染排放压力仍处于高位,“五大结构”优化调整任重而道远。二是生态环境领域不断拓展,治理边际成本呈几何增加。随着污染防治攻坚的不断深入,全市已经进入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的交叠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多元,生产和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等多领域、多类型、多层面的生态环境问题累积叠加,当前相对容易实施、成本相对较低的污染减排措施大多已完成,末端治理的效果基本达到峰值,挖掘新的减排能力迫在眉睫,环境系统治理难度和成本均呈翻倍增长态势。三是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增加,生态环境安全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化逆流加大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风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统筹发展和保护的难度增加,生态安全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总体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既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期,也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机遇期,只有牢牢把握住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定位,充分利用好新机遇新条件,才能确保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走在前列。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争创更多第一唯一,深入谋划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格局,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基础性、战略性投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以“美丽常州、生态中轴”建设为主线,以“源头治理”为抓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维护全市生态安全,围绕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常州目标基本实现的要求,高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美丽明星城,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为“国际化制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引领,源头治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环境保护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把源头治理作为根本策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促进作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质量核心,系统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以生态环境质量目标为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增效,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把人民的评判作为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依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治污。围绕突出问题和短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运用更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手段,精细管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提高环境治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改革创新,全民共治。立足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改革创新,转变治理方式,激励约束并举,完善促进绿色发展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引导公众参与,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及多方互动的“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第三节 规划目标

展望2035年,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江苏常州样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使“水清岸绿,空气常新,净土丰饶,鱼水和谐,留得住中吴乡愁”成为美丽常州的生动写照。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期间分两步,到2023年,深入短板攻坚,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到2025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美丽常州展现新面貌,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试点建设,持续放大“一江一河四湖五山”自然资源优势,建成通江达湖、联山结水、特色鲜明、普遍赞誉的“长三角生态中轴”。

——绿色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机制基本形成,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下达任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空气质量全面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5%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80%,基本消除城区劣V类断面和农村黑臭水体,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危险废物与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稳步推进,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不减少,林木覆盖率达26.7%左右,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左右,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质量指数保持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突破。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第四节 指标体系

“十四五”期间,建立环境质量、低碳发展、环境治理、生态系统、满意度五个方面指标体系,共设置生态环境保护指标19项,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7项。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加强源头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深度推进源头治理和污染减排,持续优化调整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大结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有序推进全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全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开展低碳排放示范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有效控排温室气体,实现碳排放有序达峰

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落实达峰和减排措施,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推动高耗能行业尽早达峰,合理控制建筑、交通领域碳排放增长。完善碳排放双控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二氧化碳排放基础数据统计制度,组织开展面向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全市年度碳源碳汇调查,完善碳排放强度核算方法,推行常态化、规范化编制市级温室气体清单。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目标完成情况评价制度,将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将碳排放双控目标纳入地方和企业“环保脸谱码”管理体系,建立“红、橙、黄、蓝、绿”五色预警机制。制定常州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行达峰行动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配套建立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报告制度、中期跟踪评估机制,将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开展低碳排放区示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组织推进武进绿建区、钟楼经济开发区率先开展低碳示范园区创建,建设一批低碳园区和工厂,支持开发区结合实施达峰行动,开展区域二氧化碳减排专项评估,推动实施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试点经验,加快形成符合我市自身特点的“零碳”发展模式。

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完成全市重点排放企业历史数据核查、配额分配等工作,确保国家要求行业范围内的重点排放企业按期全部进入碳交易市场。完善重点单位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健全碳排放配额市场调节和抵消机制,建立市场风险预警与防控体系。

二、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纵深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推广使用核心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引导工业园区以绿色企业集聚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化链接和绿色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方向,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创建,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和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厂房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推进市级绿色工厂建设。提高绿色设计理念,增强绿色设计意识,将绿色设计融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到2025年,培育100 个绿色工厂、1-2个绿色园区。

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围绕钢铁、化工、印染、有色、建材、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鼓励开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升级改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和生态化升级。钢铁行业着力于高水平发展绿色精品钢,鼓励重点区域钢铁企业实施域外转移,2023年完成中天钢铁北厂区搬迁工作;化工行业以破解“化工围江”为重点,着力推进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和化工腾退用地异地置换高效利用,实施重化工业整治提升工程,支持产业链整合扩充;印染行业积极落实《常州市印染行业发展规划》,打造国内知名的“智造、科技、时尚”三大特色印染集聚示范区,推进三个印染集聚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编制及落实,积极引导印染企业向集聚区集聚,到2024年,全市70%的印染产能实现集聚;建材行业推动超低排放和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建材行业体系。电镀行业按照“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淘汰一批”,持续推进企业进入专业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提升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水平。工业涂装行业加强结构调整、工艺改造和原料替代,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一行一策”研究制定激励政策,促进行业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能耗与排放标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两高”行业低效低端产能,关停退出超限值排污企业,引导高污染企业有序退出;持续推动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落实“一企一策”,加快推进长江及重要支流沿线、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关闭退出。重点整治违法违规“小化工”,强化“危污乱散低”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建立“危污乱散低”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充分运用电网公司专用变压器电量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定期开展排查整治,坚决遏制死灰复燃、异地转移现象。

三、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建设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逐步调整区域用能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占比和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从源头协同推进污染控制和碳减排,降低碳排放强度,到2025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3%左右。开展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促进传统能源要素和新兴清洁能源要素的有机融合,深化专业化分工,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多细分领域相互依存的清洁能源生态。

深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对常州市钢铁、化工、建材、冶金等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的单位产品煤耗对标淘汰制度,严格按照中天钢铁集团(南通)产能置换方案,“十四五”期间完满实现中天钢铁产能置换。持续开展煤电机组节能减排行动,提高洁净煤发电机组比重和煤炭利用效率。制定常州市“十四五”减煤方案和热电联产整合方案,严格落实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要求,大力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燃煤机组,推进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和燃煤小机组关停整合。加大散煤治理力度,2021年底前,建成区实现无散煤,2023年底前,全市实现散煤清零。到2025年,电煤占煤炭消费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天然气发电装机比例维持在40%左右,煤电装机比例下降17%以内,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达到17% 左右。全面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以化工、印染、电子、建材、冶金、原料药等行业为重点,各辖市区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推行“绿色车轮计划”。2023年底前,基本实现新增及更新新能源或清洁能源电动公交“全覆盖”;到2025年,新增和更新的轻型环卫车辆应优先选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党政机关应当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加大船舶更新升级改造力度,推动船舶发动机升级或尾气处理,推进沿江和内河主要港口和奔牛机场污染防治,严格实施船舶发动机第一阶段国家排放标准,加快实施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推广使用电、天然气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推动载运LNG船舶进江航行,加快LNG码头、加注站建设和运行。2025年,全市岸电使用率达到60%以上,推动长江港口非危码头岸电覆盖率100%、泊位覆盖率90%以上。

加快发展清洁和新能源。进一步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光热、风电、地源热泵的应用范围和规模,合理开发生物质、光热和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应用推广“光伏+充电桩”、“光伏+路灯”、“光伏+建筑”等新技术、新装备;优先发展平价风电项目,推行市场化竞争方式配置风电项目;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沼气、秸秆成型燃料、垃圾焚烧发电等形式,探索建设生物质清洁能源替代发电项目,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率。力争到2025年实现新增光伏+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180万千瓦,抽水蓄能+空气压缩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1万千瓦。统筹布局垃圾焚烧电站建设,在做好环保治理的基础上,着力破解设施“邻避”难题,加快推进武进夹山垃圾发电项目。

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发展,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医院、学校、宾馆饭店等公共建筑用能限额研究,加大太阳能、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结合老城厢复兴行动计划,推进既有老旧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太阳能、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新建民用建筑中节能建筑比例达到100%,可再生能源替代建筑常规能源比例达到8%。

四、加快优化运输结构,强化车船油路港联合防控

推进运输绿色转型。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实施多式联运提升行动,重点推进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发展,港口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由铁路或水路运输。推动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和主要港口建设铁路专用线,2025年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50万标箱。全面淘汰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和柴油环卫车。推广汽车节油技术和新型节能交通工具,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完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城市与郊区的公交系统衔接和覆盖,在公共交通、中短途客运、物流运输、出租车行业、城镇公共事业车辆等领域,实施“车—油—路”一体的轻型车超低排放,加快推动形成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的绿色化。

强化车船油品联合管控。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精细化管理,扩大高污染车辆限制通行区域,加快高污染车辆淘汰报废,设置变型拖拉机禁止通行区域,严查高污染车辆违反禁行限行规定的行为。深化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监管力度。深化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严格执行汽柴油质量标准,加强油品监管执法,强化油品储运销监管和机动车用油监管,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力度,严查高排放车辆上道路行驶等违法行为,重点排污单位的加油站(包括水上服务区、移动供油船)安装在线监控系统,确保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完成2座储油库油气回收在线监控建设。到2025年,重点区域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 吨的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严厉打击黑加油站和非标油生产企业。推动全市范围内具备安装条件的国四国五在用重型柴油车安装OBD远程在线监控,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力争2022年前实现全覆盖。

五、优化调整用地结构,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

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机制。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做好空间管控和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三线一单”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政策,实施好空间的生态环境属性差异化管控,健全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政策体系。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空间评价制度和生态环境管控清单准入制,依法完善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和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实施水气土环境要素质量分区管控政策,建立重要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政策,实施分区分类差别化管控。

积极提高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明确“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为导向,全面梳理我市存量工业用地,创新用地方式,深度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低效存量再开发提升全市土地利用价值,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差别化激励机制,依据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扩大差别化价格实施行业范围,加大优质园区和企业的激励力度,倒逼落后园区和企业不断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推进资源集约综合评价,构建以各辖市区为主体全市协同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推进评价结果差别化政策应用,完善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引导企业提质增效、绿色高效发展,到2022年,每年盘活2.2万亩存量建设用地。

专栏一常州各辖市(区)绿色生态定位

常州自然禀赋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十四五”期间,全市将统筹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推动形成区域绿色发展布局。

1. 溧阳市、金坛区:修复养护“塑”生态之廊——塑造山脉生态“高地”

2. 武进区:整治提升“织”生态之网——筑牢太湖上游“防线”

3. 新北区:腾退复绿“建”生态之屏——打造沿江“绣带”

4. 天宁区、钟楼区、经开区:综合治理“绘”生态之美——提亮大运河“颜值”

专栏二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工程(项目)

1. 系统推进市域碳排放达峰:推行常态化、规范化编制市级温室气体清单;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组织推进武进绿建区、钟楼经济开发区率先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园区创建。

2. 产业结构调整:2021-2022年计划关停腾退沿江化工企业10家,拆除企业20家;到到2025年,培育100 个绿色工厂、1-2个绿色园区。2023年完成中天钢铁北厂区搬迁工作;到2023年,新材料产业园区企业高质量改造提升率超过90%,高新技术企业数占比超过70%。2024年,全市70%印染产能实现集聚。

3. 能源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削减非电工业行业用煤,完成省下达的煤炭消减任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扩大光伏应用。2021年完成辖区内工业炉窑排查、整治、建档工作。2021年焦化、石化、水泥、玻璃等重点涉工业炉窑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治理、清洁能源替代;继续推进热电优化整合,力争2025年前完成广达热电整合。推进武进区实施夹山垃圾发电项目和前黄分散式风电项目。

4. 交通结构调整:推动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和主要港口建设铁路专用线;实施物流园、产业园、工业园、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物流集散地建设集中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桩全覆盖;实施东方特钢有限公司物料运输“公转水”项目;实施金峰水泥、天山水泥公路转皮带输送项目。

5. 用地结构调整: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做好空间管控和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梳理我市存量工业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到2022年,每年盘活2.2万亩存量建设用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查看更多>常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