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三个治污”,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与保护,把握好工作节奏,突出工作重点。更加坚持问题导向、依法监管、指导帮扶、改革创新。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刘友宾:各位媒体朋友,新年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新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先生介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通报几项我部近期重点工作。
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生态环境部近日在京召开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过去一年,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4.9%,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达到“十四五”序时进度要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2022年,生态环境部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工作思路上,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工作部署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与保护,把握好工作节奏,突出工作重点。在工作推进上,更加坚持问题导向,更加坚持依法监管,更加坚持指导帮扶,更加坚持改革创新。
生态环境部将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刘友宾:
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
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构建了支撑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制定并发布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完成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控排企业加强能力建设。
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技术规范,切实抓好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发布
刘友宾:
三、2021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发布
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河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海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美丽景象,建设美丽中国好经验好做法的集中体现,是人民群众身边的优质生态产品。
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网上公示、专家评议、公众投票以及现场核查等环节,通过综合评议,确定了18个美丽河湖案例和8个美丽海湾案例。美丽河湖案例中,马踏湖、新安江黄山段、密云水库、哈拉哈河阿尔山段、邛海、下渚湖、泸沽湖云南部分、霍童溪蕉城段、浦阳江浦江段为优秀案例;淇河鹤壁段、日照水库、漓江、茅洲河、海河河北区段、汉江汉中段、沙湖、石羊河武威段、马金溪开化段为提名案例。
美丽海湾案例中,青岛灵山湾、秦皇岛湾北戴河段、盐城东台条子泥岸段、汕头青澳湾为优秀案例;福州滨海新城岸段、深圳大鹏湾、温州洞头诸湾、大连金石滩湾为提名案例。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深入总结好、凝练好、宣传好优秀案例,推介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机制,让人民群众更直观感受到河湖海湾之美,让各地“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推动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的工作体系,推动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中国完成《斯德哥尔摩公约》全面淘汰20种类POPs的履约任务
刘友宾:
四、中国完成《斯德哥尔摩公约》全面淘汰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履约任务
2021年是我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0周年。20年来,我国加速淘汰和削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产、使用和排放,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建立国家履约协调机制。生态环境部牵头成立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建立国家履约专家委员会,强化属地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协调开展履约工作。
二是强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淘汰和削减。淘汰六溴环十二烷等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清理处置历史遗留的上百个点位10万余吨POPs废物,提前7年完成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下线和处置的履约目标。全国主要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三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POPs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助力钢铁、化工、造纸、建材等十余个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履约行动每年减少数十万吨POPs的生产和环境排放。我国环境和生物样品中有机氯类POPs含量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
中国还深入参与《斯德哥尔摩公约》下各项规则和技术文件的制定,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履约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分享中国履约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履约顶层设计,一如既往严格践行履约承诺,深入参与全球行动,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国提交《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第一次(完整版)国家报告
刘友宾:
五、中国提交《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第一次(完整版)国家报告
2021年12月,中国正式向《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秘书处提交了第一次(完整版)国家报告,向国际社会报告了中国的履约成果。
为落实《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中国停止了烧碱、聚氨酯等7个行业的用汞工艺,禁止了添汞电池、开关继电器等9大类添汞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禁止新建氯乙烯单体的用汞工艺,现有聚氯乙烯生产的单位产品用汞量较2010年下降超过50%。
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9%已实现超低排放,并采用协同高效脱汞技术,脱汞效率可达95%左右,大气汞排放浓度普遍可达到每立方米5微克,远低于每立方米30微克的国家标准。
此外,早在公约生效前,中国已淘汰了用汞的手工和小规模采金工艺,禁止了添汞的农药和化妆品的生产。
中国将继续严格履行公约义务,为共建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友宾:下面,请张波先生介绍情况。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局良好
张波:尊敬的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各位都十分关注、关心和支持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敬意和感谢!春节到了,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接下来首先通报一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然后回答大家的问题。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局良好。
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1064家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累计建成6.62万公里污水管网。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12000多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纳入环境监管,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明显提升。紧盯长江警示片问题整改,披露的48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37个。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长江经济带11省市自然保护区发现整改问题点位2654个,已完成整改2374个。开展尾矿库污染治理“回头看”,初步排查发现2100多个环境问题,正在推动边排查边整改。不断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累计划定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9132个,进一步巩固提升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021年,全国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84.9%,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比例为1.2%。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持续改善的势头。2021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的国控断面比例为97.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水质2020年第一次全线年均值达到了II类,连续保持了两年。
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了III类水质,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黄河流域干线有90%以上的断面是达到了II类以上的水质,所以黄河的水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工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少数地区消除劣V类断面难度很大,部分区域城乡面源污染严重,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落实“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规划为主线。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谢谢大家!
刘友宾:下面,请大家提问。
“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答问一)
总台央视记者:“十四五”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请问“十四五”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当中有哪些政策举措。
张波:“十四五”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生态的关键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关键是怎么稳,如何进。在这里我也乐意通过总台记者的问题,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考虑。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方面的治理成效是相当显著的。用各国可以比的理化指标做一些统计比较,我们当前已经接近或者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同时,我们跟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短板。比如说一些地方生态用水的保障明显不足,河流、湖泊断流干涸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比如说城乡面源污染在治理上还存在着瓶颈。再比如说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局面还十分突出。我们不宜在“十四五”期间过于追求以水环境理化指标评价为主的优良水体比例。要防止单兵突击的局面在水上出现。“十四五”时期优良水体比例的目标定为85%,比2020年83.4%的好III比例上升了1.6个百分点,5年才上升1.6个百分点,这跟“十三五”的改善幅度相比相当的稳了。每年的目标也是按照时序进度来设置的。实际上就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不鼓励各地去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而希望大家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工作基础,补齐工作短板,提高工作质效上。
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实事求是的开展水质评价、考核、排名,有效的指导地方把重点放在“人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上,适时修订相关的考核评价标准。
在“进”的方面,“十四五”我们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同时,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城乡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等若干难点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现在不少的地方已经开始干了。“十四五”只要我们扎扎实实的构建起“三水统筹”的工作格局,“十五五”、“十六五”不断的深化完善,将会为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稳中求进怎么来落实,如何稳,怎么进,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黑臭水体治理需要“硬功夫”(答问二)
新华社记者: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曝光了一些城市的问题,我们发现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问题更严重,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目前城市总体成效如何?
张波:黑臭水体是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其实质是污水、垃圾直排环境的问题。任何一个城市,不管你外表多么光鲜,只要还有黑臭水体,就说明你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不合格。所以我想大家可以这样来评判。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明确要求,要坚决打赢、打好黑臭水体攻坚战,是七个标志性战役之一,全国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下了很大的力气。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整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点应该客观的评价。
295个地级以上城市,当初的黑臭水体也是很严重的,我们到一些城市,想找哪条河不臭很难,几乎条条河都臭。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应该说90%以上的黑臭水体比较稳定的解决了黑臭的问题。长期生活在黑臭水体旁边的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了很多。通过黑臭水体的治理,周边的沿河、环湖开展生态修复,把城市一些比较低价值的空间改造成为了高价值空间,周边的人气提升,拉动了招商引资,形成了一些地方经济新的隆起带。
黑臭水体治理这三年,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投入超过了1.5万亿,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这项工作进展的不平衡,有一些地方黑臭水体,原来没有怎么解决,或者解决了治标不治本,一场雨之后就现了原形。
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地方重视不够,做事情花架子多,实工少。有一些地方撒药,有一些地方加盖板,调水冲污,所谓“聪明的做法”一度还很盛行。中央环保督察、媒体都不给面子,都把这些问题摆在桌面上。让所谓的聪明人丢丢面子。有一些城市表面上花了不少钱,但是工作质量、管网收集质量不行。管网收集的不是污水,而是雨水、地下水。城市进水浓度很低,几乎不处理都基本达标了,这说明工作不扎实。有的地方城市的污水卫生管理不扎实,城市大排挡经常把一些污水、垃圾倒在雨水箅子里,甚至环境清扫垃圾都往雨水箅子里倒。一下雨黑臭水体就出来了,一些地方的初期雨水COD浓度高达2000毫克/升,一般的生活污水才300多毫克/升,可见雨水管道“藏污纳垢”问题严重。
还有一些地方经济政策不到位,国家三令五申污水垃圾、收费政策要到位,要基本涵盖各项成本。但是一些地方至今为止政策也没有到位,收费机制也没有落实。因此,市场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财政的力量又捉襟见肘,这就使得整个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长效机制很难建立起来。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场硬仗,治的是黑臭水体,比的是各地干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能力和作风。作风漂浮、作风不实,在这场硬仗面前一定要吃败仗,打不赢的。建议当前黑臭水体治理落后的地区要向先进地区学习,取取经。每一个黑臭水体治好的城市,工作都是非常实的,都是勇于担当的。没有硬功夫,打不赢黑臭水体这一仗。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我们会动用卫星遥感、现场核实、群众举报等各个渠道,加强监督。中央环保督察也会始终把黑臭水体治理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进行监督。只要是我们发现哪个地方黑臭水体治理后又返黑返臭了,群众不满意,我们就立即纳入国家清单,实行清单管理、跟踪督办、逐一销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区土壤、地下水、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等。《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
日前,江西省鹰潭市人民政府印发《鹰潭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确定了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持续推进结构调整,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二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加强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四是统筹推进“三水共治”,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五是推进
日前,青岛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青岛市“十四五”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青岛市将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源管控治理,提升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水平。详情如下:青岛市“十四五”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
日前,茂名市生态环境局发布《茂名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茂名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达到97.00%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2.00μg/m3以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83.30%以上,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和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农村
近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个相关部门共14家单位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就《规定》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一下《规定》制定的背景情况和重要意义。答:建立健
日前,江苏宿迁生态环境局公示了2起涉及危险废物环境违法典型案件,详情如下:案件名称:梁静等人非法处置废甲醇案案情简介2019年1月18日,原泗阳县保护局接宿迁市生态环境局信访交办件称:泗阳县庄圩乡王(码)村有企业蒸馏废甲醇,排污严重,请求处理。经查,梁静等人在泗阳县庄圩乡王码村合伙经营一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详情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科技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
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坚持保护优先,注重污染预防,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坚持系统集成,注重协同联动,持续提升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坚持试点先行,注重探索创新,探索区域性地下
企业超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污染物、未按规定填报排污信息、未建立环境管理台账等都是排污许可领域违法行为……近日,焦作市公布2022年第一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排污许可领域),这是《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施行以来,焦作市生态环境局以案释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学习并遵守条例内容、引导增强自觉守法意识的
日前,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咸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促进作用,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聚焦“减污降碳”,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金圆股份公布,公司子公司重庆众思润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思润禾”)于近日收到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渝环执罚[2022]28号)。2022年2月16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对众思润禾现场调查,发现众思润禾于2021年12月20日取得危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政府印发《2022年溧阳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设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打好生态环境安全保卫战,深入打好群众环境权益保卫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7大项共39项重点任务,安
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根据《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山西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2022年行动计划》《吕梁市水污染防治条例》以及“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吕梁市制定发布《吕梁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2022年行动计划》。详情如下:吕梁市深入打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广西2022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分解落实重点任务,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与工作目标,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统筹部署2022年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
为持续改善聊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聊城市实际,日前聊城发布《聊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2022年行动计划》。详情如下: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4月1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碧水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目标提出,2022年底,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巩固黄河流域水质“良好”势头,保持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水平。11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劣Ⅴ类比例均达到国家要求,纳入国家考核的城市集中式
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会议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先生介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在发布会现场,张波更是毫不客气地直指目前黑臭水体存在的问题,张波指出,一些地方重视不够,
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本次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并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介绍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回答问题。发布会实录如下:刘友宾:各位媒体朋友,新年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新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碧水保卫战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到2021年底全省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水质不断好转,长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11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劣V类比例达到国家要求,33个纳入国家考核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详情如下: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认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进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同心协力打赢碧水保卫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出力。
2021年8月22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山东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省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了“时间表”“路线图”。详情如下: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省建设专场),此次发布会是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6场,也是“生态省建设”专场。邀请到福建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福寿介绍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及框架内容。出席发布会
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发布2021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有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说明,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实录如下: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省第十四次
2022年4月25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2022年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许艺凡通报了2021年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措施、成效及2022年总体工作思路、重点;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王爱平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
4月22日上午10时,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介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生态环境监管等相关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一季度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
4月22日生态环境部将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邀请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就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做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刘友宾主持。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3月30日上午10时,生态环境部将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任勇出席发布会介绍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相关工作,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刘友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3月
导语:2022年3月18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二级高级主办冯志军分别通报了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并答记者问。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
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随着今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我国即将进入“两会时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全国两会将聚焦哪些议题?释放哪些中
2022年2月24日09:3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发布内容:介绍《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人:梁增杰省司法厅高级法律专务巩魁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大可省司法厅经济生态立法处处长王广军省住房城乡
2月23日上午10点,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出席发布会介绍统筹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图文实录: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公布刘
2月18日(周五)上午10:00,2022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军,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