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作者简介:林静芳,福建龙岩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
膜污染和膜老化问题一直都是MBR工艺在实际工程长期运行中的限制性因素。对福州市2座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3个MBR工程进行了长期追踪调研,针对MBR工程中不同使用年限的膜系统的清洗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价,同时探究了膜的长期使用和清洗对膜性能的影响。
01 工程概况
洋里污水处理中心(简称洋里)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二期和四期工程均采用A2/O-MBR工艺,洋里四期工程于2015年投入使用至今,设计处理能力为20×104m3/d,洋里二期工程于2018年提标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设计处理能力为15×104 m3/d。祥坂污水处理厂(简称祥坂)于2018年提标改造后采用A2/O-MBR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9×104m3/d。
1.1 MBR工程的膜系统
3个MBR工程均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组件,膜孔径为0.04μm,以PVDF为基础膜材料,经过亲水化处理,水接触角由改性前的90°左右降为40°~60°。膜系统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 MBR工程的膜清洗方案
3个MBR工程中膜系统的清洗方案均包括维护性清洗(MC)和恢复性清洗(RC)。
3个MBR工程的膜系统维护性清洗方式相同:加350mg/L次氯酸钠3 min+静置3min+吹扫2min;然后,加350 mg/L次氯酸钠1 min+静置2 min+吹扫2min,重复5次。洋里四期、洋里二期、祥坂的膜清洗频率分别为1、1、1~2次/d。
恢复性清洗方案会根据膜实际运行状况、曝气池污泥浓度和膜使用年限进行调整。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3个MBR工程采用的膜恢复性清洗方案如表2所示。
1.3 MBR工程膜运行情况
洋里四期:膜运行通量为17.00 L/(m2·h),吹扫风量为2.70m3/(h·片)(标准状态下,下同),上层和下层膜片过滤面积均为20m2。
洋里二期:膜运行通量为16.70 L/(m2·h),吹扫风量为2.75m3/(h·片),上层和下层膜片过滤面积分别为20、22m2。
祥坂:膜运行通量为16.80 L/(m2·h),吹扫风量为2.75m3/(h·片),上层和下层膜片过滤面积分别为20、22m2。
分别选取洋里四期、洋里二期和祥坂的1个膜池,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其透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3个MBR工程的运行条件类似,其中,洋里四期的膜运行年限最长,整体透水率较低。
图1 MBR工程中膜的透水率变化
02 试验方法
以3个MBR工程的膜池中间位置的膜架作为采样点,将上下层膜架分为12个采样区域,如图2所示。分别在工程现场恢复性清洗前、后,从每个区域采集2根完整长度的膜丝,在实验室内进行进一步的化学清洗,通过对比洗脱液成分,考察工程恢复性清洗效果。
图2 膜丝采样点
此外,对恢复性清洗前后的膜丝进行膜表面形貌分析,通过观察膜表面污染物的残留情况直观地反映清洗效果;对恢复性清洗后的膜丝进行机械性能、膜表面接触角、膜表面红外光谱分析等表征,探究长期运行中膜的清洗效果和膜性能变化。
03 结果与讨论
3.1 膜清洗效果评价
3.1.1 清洗前后膜内外表面电镜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3个MBR工程恢复性清洗前后的膜内外表面,发现清洗前膜外表面主要附着污泥和一些絮状纤维,而膜内表面主要附着污泥;清洗后,膜外表面的污染物大部分被去除,膜内表面孔道得到较大的恢复。其中,清洗后洋里四期的膜外表面有较多絮体纤维残留[见图3(a)],而洋里二期和祥坂的膜外表面的絮体纤维基本被去除,这可能是因为洋里四期的运行时间最长,混合液中的絮体纤维不断积累,在膜丝上附着缠绕紧密,较难去除。另外,通过对比发现,清洗后洋里四期的膜内表面的污染物残留最多[见图3(b)],孔道恢复效果较差,不可逆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图3 洋里四期恢复性清洗前后膜表面的扫描电镜图片
3.1.2 膜表面残余污染物含量分析
膜表面污染物主要为有机物和Ca、Mg、Al、Fe等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工程上通常采用酸洗和碱洗来去除。在本研究中,清洗前后膜表面污染物的残余情况如图4所示。从图4(a)~(c)可以看出,通过实验室的柠檬酸清洗后,恢复性清洗前膜丝样品的酸洗液中Ca、Fe元素含量较高,说明膜表面Ca、Fe元素形成的无机污垢较多,其中洋里的膜表面Fe元素含量较高,这是由于前端工艺中投加的絮凝剂含有铁盐;另外,经柠檬酸清洗后,Fe元素的去除率最高,说明柠檬酸对含Fe元素的无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祥坂的膜丝样品总体酸洗效果较差,无机物去除率较低。从图4(d)可以看出,3个MBR工程恢复性清洗后的膜表面均有有机物残留,其中洋里四期的膜清洗效果最差,这可能与洋里四期的膜使用时间最长、表面絮体纤维较多有关。对比图4(a)~(c)与图4(d)可以看出,恢复性清洗前膜丝洗脱液中的有机物含量远高于无机物含量,说明有机污染在膜污染中占主要部分。此外,恢复性清洗后膜丝的洗脱液中仍残留部分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说明工程上的恢复性清洗并不能完全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
图4 清洗前后膜表面污染物残余情况
3.2 膜性能的变化
3.2.1 膜丝机械性能的变化
采集3个MBR工程使用过的膜丝进行机械性能测试,与新膜进行对比,探究其拉伸强力和伸长率的变化,结果见图5。可见,使用过的膜丝的断裂拉伸强力和伸长率与新膜相比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膜丝使用后其机械性能有损伤。次氯酸钠和酸、碱对膜丝都会造成损害,加速膜老化。洋里四期在运行了5年以后,其膜丝的断裂拉伸强力和伸长率均明显低于洋里二期和祥坂(运行时间均为2年左右),说明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碱性和氧化性清洗剂对超滤膜有持续的破坏作用,膜丝老化程度增加,导致膜丝韧性降低、变脆,较容易断丝,这是造成洋里四期断丝现象比洋里二期和祥坂严重的原因。对比洋里二期和祥坂的膜丝机械强度可知,两者的拉伸强力相近,但是祥坂的膜丝伸长率略低于洋里二期,说明祥坂膜丝较洋里二期的韧性更差、更脆。虽然洋里二期和祥板的膜使用年限相近,但是祥坂的维护清洗频率和恢复性清洗频率高于洋里二期,说明清洗剂浓度和清洗频率对膜丝的机械性能有较大影响。
图5 中空纤维膜丝的机械性能对比
3.2.2 膜丝亲疏水性的变化
对3个MBR工程中使用的膜丝和新膜进行接触角测定,探究膜丝亲疏水性的变化。3个MBR工程中使用的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均通过添加亲水性试剂来增强膜表面的亲水性,水接触角由改性前的90°左右降为40°~60°。一般,小于90°的接触角称为亲水接触角,大于90°的接触角称为疏水接触角。接触角越小,说明膜丝表面的亲水性越好。经测定,新膜、洋里四期、洋里二期和祥坂膜丝的接触角分别为60.8°、65.0°、85.7°和76.1°。可以看出,洋里二期和祥坂的膜丝接触角比新膜增大较多,这是由于化学清洗导致亲水性添加剂析出,膜表面亲水性降低。洋里四期的膜丝接触角较小,亲水性与新膜接近,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化学清洗剂较长时间的破坏,膜表面亲水性添加剂全部析出,而后化学清洗剂对PVDF膜进一步破环,从而导致膜孔径变大、膜表面毛细孔作用增强,亲水性反而增强。
3.2.3 膜丝表面官能团的变化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膜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见图6。可以看出,新膜呈现典型的PVDF特征光谱。与新膜对比,使用后的膜在3 330cm-1处均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该峰对应的是O—H伸缩振动,为有机物的化学键,说明这些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原因之一;在1 720cm-1处为C=O键吸收峰,是膜表面添加的一些亲水性物质,对于使用过的膜丝,该峰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弱,说明清洗剂对亲水性添加剂有一定的破坏,洋里四期的膜表面该峰几乎消失,表明膜表面亲水性添加剂破坏严重。该结果与接触角数据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洋里四期的膜表面亲水性添加剂已经析出。
04 结论
① 所调研的3个MBR工程现有的膜清洗方案能够去除部分污染物,使膜通量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恢复性清洗后,膜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均仍有部分残留;洋里四期的膜清洗效果较差,表面絮体纤维残留较多;无机污染元素主要是Ca、Fe,柠檬酸对含Fe元素的无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祥坂的膜总体酸洗效果较差。
② 对比不同使用年限的膜性能变化发现,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膜的机械强度下降;膜清洗频率对膜机械性能有一定影响,清洗频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膜老化,使膜丝韧性变差,更脆,更容易发生断丝现象。
③ 长期的清洗会导致膜的亲水改性物质析出,造成膜的疏水性增加;当膜的亲水性添加剂全部析出后,清洗剂会进一步损伤膜表面,造成膜的通透性增加,膜的亲水性亦增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研究背景在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污水排放标准日趋收紧,导致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颇受关注。考虑到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紧张等因素,膜生物反应器(MBR)因其单位体积生物量高、占地节省、出水水质好等优点迅速进入国人视野,已在许多新建或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审视我国“双碳”目标,污水处理厂也面临着碳减排、甚至碳中和问题。MBR工艺似乎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但其劣势亦十分明显。在MBR工艺工程应用中,膜污染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膜通量下降所导致的能耗过高问题势必会造成污水处理碳排放量强势增加。而膜清洗/频率高、膜丝(有机纤维膜)断裂/更换频繁等一系列问
1、寿命期内处理水量衰减问题1、问题成因:1)膜污染逐渐累积,造成膜材料过水能力下降;2)膜材料老化后亲水性下降,造成膜材料过水能力下降;3)膜材料老化后机械强度下降,限制了膜擦洗强度和清洗药剂浓度,清洗效果下降。2、改进措施1)建立膜性能评价体系,实时跟踪监测,强化预判第一步,利用透
MBR在污水领域应用性价比已大幅提升我国已成为MBR研究与工程应用最活跃的国家。我国对MBR的研究和应用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最快,尤其在2015年,国内MBR工程的经济性和实用型有了大幅提高。截至目前,我国万吨以上MBR工程累计规模已超过1500万吨/天,占总污水处理规模约6-7%,占新增污水处理规模30%以上。我
摘要:膜生物反应器(MBR)曾被认为是一项成熟并代表未来的污水处理技术,在21世纪初十年中获得空前应用,并一度有取代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之趋势。然而,MBR工程应用数量近年在全球市场骤降,与其在中国市场不断升温的“热像”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高能耗和膜污染等诟病使其在技术、经济与管
4月28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主办的ldquo;庆祝lsquo;五一rsquo;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rdquo;在海淀工人文化宫举行。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的核心部门之一mdash;mdash;设计研究中心从参选的众多家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海淀区唯一荣获ldquo;全国工人先锋号rdquo;的集体,这是碧水源继2017年荣获ldquo;北
作为材料科学和过程工程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结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膜技术,特别适于现代工业对节能降耗、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环境治理与保护等重大需求,成为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膜分离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过程工业、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过去20多年间,
01认识MBR工艺MBR的全称是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固液分离型膜mdash;mdash;生物反应器(应用最广泛),曝气膜mdash;mdash;生物反应器,萃取膜mdash;mdash;生物反应器。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固液分离型膜mdash;mdash;生物反应器。顾名思义,膜mdash;mdash;生物反应器就是膜处理单元和生物
MBR这种处理废水的体系是由ldquo;膜分离技巧rdquo;和ldquo;生化处理技巧rdquo;联合起来的。运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试验装备解决生活污水,结果出水水质稳固优于生活杂排水回用规范。某污水处置厂运用MBR工艺,进水水边变动幅度比较大,但是其出水水质平稳,基本能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其中,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与清华大学合作项目ldquo;膜集成城镇污水深度净化技术与工程应用rdquo;获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亦是碧水源第二次获得这项代表着
美国大观研究公司(GrandViewResearch,Inc.)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MBR(膜生物反应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2.7亿美元。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市场上的MBR设备总量不断增加,供货方主要是碧水源、GE水处理等该领域的核心企业。未来若干年,MBR的市场需求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碧水源等龙头企
超滤膜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行业、管材、污水净化、密封材料、纤维、包装膜等领域都得到良好的应用,且应效果较好,尤其是在热电厂、化工厂等工业方面的应用具有社会价值和综合效益。但超滤膜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也需要进行维护与清洗,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使用超滤膜的目标。超滤膜的维护超滤膜的
进入“十四五”,中国的产业发展虽增速放缓,但就其发展阶段而言,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是工业大国,同时也是工业强国,在持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根据水利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用水总量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水量,
摘要:本文从膜法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出发,结合本人在垃圾渗滤液项目中遇到的两个反渗透项目典型故障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垃圾渗滤液项目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善方法。01垃圾渗滤液危害与膜法垃圾渗滤液处理特点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浓度有毒有害物质,成
摘要:膜生物反应器(MBR)因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产量少等诸多优点已被广泛运用到水处理中,但膜污染所带来的频繁膜清洗和膜更换提高了MBR的实际运行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大量研究致力于发展MBR膜污染的减缓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其中,生物法由于具有成本低、环境友
通过分析传统AAO及其改良型耦合MBR工艺的技术现状,总结了各工艺形式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改良Bardenpho-MBR工艺和多级AO-MBR工艺的多种回流方式,并进行理论分析,探索最佳的运行调控方式。另外,针对现有技术的处理难点和提标改造需求,系统性地总结了工艺优化和膜污染控制措施,提出相应的调控手段和
面对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包括纳滤和反渗透在内的高压膜技术在饮用水、再生水处理以及海水、苦咸水淡化等方面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膜污染是膜分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会导致出水水质变差、膜使用寿命缩短、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膜污染机理进行深入解析并研发抑制或缓解膜污染的有效手段。膜污染的形成由膜表面性质、进水水质和运行条件共同决定,故通常也从这三方面进行膜污染控制。
1研究背景在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污水排放标准日趋收紧,导致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颇受关注。考虑到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紧张等因素,膜生物反应器(MBR)因其单位体积生物量高、占地节省、出水水质好等优点迅速进入国人视野,已在许多新建或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审视我国“双碳”目标,污水处理厂也面临着碳减排、甚至碳中和问题。MBR工艺似乎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但其劣势亦十分明显。在MBR工艺工程应用中,膜污染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膜通量下降所导致的能耗过高问题势必会造成污水处理碳排放量强势增加。而膜清洗/频率高、膜丝(有机纤维膜)断裂/更换频繁等一系列问
马军院士的6问6答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近日,宁夏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了宁夏银川永宁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项目(二期)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本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对8个已建污水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后污水处理站总处理规模为4540m3/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OLMBR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详情如下:
MBR的调试运营人员必须熟悉本处理工艺和设施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本手册适用于污水调试、运营人员对MBR的管理工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